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新股民新基民必读全书(基金篇)
48649200000037

第37章 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4)

2.压力测试基金经理应该能够应对预料之外的事件,其应能够计算任何证券的买入对基金投资组合加权平均期限的影响。这种计算还必经结合考虑与购买同时的突然、或未预料到的赎回的影响。另外,基金经理还应该对单个证券和整个组合进行压力测试。针对单个证券的压力测试应该估算在剧烈利率波动情况下,证券的价格敏感度。

应对基金风险

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债券等其他金融产品一样,都是有风险的,只是风险的水平不同。投资基金投资者可能要面对来自包括市场、基金机构等各个方面的风险,那么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呢?

一、了解和掌握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知识以及我国有关投资基金的主要法律法规

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的种类、特点、优势、风险、不同的基金类别该如何买卖、如何对基金进行分析和评价、相关的费用情况、基金评价指标和年报的解读以及有关投资基金的今日焦点、相关法律文件等等。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掌握了基金的基本知识,投资者就能避免投资于基金的风险,但从应对风险的角度看,这是基金投资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

二、明确不同基金的投资目标和投资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品种

不同的基金类别都有不同的投资方向和投资范围,有的侧重于投资一些创新类上市公司以实现基金的投资收益,有的侧重于投资稳健类上市公司以实现基金稳定的收入。不同的投资目标,其获利水平和风险大小也不相同,这就需要投资者根据各自的投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品种,减少投资的盲目性。三、要对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人情况做具体的了解由于基金是由具体的基金管理公司来管理和运作的,而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和运作水平都会影响到其管理基金的业绩水平。为此,投资者应从基金管理公司背景、所管理基金的以往业绩水平、信誉、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管理人员的投资经验、业务素质等不同的方面了解基金管理公司的具体情况,为投资决策做一个参考。

四、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立足长期投资一般来讲,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品种,比较适合中长期投资,投资者应该以一种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来投资,而不是频繁地短线进出。当然市场有时也存在着做短线、赚取差价的机会,但投资者一般在正确选择了具体的基金投资品种之后,就应立足长期投资,避免频繁地短线进出调换基金,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五、要及时关注基金业绩水平的变化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投资于基金之后,还应该经常了解一下所买基金的业绩水平和相关信息披露,包括:基金净值公告、基金季度投资组合公告、基金中报、基金年报以及一些临时的信息公告等等,以便能及时掌握基金的具体运作情况,以利于下一步的投资决策。

避免基金风险

结合我国投资基金的具体情况,投资基金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投资基金二级市场的股票式炒作由于我国的基金都是封闭式基金,需要通过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来解决流通问题,这样,其二级市场的价格就不仅仅以基金单位资产净值为依据,更多地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甚至受庄家的操纵。这就使基金从投资工具演变成为一种投机工具,从而使投资者面临风险。

二、是基金的单位资产净值公布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有所欠缺这将导致二级市场的价格失真,尤为严重的是单位资产净值若高估,在基金经理人收取基金经理人费时将严重损害基金投资者的利益。

三、是基金封闭期满清盘时的兑现风险表面上,这主要是长期以来基金二级市场价格高企、基金单位资产净值高估,在基金清盘时基金经理人难以按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兑现所导致的风险,实际上是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综合反映,若此则基金投资者将蒙受损失,严重的话将导致社会问题,这是基金的最大风险所在。未来几年是我国“老基金”清盘比较集中的年份,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好“老基金”的风险问题。

其实,任何一种金融品种的设计,都是收益与风险的匹配,基金也不例外,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在进行投资获取收益的同时即伴随着风险,过去这方面的案例教训是深刻的,如:1994年的美国奥兰治县财政基金破产案、1996年的香港怡富丑闻等,我国也曾于1996年出现首例受益券——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发行的1.2亿元投资受益券因未达到预期投资效益而提前兑付,已于1998年清盘的“西北基金”则因法人股最后不得不拍卖变现而使基金“贴水”兑付。而就在最近,基金的风险也已经不断暴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9月28日,沈阳农信公布了8月末的资产净值情况,经评估后该基金的单位资产净值仅为0.32元,而此前其公布的账面价值为1.0032元。从“老基金”近期公布的一些情况看,不少“老基金”的风险也已经初现,那就是不少“老基金”的账面资产净值不同程度地高于经有关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审计的评估价值。

