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讲肺金为病。一气周流,木火升散,金水敛降,中土斡旋,土气为病咱们放到最后来讲。一气到达火的时候,盛极而衰,升已而降,由上升发散的趋势,转为下降收敛的趋势,这个时候就属于肺金阶段。今天咱们就讲讲肺金为病的一些特点。
肺金这股无形之气,和西医讲的肺还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还按照过去的方式,用西医的病名作为代表病症,用中医的认识,讲一下中医对这些代表病症的处理方式。
《内经》上讲呢,“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所以肺金为病呢,一个是肺脏本身的问题,像咳嗽、肺炎、哮喘,一个是肠道问题,急慢性肠炎、痢疾、腹泻、便秘等都属于肺金为病这类问题,另外“肺主皮毛”,表气不开,也有一些皮肤病跟肺金密切相关。
肺与大肠相表里
首先讲一下“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上的东西咱们先复习一下。“肺与大肠相表里”这句话,如果从字面意思理解,咱们中医讲,脏为阴,腑为阳,相对来讲,脏气属里,腑气属表,他们是表里相对应,表里相联系的。我上学时老师也是这么给我讲的。咱们看一些中医的书籍,不管是古医籍还是现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说法,是这么来解释“肺与大肠相表里”这句话的。
这个说法肯定没有错,只是我个人觉得这么说还不够直接,或者说不够形象。
如果从经络的角度讲,肺经是下络大肠,肺和大肠是相互络属的,如果把经络比作水管子,那这两根水管子是直接连通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金之气与大肠的这股金气,同属敛降的金气,它们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不是说仅仅是表里互相感应的关系。在经络上它们是相互络属,互相联系,但在气的角度看,它们就是一气。人身一气周流,咱们把一气分成五段的话,可以分成木、火、土、金、水,分成五行,分属五脏,其实五脏同属一气周流,同属人体这一气的。同样的道理,肺与大肠,本身还是一个系统的,这股一气的关系挨着就更近一些了。
我个人理解,肺气和大肠之气,它们是完全统一的一股金气,也正因为这样,它们才有经络上互相络属的说法。肺与大肠之气,完全是浑然一体的,不可能是截然分开的。实际上全身之气也是这样的,不过是我们把它分成五段来讨论而已。在肺金这一段上,应该是包含了肺气和大肠之气的,这两者是完全一体的,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有了这个理解作为基础,我们在临床上处理起来就方便得多,思路就会开阔很多。很多肺部的疾病通过泻下,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很多肠道的疾病,通过开肺气,也能达到很好的疗效。如果按照传统的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解,推导出这么个治法的话,就显得比较机械一点,实际上它们完全是一回事,你具体是治肺还是治大肠,不过是你选择个着力点的问题,那就很灵活了。
在讲到具体疾病的时候,我会通过具体的病例,和大家交流一下对肺气和大肠之气灵活把握来取得疗效的一些体会。通过具体的病例大家可能理解体会的更好一些。
下面咱们开始讲具体的疾病。
咳嗽有虚有实
肺部的疾病,从西医角度来讲,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咳嗽等,这也是最常见的。这种情况一般比较好治,我在讲小儿疾病的时候,已经跟大家谈过这方面的内容。
