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月经病实效经典
48565100000011

第11章 痛经(9)

适应证:月经不调、痛经,还可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预防心脑血管栓塞,如血脂升高。茶叶也可用红茶或普洱茶。

方10调经茶

配方:玫瑰花10g,红茶3g,月季花10g。

用法:将上3味研为粗末,置盖杯中,用沸水泡闷15min,不拘时温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本方于经前3~5d开始服用,疗效更佳。

功效:活血祛瘀,理气止痛。本方中的玫瑰花、月季花药用取其半开放的花。药店出售的月季花又名月月红,呈紫红色,为不散的干燥花(蕾)。金银花均含芳香挥发油——玫瑰油,玫瑰花香气浓,月季花香气较淡,故玫瑰花长于理气开郁,月季花长于活血调经。

二、药酒

方1黑豆蛋酒汤

配方:黑豆60g,鸡蛋2个,米酒120ml。

用法:将黑豆、鸡蛋用文火同煮,鸡蛋煮熟后去壳再煮即成。每日2次,服时加米酒,吃蛋喝汤。

功效:调中,下气,止痛。

适应证:气血虚弱型痛经。

方2小茴香桂枝酒

配方:小茴香30g,桂枝15g,白酒250ml。

用法:将前2味药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6d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15~20ml。

功效:温经散寒。

适应证: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及经期延后,色黯,量少,小腹冷痛。

方3八月札酒

配方:八月札50g,白酒500ml。

用法:将八月札洗净,稍浸,闷润至透,切片晒干,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0d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10ml。

功效:舒肝理气,健脾活胃,活血止痛,除烦利尿。

适应证:妇女子宫下坠、脱垂,痛经,肝胃气痛,腰痛肋痛等。

方4当归元胡酒

配方:当归、延胡索(元胡)各20g,牛膝、郁金各10g,红花5g,白酒500ml。

用法:将上药切碎,放入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放置7d后即可饮用。

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15~20ml。

功效:活血行瘀。方中主药当归能活血止痛;延胡索可行气、活血,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适应证:月经前的腹中胀痛。

方5当归调经酒

配方:当归24g,吴茱萸24g,川芎24g,炒白芍18g,茯苓18g,陈皮18g,延胡索18g,牡丹皮18g,香附36g,熟地黄36g,小茴香12g,砂仁12g,白酒1500ml。

用法:以上前12味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加盖,隔水蒸煮2h,静置24h后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20ml。

功效:活血调经,开瘀行气。

适应证:月经不调,症见腹内疼痛或小腹内有结块,伴有胀、满、痛等。

方6当归桃仁酒

配方:当归100g,桃仁100g,黄酒1000ml。

用法:先将当归切碎,桃仁去皮捣烂,置容器中密封,蒸2h,倒出晒干。

将前2味药置入布袋,置黄酒中浸泡7d。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30ml。

功效:破血行瘀,润燥滑肠。

适应证:经闭症瘕,瘀血肿痛,血燥便秘,跌打损伤等。

方7当归肉桂酒

配方:当归30g,肉桂5g,黄酒500ml。

用法:将上药捣碎,放入容器中,加入黄酒,放置7d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15~25ml。

功效:活血通经。方中当归活血养血、调经,肉桂温经活血止痛。

适应证:血虚、血寒型的月经错后者。

方8红花山楂酒

配方:红花15g,山楂30g,白酒250ml。

用法:将前2味药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d即成。月经前7d,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15~30ml。

功效:活血化瘀。

适应证:经来量少,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等。

方9大红袍白酒

配方:大红袍茶30~120g,白酒500ml。

用法:将大红袍茶洗净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d后去渣,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10ml。

功效:调经活血,止痛收敛。

适应证: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等。

方10地血香白酒

配方:地血香根100g,歪叶子兰50g,胡椒3g,白酒500ml。

用法:以上前3味洗净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d后去药袋,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10ml。

功效:行气活血,散瘀止痛。

适应证:痛经。

三、药粥

方1吴茱萸粥

配方:吴茱萸2g,粳米50g,生姜2片,葱白2茎。

用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先用粳米煮粥,待米熟后下吴茱萸末及生姜、葱白,同煮为粥。每日早晚服用。3~5d为1个疗程。

功效:补脾暖胃,温中散寒,止痛止吐。

适应证:虚寒型痛经以及脘腹冷痛、呕逆吞酸。

方2桂浆粥

配方:肉桂2~3g,粳米50~100g,红糖适量。

用法:将肉桂煎取浓汁去渣;粳米加水适量,煮沸后,调入桂汁及红糖,同煮为粥。或用肉桂末1~2g调入粥内同煮。每日2次。3~5d为1个疗程。

功效:温中补阳,散寒止痛。

适应证:虚寒型痛经以及脾阳不振型脘腹冷痛、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稀薄等。

方3艾叶粥

配方:干艾叶15g(鲜者30g),粳米50g,红糖适量。

用法:艾叶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红糖加水煮为稠粥。月经过后3d服,月经来前3d停。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适应证:妇女虚寒型痛经、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等。

禁忌证:凡阴虚血热者不宜服用。

方4归蛋益母粥

配方:当归15g,益母草30g,鸡蛋3个,粳米30g。

用法:先将当归、益母草煎煮2次,每次沸后再煎20min,合并滤液,与粳米、鸡蛋共同煮粥,吃蛋喝粥,每天1~2次,连续5~7d,治疗3个月经周期。

功效:活血行气,化瘀止痛。

适应证:血瘀痛经、经色紫暗或有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者。

方5姜枣红糖粥

配方:干姜10g,大枣20个,红糖、粳米各30g。

用法:先将干姜加水煎煮30min,取药汁与大枣和粳米共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红糖。趁热食服,每天1次,连服5~7d。

