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资源
48586200000026

第26章 湘鄂赣革命胜迹旅游区(1)

【学习目标】

了解本区各省市概况和旅游资源分布

熟悉本区各省市主要旅游目的地及其着名旅游景点景区

掌握本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旅游资源(特别是世界遗产项目)

湘鄂赣革命胜迹旅游区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本区自然景观以名山大湖、峡谷风光、原始的生态环境为特色;人文景观以古老的荆楚文化和极具教育意义的红色圣迹、多样的民俗风情为特色。本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如下。

1.山水自然景观秀丽多姿

本区复杂的地貌形态、葱郁的森林植被孕育了秀丽多姿的峻岭名山,张家界、武当山、神农架、大洪山、九宫山、衡山、九嶷山、庐山、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等各显风姿,景色宜人。张家界以独特的石英砂峰林地貌着称,集“雄、奇、幽、野、秀”为一体,是“缩小的仙境,扩大的盆景”,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庐山独特地质景观的生动写照,庐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和我国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龙虎山以“碧水丹山”的丹霞地貌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本区除山岳景观外,还有价值较高的水体旅游资源。江西的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湖南的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北更有“千湖之省”之称。长江三峡中的西陵峡及巫峡的一部分位于本区,其幽深壮丽的峡谷景观,配合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现代雄伟的水利工程,形成了中外久负盛名的峡谷风光旅游景观带。

2.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享有盛誉

本区名山在我国宗教文化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形成了着名的道教、佛教圣地。

如武当山、龙虎山、三清山、阁皂山为我国的道教名山;衡山、武功山、九宫山、庐山等是道教和佛教共存的宗教名山。其中武当山因拥有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龙虎山、三清山荣获2009年“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殊荣。

3.红色旅游资源优势突出

本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2004年,在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部委颁发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中,湘、赣、鄂三省重要的革命胜迹系列景区景点有17个,如湖北武汉市的八七会议旧址、中央农民讲习所旧址等;湖南韶山市的毛泽东故居、长沙宁乡县的刘少奇故居、浏阳文家市的秋收起义旧址、湘潭市湘潭县彭德怀故居等;江西南昌市的“八一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井冈山的革命烈士塔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

4.1湖南省旅游资源

4.1.1湖南省概况

1.自然地理

湖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与广东、江西、湖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重庆直辖市相邻,是中国东部沿海与中西部的过渡地带,具有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省会长沙。

湖南是中国着名的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之乡,是绿色大省、生态大省。全省以中、低山与丘陵为主,占70.2%;岗地与平原约占24.5%;水域约占5.3%。

整个地势南高北低,顺势向中、北部倾斜,呈敞口马蹄形。境内东、南、西三面环山,东为幕阜、罗霄山脉,西为武陵、雪峰山脉,南有南岭山脉。中部地区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全省可划分为6个地貌区:湘西北山原山地区、湘西山地区、湘南丘山区、湘东山丘区、湘中丘陵区、湘北平原区。境内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

湖南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集中,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7℃左右。

2.历史沿革

湖南有悠久的历史,从湘南的道县玉蟾岩出土的4粒稻谷表明,早在1万多年前人类的先祖便在这里生活。湘北的澧县城头山原始社会古城址的发现,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由5000多年向前延伸到约8000年。近年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简、龙山里耶出土的秦简和凤凰境内古南长城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湖南人的历史轨迹。湖南在周朝时为荆州南境。

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属地。秦设置长沙郡和黔中郡。汉以后郡、州更迭。至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设湖南观察史,自此有“湖南”之名。宋设湖南路。元、明设湖广行省(即今湖南、湖北两省)。清代、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均设湖南省。

4.1.2湖南省旅游资源

湖南山川秀丽,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旅游大省之一,素以名山名水、名楼名寺、名城名人着称于世。西部的张家界,集大自然奇、险、秀、幽于一体,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部南岳衡山,有“五岳独秀”之称,是中国南方着名佛教禅林和避暑胜地;北部洞庭湖,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水天一色,景色壮观。湖南省省会长沙和重镇岳阳,是中国着名历史文化名城。生活在湘西的土家、苗、侗、瑶、白等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保留了许多独特的传统风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

1.景点景区

1)长沙市

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北、湘江下游,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沙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春秋时期,就是楚国雄踞南方的战略要地之一。西汉刘邦建国后,改临江为长沙,并设立汉朝的属国——长沙国,自此之后,长沙开始筑建城墙,并逐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浩瀚的历史长河、灿烂的古代文化,给长沙这块古老的土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长沙共有旅游区(点)80处,主要有马王堆汉墓、岳麓山、岳麓书院、开福寺、湘江、浏阳河、橘子洲等。

(1)长沙马王堆汉墓

位于长沙东郊的湖南省博物馆院内,相传这里曾是五代马殷的疑冢,所以地名叫马王堆。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是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墓主人是汉朝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妻子辛追和其子利狶或兄弟的古墓。墓中出土了帛书、帛画、竹简、纺织品、木俑、陶器、农副产品、中草药等3000多件珍贵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在这3000余件珍贵文物中,有近50件堪称中国与世界文物之最。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T型帛画是世界上现存绘制最早、画幅最大、保存最好的帛画。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薄如蝉翼”,长达160厘米的,重量仅48克,其工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是当今世界上最轻最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件丝绸衣服。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女尸,更是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软体女尸,名扬中外。因此,马王堆汉墓及出土文物,被学者们誉为“世界奇观,中华伟绩”。

