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加拿大概况
48486800000008

第8章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加拿大(1)

1.加拿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罗伯特·莱尔德·博登爵士领导的保守党政府肩负着领导加拿大人民站在英国一边的责任。假如当时的人民还像劳雷尔政府后期那样一盘散沙的话,博登爵士的政府必然面临挑战。可是1941年德国入侵中立国比利时促使加拿大人在感情上团结起来,而加拿大也有必要参战。

1914年战事一起,加拿大赴海外参战的第一支队伍约33000人就到了英国。此时正值第二次伊普尔战役几个月之后,战事方酣。1916年,加拿大人已经组织了四支部队,还有一只预备队。加拿大的四支部队在战争中威名远扬。更重要的是加拿大在世界舞台上已经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角色了。这个角色很快就帮助加拿大摆脱了殖民地地位。

截止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包括22000名在英国空军服役的加拿大士兵,加拿大一共有619000名战士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有60000多名加拿大战士战死或伤重而死。考虑到加拿大的人口并不多,这个代价实在不小。战争期间,加拿大的工厂里共生产了66000000发炮弹。加拿大的国债由1914年的544000000美元狂升到1919年的25亿美元,用于战争的钱大部分都是通过发行战争公债筹集的。

起初,加拿大的战士服兵役都是义务性质的。到了1917年,伤亡和战争的迅速升级已经使征兵成了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总理博登把保守党和自由党联合起来执政,不过劳雷尔拒绝加入这个联合。在那年的选举中,魁北克人几乎一致反对支持他国作战的征兵方案。在未来的25年里,这件事的记忆困扰着魁北克的政治安定。

在法国和比利时的战场上,加拿大人都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1915年的第二次伊普尔战役中,加拿大士兵英勇无比地面对了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毒气战。在其他几场战事中,例如在索莱尔山战役(1916年)、索姆河战役(1916年)和维米岭(1917年)战役中,加拿大士兵都赢得了协约国的赞许与敬仰。1917年秋天的帕斯尚尔战役一次就伤亡了16000名加拿大士兵。1918年,战争就要结束了,加拿大人还在亚眠、康布雷和蒙斯参与了重大行动。

2.战争中的加拿大

1919年年底,加拿大政府准备把大太平洋铁路和加拿大北方铁路联合起来建成公众拥有的加拿大国家铁路。1920年,博登退休,阿瑟·米恩继任总理。1921年大选,自由党在新领袖威廉·莱昂·麦肯齐·金的领导下重返加拿大政坛。政府因为没有多数议席,就依靠进步党(农场主)成员的支持。

自由党低调地执政四年以后,新大选加强了保守党在议会里的地位,但也没有成为控制性的党派。1926年,因为海关税务部的谣言,自由党失去了在议会里的优势,保守党成了控制性党派。政治上精明的金迫使米恩的第二届政府几天以后就举行全民大选;自由党由此重新获得执政权。

20世纪20年代,加拿大的贸易迅速攀升。技术与工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1929年夏天,工业增长明显下降。该年十月,股市崩盘,紧接着就像世界各国一样,失业与经济衰退就在全加拿大蔓延。1930年大选,金被击败。保守党领袖理查德·贝德福德·贝内特(后来的贝内特子爵)出任总理。新总理必须担负起对付大萧条的使命,这可是一个并不令人羡慕的差事。然而,新总理面对危机束手无策,加之大草原大旱,保守党失去了人民的信任。1935年大选,自由党重新执政,这一执政就是没有间断的22年。

3.英联邦

战争让加拿大迅速成长为英联邦内一个有独立身份的国家。总理博登也名列伦敦的帝国战争内阁之中。他参加了1917年的帝议会议并促成通过了一项决议:联邦成员“应被认为是帝国联邦的自治成员”。1919年《合约》和加拿大联盟的时候,加拿大都派员参会。1926年,帝议会议的《平等声明》也确立了不仅联邦成员,甚至英国也是“大英帝国的自治性团体,地位平等,并不互相依附”。然而,它们都忠诚于王室,自由联合为“大英自治领的成员”。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威斯敏斯特法案》确立了这些决议。《法案》规定:除非“加拿大同意或请求”,英国通过的任何法律都不会延伸应用到自治领领土上。由此,经过一系列的和平的宪法程序,加拿大获得了自己的主权。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不到一周,加拿大议会就独立决定站在英国一边参与战争,这一点最鲜明地体现了加拿大的主权地位。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加拿大

二战爆发,3个月内,一支整编的加拿大志愿服役队伍就开到了英国。并且,双方签订协定声明要在加拿大建立一个英联邦空军训练基地。单就这一个项目就为英联邦培养了131000名空军人员。加拿大为战争贡献了72800名飞行员、领航员、空军炮手、空军投弹手和飞行工程师。整个二战期间,几乎都有这些加拿大人参与。皇家海军从还不到一打战舰增加到400多艘战舰。皇家海军主要参与北大西洋反潜艇的战事和护卫任务。有的编队甚至远航到地中海和太平洋海域执行任务。

在德国威胁要入侵英国的危急关头,由麦克诺顿将军指挥的加拿大部队受命在英国执行漫长而令人沮丧的警戒任务。而在别处,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当时派往香港的两支加拿大部队被撤回。加拿大部队在英国参与的第一场战事是在1942年,那是一次针对迪耶普的突击战,士兵们士气高涨,但是部队损失惨重。1943年夏天,加拿大部队与英国军队一起成功地袭取了西西里,从而把战争推进到了意大利本土。

1945年初,加拿大部队撤出意大利,准备在欧洲西北部集结。1944年诺曼底登陆以后,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即使诺曼底登陆中,也可见加拿大部队的重要作用。随后,加拿大部队协助攻取了法国的卡昂。当年夏末,加拿大部队在法莱斯缺口守卫战中再传捷报。秋天,加拿大部队苦战斯凯尔特河河口,打通了通向已在盟军手中的安特卫普的海上通道。1945年2月,在浩赤沃德岭的惨烈战斗中,加拿大部队伤亡惨重。本次战斗为强渡莱茵河的最后攻击做好了铺垫,而强渡莱茵河揭开了德国1945年5月7日无条件投降的序幕。

在此时的加拿大,所有年满十六岁的青年都必须报名服兵役,而强制服兵役保家卫国的制度也就引入了加拿大。总理金曾许诺加拿大士兵不必远赴海外执行任务。但是随着战争的形式发展,政府必须打破这个诺言,去掉这个限制。金通过全民投票通过了加拿大部队可以海外执行任务的意见。除了魁北克,所有的联邦省都同意了如有必要加拿大部队可以远赴海外的提案。1944年,诺曼底登陆以后,盟军方面人员十分紧缺,征召入伍者被送往海外以加强在欧洲的部队的力量。

加拿大在战争中损失巨大,但是也是因为战争,国内经济发展了。战时生产有效地结束了大萧条,并增加了劳动力需求。战争期间,加拿大工人以前所未有的劳动生产原材料、农业用品,还有各种用于战争的产品;再加上资金的投入和科技的巨大进步。加拿大因此而飞速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