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育的使命
48493300000026

第26章 校本教研篇(2)

二是有价值的问题。科研是追求某种价值的实现。科研有没有价值,和研究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分不开。问题价值主要有三类:一是认识价值,即问题本身蕴涵着新现象,可能潜藏着新联系,有可能提出新原理或发现新规律。二是实践价值,即解决这个问题能推进工作,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三是工具价值,即解决这个问题能促进研究者发展,或促进研究手段改进、研究方法创新。

三是需要探究的问题。科学研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即一种诉诸理性、探寻根本、追求创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科学探究的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人类已有认识和实践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或虽有所认识和实践,但尚未完善的问题。当然,中小学教育科研所研究的问题,未必是整个人类未知或没做过的问题,它可能只是此地此时需要探索的问题。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个性和艺术性,别人研究过、做过的工作,在我们这里可能仍需要探究。

四是能解决的问题。科学研究要探究尚待解决而基本能解决的问题,套用维果茨基的一个术语,就是“最近发展区”。当然,问题能不能解决,有的取决于人类总体认识发展水平,有的则和个人能力有关。通过个人努力,原来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能通过研究转化为基本能解决的问题。个人专业素养越高,越能有效解决专业问题。

教育教研课题应该根据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来选择课题。一般遵循下列原则:

1.针对性原则。实践经验表明: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应该优先选择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中最迫切、最亟待解决、最关键性的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

2.科学性原则。选择教育科研课题必须符合教育科学原理和教育规律,必须具备科学价值。在教学科研上要有新发现,或填补某方面空白,或对某误说的纠正和对某前说的补充等。目前,在新课改实践中,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探索,给予理论上回答。

3.新颖性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时代感,能够反映和体现所处时代跳动的脉搏。(2)内容新,提出新问题、新理论、新设计、新方案。(3)角度新。对于比较热门的选题,要从新角度去挖掘新意。

4.可行性原则。选题是否可行,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研究者个人具体情况。比如,知识基础、专业特长、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教育科研的经验、志趣和可以利用的时间。(2)课题组成员结构。按照“志同道合”的原则组织课题组。(3)教育情报资料充实。要占领本选题资料最高点。(4)是否抓住了时机。(5)还要考虑花费在教科研上的时间因素。

选择教育科研课题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分析现状、评估价值和论证可行性的过程。要合理选择一个研究课题,至少做好三件事情:

1.了解问题研究状况。一定先要对已有的研究基础进行分析,既要找出已知因素,如已解决的问题、已形成的共识和已验证的方法,又要找出未知因素,即现有研究的缺陷在哪里,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只有对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都心中有数,才能合理确定一个课题,正确把握研究方向。

2.分析问题研究价值。要尽量选最有意义的题目来做。课题研究主要具有三种价值:认识价值、实践价值和工具价值。一个课题如果能在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不能兼顾三种价值的话,一般应该把实践价值放在优先地位。

3.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力条件。主持人的学术修养和科研组织能力,参与者人数及其专业特长,可投入的研究时间等。第二,资料条件。研究者个人及所在单位已有资料,查询和获得资料是否方便,有无经费保障。第三,前期研究。自己或合作者原来对这个问题有无研究,有何理论或经验成果,在同行中所处地位等。第四,其他条件。领导是否支持,有无研究所需的仪器、量表或统计测试工具,有无应对特殊问题的机制等。

4.贴近学科教学实际。教师搞教育研究既然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那么研究的问题要来源于自身教育教学实际,不要盲目跟风,不要热衷于追求热点,赶时髦。依托学科,研究学科中问题,就是要增强研究成果的操作性。具有操作性成果才具有借鉴与推广的价值,才是有效的教育科研。研究课题的范围大、领域宽,往往是教师做研究容易出的毛病。特别是教师个体做大课题,往往力不从心。从小课题起步是一种好策略。短小精悍的课题研究,既能有效改变教学工作,教师个人又容易出成果,研究效益就会提高。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就是要做这种高效的教育科研。

总之,确定一个项目,需要知己知彼,既要对问题研究的状况和价值进行充分地了解和分析,又要理性地估量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这样,就容易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做有意义的教育科研课题。

怎样设计科研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设计,通俗地说,是指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为完成研究任务而进行的总体谋划。它包括课题研究所必需的人、财、物、信息等,必须按研究的内容、要求和客观实际的可能性构成为一个包含时间序列、人员活动序列、信息传递序列等方面综合相关的合理系统。

课题方案不是研究的终结,而仅仅是开始的谋划,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一切方案都只能是逐步完善,要随着研究进展而更改。所以,既要反对无计划的盲目行为,也要反对消极僵化地按方案一走到底的行为。

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必须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这个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是什么?课题研究预期的目标、成果形式与构成是什么?怎样才能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根据影响课题研究的成败与质量的高低,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必须考虑的主要内容和一般要求,可归纳为下列五个方面:

一、依据与意义

课题依据包括课题形成理论或实践上的依据。把任何一个教育教学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提出,它肯定是由一个或一组最基本的研究单元组成。它应该归属于某一个或某几个研究领域的科学体系之中,其中作为研究这个课题所必需的概念、定理等理论体系,就构成了支持这个研究课题的理论依据。

课题的实践依据,核心是认真思考、分析所选定的研究课题是否反映了教育实践,是否是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对现在、将来有没有指导意义。对实践反映得越深刻,越迅速,课题的实践依据就越充分,其指导意义就越大,价值也就越高。

