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男性生殖与健康365问
48511300000005

第5章 男性生殖器官与性生理(2)

从组织结构上看,附睾管上皮是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叫基细胞,其顶部离附睾管腔有一定距离,在附睾各部分,其形态没有差别,一般认为是贮备细胞;另一种叫主细胞,是维持附睾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在各区段的主细胞形态结构差别很大。这也反映出各区段的生理功能的差异。除上皮细胞外,附睾的管壁组织结构也有规律性的变化,附睾管起始段平滑肌有自发地节律性收缩,而尾部平滑肌就没有这种特点,仅在射精瞬间出现强烈的节律收缩。

25.附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附睾不仅有输出包含精子的少量液体的作用,而且还是精子贮藏、成熟的场所。具体说,附睾具有以下主要生理功能。

(1)吸收功能:睾丸的支持细胞每天能产生大量睾丸分泌液。

睾丸分泌液有99%被附睾上皮重新吸收回体内。动物实验表明,结扎输精管时睾丸不会肿胀,但若结扎睾丸输出小管,睾丸第二天就会肿胀,这就充分证实了附睾存在着强有力的吸收功能。

(2)分泌营养物质,促使精子成熟:附睾分泌功能很强,能分泌甘油磷酸胆碱、肉毒碱、糖蛋白及多种酶,这些物质与精子的代谢、成熟和正常生理功能有关。精子在附睾管内决不是单纯地停留、路过,而是在漫长的旅途中,不断吸收附睾管壁分泌的营养物质,如肉毒碱等,继续发育直到成熟状态。附睾中肉毒碱的浓度可为血液中的500倍。动物实验表明,如果去除附睾管,把输精管直接与睾丸输出小管吻合,经输精管排出的精子不具备授精能力。如果把输精管与附睾始端的1厘米左右处吻合,则排出的精子具有活力和受精能力。这就说明附睾管头部对精子成熟来说是绝对必要的。附睾管分泌的甘油磷酸胆碱与维持附睾尾部的高渗微环境有关,同时也可作为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运动的能源,女性生殖道内有一种酶,可将甘油磷酸胆碱分解成乳酸和果糖。

(3)贮存精子:精子进入附睾后,一般要逗留19~25天,精子到达附睾尾,如未能及时排出,则先贮存于尾部。由于附睾管腔内的特殊环境,其液体性质偏酸,渗透压非常高,氧含量低、二氧化碳含量高,使精子处于静息状态,以便贮积能量。精子在附睾尾部可存活28天以上。

(4)分泌功能:附睾液中雄激素含量很高,除来自血循环和睾丸分泌的睾丸分泌液外,附睾上皮本身也能分泌少量雄激素。

(5)免疫屏障作用:附睾本身有一种屏障作用,它可以防止精子进入附睾上皮内,发生自身免疫反应。输精管结扎后,这种屏障有可能遭到破坏,于是精子表面的特殊大分子物质(抗原)与机体内的免疫系统相接触,就会发生输精管结扎术后的副反应精子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简单地说,就是体内产生一种物质(免疫球蛋白或叫抗体)能起到抑制精子活动或杀死精子的作用。

(6)收缩能:睾丸输出小管和附睾管的自发性有节律的收功(,)缩,可把精子运向输精管,当然其中也包括睾丸分泌液流速和附睾管腔压力的作用。频繁射精时,会使附睾管壁肌肉处于疲劳状态,从而使收缩功能受到影响,导致精子减少。

(7)降解和吸收未射出的精子:附睾中具有吞噬细胞,可以使未射出的精子逐步解体被吸收。目前对精子在附睾内运行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变化的细节和确切意义尚不完全了解。但人们已认识到部分不育症患者的精子活力很差或为死精子,可能与附睾的功能障碍有关。科学家们期待着早日揭开精子成熟之谜,以便找到干扰精子成熟过程的方法。附睾头部是当前公认的最理想的抗精子成熟药物的作用部位,因药物作用于这里起效快,停药后恢复生育力也快,更重要的是副作用小,不影响睾丸功能,因而对男性正常生理活动的干扰也就会很小。

26.男性副性器官的作用是什么?