(2)岳麓山风景区

位于长沙市区西,东临湘江,是南岳衡山72峰之一,自古以来就以山清水秀着称于世。

岳麓山周围有天马、凤凰、绿蛾、金牛等峰岭拱护,峰峦叠嶂数十公里,山中树木葱郁,如一翡翠玉屏,横丛在湘江两岸,人们称它“碧嶂屏开,秀如琢玉”,有“岳麓之胜,甲于楚湘”的美誉。所以,自古有无数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要到这里游赏,从而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爱晚亭、清风峡、蟒蛇洞、禹王碑、岳麓书院等景观闻名遐迩。这里还葬有黄兴、蔡锷等着名人物。

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改名爱晚亭。爱晚亭还是革命活动胜地,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求学时,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毛泽东亲笔题写“爱晚亭”三字。爱晚亭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东面山下湖南大学校园内。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着名理学大师朱熹曾在此讲学。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高等学堂,1925年改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依山傍水,前临湘水,后枕岳麓山,四周林木荫翳,环境幽静雅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书院正中的讲堂又称为“忠孝廉节堂”,是书院的核心建筑。堂的正面悬“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手书的。

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

(3)橘子洲

是长沙城区湘江水域中的小岛,因洲上多产美橘而得名。橘子洲南北长5000米,东西平均宽100多米,面积约66公顷,风貌独特,是古潇湘八景之“江天暮雪”所在地,被誉为“中国第一洲”。1925年毛泽东挥就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沁园春·长沙》,勾画出橘子洲、岳麓山一带的壮丽景色,并以此为基础抒发了气吞山河的革命情怀,使橘子洲扬名中外。橘子洲于1961年被辟为橘洲公园,有诗词碑、颂橘亭、“谁主沉浮”雕塑广场等景点。

(4)湖南民俗文化村

位于湖南长沙,是湖南省第一个荟萃湖南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民居建筑于一体的大型民族文化游览景区。湖南民俗文化村始建于1993年,2000年扩建,面积40.6公顷。民俗文化村现有7个风格典型的民族村寨,47栋民族建筑,集中展示了湖南人口较多的7个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并参与表演土家寨的“摆手舞”和独特的婚嫁习俗“哭嫁”,侗族的风情表演“芦笙舞”,苗族的绝技表演“上刀梯”,白族的“三道茶”等民族艺术;学习民间工艺品制作;品尝民族风味食品;参与民族民间节庆活动;观看中心表演场的大型民族歌舞表演;领略湖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

2)张家界市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国内重点旅游城市。张家界市原名大庸,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这里不仅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武陵之魂”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百里画廊”茅岩河漂流、“亚洲第一洞”九天洞等自然景观,而且还拥有五盘山道教圣地、江南名刹普光禅寺、贺龙元帅故居等人文景观。同时张家界还是少数民族地区,居住着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70%。

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也是张家界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1)武陵源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脉中,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面积达369平方公里,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风景区、天子山风景区和杨家界风景区组成。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三千奇峰拔地而起,八百溪流蜿蜒纵横,以“奇峰、幽谷、秀水、森林、溶洞”享有盛誉,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原本”。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2年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南部,设于1982年,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以独特的石英砂峰林地貌着称,集“雄、奇、幽、野、秀”为一体,是“缩小的仙境,扩大的盆景”。公园已开辟金鞭溪、黄石寨、琵琶溪、腰子寨、畲刀沟、袁家界等6个小景区游览线,已命名景点90多个。公园不仅自然景观奇特,而且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有“天然植物园”、“动物王国”之称。

索溪峪风景区:位于武陵源风景区的东部,西与张家界市的张家界森林公园毗邻,共有200多个风景点,它以山奇、水秀、桥险、洞幽着称于世。现已开发的景区有西海、十里画廊、水绕四门、百丈峡、叶家岗、宝峰湖、黄龙洞、观音洞白虎堂等。

天子山风景区:位于武陵源风景区的西北部,因当地土家族领袖向大坤被军拥为“向王天子”而得名。景区内峰林耸立,云缠雾绕,主峰昆仑峰海拔1262米。天子山有四大奇观:峰林、云海、日出、冬雪。现已开发石家檐、茶盘塌、老屋场、鸳鸯溪等景区。

杨家界风景区:东接张家界,北邻天子山。杨家界山明水秀,风光如画,有香芷溪、龙泉峡和百猴谷三个游览区,景点200余处。

(2)土家风情园

位于张家界市境内,是一座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集旅游观光、文艺表演、奇珍展览、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土家风情园主要由土家建筑群落、民风民俗展示、文艺演出、客房、餐饮、大型狩猎场、珍稀植物园、根雕基地等功能区构成。在土家风情园内不仅可以欣赏土家族特色建筑,更重要的是可以领略土家族的少数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