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资源
48586200000033

第33章 川渝巴蜀文化风景旅游区(3)

重庆市花为山茶花,市树是黄葛树,又名黄桷树。

2.历史沿革

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余年。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在重庆办公,重庆成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世界着名的反法西斯中心,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重庆又有“三都之地”之称。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1954,西南大区撤销后,重庆改为四川省辖市。1997年重庆恢复为中央直辖市,重庆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的中国第四个中央直辖市,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央直辖市。

5.2.2重庆市旅游资源

重庆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风景名胜,独特的山城风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全市拥有以美丽的山水、迷人的夜景、雄奇险峻的长江三峡、精美绝伦的大足石刻和抗战陪都遗迹为代表的20多处大景区、300多处旅游景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主要旅游景点有长江三峡、小山峡、缙云山、四面山、红岩村、大足石刻、白帝城等。

1.景点景区

1)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风景线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遗产。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2公里。三峡风光各具特色。瞿塘峡挺拔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险流急。三峡两岸峰奇峦秀,千姿百态,船行其间,时而绝壁前阻,“山塞疑无路”,忽而峰回水转,“湾回别有天”。三峡之美,全在山、水、泉、林、洞的相互映衬之间,一日之内,朝晖夕阳,变幻无穷。三峡沿岸,荟萃了众多自然景点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如同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其中最着名的有白帝城、丰都名山、“江上明珠”石宝寨、“文藻胜地”张飞庙、“三国遗迹”白帝城、八阵图、屈原祠、古黄陵庙、三游洞、南津关、大宁河小三峡、葛洲坝、三峡大坝等。长江三峡风景区,是集游览观光、科考怀古、艺术鉴赏、文化研究、民俗采风、建筑考察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2)巫山小三峡

位于巫山县城之东,全长50公里,由大宁河下游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组成,以峰奇秀、水奇清、石奇美闻名遐迩,并伴以险滩急浪、飞瀑秀泉,被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龙门峡内绝壁对峙,形若一门,素有“不是夔门,胜似夔门”之誉;巴雾峡内山高谷深,云雾迷蒙,怪石嶙峋,峰回路转,一组又一组的天然雕塑,令人目不暇接;滴翠峡是小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也是最幽深、最秀丽的一个峡谷,滴翠峡内无处不苍翠。小三峡还有谜存千古的巴人悬棺、船棺,令人难解的古栈道石孔等历史遗迹。“百里小三峡百里画廊”,巫山小三峡不仅是巧夺天工的天然盆景,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是长江三峡黄金水道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3)大足石刻

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始凿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经唐、宋年间的不断丰富,到明清最后完成,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大足石刻群有石窟76处,石刻70多处,造像10万多尊,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最为着名和集中。北山造像依岩而建,龛窟密如蜂房,被誉为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的“石窟艺术陈列馆”;宝顶山大佛湾造像长达500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精雕细琢,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不可多得的道教和释、道、儒“三教”造像的珍品。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着称于世。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丰都鬼城

位于重庆下游北岸172公里岸边,水陆交通便利,古称“平都山”、“丰都山”,系道教“洞天福地”,因苏东坡畅游丰都所题“平都天下古名山”而改称“名山”,是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素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丰都鬼城名山海拔287.3米。相传汉代有阴长生、王方平两人曾先后在此修道成仙,于是道家就把此地列为道都的“洞天福地”之一。至唐代,有人误将“阴”、“王”两姓连缀为“阴王”,于是名山就逐步被传说附会为“阴王”(阴间之王)所居之地,即演变成“阴曹地府”的鬼都了。随之陆续建起了许多与“阴曹地府”相关的寺庙殿宇,有哼哈祠、报恩殿、奈河桥、玉皇殿、百子殿、无常殿、大雄宝殿、鬼门关、黄泉路、望乡台、天子殿、二仙楼、城隍殿、九蟒殿等30多座。

在庞大的阴曹地府里仙道释儒,诸神众鬼盘踞各庙,等级森严,各司其职并以苛刑峻法统治着传说中的幽灵世界。丰都鬼城每年农历三月三“鬼城庙会”,会举行“阴天子娶亲”、“城隍出巡”、“钟馗嫁妹”、“鬼国乐舞”等民俗民风游行表演,惊奇谐趣,令人目不暇接。鬼城丰都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内涵、神奇的传说、秀美的风光和难以替代的观赏价值,向中外游客展现出神秘的东方神韵。丰都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人类灵魂之都”。

5)红岩村

原名红岩嘴,位于重庆沙坪坝区化龙桥红岩村13号,因其地质成分主要为侏罗纪红色页岩而得名。这里原是爱国知识妇女饶国模经营的一片花果农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设于红岩村。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中国共产党着名领导人曾在此生活、工作,历时8年,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同志亲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红岩村度过了41个日日夜夜。红岩村以它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而享誉海内外。1958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建立并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