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药使用技术指南
48516500000002

第2章 农药的加工剂型

农药原药中除少数挥发性大的和水中溶解度大的可以直接使用外,绝大多数必须加工成各种剂型方可使用。由工厂生产出的未经加工的农药称为农药原药,固体的原药称为原粉;液体的原药称为原油。原药是具有生物活性的部分,称为有效成分,在原药中加入适当的无活性或活性较低的辅助剂,制成一定规格和形态的产品,这一过程叫做农药加工。加工后的农药叫做制剂,制剂的形态叫做剂型。

根据用途不同,一种农药可以加工成多种剂型,一种剂型也可加工成多种规格的制剂,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农药原药,可制成混合制剂。

一、农药剂型的分类

目前农药剂型的分类,有多种方法。为方便起见,一般采用按农药剂型物态和施用方法两种方法分类。

(一)按农药剂型物态分类

可分为固态,如粉剂、粒剂、拌种剂、毒饵,大多数物理型缓释剂和化学缓释剂、可湿性粉剂、干悬乳剂、微囊粉,烟剂等;半固态,如药膏、悬浮剂、油悬剂等;液态:如乳油、油剂、水剂、浓乳剂、超低容量油剂、气雾剂等。

(二)按施用方法分类

可分为直接施用,如粉剂、拌种剂、种衣剂、大粒剂、糊剂、超低容量油剂、油剂、静电喷雾剂等;对水稀释后施用,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干悬乳剂、悬乳剂、油悬剂、乳油、油剂(加油)、水剂等;特殊用法,如烟剂、蚊香、熏蒸性片剂、气雾剂、热雾剂、压缩气体等。

二、农药剂型的命名

(一)农药剂型的命名

早期依据加工剂型形态命名,如粉剂、水剂等剂型。以后,剂型种类增加,除依据加工剂型形态和使用形态命名外,还应依据其分散胶体体系命名。

例如,粒剂,加工剂型形态和使用形态均是粒状固体,但由于粒径范围不同,现在又分成细粒剂、微粒剂、颗粒剂、大粒剂等。

可湿性粉剂和干悬浮剂,加工剂型形态均为粉状固体,使用形态均匀悬浮液,由于两种悬浮液粒径不同,药效也不同,因此分别称之为可湿性粉剂和干悬浮剂。

(二)农药制剂的名称

根据我国《农药通用名称及制剂名称命名原则和程序》(HG3308-2001)的规定,农药制剂(单一和混合)通用名称应包括三部分,即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成分的通用名称和剂型。如40%辛硫磷乳油、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丁草胺颗粒剂等。混合制剂的通用名称可采用各有效成分通用名的词头(头几个字)或可代表有效成分的关键词组成,通用名称组合后一般不超过5个汉字。词头(头几个字)或关键词之间,插以“·”间隔号以反映几元复配制剂。有效成分的排序一般应按有效成分中文通用名称汉语拼音顺序进行。如14%阿维·丁硫乳油、20%三环·异稻可湿性粉剂、26%苯噻酰·苄泡腾片等。

近年来,农药市场比较混乱,农药产品名称极不规范,有的以有效成分的通用名称为产品命名,有的以商品名称为产品名称,还有的以注册商标为产品名称。这样就致使同一种有效成分不同厂家生产的农药产品出现了数个、数十个商品名称,这就给使用者带来了难以辨认,无法选择的困难局面。为了解决农药市场“一药多名”的混乱局面,规范农药市场秩序,农业部2007年12月8日颁布了《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办法规定,自2008年7月1日起农药企业生产的农药产品统一使用通用名称或简化通用名称,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称。

三、农药加工剂型

目前农药剂型已有上百种,常有剂型有近50种。其中有些剂型名称虽然不同但用途是一样,有些剂型虽然用途一样但使用方法不同,农药使用者应根据防治对象、作物种类、施药器械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剂型和制剂。在实际中,常常有使用者由于不了解农药的剂型特点,不按规定使用,结果不是造成药害,就是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一)粉剂(DP):

