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育的使命
48493300000012

第12章 全面协调地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2)

三、实施校本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管理是指学校决策权威的分散化,提供从区域行政中心到个别学校通过分权控制、改善学校管理的一种方法。实行校本管理,一方面,学校成了人力资本开发有效协调者和拓展者,主动为教师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教师成了学校主人、事务决策者、教育改革领导者和自身发展者。他们的自主发展、自觉行动和合作探索精神是促进自我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处理两者关系,既不能单纯地以学校物质条件改善来调动教师发展的积极性,也不能只强调以教师主体变革精神推动学校发展。只有将两者辨证地统一于由共同教育规律支配的发展系统之中,从追求改进转向追求开发,从对现状维持转向追求绩效提高,从外控管理转向自我管理,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四、实行民主化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长作为学校核心人物,能否成为教师团队中“平等的首席”,能否倡导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否营造浓厚研究氛围,能否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信息反馈与沟通,实现心灵晤对的融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都有归属的需要,被人喜欢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自己对学校发展有用。教师期望很大程度上在于民主权利,对于学校管理的话语权在何种程度上得以体现。如果他们确信学校促进学习和发展的途径,以一种人道和人性的方式适合自己成长的需要,他们往往愿意合作,能够与学校、处室和小组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

五、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破解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蓬勃发展,教师正面临新课程改革和旧有教育概念革新的冲击,尤其是面对升学压力,会感到手足无措。在这种背景下,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从社会、学校、教师三方面统筹教育这个系统工程,做好三方面工作:

1.切实建立社会支持教育网络,以减轻教师群体压力。首先要对教师职业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满足教师高度的自尊感和成就感,形成对教书育人更积极肯定的看法。对教师期望应该合理有度,不能把教师看成无所不能的完人、神人和圣人。

2.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重视新教师专业生涯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动态的历程。在其专业发展不同阶段,教师需求和遭遇的问题不同,对待工作的感受也不同。有关教师发展研究表明,多数教师都会经历一个专业成长的危机阶段。因此,学校管理者应注意教师专业生涯设计,对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设想和规划,包括专业理想、专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等,加强教师职后培训和教育。有研究表明,处于专业生涯中期、大约任教6~15年的教师尤其需要帮助。目前,在落后地区,无论学校,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一部分教师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十分放心,但对他们培训和继续教育很不在意。

3.教师个人也要学会积极应对,提高教学效能和应对效能。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注意不断积累成功经验,汲取失败教训,积极向富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对待他人评价,虚心听取同事建议。并采取一定措施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断提高教学和应对的效能水平,进而增强自我发展的信心。

强化认识科学管理构建特色全面育人

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育人,办出特色”的办学目标和“虚功实做、务求实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我们制订《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改方案》,着力构建具有二中特色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坚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使师生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自制力、鉴别力和抵抗力,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各种腐朽思想和歪风邪气的侵扰,造就具备“四有”素质的甘肃省宁县二中师生群体。

一、强化认识,奏响主旋律

目前,学校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师生竞争观念增强与政治兴趣消退同在,信息视野扩大与鉴别能力低下并存,民主意识增加与自制自律能力薄弱共存,个人发展意识强化与集体观念淡薄并行,重视劳动报酬与缺乏奉献服务意识同列等。所有这些都表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鉴于此,我们首先从强化思想认识入手,先后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要文件,并进行了专题辅导讲座。学校主要负责人作为主讲人,分别从“思想政治与素质教育关系”“思想政治与课堂教学”“思想政治与教师素质”等方面强化了政治工作主旋律意识,为学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健全机制,加大投入

为了确保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着重做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健全了三级组织机构。书记、校长任正副组长,全体行政人员为组员,全面领导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制订方案、目标、计划,安排考核奖惩。年级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组,由包级领导、年级组长及科任教师组成,指导年级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拟定计划,制定措施。班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小组,由班主任、班委会、团支部组成,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寻找结合点,丰富活动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二是抓目标责任落实。全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分解为36个大类252个项目,层层靠实责任,制定了《班级责任事故处罚规定》《班主任津贴上浮发放规定》《领导包组包级工作要求》《领导值周工作要求》等规章制度,通过校刊《求索》《德育工作简报》等传播信息,交流经验,保证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三是抓资金投入。在经费极端拮据的情况下,学校通过“挤”“集”等渠道,每年订阅党报党刊,购买、印刷学习宣传资料,累计25000元,人均10元以上。四是抓考核奖惩。实行领导值周负责制,由“三处两会一室”检查督促,考核奖惩。政教处对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工作、重要工作实行跟踪检查。

三、拓宽渠道,全员参与

学校确立思想政治教育“12345”工作思路,即贯彻“一种思想”(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抓住“两条主线”(政治思想教育主线和养成教育主线),实现“三个转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由随意性向规范性转变;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三是学生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搞好“四个结合”(德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管理工作和教研工作相结合;常规工作和重点工作相结合),学会“五种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整体合力,主要依靠五个畅通渠道。一是环境优化渠道,营造教育氛围。校园绿化、美化,整齐规划。“四风”牌映入眼帘,八字校训历历在目。教室内墙壁洁白,国旗居中,“八字”学风,催人奋进。二是基地建设渠道,拓宽教育载体。在校内,做到“八有”,即升旗仪式、德育简报、报栏、黑板报、阅览室、德育室、校刊、名人画像。在校外,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烈士陵园、博物馆等地域优势,充分利用乡土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学科渗透渠道,开通主阵地。学校教职员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得结合自己工作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求文科抓结合,理科抓渗透。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研讨时,把紧扣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进行文艺作品教学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结合教材,自编自演课本剧。在教学评价上,把能否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熔为一炉,作为备课、听课、评课的重要内容。在评选优秀教师及职称评定时,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作为重要条件。四是文化建设渠道,陶冶思想情操。根据各级学生年龄特点,寓教于乐,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文艺汇演,春秋两季运动会,对学生来说,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因为这是他们显示才华的极好机会。因此,组织时要始终抓住培养班集体的契机,以班级为单位参与。政教处有意识将比赛成绩纳入班级班风考核之中,让学生自觉把个人成功与集体荣誉紧密联系起来。另外,“法律规范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迎接新世纪革命歌曲大唱赛”及“庆千禧校园师生书画展”等活动,也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五是典型示范渠道,全校整体推进。学校实行“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挂牌制度、“模范班主任”经验交流制度、评选表彰“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和“模范共青团员”,以此推动工作,总结经验,典型引路,分类推进,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跨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