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强健骨骼拒绝骨质疏松
48521700000018

第18章 骨质疏松的治疗(1)

(一)骨质疏松的治疗目标及方法

骨质疏松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1.减少骨量的进一步丢失。

2.阻止病变发展,增加骨量,提高骨质量。

3.降低骨折危险性。

4.减轻骨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物理疗法包括日光浴,紫外线照射等。

2.运动疗法以徒步行走运动为宜。

3.营养疗法主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K及微量元素钙和磷。

4.骨科治疗运用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和骨矿化促进剂这三类药物治疗。

5.药物治疗骨质疏松骨折者需整复固定。

骨质疏松要注重调整生活方式吗

1.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

2.注意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

3.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骼代谢的药物。

4.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物,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浴室采用把手及防滑垫,避免使用滑的地毯或垫子,保持日常活动的空间空旷通畅等。

5.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800毫克(元素钙量)是获得理想骨峰值,维护骨骼健康的适宜剂量,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毫克。

(二)骨质疏松的运动疗法

骨质疏松患者如何运动

骨质疏松患者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快走和登台阶等有氧运动,有直接促进骨形成的作用。以较轻的承重为主的肌力练习,能增强骨骼承受应激的能力,但应从最小负荷开始逐渐增加。抗阻运动对增强肌力和增加骨密度的作用优于有氧运动,但只适于无骨折的骨质疏松的患者。平衡和灵活性训练,如舞蹈、体操和太极拳等,是预防跌倒的运动项目。

根据骨密度丢失的程度和是否伴有骨折,分别依具体情况进行运动疗法:

1.骨丢失以及轻度骨质疏松不伴骨折者肌力练习有坐、卧位的肌力练习,抗阻运动,有氧运动,负重训练(重物应靠近身体、避免脊柱屈曲)和平衡训练等。

2.中、重度骨质疏松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背肌伸展运动,腹肌的肌力以及上下肢肌力练习,平衡训练和有氧运动。

3.伴有骨折的患者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并发症,老年人因同时存在多种疾病,使治疗复杂化。老年人免疫能力低,受伤后易并发感染。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时因骨质量较差给复位和固定带来困难,伤后和术后骨痂愈合慢。

骨质疏松患者适合哪些运动疗法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量可在短期内获得确切的疗效。运动疗法的内容可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部位、运动幅度、速度和肌肉收缩的强度。常用的有:

1.被动运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能起到放松痉挛肌肉,牵伸挛缩肌腱及关节囊,恢复或维持关节活动度的作用。进行被动运动的注意事项:被动运动顺序是从远端开始至近端,用于改善肢体血液淋巴循环;被动活动肢体应放松,置于舒适体位;被动活动关节时,治疗师的一手固定关节近端,另一手活动关节的远端。在活动中稍加牵引,并对关节稍加挤压;被动活动时,治疗师手法应缓慢柔和,有节律性,避免撞伤性动作,并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被动运动应在无疼痛范围中操作。

2.助动运动适用于创伤后无力的肌肉或不全麻痹的功能练习及年老体弱患者。当患者患肢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主动活动时,由治疗师或本人健侧肢体或利用器械提供力量来协助患肢活动。助动运动应以主动运动为主。为尽快恢复肌力,助动主要加于活动范围的开始和结束部分,中间部分由患者主动收缩完成。每次运动后应予休息。随着肌力不断恢复,可逐渐减少助动成分。

3.主动运动可根据需要进行单关节或多关节联合运动,单向或多方向运动,不同幅度、速度的运动。主动运动应用最广泛,可用于恢复肌力、增强活动范围、改善肌肉协调性、以及增强肌力、耐力等。

(三)骨质疏松的饮食治疗

骨质疏松的饮食治疗有哪些

1.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2.补充钙质含钙量丰富的食物有排骨、脆骨、虾皮、海带、发菜、木耳、橘柑、核桃仁、谷类、豆制品、黄绿红色蔬菜等。全谷类食物的钙不宜同时摄取,因为全谷类食物含有可与钙产生化学作用的物质,影响钙质吸收。

3.注意烹调方法烹调方法也相当重要,一些蔬菜如菠菜、苋菜等,含有较多的草酸,影响钙的吸收。如果将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滤去水再烹调,可减少部分草酸。再则谷类中含植酸酶,可分解植酸盐释放出游离钙和磷,增加利用率。植酸酶在55℃环境下活性最高,为了增加植酸酶的活性,可以先将大米加适量的水浸泡后再洗,在面粉、玉米粉、豆粉中加发酵剂发酵并延长发酵时间,均可使植酸水解,使游离钙增加。

4.补充赖氨酸、精氨酸和葡萄糖胺赖氨酸、精氨酸可促进钙的吸收,增强结缔组织;葡萄糖胺可促进骨骼和结缔组织的健全发展。葡萄糖胺主要是从贝类的外壳萃取,所以较难从日常饮食中摄取。这些主要还得通过营养保健品摄取。

5.多补充维生素D及维生素C应多吃新鲜蔬菜,如苋菜、雪里蕻、香菜、小白菜,还要多吃水果。

6.限制饮酒过量饮酒可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应限量饮酒。

7.忌食刺激性食品忌辛辣、过咸、过甜等食品。

8.经常食用蒜头及洋葱因为含硫,能够强健骨骼。

9.避免摄取发酵食品因为酵母中磷含量很高,可与钙竞争性地吸收。

骨质疏松的每日食谱有哪些

早餐:牛奶(鲜牛奶250毫克、白糖10克),芝麻酱花卷(芝麻酱15克、面粉50克),煮鸡蛋1个(鸡蛋50克)。

午餐:米饭或馒头(大米或面粉100克),虾皮烧豆腐(虾皮20克、豆腐100克),炒油菜(油菜250克)。

晚餐:小米粥(小米50克),馒头(面粉75克),肉丝白菜(肉丝50克、黑木耳5克、白菜100克),菜花、胡萝卜(菜花100克、胡萝卜50克)。

加餐:牛奶(鲜牛奶250克、白糖10克)。

全日烹调用油30克,盐5克。

以上食谱含热量2060千卡(8610千焦)。

经常食大豆能缓解骨质疏松吗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防治骨质疏松首选食疗方法,40岁以上的妇女可以通过多吃大豆类食品来补充体内不断下降的雌激素。

