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药使用技术指南
48516500000019

第19章 农药常用品种特点及使用技术(7)

注意事项:可与碱性以及铜制剂以外的其他制剂混用。拌种可能使种子延迟1-2天出苗,但不影响出苗率及后期生长。注意与不同类型药剂混用或交替使用。一般作物的安全采收间隔期为20天。

14、烯唑醇

有效成分:烯唑醇(diniconazole)

其他名称:消斑灵、速保利

剂型:12.5%可湿性粉剂,10%、12.5%、25%乳油,5%微乳剂。

作用特点:烯唑醇是三唑类广谱内吸杀菌剂,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有较高防治效果,有保护、铲除和治疗及向顶传导作用。杀菌谱广,持效期长,使用安全。

防治对象及使用技术:烯唑醇可广泛应用于玉米、小麦、花生、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小麦、水稻、花生、大豆、油菜、西瓜、甜瓜、蔬莱、花卉等作物,防治黑穗病、白粉病、条锈病、锈病、云纹病、叶枯病,揭斑病、黑斑病,黑星病等多种真菌性病害。叶丛喷雾:防治小麦、水稻、花生、大豆等粮油作物病害时,在感病前或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5-8克,对水30-45升喷雾。防治苹果、梨、桃、葡萄、花卉、瓜类及豆类蔬菜病害时,一般使用12.5%乳油或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均匀喷雾。拌种:防治小麦黑穗病每100kg小麦种子用12.5%可湿性粉剂240-640克,湿拌或干拌均可;防治小麦白粉病、条锈病,每100kg种子用12.5%可湿性粉剂120-160g拌种。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病菌易产生抗性,注意与不同类型杀菌剂混用或交替使用。

15、丙环唑

有效成分:丙环唑(propiconazole)

其他名称:敌力脱、脱力特

剂型:25%乳油,40%、50%微乳剂。

作用特点:丙环唑是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丙环唑可通过种子、土壤、叶面处理而被植物吸收,通过植物木质部向上传导,但不能向基部传导。该药内吸治疗性好,持效期长,长达一个月左右。

防治对象及使用技术:丙环唑可广泛适用于小麦、水稻、花生、瓜类、蔬菜、葡萄、草坪、观赏植物等,能控制一系列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等植物病原真菌,特别是对香蕉叶斑病有特效,此外,对麦类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苗病等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霜霉目真菌无活性。主要采用喷雾法防治各类作物病害,一般每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8-12克,对水30-60升喷雾。防治花生、香蕉叶斑病,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30-40毫升,于发病初期对水喷雾,间隔期15-20天,共喷3-4次。防治葡萄白粉病、炭疽病,25%乳油4000-5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可与多种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混合使用。丙环唑对大多数作物都会引起延缓种子萌发的药害症状,因此,限制作种子处理用。

16、三环唑

有效成分:三环唑(Tricyclazole)

其他名称:克瘟唑、比艳、三赛唑,克瘟灵

剂型:20%、40%、75%可湿性粉剂,30%悬浮剂,75%水分散粒剂。

作用特点:三环唑是一种具有较强的内吸性的保护性三唑类杀菌剂。能迅速被水稻各部位吸收,持效期长,药效稳定,用量低,并且抗雨水冲刷。

防治对象和使用技术:三环唑主要用于稻瘟病的防治。防治水稻叶瘟时,在秧苗3-4叶期,每667平方米用20%可湿性粉剂50-75克,对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或用0.1%有效成分药液浸种48小时后再催芽拌种。防治水稻穗瘟,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初期,用20%可湿性粉剂80-100克,对水30-45公斤,均匀喷洒。

注意事项:浸种或拌种对芽苗稍有抑制但不影响后期生长。防治穗茎瘟时,第一次用药必须在抽穗前。对鱼类有一定的毒性,在池塘附近施药要注意安全。

17、稻瘟灵

有效成分:稻瘟灵(isoprothiolane)

其他名称:富士一号

剂型:30%、40%乳油,30%、40%可湿性粉剂,40%泡腾粒剂,30%展膜油剂。

作用特点:稻瘟灵是一种含硫杂环类内吸治疗性低毒杀菌剂,对稻瘟病有特效。稻株吸收药剂后,累积于叶组织,特别集中于穗轴与枝梗上,抑制病菌生长和侵入,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稻瘟灵防治稻瘟病的速效性不及有机磷杀菌剂,但药效期长,一般20—45天,甚至长达65天。大面积使用还可兼治稻飞虱。对人、畜安全,对作物无药害。