是由农药原药与惰性填料经过机械粉碎加工制成的具有自由流动性的粉状制剂。粉剂成本低,使用方便,工效高。低浓度粉剂可用喷粉机直接喷撒,高浓度粉剂可以用来拌种、制毒饵、毒谷和土壤处理。使用时不需用水,适合干旱和山区缺水地方使用。粉剂不被水湿润,故不能加水喷雾使用。由于粉剂喷撒时易产生飘移,污染环境,近年产量来日趋减少,但向高浓度粉剂、混合制剂方向发展。如2%马拉硫磷粉剂、2%杀螟硫磷粉剂、2%异丙威粉剂,4%异丙威粉剂,5%百菌清粉剂等。

(二)可湿性粉剂(WP):

可湿性粉剂是在农药原药中按一定比例与惰性填料、助剂(湿润剂和分散剂等)混合后,经过机械粉碎制成的粉状制剂。使用时主要用于加水喷雾使用,还可用作拌种、撒毒土、土壤处理、泼浇等,但不能直接喷粉。可湿性粉剂使用方便,安全,对植物的粘着性好,药效比粉剂好,但不及乳油。产品便于贮存和运输,但贮存时间过长,易产生结块,影响药效甚至产生药害。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5%甲硫·乙霉威可湿性粉剂、25%扑草净可湿性粉剂等。

(三)乳油(EC):

是由农药原药、有机溶剂和乳化剂制成的均相透明油状液体,加水能形成相对稳定的乳状液。乳油使用方便,用途广,除喷雾外,还可用于泼浇、拌种、浸种、涂抹、毒土、毒饵、土壤处理等。乳油的附着力、渗透力均优于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好。但由于制剂中含有易燃有机溶剂,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使用时易污染环境。同时在生产、贮运和使用等方面,如果不慎,易发生燃烧、中毒或产生药害。乳油在贮存期间溶剂易挥发或受冻,乳油变质混浊,或出现结晶沉淀,从而降低药效,甚至产生药害。如48%毒死蜱乳油、25%丙环唑乳油、50%滴丁·乙草胺乳油等。

(四)水剂(AS):

水剂是农药原药的水溶性剂型。是由水溶性原药和水直接配制加工而成,有些还需加入防腐剂、湿润剂、染色剂等助剂。水剂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可供喷雾、泼浇和其他方法施用。但是喷洒的药液不易在植物体上湿润展布,附着力差,容易造成药液流失,影响药效和污染环境;制剂中含有大量水分,长期贮存易分解失效。如18%杀虫双水剂、2%春雷霉素水剂、12%草甘磷水剂等。

(五)颗粒剂(GR):

颗粒剂是由原药、载体和助剂配制成的颗粒状制剂。颗粒剂种类繁多,按性状可分为解体型和不解体型,按粒子大小可分为块粒剂(大粒剂或称丸剂,GG)、粒剂(俗称颗粒剂,GR)、细粒剂(FG)和微粒剂(MG)。

颗粒剂使用方便、工效高,对环境污染小,操作安全;使高毒农药低毒化,可控制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延长持效期;施药时具有方向性,不附着于植物的茎叶上,减轻药害,不杀伤天敌。如5%涕灭威颗粒剂、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2%乙氧氟草醚颗粒剂等。

(六)可溶性粉剂(SP):

由水溶性原药、水溶性填料和适量的助剂混合粉碎而成粉状制剂。可溶性粉剂有效成份含高,化学稳定性好,加工成本较低,包装和运输方便,易于计量,药效优于可湿性粉剂,不含有机溶剂,不易产生药害和污染环境。可对水喷雾使用。如40%灭多威可溶性粉剂、90%三乙膦酸铝可溶性粉剂、30%草甘磷可溶性粉剂等。

(七)浓乳剂(水乳剂,EW)和微乳剂(ME):

都是由水不溶性的液体原药、助剂混合分散在水中而制得的液体农药。浓乳剂与微乳剂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分散在水中的有效成份的粒径不同,前者为0.1-50μm,外观为乳白色;后者为0.01-0.1μm,外观透明或接近透明。特点是以水为连续相,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减少对高等动物和环境的污染,贮存和运输安全方便。如10%甲氰菊酯微乳剂、25%咪鲜胺水乳剂、15%咪鲜胺微乳剂、12.8%氟磺胺草醚微乳剂等。

(八)水分散性粒剂(WG):