除睾丸外的生殖器官有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统称为男性的副性器官,在精子的成熟、储存和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前列腺:前列腺又叫摄护腺,是男性最大的副性腺。位于盆腔内膀胱颈部直肠前方,形状似一扁平的栗子,底朝上,尖端向下,大小约4厘米×3厘米×2厘米,重量约20克,颜色淡红而稍带灰白,是男性附属腺体中最大的一个不成对的实质性腺体。前列腺分底、尖、体3部分,在前列腺底部中央有尿道穿入,穿过前列腺体的实质后由腺尖部穿出。左右射精管在前列腺的底后部穿入,开口于尿道。老年人由于性激素代谢紊乱引起前列腺肥大时,压迫尿道可引起排尿困难。

前列腺由肌性的前列腺导管和管泡状的腺体组织构成。前列腺的腺体组织分为真腺组和尿道组,真腺组构成前列腺主体,尿道组集中在尿道黏膜及黏膜下层。腺腔内贮存着不少分泌的液体。

前列腺腺泡共30~50个,汇集成15~30条前列腺导管,也叫前列腺排泄管,开口在尿道的精囊两侧。前列腺分泌的液体是前列腺液,前列腺液是一种乳白色浆性液体,是精液的组成部分。其中含有钾、钠、钙、锌、镁及一些因子和酶类,参与精液的液化过程。

(2)精囊腺:呈分叶状长形袋样结构,左右各一,扁平型,长4~5厘米,横径1.5~2厘米,壁很薄,呈乳白色,位于膀胱下部的后方、直肠的前方、前列腺的上方,与输精管为邻。上端游离较膨大,下端细直为排泄管,与输精管的末端汇合成射精管。精囊腺的分泌液是一种碱性的白色或淡黄色的黏稠液体,是组成精液的一部分,其中主要成分是果糖和前列腺素。精液中约有60%来源于精囊腺。精囊液中有凝固因子,可使精液在射出的15~20分钟内凝固。精囊液不仅有利于精子的营养,而且对精子具有保护和稳定的作用,它参与精液的凝固,并使刚排出的精液具有一定的黏稠度。这一黏稠的特性使得刚排出的精液不会很快从阴道内流出来,为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创造了条件。

(3)尿道球腺:尿道球腺是一对圆形像豌豆大小的黏液管腺,在尿道球部的两侧,质地坚硬,呈黄褐色,年老时萎缩变小。每个腺体有一根排泄管向前下方穿过尿道球部,开口在尿道阴茎部,孔口很小。射精前尿道球腺分泌少量黏性分泌物入尿道,能起到润滑作用。

27.输精管和射精管的作用是什么?

输精管是附睾管的延续,长约50厘米。沿睾丸后缘上升入精索,经腹股沟内环入盆腔,在膀胱后方与精囊腺排泄管汇合为射精管,穿过前列腺开口于尿道,是输送精液的管道。

射精管左右各一条,长约2厘米长,从每侧输精管末端与精囊出口合并处开始,通过射精管向尿道开口。平时输精管空虚,当性交时,来自睾丸、附睾、输精管的精子及来自精囊和前列腺的精浆都集中到射精管里,通过射精管管壁肌肉的收缩把精液射出。

28.精索是由哪些组织构成的?

精索由输精管、动脉、静脉、淋巴管、提睾肌以及包绕精索的被膜组成,是悬吊睾丸和附睾的索带。精索内静脉系统包括精索内静脉、精索外静脉和输精管静脉。其中左侧精索内静脉呈直角方向与左肾静脉连接,因此回流不畅,易发生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右侧直接回下腔静脉,回流畅通,因此一般不会发生精索静脉曲张。

输精管是连接附睾管和射精管两者间的管道,长36~45厘米,直径约3毫米,灰白色,质地坚硬,肌肉收缩可有力地输送精子。

29.精子是如何运行的?

精子在睾丸内极微小、复杂的管道网络系统里产生。它的发育、成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一个精子从发生到成熟、射出约需7周时间。新生的精细胞从睾丸进入附睾,在附睾内发育成熟并向上运动,经过输精管离开附睾,到达一个小的囊状器官即贮精囊。输精管直径4微米,从精索上面穿出,精索把睾丸悬挂起来,输精管向上环绕膀胱,再向下经贮精囊进入前列腺。射精时精子与贮精囊产生的液体混合,同前列腺以及其他腺体分泌的液体混合成精液,经射精管从阴茎经尿道射出精液。每次射出的精液约2~6毫升,每毫升精液中有0.6亿~1.5亿个精子,其中1/4是正常的,实际能在女性生殖道中上游到达卵子的只有几百个,其中仅有一个精子能进入卵子,成为受精卵的一部分。

30.精子是如何成熟和获能的?

