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婚姻之树常青
48483300000013

第13章 两性平等

不要互相压制:没有人能在阴影中生活。

凡是有关家里和孩子的事情,路奇总是不闻不问。萨拉操持料理,主宰一切。后来,有一天,路奇失业了,不得不待在家里——他不喜欢他所看到的这一切。萨拉告诉他,如果他想在家庭事务上有发言权,就得帮忙干活、分担家庭责任、尽一份抚育子女之力。“只有当你认识到你的职责,你才享有权利,”她告诉他。“你不能当一个坐在安乐椅上指手画脚的人。你必须积极参与进来。”路奇终于明白了。这是他们结婚以来第一次,他开始参与家庭生活。于是,他争得了发言权。

马哈马·甘地(Mahatma Gandhi)曾说,如果他生来是一个女人,一定会反对男人提出的“女人生来就是男人的享乐品”的观点。他决定以一种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方式对待他的妻子,恢复她那些被他剥夺的权利,放弃他作为她的丈夫而获得的权利。正如马哈马·甘地所见,建立一种健全的夫妻关系的可能性取决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使这种关系以平等为基础。一种健全的关系只能在两个地位平等的人之间建立起来。

这一点对男女两性的态度和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例如,男性须学会表达他们的情感,并将这理解为每个人发展所需的。据说,如果男人哭得越多,战争就会越少。男性需要学会寻求帮助,变得更具有母性些,学会合作并和平地解决冲突,学会去接受和实践那些被传统认为是女性化的态度和行为。

如前所说,一个女人了解一个男人和他的需要比她了解她自身更清楚,因为她被抚育的环境从小就告诉她要照顾别人。如果我们要男人更好地了解“半边天”,他们也需要这种抚育环境。

在经受了多少个世纪的歧视之后,妇女们在教育和机会方面获得优先权的时代已经到来。这种时代要持续多久呢?要一直持续到男女之间达到并保证真正的平等。男性有独特的责任,当最终达到男女平等时,男性会获得巨大的益处。男性今天的任务是鼓励女性,保证她们的权利,而不是坚持将注意力放在他们自己的需要上面。例如,男性不应根据传统来设定对求职者的要求,阻止或限制女性进入某一工作领域。

需要走的第一步是相信平等原则。这意味着,首先反思我们自己,审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以使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将这一原则付诸实践。对平等的第一个验证,就是男性是否愿意让女性表达个人的观点。另一方面,巾帼也不必强求在每一领域都不让须眉。男女之间开诚布公的、耐心的对话,必将导致个人和社会方面的改变。我们应当消除冲突和分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回避去审视那些长期妨碍男女之间关系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有多年累积下来的历史、心理、经济、社会等诸方面的根源。同样,也并不意味着妇女在确立平等原则的努力过程中,应当等待,直到每个人都愿意接受这一原则。

人类正从青春期进入成年期,正如一个成熟的人要抛弃那些青春期特有的习惯和态度一样,人类也必须调整其文化中那些不再适应一个更成熟时期的因素。要改变一种数千年来父权制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不容易的。巴丁特(Batinter)说过,今天的男人被迫放弃了家长的角色,必须重塑父亲的角色以及与之相伴的阳刚之气,而女人则小心翼翼地等待着这些变化。

这时,男性还有一项很艰巨的任务。他们继承了过去的偏见,虽然他们不应由于父辈的错误受到指责,但他们确实有责任渐渐摆脱这种遗留下来的偏见。许多女性善于料理家务并使家人过得舒适,但这丝毫不能成为只让她们担当一种家庭角色而不能承担其他社会角色的理由。150年前,人们被灌输一种观念,即非洲裔美国人尤其擅长摘棉花,在这一项活动中,没有任何白人能与之相比。鼓吹这种观念的人的目的就是维持当时的奴隶制。今天,全世界的社会中都极度需要女性在数千年中发展起来的具有牺牲精神的个人品质——同情、无私、关爱、克己,尤其是友好与和平。然而,女性却被禁止在家庭之外展现这些品质。角色的僵化孤立了许多女性,使她们孤单,阻止了她们的发展——确切地说,是导致她们失去自尊。反过来,这意味着她们不能利用那些在家庭之外可获得的机会。这种情况对任何人都是毫无益处的,且会将这种毫无益处的行为模式传到我们孩子的未来发展中。

一个人的身份应当与其在生活中承当的角色分别开来。数世纪以来,社会根据人们承担的角色将他们分门别类:工程师、工人、家庭主妇……现在,我们必须互相帮助,重新认识我们自己,独立地看待我们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并通过各种互补的特性互相了解,而这些特性,有的可能被描述为女性特性,有的可能被描述为男性特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习性和风格,这就是我们对世界的特殊贡献。如果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方式表现自己,世界将会多么单调啊!正是我们的差异性使得我们富有情趣。有人感情冲动,喜欢冒险,有人却生性沉稳;有人善于交际,有人却喜欢独处;有人凭直觉行事,有人遇事则三思而行;有人总是大胆莽撞,有人却谨小慎微;有人追求尽善尽美,有人则随遇而安。我们在婚姻关系中可能遇到这些差异,伴侣的行为模式可能与我们不同,我们应极力避免把我们个人的价值观强加于人。我们的爱应为我们每个人留下足够的呼吸空间。只要我们包容我们之间的多样性,我们的人格就会不断得到丰富。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方式简直就像芸芸众生一样多。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一个有待发现的不同的世界和宇宙,我们的接触越频繁,我们的爱将越丰富越深厚。

我们生活在一种恐惧的文化中:恐惧不同的事物,恐惧新奇的事物,因而也恐惧未知的事物,甚至恐惧我们的环境。通过互相接触沟通,一起探索新奇的环境,我们就不会恐惧在互相认识的道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差异。多样性是美丽多彩的源泉,正如我们在一个繁花似锦的花园中看到的那样,这些花千姿百态、芬芳各异、争奇斗艳。我们各不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互不相干,因为这种多样性反而能使我们更好地欣赏别人的独特品质。多样性中的统一是宇宙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