《本草纲目》中记载:服食大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气力、变白不老。现代医学认为,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这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它可以补充中老年妇女逐渐缺少的雌激素,维持正常骨代谢,有助于防治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并减轻更年期症状,帮助身体延缓衰老。

(四)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何分类

1.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主要有钙剂(无机钙包括有:

氯化钙、乳酸钙、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活性钙等。

有机钙有L-门冬氨酸钙等)、雌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异丙氧黄酮类和二膦酸盐类药物。

2.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包括有甲状旁腺激素、生长激素及某些生长因子、氟化物、维生素K2、雄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等。

3.中药类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为滋阴补肾类药物。

治疗骨质疏松有哪些步骤

1.第一步补钙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主要来源于食物。如不能从食物中摄入足量的钙质,可补充钙质。

2.第二步补维生素D维生素D在防治骨质疏松中必不可少。无维生素D,人体便不能吸收和利用钙。

3.第三步补雌激素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骨质丢失,使骨骼开始变脆,雌激素替代疗法能防治骨质疏松,降低骨折发生率,减少绝经期的症状。

骨质疏松思者如何正确使用抗骨质疏松药

大多数骨质疏松患者都需要药物治疗。由于每一种药物的临床药理特点不同,副作用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因此,骨质疏松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应给予足够关往,以避免不正当用药带来的伤害。

1.性激素替代疗法性激素替代疗法中的雌激素、孕激素,对包括乳腺、子宫等组织有致癌作用,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生,以及导致严重的深静脉栓塞等副作用。因此,性激素替代疗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期减少风险。性激素替代疗法使用年限最好不要超过4年。

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雷洛昔芬等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是轻微的潮红和下肢痉挛痛,但一般不严重,少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是深静脉血栓栓塞。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每天1粒,可在任何时候服用,也可与钙或维生素D同服。但计划手术或长时间静止不动,至少3天前应停止服用。另外,服用该药时不能全身大剂量使用激素和消胆胺,该药与华法林合用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与安定(地西泮)、二氮嗪和利多卡因合用应谨慎。

3.二膦酸盐类药物二膦酸盐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宜在晚上睡前服用,一定要在清晨用一满杯清水送服。千万不能咀嚼或吮吸药片,以免发生口咽部溃疡,也不要用矿泉水、茶水、咖啡或果汁服药。服药后必须保持上身挺直(站立、直立坐位或是行走)至少30分钟以上,才能吃早饭、喝饮料或服用其他药物,包括抗酸药、钙补充剂和维生素制剂等,因为这样能够使药片迅速到达患者胃部,有助于药物吸收,且避免药物对食管的刺激。如果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或疼痛、胸口痛,出现新的或胃灼热感加重,必须立刻到医院就诊。如果患者不慎忘记服药,不要在同一天补服。只要第二天早上按正常时间服一片就可以了,不要一次服用2片药片。

4.降钙素降钙素有肌内注射和鼻喷两种剂型。国内多数采用每周2次肌内注射,病情严重者可以每周3~4次,甚至每日肌内注射。肌内注射后可能会有面部潮红、耳朵发烫、恶心、头晕、尿量增多,但一般轻微,可以耐受,缓慢注射可以减轻症状。也有少数患者呕吐明显,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立即送医院抢救。相比之下,降钙素鼻喷剂使用方便、安全,患者可自行在家中使用,也可与其他药物合用。

注意鼻喷剂开启使用后必须室温保存,保存和携带时应垂直(竖)放置,一般应在1个月内用完。使用后,应将喷头保护罩盖好,防止喷头堵塞。

5.活性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过量可能会导致高钙血症。轻度高钙血症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有相关监测指标的轻度增高;重度高钙血症可出现头痛、恶心、多尿、惊厥、心动过缓、Q-T间期缩短和血压升高等表现,常伴有脱水、嗜睡和肌张力低下等症状及软组织、肾钙化现象。此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血钙可迅速恢复正常。活性维生素D如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应注意以下事项: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有引起高钙血症的可能,应注意监测血钙;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可能会促发心律失常,应注意监测血钙;与巴比妥盐类、抗惊厥类药合用,应适当增加活性维生素D用药剂量,以保证疗效。

骨质疏松怎样个体化治疗方案

1.绝经后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尤其是绝经早期伴更年期症状者,激素补充疗法应用十分有效,若年龄超过55岁、且没有明显的更年期症状,建议选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或阿仑膦酸钠;秋冬季应补充活性维生素D3。

2.老年性骨质疏松活性维生素D3代谢物缺乏及维生素D抵抗伴代偿性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重要病因,故补充活性维生素D3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是必须的。但对那些骨量显著下降且有明显骨痛或骨关节炎的老人,降钙素和二膦酸盐都十分有效。

3.男性骨质疏松研究发现,雄激素仅对睾酮水平低下的男性骨质疏松有效,临床男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以二膦酸盐、活性维生素D和降钙素为多。

4.继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因是疾病,所以加强原发病的治疗是前提,但同时应用活性维生素D3、二膦酸盐或降钙素,对防治继发性骨质疏松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