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资源
48586200000029

第29章 湘鄂赣革命胜迹旅游区(4)

2)风味饮食

湖北风味包括武汉、荆州和黄州三个地方菜点特色。武汉菜点吸取了湖北各地和外地的一些风味菜点的长处,善于变化改革,花色品种较多,注重刀功火候,讲究酸色造型,尤其是煨汤技术有独到之处;荆沙菜以烹制淡水鱼鲜见长,更以各种蒸菜最具特色,用芡薄、味清纯,善于保持原味;黄州菜擅长烧、炒,用油稍宽,火功恰当,汁浓口重,味道偏咸,富有乡村风味。代表名菜有清蒸武昌鱼、网衣鳜鱼、鱼糕丸子、鸡茸架鱼肚、瓦罐煨鸡、鸡泥桃花鱼、峡口明珠汤、三鲜酥肉、散烩八宝等。

湖北的小吃点心品种多,风味独特。着名的有热干面、三鲜豆皮、东坡饼、面窝等。

3)风物特产

湖北特产有:荆州荆缎,武穴竹器,天门印花布,沙市鸭绒被;宜昌宜红茶,咸宁青砖茶,恩施玉露茶;咸宁桂花,保康木耳,秭归柑橘,兴山夏橙,阳新枇杷,随州蜜枣;鄂州武昌鱼,黄梅银鱼,沙湖盐蛋;孝感麻糖,黄州东坡饼,武汉炸米锅等。

4.3江西省旅游资源

4.3.1江西省概况

1.自然地理

江西省因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赣江,故简称为“赣”。位于中国的东南部,长江中下游的南岸。东与浙江、福建,南与广东,西与湖南,北与湖北、安徽接壤。全省总面积16.70万平方公里。省会南昌。

江西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全省面积的36%,丘陵占42%,平原、水面占22%。主要山脉多分布于省境边陲,东北部有怀玉山,是本省铜储藏量最多的地区;东部有武夷山;南部有大庾岭和九连山,有“钨都”的美称;西部有罗霄山脉;西北部有幕阜山和九岭山。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江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左右。

2.历史沿革

据考证,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江西大地就有人类生息繁衍。3000多年前的商朝,江西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一致。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至秦汉,始设郡,隋时设州。至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唐玄宗划全国为15道,江西属江南西道,简称江西;元朝确立“行中书省”制度,江西省由此而成。

4.3.2江西省旅游资源

江西风景名胜繁多,文化资源丰富。有世界文化景观庐山、革命摇篮井冈山、道教发源地龙虎山、江南第一仙峰三清山、东江源头三百山、珍禽王国鄱阳湖、世界瓷都景德镇、英雄古城南昌、南国宋城赣州、红色故都瑞金等独特的旅游形象,淳厚的民情风物,真可谓山水皆美景,城郭均名胜。

1.景点景区

1)南昌市

位于江西省北部,赣江、抚河下游,是江西省的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昌之名始于西汉,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颍阴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定名南昌,取“南方昌盛”之意。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使南昌人文荟萃,楼台相望,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八一南昌起义”使之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从此“英雄城”的美名传遍天下。红色故土、绿色家园、古色风情、金色田野,名胜古迹交融于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秀丽的山水衬托出南昌这座古城的独特风貌。南昌着名景点有滕王阁、鄱阳湖、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贺龙叶挺指挥部旧址等。

(1)滕王阁

位于南昌赣江东岸,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阁以“滕王”一名冠之。以王勃《滕王阁序》而名扬海内外。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滕王阁饱经沧桑,历史上屡毁屡建达28次之多,世所罕见。现在的滕王阁是第29次重建,于1989年10月8日建成。新楼为仿宋朝木结构样式,净高57.5米,共九层,采用宋朝楼阁“明三暗七”格式,楼体为钢筋混凝土建成,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滕王阁是南昌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鄱阳湖