防治对象和使用技术:稻瘟灵主要防治稻瘟病,同时对水稻纹枯病、小球菌核病和白叶枯病有一定防效。既可喷雾,也可撒施。防治水稻叶瘟,在田间出现叶瘟发病中心或急性病斑时,每667平方米用40%可湿性粉剂80-100克,对水30-60公斤喷雾,经常发生地区可在发病前7-10天,每667平方米用40%可湿性粉剂600-1000克,对水400公斤泼浇。防治穗颈瘟,每667平方米用40%可湿性粉剂80-100克,对水30-60公斤喷雾。在孕穗后期到破口和齐穗期各喷1次。

注意事项:不能与强碱性农药混用。对鱼类有毒,鱼塘附近使用该药要慎重。安全间隔期为15天。

18、烯酰吗啉

有效成分:烯酰吗啉(dimethomorph)

其他名称:安克

剂型:25%、30%、50%可湿性粉剂,40%、50%、80%水分散粒剂、50%泡腾片剂,10%水乳剂。

作用特点:烯酰吗啉是肉桂酸类内吸杀菌剂。是专一杀卵菌纲真菌的杀菌剂,对霜霉属、疫霉属特别有效,对腐霉属效果稍差。单独使用有比较高的抗性风险,所以常与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复配使用,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防治对象和使用技术:烯酰吗啉可广泛用于蔬菜霜霉病、疫病、晚疫病、腐霉病、苗期猝倒病、烟草黑胫病等由卵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防治,烯酰吗啉可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与代森锰锌混用(又名安克锰锌),喷雾防治葡萄霜霉病,用量是烯酰吗啉每667平方米有效成分15克+代森锰锌有效成分80克;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用每667平方米有效成分12克+代森锰锌有效成分80克,对水40-60升喷雾。防治瓜果类、叶菜类蔬菜病害,每667平方米有效成分35-50克,对水30-60升喷雾。

注意事项:喷药时均匀、周到。避免单独使用,可与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混用,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19、苯线磷

有效成分:苯线磷(fenamiphos)

其他名称:力满库、克线磷、苯胺磷、线威磷

剂型:10%颗粒剂。

作用特点:苯线磷是有机磷类高毒杀线虫剂,具有触杀和内吸作用的杀线虫剂。药剂从根部进入植物体,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并能很好地分布在土壤中,借助雨水和灌溉水进入作物根层。作物有良好的耐药性,不会产生药害。

防治对象和使用技术:苯线磷可适用于水稻、小麦、甘薯、花生、棉花、烟草及观赏植物等的多种线虫,也可防治蓟马、粉虱等害虫。主要采用土壤处理,可穴施、沟施或撒施,也可把药剂直接施入灌溉水中。每667平方米用10%颗粒剂2-4千克,拌适量细土随播种施入或在生长期施入根际附近的土壤中。

注意事项:苯线磷为高毒农药,施药时要穿防护服,避免药剂接触皮肤。按推荐剂量使用,对蜜蜂和蚕无害,对鸟类有毒,对家禽剧毒,施药6周内不能让家畜、家禽进入处理区。在远离粮食、饲料的阴凉干燥处保存。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树、中药材上。

20、灭线磷

有效成分:灭线磷(ethoprophos)

其他名称:益收宝、灭克磷、益舒宝、丙线磷

剂型:5%、10%、20%颗粒剂。

作用特点:灭线磷是有机磷类高毒杀虫、杀线虫剂。具有触杀作用,但无内吸和熏蒸作用。可防治多种线虫,对在土壤中为害作物根部的害虫也有良好防效。在土壤中半衰期为14-28天。

防治对象和使用技术:灭线磷适用于花生、菠萝、香蕉、烟草及观赏植物等,防治线虫及地下害虫。主要用于土壤处理。防治花生根结线虫,每亩用20%颗粒剂1.5-1.75千克,在播前穴施或沟施,施药后先覆一薄层有机肥,再播种、覆土。避免药剂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否则易产生药害。防治花卉线虫,在花卉移植时,先在20%颗粒剂的200-400倍液中浸渍15-30分钟后再种植,或者以每平方米用20%颗粒剂5克施入土中。防治马铃薯线虫,每667平方米用20%颗粒剂3.330千克,兑水施于20厘米深土壤中。

注意事项:该药易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因此,要避免接触皮肤,如溅入眼睛或皮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对鱼、鸟类高毒,避免污染河流和水塘。灭线磷属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树、中药材上。