由农药原药、填料和助剂加工而成的粒状制剂,投入水中后能迅速崩解,分散形成悬浮液。其特点是分散性好,悬浮性高,稳定性好;流动性好,易于计量;剧毒农药低毒化,无尘土飞扬,对作业者安全,减少对环境污染;制剂浓度高,易贮存与运输。如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75%多菌灵水分散粒剂、90%莠去津水分散粒剂。

(九)悬浮剂(SC):

悬浮剂是由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或有机溶剂的固体农药原药、助剂(分散剂、湿展剂、载体、消泡剂)和水(或油)混合后经过超微粉碎制成的粘稠性高浓度剂型,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糊状制剂。以水为介质的称悬浮剂,主要用作常规喷雾;以油为介质的称油悬剂,可供飞机或超低容量喷雾用。悬浮剂兼有乳油和可湿性粉剂的优点,但不耐贮存,易沉淀。如4.5%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36%霜脲·锰锌悬浮剂、20%二甲戊灵悬浮剂等。

(十)微胶囊剂(CJ):

是将农药原药(固体或液体,囊芯)包裹在某些高分子材料的微胶囊(囊壁)中,制剂为粉状物或水悬液状。微囊粒径10—50μm,可控制有效成分缓慢地释放,适于用量小,防效高、易降解的农药,持效期长短可通过调整囊壁的厚度和微孔的数量进行调整,使高度农药低毒化,可用于喷雾或土壤处理,使用安全。如30%、35%辛硫磷微胶囊剂、20%杀螟硫磷微胶囊剂。

(十一)油剂(OL):

农药原药的油溶性剂型,它是由农药原药、溶剂和少量助剂(助熔剂、稳定剂等)混合加工而成。油剂不需稀释而直接喷洒。根据用途、用法、施药机具,油剂可分为超低容量油剂(ULV)、油雾剂(热雾剂,HN)、展膜油剂(SO)、通用油剂和油质气雾剂5种。其特点是工效高,药效期长,防治效果好。我国生产的超低量油剂有25%敌百虫油剂、25%杀螟松油剂、25%辛硫磷油剂、25%马拉硫磷油剂等。

(十二)烟剂(FU):

是引燃后,农药有效成分以烟状分散体系悬浮于空气中的农药剂型。由农药原药、燃料(各种碳水化合物如木屑粉、淀粉等)、氧化剂(又称助燃剂如氯酸钾、硝酸钾等)、消燃剂(如陶土、滑石粉等)制成的粉状混合物,细度100%通过80号筛目,袋装或灌装,在其上插一引火线。烟剂引燃后有效成分的烟雾颗粒极细,穿透力强,在空间分布均匀,防治效果好。烟剂使用方便,工效高,安全,对环境污染小。由于不用水,在温室中使用烟剂,避免增加棚室湿度,再次诱发病害的缺点。但烟剂施用时受气流的影响较大,主要适用于森林、果园、仓库、温室、大棚、室内等场合。如10%百菌清烟剂、15%异丙威烟剂。

(十三)种衣剂(SD):

种衣剂是含有粘结剂或成膜剂的农药或肥料的组合物,使用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使之包裹在干燥或湿润状态的植物种子外,形成具有一定功能和包覆强度的保护层,此过程称之为种子包衣。如果药剂只在种子外形成不牢固的吸附层,即为药剂拌种,该药剂为拌种剂。还有用液体药剂浸渍种子的,则称药剂浸种。种衣剂、拌种剂和浸种剂等,又统称为种子处理剂。种衣剂专供种子包衣配制,而拌种剂则可为特殊配方的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粉剂、溶液制剂等。种衣剂具有高效、经济、持效期长、多功能等优点。

(十四)泡腾片剂(EB):

指含有泡腾崩解剂,遇水起化学反应释放出CO2而快速崩解的片剂。其外观为片状,易于定量;贮运方便;无粉尘飞扬,对环境污染小;使用方便,节省劳力。使用时可将片剂于水中溶解,供喷雾使用;或直接投入水田中。如3%吡虫啉泡腾片剂、40%稻瘟灵泡腾片剂、2.5%吡嘧磺隆泡腾片剂等。

除以上剂型外,还有气雾剂、干悬浮剂、膏剂、糊剂等多个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