10月28日,作为老基金规范后的“基金湘证”上市伊始即走出剧烈的异动行情,成交价曾一度达到两位数,收盘价也达到6.20元,日涨幅达到520%,其上市首日炒作的疯狂程度已经在中国基金市场发展史上创造了多项纪录,也创造了我国基金市场发展史上的一幕“神话”。次日,该基金即被停牌一天。随后即是连续两天(11月1、2日)的跌停,随后是应该走价值回归之路。而危险的是,居然有些机构或股评人士在为这种情况符合了他们的预测而沾沾自喜,这对市场的导向是令人担忧的。

我们仅以“基金湘证”的情况来分析一下:应该说,基金湘证的走势引起了市场的普遍关注,基金湘证当时的单位资产净值为1.137元,以6.20元标价,其间的巨大风险是:这种基金价格定位靠什么支撑?靠庄家的力量?那么谁来接单,我想不能一相情愿地要保险资金来接单(因为这种炒作恰遇保险资金被允许通过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股市),基金的价格都飞上天去以后,保险资金手里攥着的是老百姓养命、养老的钱是否有这个胆量去购买价格已经飞起来的基金?如果没有,那么后面参与炒作的投资者该如何套现。靠基金经理人把这个基金管理成现在这个价位?每个理性的人都知道这几乎不可能,尤其在短时间内,目前的价格已经把未来的收益几乎透支完了。应该说,自新基金面世以来,市场对基金的认识逐步深入与端正,过去像老基金那样的“炒作”虽然不能说已经灭绝,但已经收敛许多,而为什么老基金经过规范后如基金湘证的“炒作”程度反而变本加厉呢?大致分析,主要是前一阶段老基金受规范化政策的制约,市场一般认为老基金应该是走向至少也是封闭期满自然清盘的道路,所以老基金的重仓持有者未敢轻举妄动,因为他们也知道如果清盘的话那么高的二级市场价格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而目前的老基金规范化办法一出台,老基金似乎看到了重生的希望,所以在前段时间在股市行情低迷时已经蠢蠢欲动,而规范后上市的老基金如前些日的基金巨博、基金长阳的上市价已经初显投机的端倪,终于到基金湘证达到高潮。这里要弄清楚的是,后面追进的资金不少会是不知情的老百姓的,而前面的重仓持有者是机构的。我们要知道,基金湘证还在地方证交中心挂牌时,在预知要作为老基金规范化而重组上市后就已经价格飙升,但当时其单位资产净值也就1元多一些,市净率达到5倍以上,而前期无疑“筹码”被收集到少数者手中。其实基金湘证只是换成了新的基金经理人,难道是新管理人有飞天本事把它运作成现在这个含金量?非也!无非是老基金规范化后获得了新生。四、选择开放式基金投资战略和如何规避风险投资者购买基金的目的就是为了“鱼与熊掌兼得”,既能够获得财富的增值,又能够减少如炒股等投资方式的风险,所以在选择基金产品时,要通过综合权衡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直接投资者在投资开放式基金时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都可能对自身造成经济损失,所以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投资技巧和操作策略,熟知和遵循一定的投资原则进行理性投资,以达到防范和规避投资开放式基金风险的目的。下面分别从投资原则、投资技巧和针对不同类型开放式基金的投资战略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1)投资原则

首先,选择好的基金管理公司。国内的基金目前由基金管理公司来管理,基金的业绩表现与服务好坏都与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分不开,所以选择业绩良好、管理规范、服务全面、竞争实力雄厚的基金管理公司是投资者进行基金投资时需要优先考虑的原则之一。

其次,量体裁衣,根据自己资金的特点和风险承受度来确定投资组合和选择基金。虽然证券投资基金作为非常高效的理论模式受到许多投资者的青睐,但是由于证券投资基金品种类别众多,所以您必须充分理解自己资金的风险承担能力,选择最适合的基金进行投资。

最后,长期投资原则。投资者在资金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长期投资的原则,长期投资可以减少买卖费用,降低基金投资成本,投资者不用过多在意基金的短期波动,只要资本市场长期向好,那么长期持有就能分享更多收益,想步步踏准的短期操作往往会失去最大的获利时机,踏空风险很大。

(2)直接投资者投资技巧

分段吸纳,充分利用定额定期投资降低基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