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育的使命
48493300000019

第19章 教材分析篇(1)

课程改革以后,仅依靠课本和教辅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组织的需要。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了每一位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课程资源蕴含在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课程设计起点也正是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经验。

教材只是个例子,“用教材”和“教教材”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对教材整合程度,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素养高低和对课程的觉悟程度。

古诗文教学的体会与实践

在研究课程标准基础上,我关注自己教学实践,积极进行案例研究,做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探索。

一、更新观念,给学生一个支点

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知识系统,而是一种能力建构。语文能力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正确途径。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对语言的吸收和积累,又要重视对语感的习得和积淀。基于这样的认识,在高一级古诗教学中,我把感受积累放在首要位置,鼓励学生在领悟基础上大量背诵,然后仿写,效果出乎我意料。请看学生写的几首古体诗:

九龙川桃花会

高一三徐媛

(一)

三月九龙川,桃花艳新娘。

朝去霞满山,夜来一身香。

(二)

水畔群山披霞光,春来处处花争香。

若为化做身千亿,散向峰头观春光。

咏韩愈

高一三杨莹莹

抗颜为师犯众侮,承道自任建奇功。

八月潮州兴四利,一片江山有遗风。

阿房宫

高一四周敏

蜀山兀尽阿房出,势如浮云隔天日。

子孙帝王万世业,可怜一炬变成灰。

宁州古城

高一四贺斌

四原辐辏周族兴,三水奔流关古陇。

豳风流韵黄土情,何须狄公斩九龙。

读着这一首首充满稚气而散发着清香的“古体诗”,你一定会拍案叫绝。随即,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是涉世不深的孩子写的吗?他们不是连平常的一句话有时也说不通,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呢?当初,我也有这样的疑问,但当我了解了实际情况以后,禁不住为之叹服。由此,我体会到古典诗歌是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需要我们用敏感的心灵去感悟,用智者的眼光去欣赏,还需要用火热的激情去实践。

在古诗文教学方面,可以按照语文功底薄厚把班级学生分成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进行。好的可以直接仿写古文,较好的仿写古体诗,一般的就从最简单的对对子入手。这样,既合乎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又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实际。随着训练的深入和语文素质的提高,逐级推进,让所有学生在“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过程中发展思维,锤炼语言,丰厚古文底蕴。

二、吟出个性,给学生一个榜样

古诗文学习,重在朗读。正襟危坐,宛若播音员播音,语音再标准,又怎么能读出诗情文趣呢?于是,我想到了古人的“吟”“唱”。我觉得在古诗文学习中,“吟”或者“唱”比“读”更有声色。无独有偶,在《最是那一刹那的激情》一文中,闫佳伟老师的认识和我不谋而合。他说:“尽管我对自己的朗读没有多大自信,但我深知,教师如果放不开,学生势必很拘束。我应该大胆、投入地范读,把我对李白诗歌中表达的情感理解读出来,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情景”。上课朗读时,“我仿佛已经融入了李白的诗歌,完全体会到了他的心情,心随着诗歌的起伏而激动,而低徊。到最后,‘与尔同销万古愁’一句出口,我不由得随之用力地把头摇了一圈,眼睛微闭,我已经整个沉醉于诗中,尾音戛然而止,半响无言。大教室里很安静,学生们被我的投入所感染,似乎忘记了有很多老师在听课,掌声爆发……”。这节课获得了专家和同行的肯定,原因之一就是他把教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吟”出来了,学生从中品位出了李白的狂放大气。

三、改变教法,给学生一个捷径

古人读书,重视圈点批注。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实在是语文学习的宝贵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鸿门宴》一文时,我一改过去把文言实词、虚词和主要句式作为教学重点的作法,把熟记人物对话和探究人物形象作为重点。读了三遍课文后,我让学生自由地圈点批注,把阅读探讨的权利交给了学生。

从批注的情况来看,许多同学不但针对主要人物项羽和刘邦,而且把视野扩大到了张良、范增、樊哙、项伯、项庄等次要人物身上。他们对人物的评价和感受,不是教参“告诉”他们的,而是自己读出来的。比如,关于项羽,《教师教学用书》只说“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虽一时成功,最终不免于失败”。有些同学却指出:“寡谋轻信,刚愎自用,麻痹大意,错误决策是导致他们失败的主要因素”“拒谏轻信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内部四分五裂是项羽自矜功伐的性格所致,是他失败的直接原因”。甚至有些同学还指出:“做统帅项羽是失败的,做人却是成功的”“项羽身上有许多可悲而有值得同情,甚至可爱的地方。难怪李清照写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来赞颂他。他虽然失败了,我仍视他为英雄”。这些批注,不可谓不深刻。对于刘邦,《教师教学用书》上只指出他“坚决果断,能屈能伸,狡诈多端”,而在同学们的批注中,他的形象就丰满多了。从起初心浮气躁,惊慌失措,到冷静地分析客观形势,再到最后见风使舵,灵活采取斗争策略,都是形势所迫情况下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有同学指出:“两句‘为之奈何?’足见其六神无主”“两段表明心迹的说辞,入情入理,诱人入彀,显其狡诈”“君臣说辞如出一辙,可见宴会前思虑安排之周密”。至于张良、范增、樊哙、项伯、项庄等,《教师教学用书》上几乎没有作任何评价,但在学生的批注中都活灵活现,“范增倚老卖老,大骂‘竖子’,尽管足智多谋,但不讲究进谏的方式”“张良忠诚谦恭,委婉而谏,君臣一心,成就了汉室300年基业”“项伯吃里爬外,见小利而忘大义”“樊哙言之凿凿,和刘邦的语脉相承,粗中有细”“项庄貌似聪明,实则愚蠢”等。