21、棉隆

有效成分:棉隆(dazomet)。

其他名称:必速灭

剂型:75%可湿性粉剂,98%颗粒剂。

作用特点:棉隆是硫代异硫氰酸甲酯类低毒、广谱性土壤消毒处理剂,通过密闭熏蒸作用,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线虫、病原真菌、地下害虫及杂草种子等。在土壤中能分解出有毒的异硫氰酸甲酯、甲醛和硫化氰等气体,有毒气体在土壤中扩散,熏蒸杀灭各种生物,作用全面、周到,持久,最终分解产物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一些营养成分。可以和肥料混合使用,不会在植物体内残留。

防治对象和使用技术:棉隆主要应用于花生、大豆、花卉、蔬菜、果树、烟草、林木等作物,防治根结线虫病、重茬病等,兼防地下害虫、杂草等有害生物。棉隆主要应用于土壤处理,要求土壤松散,并有一定湿度。在田间处理土壤时,翻土20厘米深时,每平方米使用98%颗粒剂30-40克。处理时,先翻松土壤,然后将药剂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而后迅速翻土、使药剂与土壤充分混匀,再后迅速用塑料膜覆盖密闭;密闭熏蒸20天后,去膜、翻土、通气,1-2天后定植或播种。处理苗床土时,土壤湿度及松散性要求与田间处理要求一致,每立方米需使用98%颗粒剂颗粒剂150-200克;而后翻土、拌匀、密闭熏蒸。

注意事项:棉隆为灭生性土壤处理剂,撒药要均匀、周到,用药时处理区域不能有任何种植作物,中间不能揭膜查看,以免人员中毒。用药翻耕后,在土壤表面喷少量水有利于膜与土壤的粘贴,提高熏杀效果。对鱼有毒,易污染地下水,南方应慎用。

22、威百亩

有效成分:威百亩(metham-sodium)

其他名称:维巴姆、爱地益、斯美地、硫威钠

剂型:30%、33%、35%、48%水溶液。

作用特点:威百亩属低毒硫代异硫氰酸甲酯类杀线虫剂。具有熏蒸作用,在土壤中降解成异硫氰酸甲酯发挥熏蒸作用,兼有杀菌及除草功能。

防治对象和使用技术:威百亩适于花生、棉花、大豆、马铃薯等作物线虫的防治,还对马唐、看麦娘、莎草等杂草及棉花黄萎病、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有防效。采用沟施法处理土壤,每667平方米用35%水溶液3-5千克,对水300-500千克,于播前半个月开沟将药灌入在作物种植前、土壤足墒条件下,开沟深15厘米左右,施药于土壤中,覆土踏实或覆盖塑料薄膜,经15天以上,松土放气2-3天,再种植作物。

注意事项:该药在稀溶液中易分解,使用时要现配。施药量及施药方式不当易产生药害。不能与含钙的农药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混用。

23、氯唑磷

有效成分:氯唑磷(phosphorothioate)

其他名称:米乐尔

剂型:3%颗粒剂

作用特点:氯唑磷为有机磷类高毒杀虫杀线虫剂,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该药半衰期在土壤中为1-3个月,在作物上1-2天。

防治对象和使用技术:氯唑磷适用于玉米、棉花、水稻、甜菜、草皮和蔬菜等作物上,防治多种线虫和害虫。适于撒施、沟施、穴施等土壤处理使用。防治花生、甘蔗线虫,每667平方米用3%颗粒剂4-6千克;防治玉米、花卉线虫,每667平方米用1.5-2千克,播种时沟施或穴施。

注意事项:不能在烟草和马铃薯地施用。施药后先混土在播种或移栽,避免药剂直接接触萌芽种子或根系。氯唑磷属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树、中药材上。

三、除草剂

1、2,4-滴丁酯

有效成分:2,4-滴丁酯(2,4-D butylate)。

其他名称:2,4-D丁酯,2,4-丁酯,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

剂型:57%乳油,72%乳油,82%乳油,930克/升乳油

作用特点:2,4-滴丁酯属于苯氧羧酸类选择性内吸传导性激素型除草剂,对植物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低浓度(10—30微克/毫升)可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时(大于100微克/毫升)表现出抑制植物生长,特别在双子叶植物上表现明显。植物的根、茎、叶均能吸收。茎、叶吸收的药剂随光合产物沿韧皮部筛管运往茎、叶、根新生幼嫩部分,根部吸收的药剂随蒸腾流沿木质部导管向上传导至茎叶生长点,破坏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