精子在睾丸的曲细精管内生成以后,从形态上来看,已形成蝌蚪状精子,但经实验证明,睾丸内的精子并不具备受精能力。睾丸精子还需在附睾内经历精子成熟过程,以及在女性生殖道内经历获能过程。精子在4~6米长的附睾内运行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精子在成熟过程中,体积略变小,含水量减少。最明显的改变是未成熟精子体部的胞浆小滴向后移动,并最终脱下。

在一些不育病人的精液中,可看见大量未脱下胞浆小滴的未成熟精子。睾丸内出来的精子可活动,但进入附睾头段后,失去活动能力。精子在附睾内运行的过程中,又逐步获得了活动能力。先出现原地摆动,然后有转圈式运动,最后才有成熟精子特有的摆动式向前运动。因此,精子的运动方式也是衡量精子是否成熟的一个指标。

另外,在精子成熟过程中,精子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如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出现了排钠的功能。这对酶活力及代谢有重要的影响。精子在附睾运动过程中表面负电荷增加,这可使精子在附睾内贮存时由于电荷同性相斥的作用而不至于凝集成团。还应指出,附睾的一些分泌物覆盖于精子表面,其中有一种含唾液酸的糖蛋白。

转移到精子表面的含唾液酸的糖蛋白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①唾液酸是一种含有羧基的糖,带有负电荷,故精子成熟过程中表面负电荷增加的主要原因,即为唾液酸的增加。②从免疫学角度来看,唾液酸有掩盖精子特异抗原的功能。这就使精子在漫长的成熟及运行过程中,不致于被免疫活性细胞识别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先天性唾液酸转移酶缺乏或由于细菌唾液酸酶作用,均可导致免疫不育。③含唾液酸糖蛋白可稳定顶体前区的细胞膜,从而抑制精子的顶体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此糖蛋白也应属于去能因子。射出的精子表面附着有附睾和精囊腺分泌的一种去能因子。

所谓获能过程即为去除精子表面附着去能因子并获得授精能力的过程。这将使精子膜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剧烈的改变。去能因子的清除主要依靠宫颈、子宫及输卵管液中的β淀粉酶、胰蛋白酶、β葡糖苷酶及唾液酸酶,后者在卵泡液中含量也很高。所以,直接取自附睾尾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而把这些精子放在雌性生殖道内若干时间后,再取出行体外受精试验,才具有受精能力。

精子获能以后,精子膜的不稳定性增加,并去除了抑制顶体反应的因子,精子才可能发生顶体反应。顶体系在精子细胞核头端的一个特殊的结构,它包绕在细胞核头端的2/3处。

顶体是一特异的溶酶体,外包单层膜,呈扁平囊状。其近细胞膜的部分称顶体外膜,贴近核膜的部分称顶体内膜。内、外膜之间的狭窄腔隙中存有均质性的顶体内容物,内含糖蛋白和多种水解酶,如透明质酸酶、唾液酸苷酶、酸性磷酸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芳基硫酸酯酶和类胰蛋白酶等。精子开始发生顶体反应时,精子顶体外膜与其相贴的细胞膜发生多点融合而破裂,继而出现小孔。顶体酶就是通过这些小孔释放出去,直至顶体内膜完全暴露。顶体反应完成的标志是顶体内膜与精子细胞膜的完全融合。

对于哺乳动物精子来说,钙离子是激发顶体反应的必要条件。在发生顶体反应时,可见大量钙离子内流。在生理条件下,附睾液中钙离子浓度低,输卵管液中钙离子浓度高,显然后者有利于顶体反应。在输卵管内许多精子经历顶体反应后释放大量水解酶,使卵子周围的卵丘细胞分散并去除放射冠,这样使一些尚未发生顶体反应的精子得以与透明带接近,相互识别。在精子获能过程中,由于去除了糖链末端的唾液酸,可使精子的膜结构发生显著改变,表现为膜内蛋白重排成簇现象。这可能与精子与卵子识别有密切关系。精子卵子透明带结合后也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蛋白酶,分解透明带,逐步穿入。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膜靠近,精子顶体内膜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最终雄性原核和雌性原核合二为一,完成了受精过程。

31.精子有哪“六怕”?

(1)怕烟、酒:烟和酒是精子的大敌。有些男性对香烟中的毒素相当敏感,香烟中的尼古丁能杀伤精子。澳大利亚的一位化学家说,男性一旦戒除了吸烟,血液中的性激素便会增加。匈牙利一位医学博士声称:吸烟者精液中所含精子数目比不吸烟者少,而畸形精子的数量较多。如成年男性每天吸30支烟,精子的存活率仅为40%,同时精子畸形率增高。可见长期大量吸烟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酗酒可致生殖腺功能降低,使精子中染色体异常,从而导致胎儿畸形或发育不良。因此,青少年时期应养成远离烟酒的习惯。成人后,即便不戒烟酒,也应该注意不要过度。

(2)怕“饿”:精子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供给。有些男子饮食单调、偏食、挑食、不喜欢吃动物性食物(如肉、蛋、鱼和奶制品等),天长日久可使体内含锌量下降。进而使精子数量下降30%~40%,甚至使人丧失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