《内经》讲“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嗽,虽然和五脏六腑都有关系,但最终必然是肺在咳嗽,不可能是你的胃在咳嗽,也不可能是你的心在咳嗽,具体病位还是表现在肺部。
肺气的功能是主敛降的,肺气的这种敛降的功能,想保持正常的话,要有两方面的保证:一方面左路升发之气要充足。一气周流如果上升力量不足的话,就不足以升已而降。升都升不上去,怎么可能降下来呢?根本就转不过去。所以首先木气升发这一侧呢,要很通畅,气要很充沛,这是一个前提。第二个前提,肺金敛降,不能有阻碍,有阻碍也降不下去,堵住了。有了这两个前提条件,肺气才能够在肺金收敛的本性下,顺畅地由木火生发慢慢地转入敛降收藏,完成一气周流的过程。
咳嗽从象的角度看,是气由肺内跑到肺外来,喷发出来,咳嗽出来。所以它是一种什么象?是一股郁勃、冲动之象。也就是说它是木气要升又升发得不畅,是一种风象。当然也可以解释成金气想敛降,又降不下来。升降本来就是一体的。
像普通的感冒呢,一般来说都是表气受寒比较多一些。表气不开,木气升发不上来。这股郁滞之气尽量往上升,就引起了咳嗽。右路敛降本身这个问题不大,它敛降的能力还是比较正常的,只是左路升不上来而已。升不上来敛降就无力,没有敛降的力量源泉。这种情况比较简单,开表气,疏达木气,咳嗽随即就好了。普通感冒咳嗽,你给发发汗,木气一疏散,一通,咳嗽随即也就好了,这是比较简单的。
当然,如果是那种年龄很大的老年人或者是久病体弱的,这个时候呢,他不光是木气郁滞不能升达的问题,还有肾虚,本身底子无力,根本就升不上来。
这个气升到一半可能就有点要断掉了,接续不上了。所以有一部分气它飘上来了,因为这个气很虚呀。刚才我讲金气要敛降的话它左路木气一定要充足,它有力才能敛降,现在这种很虚的气连升的力量都没有,敛降的力量就更差了。
所以它就直接飘散在外,这就是咱们说的肾虚咳嗽,肾气虚不能收纳。这个时候呢,只是用普通的升散药可能适得其反,需要用大量的温藏之药,壮元阳,藏肾气,用点附子这种药,把元阳鼓动一下,再加点量比较多的收敛药,像熟地黄、五味子之类的,底下鼓动一下,增强一下升动的力量,右路呢,帮着收纳一下。这样呢,这种咳嗽,这种肾虚不收引起的咳嗽,也会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
还有一种咳嗽,是受寒之后治疗不当,久久不愈,一遇风受凉就咳嗽,甚至一躺下也咳嗽。这都是陈寒郁滞导致的咳嗽。就是表气一直没有开达得很好,时间久了,风木之气耗散得肾气也有点虚了。一受风受凉呢,表气郁滞加重,所以就咳嗽了。一躺下休息呢,一身之气就有收敛入里之势,动则为阳静则为阴呀,一气往里一收,表气的郁滞也会跟着加重,所以也就引起咳嗽了。这种情况就相当于既有表气不开,又有肾气虚弱。有一个专门治疗这种咳嗽的小方子,就是从这两方面同时用药。就是用生麻黄和核桃仁同煎,煮熟之后吃核桃喝汤,出点汗就好了。
咳嗽呢,从这个虚实来讲,基本上就是以这几种比较多一些。一个就是实证的表气不开,再一个就是虚证的,肾气虚,类似脱证的这种,也有两者兼见的。当然这几种情况可能都会伴有中土斡旋不太好。如果你看病人的舌苔脉象,他有这种中土壅滞比较明显的情况,也可以适当地用一些疏理中焦的药,中土为枢轴嘛,不管是升还是降,一定要有中焦的斡旋。考虑到这一虚一实,还有中焦的问题,大部分咳嗽其实还是比较好治的。并不像古人说的这个咳喘不好治,“外不治癣,内不治喘”。关键是要找到好的办法,有办法的话治疗起来也不是很困难的。这是咱们简单说了一下咳嗽这个问题。主要讲的是感冒初期,刚开始的咳嗽。
急开表气治肺炎
当然,咱们讲的这个感冒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加重了,成了肺炎了,这种情况老人、小儿比较多见一些。从西医的角度来讲,肺部感染大部分还是细菌感染比较多,所以用大量的抗生素也是个常规的办法。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呢?
