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了不起女生的24堂课
48517900000042

第42章 尊重女生青春期的小秘密(2)

父母对女儿早恋的问题应该十分自然地开导女儿。父母不必直接指责这事多么不应该,多么可耻,多么不道德,最好能间接说明这一问题的利弊。同时要注意,开导女儿的时候不要激动,要自然温和,又果断有力,让女儿知道这事没什么神秘的,更不是见不得人或者大逆不道的。

某重点中学16岁的高一学生静静这几天坚决不去上课,强烈要求老师给她换班。无奈之下,妈妈只好带她求助心理医生。

在心理医生的开导下,静静才透露:“在上学期期末,她接到同班男生的一封情书。”

据静静的老师和同学说,她不仅从来不跟男同学接触,甚至很怕他们注意自己。静静说,刚上高中时,她发现男同学似乎都喜欢盯着穿得鲜艳的女同学,从此她只穿深色衣服,配眼镜时也挑了一个黑框的大眼镜。“我不想他们喜欢我。”她说。

在交谈中,静静多次提到:“妈妈说过早恋了,成绩绝对下降,考不上大学。”她妈妈也承认,初三时,因为担心孩子早恋,考不上重点高中,有几个月天天强调这事。

父母担心女儿早恋影响学习是一种关心女儿前途的表现,但像静静的妈妈这样,未免有些关心过度。妈妈没有认识到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帮助有利于女儿思想的健康成长。在妈妈频繁的暗示下,女儿对男生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拒绝,以至于在收到同班同学的“情书”之后,极度抗拒和反感,甚至产生强烈的“换班”想法。这样的思想不仅不利于女儿的正常学习和人际交往,还会造成女儿性格的孤僻。

收到情书,说明女儿优秀,有值得别人赞赏的地方,父母应该高兴才对。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女儿收到情书的问题,平时就应该从生活上多关心女儿,让女儿多了解一些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友谊,帮助女儿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

父母要特别注意跟女儿做知心朋友,跟女儿共同探讨“情书”事件,让女儿放开思想,远离自卑和不安,正确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女儿了解一些生理知识,让其自主将青春期的冲动控制在一个底线范围内。

情窦初开与女儿本身所处的年龄段有关系。处在青春期的女生,本身有一种逆反心理,特别需要和别人沟通,需要别人的爱护。所以,父母要多与女儿沟通,让女儿愿意将自己的小秘密与父母分享。这样就会避免很多可能发生的“危险”。

3.帮女儿浇灭心中的狂躁之火

女儿处在青春期,自制力不强,遇到一些事情容易激起她情绪的变化。当女儿狂躁不安时,父母要采取合理的方法积极引导女儿,父母先要自己保持冷静,以静制动。

狂躁的女生就像不服管教的小马驹,总是“尥蹶子”,动不动就发火。

其实,发火是正常人基本情感的一部分,它和先天的气质有关系。无论是谁遇到气愤、不满时,就会表现出愤怒,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一个女生经常爆发怒火,表现出狂躁不安的情绪,缺乏最起码的自制能力,那么就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了。

女儿之所以狂躁,是有其必然的心理原因的。比如,父母对女儿过分溺爱、对女儿期望值过高、成人的“示范”作用、女儿缺乏同情心等,都可以导致女儿出现狂躁情绪。也有的女儿是因为心中长时间积聚了不满,想借发火来发泄。一个人是否有自制力,是其人生和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制力,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林娜是某中学初一的学生,升入初中以前,她是个快乐的女孩,热情,大方,成绩优秀。但现在,林娜却像变了一个人,不光成绩下降了很多,而且经常稍有不顺心,就对父母大动肝火,甚至又哭又闹,还摔东西,有时甚至跟同学吵架,同学们都不敢接近她了。父母怎么劝说都不行,拿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经常为这事整晚睡不着觉。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碰到过女儿大发脾气的情况,尤其是女儿刚刚要独立的时候。一般来讲,女儿发脾气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所以,如果女儿爱发脾气,经常出现“狂风暴雨”,父母也不要轻易下结论说自己教子无方或女儿有心理问题,并且为此心神不宁。

每个女生狂躁的原因是不同的。但不管她为什么会狂躁、发脾气,父母都必须对其进行矫正,要让她明白这种行为毫无意义,既不能帮助他克服困难,逃避责任,也不会使父母改变主意。

面对女儿的“狂风暴雨”,父母最好的策略就是以静制动。在女儿情绪狂躁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弄清楚女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绪;其次要了解女儿是怎样通过发脾气来表达需求的,然后积极与她进行沟通,了解和满足她合理的需求;最后再明确地告诉她:即使她的要求因此得到了满足,她的这种行为也是不受欢迎的。

父母在弄清楚原因之后,要帮助女儿浇灭心中的狂躁之火,有以下几种途径可以参考。

(1)表达对女儿的爱。

面对狂躁的女儿,父母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因为狂躁的父母会让女儿更加狂躁。要想让女儿安静下来,父母要注意简化自己的语言,温柔、平静地跟女儿对话。如果女儿大吵大嚷,那么你不能和她一样,否则只能增加她的狂躁。父母也可以试图靠近女儿,可以通过抱抱她,或者其他身体上的接触来表达对她的抚慰,这样可以使气氛缓和下来,让女儿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

如果女儿是因为生病而发脾气,父母就需要对她表示关心,要理解她的心情。当女儿稍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时,父母要及时有针对性地表扬并鼓励她。比如上次她发脾气时摔东西了,而这次虽然她也发了很大的脾气,但却没有摔东西,就应该表扬她,这样下一次她的自控能力可能会更强一些。

(2)培养女儿的宽容心。

宽容心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宝贵品质,也是走向成熟的标志,要从小培养。女儿只有懂得宽容别人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女儿能有一颗宽容心,会为他人着想,就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父母要培养女儿的宽容心,凡事抱着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谦和心态,遇到问题学会宽容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

(3)转移女儿的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是缓解女儿狂躁情绪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当女儿发脾气的时候,放点轻音乐,可以起到镇静的功效,同时还能够把女儿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如果父母发现音乐转移法行不通,感觉女儿的情绪越来越紧张,可以跟女儿一起玩她平时喜欢的游戏,给她讲个故事,或者把她带到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这些对她情绪的平静都有帮助。

(4)不予理会。

有时候女儿会想试探父母或者为引起父母的注意而故意发脾气。此时父母应该弄清女儿的心理,并坚定“立场”,不要因为女儿发脾气而对她百依百顺。如果她发现控制父母没有指望,就会自己安静下来。女儿有不合理的要求,因为得不到某件东西而大发脾气时,千万不要为了让她安静而满足她的要求。如果她一发脾气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以后她就会更随心所欲地乱发脾气,甚至一次强于一次。发展到一定程度,父母就对她没有办法了。所以,不要理会女儿无理取闹时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要让她明白,哭闹没有用,只有好好说话,你才会注意听。

(5)“隔离”政策。

当女儿脾气正大时,可以先让她自己待一会儿,并告诉她,等她静下来时再找你。等女儿平静下来后,再问她原因,和她谈发脾气的事。如果女儿在商店或者学校门口大哭大闹,只要平静地把她带出来就行了,不要当时就问她原因。

总之,父母在帮助容易狂躁的女儿时,要时刻牢记,不要在女儿发脾气时跟她理论,那时她肯定一句话也听不进去。父母采取隔离政策,也就是等事情过去了,女儿心情变好时,再找她谈话,效果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