位于南昌市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白鳍豚、江豚、中华鲟、白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3914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鄱阳湖区是着名的“鱼米之乡”,为中国淡水渔业主要基地之一,水域中有鱼类122种,其中以鲥、银鱼最为着名。此外,还有200万亩草洲,水草丰美,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数十万只珍禽候鸟来这里越冬,有13种鸟类被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为世界濒危鸟类。其中白鹤种群约占全球的98%以上。湖上名山秀屿,比比皆是。湖口县的石钟山、大孤山,都昌县的南山和老爷庙,星子县的落星湖,风光如画,景色宜人。鄱阳湖现为国际重要湿地。

(3)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位于南昌市中山路380号,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整栋楼房,为纪念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的南昌起义而建立的。前身为“江西大旅社”,整栋楼房是一座“回”字形中西合璧砖泥建筑。1927年7月下旬,参加起义的部队包租下这幢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后又多次在此举行会议,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纪念馆,1956年筹建,1959年开放。馆名由陈毅元帅手书。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笔为该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2)九江市

位于江西省的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古称浔阳、柴桑。秦设九江郡,有“江到浔阳九派分”之说,故名九江。素称“江西门户”的九江“据三江之口、当四达之衢”,商贾集至,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九江集名山(庐山)、名江(长江)、名湖(鄱阳湖)于一体,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名胜古迹甚多,旅游资源丰富。现已开发景点120处,旅游线路30多条。主要景点有庐山、九江长江大桥、烟水亭、琵琶亭、浔阳楼等景点。

(1)庐山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我国着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传说殷周时期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庐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不但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晋代高僧慧远(公元334-416年)在山中建立东林寺,开创了佛教中的“净土宗”,使庐山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宗教圣地。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和理学的中心学府。庐山上还荟萃了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杰作,包括罗马式与哥特式的教堂、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式建筑,以及日本式建筑和伊斯兰教清真寺等,堪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1996年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九江长江大桥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继武汉长江大桥之后,我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8座大桥,也是中国目前跨度最大的双层公路铁路两用桥。大桥始建于1973年,1992年公路桥正式建成通车,1995年铁路桥贯通。铁路桥长7675米,公路桥长4460米,江中有桥墩10个,共架设11孔钢梁,最大跨度216米,最小跨度126米。整个大桥设计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独特,雄伟壮观。目前九江大桥不仅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又是九江最引人注目的新旅游景点。

(3)琵琶亭

位于九江市长江大桥东侧,面临长江,背倚琵琶湖。琵琶亭始建于唐代,相传为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触景生情作《琵琶行》之处。江州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诗人,在此处兴建了琵琶亭。千余年来,琵琶亭屡建屡毁。现为1988年重修的琵琶亭。琵琶亭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整个庭院采取中轴线对称布局,分主亭、左碑廊、右碑廊三部分,主建筑琵琶亭坐落在临江7米高的花岗岩石基上,亭高20米,双层重檐,悬挂着刘海粟大师题写的“琵琶亭”金字匾额,亭台气势磅礴,熠熠生辉。亭前大门照壁上有毛泽东墨迹《琵琶行》巨幅贴金大理石碑刻,上刻《琵琶行》长诗,全文共616字。亭院正中,矗立着汉白玉白居易塑像。亭院两旁建有碑廊,镶嵌着历代诗人题咏琵琶亭诗赋,共56块碑刻。

3)上饶市

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邻浙江省衢州市,北连安徽省黄山市,南接福建省南平市,区内自然景观类型多样,人文历史悠久,是中国奇异风光、珍稀旅游资源的典型地域。主要景点有三清山、婺源、龟峰、上饶集中营旧址、鹅湖书院等。

(1)三清山

位于江西上饶东北部,素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之殊誉。因玉京、玉华、玉虚三座山峰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群山之巅,故得名。14亿年的地质演化形成了奇峰耸天、幽谷千仞的山岳绝景奇观,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三清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加上1600多年积累下来的道教遗迹、炼丹圣地、古文化石刻石建筑构成的人文景观,形成了三清山独具特色的“仙境奇观”、“江南第一仙峰”的洞天福地。三清山风景区总面积756.6平方公里,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有南清园、西海岸、三清宫、梯云岭、玉京峰、阳光海岸、玉灵观、三洞口、冰玉洞、石鼓岭十大景区,景观景点达1500余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2008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