无疑,通过自主阅读、批注《鸿们宴》,同学们对人物形象有了比较丰富、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教学目的既已达到,教师又何必大讲特讲呢?因此,在课堂讨论中,我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了他们一些精彩的批注内容,加深了他们对传记人物的理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教学。

四、走出文本,给学生一个空间

新课标强调,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统一,“努力扩大阅读视野”。为此,语文教学必须注意拓展,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寻找与阅读文本相关联的生活领域,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对生活的阅读。

教《师说》和《种树郭橐驼传》时,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我分别设计了一项课外作业:1.从韩愈的生平事迹关照自己,思考:中学生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课外阅读梁衡《读韩愈》一文,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2.是否也有现代“劝农篇”?就你耳闻目睹的社会生活现象发表看法。这个教学环节的设置,旨在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课程走向生活。同时,课堂教学结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新问题的生成,学生虽然离开了教室,却主动地进入新的学习状态。当他们通过继续学习,发现课程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联时,主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空前高涨。

果然,有一部分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对以上两个问题做出了令人满意的解答:1.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难以消解的情绪。因此,“知识分子”不能简单地定义为识字分子。只有充满忧患意识和悲悯情怀、有责任感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2.“形象工程”正是现代“劝农篇”的典型。某些官员为了追求政绩,不顾地方实际情况,硬性上马一些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如勒令农民在公路旁大搞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园、小康农宅示范区等,既违背了中央政策,又损害了农民利益。随着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开始理解韩愈和柳宗元的情怀,感慨改变社会流俗的艰难,意识到铁肩担道义的责任。这在无形中实现了语文教育传承文化、形成底蕴的目标。

五、揭示规律,给学生一个提高

教完《过秦论》和《阿房宫赋》,我原以为万事大吉。一日,在教研室备课,冷不防有两个学生来问问题。甲说:“王老师,《过秦论》所用史实和史书上出入很大。比如,‘吞二周而亡诸侯’中的‘二周’指东周君和西周君。灭东周的是昭襄王,灭西周的是庄襄王。而《过秦论》中说庄襄王‘无事’,把‘吞二周’归到始皇名下,张冠李戴。这违背了论据真实可靠的原则。论据的虚假,会不会影响到结论的正确?”乙说:“《阿房宫赋》第四段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句,不是说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在秦末就被项羽烧了吗?杜牧不可能看到阿房宫。看不到,就谈不上细致观察。没有观察,就不可能写出雄视千古的《阿房宫赋》。但他写出来了,这该如何解释?”我一听完他们的问题,便暗自佩服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觉得这两个问题已经触及史论和赋体散文创作的原则。于是,就对他们说:“你们提出的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借古讽今’这一类文章的创作意图和创造手法,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容我明天上课给你们解答吧!”两个学生鞠躬离去。

我随即把学生的问题告诉给备课组其他老师,发动他们找资料。半小时后,我找到霍松林的《阿房宫赋鉴赏》,赵老师找到赵夕吉的《古为今用以古讽今》。阅读,讨论,形成如下意见:1.《过秦论》叙述史实在总体不失真的前提下,对某些局部加以改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论点,以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2.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够说清。《史记·秦始皇本纪》语焉不详,这给写阿房宫的确造成了很大困难,但也给才华横溢的杜牧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说,在这篇赋中杜牧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工笔描写,还是虹桥复道泼墨挥洒,都是出自他的想象。这些奇特想象不但没有给后人留下造作的印象,反而带动他们在大脑中活现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取得,和本文大量运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有直接关系。第二天上课,就这两个问题我指导学生讨论。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句句逼近问题的要害。最后,通过我的归纳,圆满解决了问题。

通过这个教学实例,我体会到古诗文教学,要把作者的创作动机、创作意图和创作过程等规律性的东西揭示出来,完完整整地交给学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学生文学鉴赏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从不同角度,进行自由阐发、质疑和评价,是提高学生想象、思辨和批评能力的必由之路。在文学鉴赏活动中,学生虽然是自由感知的主体,但以科学方法联结学生思维活动的关键还是教师。教师既不能借口给学生活动自由而放任自流,把自己应该发挥的主导作用放弃,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越俎代庖,包办代替,淹没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处理好两者关系是鉴赏活动正常、有效开展的前提。

一、明确鉴赏性质

文学鉴赏活动就是艺术审美活动。可是,有些同学常常把它和一般阅读混为一谈。因此,在鉴赏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有责任让他们明白:文学鉴赏活动虽然离不开普通阅读过程,但一般阅读过程并不等于文学鉴赏。“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是文学鉴赏活动的本质要求,也是文学鉴赏必须达到的目标。例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景物描写,可以有两种不同读法:一种把“百草园”当做诱发体,唤起回忆、联想、想象,诱发感觉和知觉,进而调动情感和理解。在这种审美活动中,思维状态积极活跃,心理感受通畅愉悦,精神进入极度自由超脱的境界。这种读法,我们叫做审美享受。另一种在阅读过程中自始至终没有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只知道桑葚是红的,复盆子的味道“又酸又甜”等。前一种读法,有回忆、体会、联想、想象等因素介入,有创造的成分在里面,因而可以叫做“文学鉴赏”。后一种只是以了解知识为目的的一般性阅读,没有情感活动,没有艺术再现,没有创造因素。教师只有给学生讲清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才能保证文学鉴赏活动的质量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