肺炎呢,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从病的象上来看呢,你如果看X线片的话,肺炎整个肺部都会有阴影,如果是大叶性肺炎可能有整个大片的阴影,这就是一种瘀滞之象,是有形的瘀滞了。这种瘀滞是比较重的,所以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表气不开的问题了。当然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比较重的表气不开,肺主皮毛嘛,你看这个肺都是肺泡,一个个的肺泡,如果你把肺泡的面积算一下的话,据说最大可以达到100平方米,是人体体表面积的几十倍,所以这个肺,相当于体内的一张巨大的皮肤。所以开肺气,解表,实际上也就是皮肤只要出汗,肺里边肺泡肯定也就通透了。就是说皮肤跟肺泡虽然是分开的,但从一气的角度看它们也是一体的。所以肺炎呢,从咱们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表气不开,就是肌表之气郁滞得更深了。
急性肺炎特别是小孩的,是会引起窒息的,时间长了会引起心衰,这个时候最主要的治疗原则就是开肺气、开表气,非常重要!君药就是生麻黄,麻黄这个时候就可以救一个孩子的命。《神农本草经》讲麻黄是“破症瘕积聚”。这种肺炎我们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暂时性的症瘕积聚,因为它也是郁结到一块儿了。
在上焦,清灵之地,麻黄这个药非常合适。麻黄这种宣通升扬,开通宣散的力量非常强,像这种比较重的肺炎,小孩的生麻黄的用量都可以用到6克以上,大人可以用到二三十克。而且这个药煎了之后呢,小量频服,不要间断,直到出汗,或是憋气改善为止。这就是说肺炎,治疗得越早,就是开肺气开得越早,这种瘀滞改善得越快,病情缓解恢复得也越快。
这里顺便给大家讲一个例子。我爱人有一年不小心感冒了,什么时间我也忘了,好像是春夏之交吧,不是冬天。感冒以后呢,正好赶上比较劳累,当时就发烧。摸着那个脉是浮弦而紧的脉,但是力量比较弱,本身她人也比较瘦弱一些,所以说虽然是表证,确实是表气不开,但表气不开之中夹杂着正气比较虚的因素,所以当时我就没敢给她用大量的麻黄,只是用了一点四逆汤和黄芪之类的。因为黄芪用的量比较大的话也是主左路升发的嘛,所以也是开达一下表气,希望能够把感冒给她治好。所以没有给她用麻黄,就用的四逆汤和黄芪,具体方子也忘了,大概这么个意思。黄芪用的量比较大一些,四逆汤量不是很大。
用上这个药之后呢,就给她把热退了。但是热退了以后呢,其他症状没有缓解,还是有一点声音无力,并且慢慢地出现了胸闷。白天吃的药,到了傍晚退热了。晚上呢,出现胸闷之后呢,慢慢地由胸闷转变成胸痛,而且又开始发热。我用听诊器一听,整个肺部呢,右侧肺呼吸音很弱,快听不出来了,左侧肺啰音比较多,胸闷胸痛加上肺的呼吸比较弱,这应该就是典型的大叶性肺炎的症状了。而且她吐的痰,开始有痰出来了,这种痰就是稍微带一种淡淡的血色,实际上里面肯定有渗血了。如果从西医来讲就是一个比较危重的情况了。这个时候呢,我就知道我用药失误了。本来这时候即使身体比较虚,也是要用麻黄解表的,因为当时顾虑比较多,没用麻黄。结果表气不开,病情就进一步发展,由一个普通的感冒演变成了大叶性肺炎。
所以这个时候呢,就是抓紧时间调整方子,直接就用的麻黄汤作底方,合上了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意思,当然也加了一些人参、黄芪来扶助虚弱的正气。
因为这个发散的力量比较急一些,加人参,加黄芪,加小量的四逆汤,主要还是考虑她身体比较虚,实际这个方子的核心还是麻黄汤。麻黄我记得好像用了10克左右,量还不是太大。这个药呢,是急煎,也就煎了十几分钟吧,给少量地频服,不停地喝。一晚上呢,因为一付药总体量不是很大,一晚上好像连续喝了三付,还是两付麻黄汤,我也记不清楚了,就是喝完一付再煎一付,只要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就马上又煎一付喝。这样连着喝了大半个晚上,等喝完了以后都大半夜了。但是慢慢觉得胸闷、胸痛减轻了,呼吸没有那种憋闷的感觉了,呼吸比较顺畅了,慢慢就睡着了。第二天早晨咳出好多痰,热也退了。
人感觉除了比较累一点,其他的症状几乎都没有了。再去听整个肺部的时候呢,两肺的呼吸音都已经是比较清了,就是肺部呼吸音清,很正常的呼吸音。
也就是说呢,咱们用麻黄汤为主,急煎连服,一夜之间就可以把大叶性肺炎治好。通过这个例子呢,咱们就可以看到中药的效果应该比抗生素来得更好更快一些,如果是要输抗生素的话,最快也要一个星期吧,不会一晚上就好了。
这是讲了对于感冒咳嗽、肺炎,这种一般的风寒束表,一般的表气不开,我们要宣散表气,宣通肺气。这种情况呢,这条思路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开肺气,开表气,实际上,这种宣通从道理上来讲,也就是疏达木气,木气从左边往上升嘛,左边这个升达得非常通畅了,没有郁滞了,那它自然就转到右边去,自然就降下来。当然这是初期,急性期,郁滞比较少,比较轻。即便是一个大叶性肺炎,它的瘀滞也是一个急性的瘀滞,不会郁结到一块散不开了,所以可以用这种急性药,麻黄它这种性格比较急,所以见效也很快。这就是病急药也急,病缓药也要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