功效:暖宫散寒。

适应证:寒凝痛经,小腹疼痛而冷、得热痛减,经少色黑。

方6姜桂良姜粥

配方:生姜30g,大枣10个,高良姜15g,粳米50g。

用法:先将生姜、高良姜煎煮2次,每次沸后再煎20min,合并药汁,与粳米、大枣共同煮粥。早晚食用,连用5~7d。

适应证:寒凝气滞痛经,经前或经后小腹胀痛,伴胸胁乳胀。

方7牡丹花粥

配方:鲜牡丹花60g(阴干品10~20g),粳米100g,白糖适量。

用法:先以米煮粥,待粥煮1~2沸后,加入牡丹花再煮,粥熟后入白糖调匀即可。空腹服,每日2次。

功效:养血调经。

适应证: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方8参芪阿胶粥

配方:党参、炙黄芪各15g,阿胶、粳米各30g。

用法:先将党参、炙黄芪加水煎煮,每次沸后20min,合并药汁,与粳米共同煮粥,再将阿胶烊化与粳米调匀。每天1次,连服5~7d,调治3个月经周期。

适应证:血气虚弱痛经,小腹绵绵作痛,得按则减,少气乏力,经色淡、质清稀。

四、药膳

方1乌鸡汤

配方:雄乌骨鸡500g,陈皮3g,高良姜3g,胡椒6g,草果2枚,葱、醋适量。

用法:将鸡切块,与上述各味同煮,文火炖烂。每日2次,吃肉,喝汤。

功效:温中健胃,补益气血。

适应证:妇女痛经之属于气血双亏、偏于虚寒者。

方2参芪补膏

配方:党参50g,黄芪100g,当归30g,大枣20枚,红糖100g。

用法:将前3味药加水煎煮2次,去渣取汁500g;再将大枣文火炖烂取汁及枣泥入药汁,加红糖收膏。每次服30g,每日服3次。

功效:补气补血。

适应证:气不足之痛经。

禁忌证:阴虚血热、外感实热未清者忌服。

方3枸杞炖兔肉

配方:枸杞子15g,兔肉250g,调味品适量。

用法:将枸杞子和兔肉放入适量水中,文火炖熟,加入调料即可食用,是1剂较平和的补虚药膳。饮汤食肉,每日1次。

功效:补肝肾,益气血。

适应证:主治肝肾虚损型痛经。

方4芎艾菟丝炖鹌鹑

配方:川芎10g,艾叶30g,菟丝子15g,鹌鹑2只。

用法:先将川芎、艾叶、菟丝子放入锅内,加水600ml,煎煮至200ml,过滤取汁待用。再取鹌鹑2只,宰杀去毛和内脏,洗净,放碗中,加入200ml药汁,放入锅内隔水炖熟即可食用。饮汤食肉,每日1次。

功效:补肝肾温经。

适应证:主治肝肾虚损型痛经。

方5大枣三七炖乌鸡

配方:三七6g,大枣10枚,生姜3片,乌鸡1只。

用法:将前3味清水冲洗,乌鸡去内脏。将以上全部原料一起隔水炖3h,以少许盐调味,即可食用。早、晚餐分2次服食,每日1剂。

功效:补虚益气,活血止痛。

适应证:气滞血瘀型痛经。

方6参归羊肉肚

配方:人参6g,当归15g,肉苁蓉10g,羊肉250g,羊肚150g,豆豉10g,葱、盐、酒各适量。

用法:将人参、当归、肉苁蓉、豆豉煎沸20min,去渣留汁约80ml,备用。将羊肉剁成肉绒状并与药汁及适量葱、盐、酒和匀,放入羊肚中,扎口,上锅蒸2~3h即可食用。可作为中、晚餐菜肴,适量食用。

功效:补气养血温阳。

适应证:气血双亏型痛经。

方7香附当归羊肉汤

配方:精羊肉250g,当归15g,香附15g,大枣10枚,生姜数片,胡椒粉少许。

用法:以上原料武火煲滚,改文火煲3h,以少许盐、胡椒粉调味即可食用。早、晚餐分2次服食,每日l剂。

功效:通阳行气,化瘀止痛。

适应证:气滞血瘀型痛经。

方8郁金鸭

配方:嫩鸭半只,郁金10g,山楂10g,金针菜9g。

用法:嫩鸭半只洗净后剁成5~6块,用料酒、盐、胡椒粉适量涂擦,静置2h,郁金浸软,洗净,把腌渍的鸭入锅,加入郁金、山楂、金针菜,并加盐少量以及清汤,放旺火上蒸90min,鸭熟时,稍加味精调味即可食用。佐餐用。

功效:清热利湿。

适应证:可辅治湿热型痛经。

方9复方桑椹膏

配方:鲜桑椹2500g,熟地黄、玉竹、黄精各50g,天花粉、淀粉各100g。

用法:取鲜桑椹洗净捣汁,将熟地黄、玉竹、黄精用水浸泡,文火煎取浓汁500ml,入桑椹汁,再加入天花粉、淀粉文火收膏即可服用。每日3次,每次50ml。

功效:补肝益肾,滋养阴津。

适应证:肝肾虚损型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