书城农业林业固原农业发展概论
48476300000042

第42章 节水农业与节水灌溉(1)

第一节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的意义

一、我国水资源利用状况

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280m?,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26%,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有限的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很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已达8.2万km?,按现状用水量统计,全国中等干旱年缺水量为358亿m?,其中农业灌溉缺水300亿m?。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需水量将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加剧。而我国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全国农业用水量约3800亿m?,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3%左右。目前,由于灌溉方式落后,输水渠道大部分是土渠,加之工程老化失修和配套不全等原因,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单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仅为0.85kg左右,远低于2kg以上的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近年来,我国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农业灌溉的规模却在不断扩大,农业缺水问题愈加突出。因此,解决水土资源紧缺矛盾,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就是发展节水型农业。

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10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4倍,工业生产总值增加了50倍,但水资源消耗却增加了100倍,这种以资源过度消耗换取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导致全球用水量已逼近水资源开发的极限。如何缓解日益严重的全球性水资源危机,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我国不仅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还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业用水大国。从国家水安全战略角度考虑,未来30年我国农业用水只能维持零增长或负增长,水利部已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标。也就是说我国农业用水量在未来30年将不能超过现状用水量或小于现状用水量。我国现状用水年供水能力约为5600亿m?,其中农业用水量约为4000亿m?,工业用水量约为1000亿m?,生活用水量约为600亿m?。农业用水量中大约90%(约3600亿m?)用于农田灌溉,这是我国农田灌溉用水量的上限。因此,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已成为我国必然的选择。

二、我区节水型社会控水目标

我区干旱少雨、缺水严重,全区水资源人均可利用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是水资源最为匮乏的省区之一。随着我区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需水总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全区缺水形势进一步加剧,预计2015年将缺水4.38亿m?,2020年缺水7.35亿m?。自治区人民政府新近出台《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该意见确立水资源“三条红线”,即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15年,全区取水总量控制在73亿m?以内;重要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2%以上。到2020年,全区取水总量控制在73.27亿m?以内,重要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第二节固原市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一、固原市发展节水灌溉的基本做法

走过了从大水漫灌、渠道输水灌溉、田间小畦灌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到以滴灌、喷灌、微灌等为主要方式的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历程,固原市高效节水灌溉取得了长足发展,成绩喜人。

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促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康发展,固原市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高效利用扬黄水,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施了原州区以冷凉蔬菜和枸杞、西吉县以西芹和马铃薯、隆德县以中药材和花卉、泾源县以苗木、彭阳县以设施蔬菜和经果林为主打产业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固原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作中,市、县(区)有关部门及水务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不辞辛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市、县(区)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初步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与现代农业相结合、与发展重要作物品种相结合、与发展优质特色农业相结合。

二是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如原州区依托项目在中河乡初次尝试建立了第一个万亩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配套现代大型喷灌设施,迈出了发展现代高效节水生态农业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各县(区)通过土地流转,把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加以整合,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建成了不同类型的高效节水示范基地,采用喷灌、滴灌、微灌等现代节水新技术,有力地带动了全市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

三是整合资金,共同建设。积极拓宽投资渠道,统筹利用发改、财政、水利、国土、农牧、农发、扬黄、科技等部门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积极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四是加强管理,注重效益。近年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有效破解了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用水难题,高效节水灌溉取得了长足发展。

目前,固原市设施农业各种技术配套措施还有缺陷,要通过落实政策,加大对配套资金的投入,提升生产水平;要大力开展培训,提高服务于设施农业的技术人员及从事设施农业的农民的技术水平;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将节水灌溉作为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立体栽培和生物防治等生产技术,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引领带头作用,实现设施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二、节水灌溉发展的规模与成效

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固原市共推广节水农业种植面积7.03万hm?,建成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20个。全市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28万hm?,其中,低压管灌面积1.18万hm?、喷灌面积0.5万hm?、滴灌面积1.6万hm?。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固原市设施农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较好的成效,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水利设施建设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发挥了基础的保障作用,以滴灌、喷灌,微喷为主的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带动了全市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的全面崛起。固原市为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模式,积极开展土地流转,打破原来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小农业,推行连片规模化集中经营,为高效节水的推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原州区把高效节水灌溉作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围绕打造“宁夏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区)”的目标,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走出了一条“集中投入、连片建设、综合开发、整体推进、节约高效、持续发展”的水利发展新路子,带动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产业提升。先后打造了以枸杞、马铃薯、冷凉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代表的高效节水灌溉新模式;2010年以来,先后建成中河、头营、三营等高效节水灌溉园区基地11个;建扬黄蓄水池13座,配套时针式喷灌机29台、卷盘式喷灌机30台,对0.62万hm?设施农业进行了膜下滴灌节水改造,至2012年年底,全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31万hm?,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了特色优势产业,达到了节水增效的目的。

固原市原州区是宁夏第一个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区)。原州区近1.33万hm?节水灌溉设施每年可节水2000万m?,利用节约下来的水可扩增灌溉面积0.67万hm?。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为原州区建设高效生态农业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和有力的保障。

第三节固原市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一、节水灌溉发展模式

(一)宁南山区属于库、井、提、引灌区,发展适宜的节水灌溉模式

1.库塘灌区及河道引水灌区

水源调剂+渠系防渗衬砌+畦田+地膜覆盖+管理;

库塘工程+管道输水+喷灌+管理。

2.机井灌区

管道输水+畦田+地膜覆盖+管理;

管道输水+滴灌+地膜覆盖+管理;

管道输水+喷灌(微喷灌)+管理。

3.小扬水灌区

渠道衬砌(管道输水)+畦田+地膜覆盖+管理。

4.窖灌区

窖(井、池)+管网+滴灌+地膜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