二、目标与范畴

课题研究目标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求达到的某种愿望和期望,其实质是课题研究任务在客观现实中具体化。一般说来,课题研究目标有下列三个方面:

1.目标描述,也称目标假设,是研究者根据课题依据所收集到的有限资料和事实,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进行综合性思考后,所提出的研究目标。这种研究目标的指向是研究假设,它通常体现在课题研究操作定义上。

2.目标的系统性,即目标系统。有些综合性较强的课题,往往存在着子目标系列,这就需要按它们之间的关系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形成多层次的目标系统,使课题形成较完整的有机体系统。例如,创造力是正常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效应所产生的创新能力。”它包括创造思维、创造个性和创造技能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和基础;创造个性是创造力的动力和中介;创造技能是创造力的外现和归宿。所以,研究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题,绝不单纯停留在探讨创造思维培养,或创造个性培养,或创造技能培养的单因素研究,而必须力求使创造思维、创造个性和创造技能形成一个多因素完整的有机体系。

3.研究范畴,是指研究的类型、内容、对象等方面的界定。当课题目标确定之后,相应地就要投入到某种范畴中去研究,要充分注意研究类型、对象、范围的界定。否则,在研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目标变更或方向转移,也容易产生术语、概念上的混淆以及研究范围的扩大或缩小。

三、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近些年来,中小学教育科研较多采用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指研究参与者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交替使用多种方法的一种研究主体与专家结合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步骤主要包括:(1)发现问题(观察、思考、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鉴定问题(选定研究主题)。(3)文献探讨(深入探讨有关文献)。(4)拟订计划(克服研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5)设立假设(将要采取的行动和对行动结果的预测)。(6)收集资料(常用观察法、问卷法、调查法、测验、实验法)。(7)实施行动(根据假设,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收集资料或数据,不断对计划内容加以改进)。(8)评价结果(将实验数据转为有意义的统计量数,供评价实验效果的预测之用)。

2.研究步骤。在考虑课题主要研究方法的同时,要把课题研究步骤等问题也反映到课题研究方案设计中来。如果把整个课题研究分为前、中、后三期的话,那么,前期研究主要内容为:选择课题和陈述假设,制订研究方案。中期研究主要内容为:实施研究,搜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后期研究主要内容为解释结果。

四、成果形式与构成

1.成果形式。科研成果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两类:一是研究报告,二是学术论文。如果细分,一般有五种表现形式:(1)先进教育经验总结。(2)教育调查报告。(3)教育实验报告。(4)理论概括性学术论文。(5)其他表现形式,如,多媒体课件制作,编写实验练习册等。

2.成果构成。一般来说,一项完整成果大致上都有如下这些内容:(1)准确地阐述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范围。(2)说明该课题必要的研究历史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失败教训)。(3)研究工作的对象、时间、地点、阶段、步骤等概况。(4)说明研究方法、程序、手段等。(5)阐释研究结果和得出结论。(6)研究问题的讨论。(7)参考资料与文献。

由此可见,组成完整研究成果中任何一点内容都在方案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体现方案设计中课题依据、研究目标、范畴、方法、步骤及保证措施等决定着课题研究成败的因素。这表明,方案设计蓝图的水准决定了成果优劣。

五、保证措施

l.在组织上,要重视做好课题组成员的优化组合。

2.在经费上,应该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怎样撰写教育论文

教育不是封闭教师的思想,而是解放教师的头脑,让广大教师活得有尊严、有地位、有价值、有意义,最重要是对教育要有理想和信念。学校科研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撰写教育论文成为广大教师的共同要求和行为。

教育教学活动是建立在遵循科学规律基础上的活动。提高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措施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不断探索和掌握教育规律。一篇好的教育论文,离不开教育科研活动,并且是开展科研活动的结晶。一所学校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因而,教师积极地撰写教育论文,有利于促进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在教师素质的诸多要素当中,教育科研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凡优秀的教师,都能将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宁县二中在“教师职务评定条例”和“教师业绩考核条例”中,都对撰写教育论文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且每年都举行一至两次教育论文评选活动。教育论文评选,实质上是教师科研能力的评选。评论文实质上是评人。开展教育论文评选活动,可以促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要写好教育论文,就必须研究它具有什么特点?一篇好论文的要素是什么?1.实践性。教育论文的实践性集中反映在它源于实践,高于实践,能有效地指导实践,为教学实践服务。教育论文从选题、积累资料到确定论点、论据,都离不开教育实践。2.理论性。仅仅记录过程和做法的文章不能叫论文。论文应该是实践的本质和规律性的反映。无论观点还是做法都应该是规律的抽象,也就是上升为理论。感觉只反映事物的现象,只有理论才反映事物的本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论文与一般经验总结具有本质区别的地方。理论来源于实践,一方面应高于实践,可以指导未来实践;同时又会滞后于新的实践,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一篇好论文,应该有自己的独特论点,选择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3.创造性。优秀论文必然有新意,也就是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可以反映在对已有理论的应用、验证、修改、完善,也可以是新理论的建立。

教育论文的撰写,需要作者进行长期乃至终身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写作水平是重要的,但不能说,一篇好论文,仅仅取决于或主要取决于写作水平。优秀论文的功夫在“文外”,写好一篇论文,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