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宽广美丽的草原
48670500000013

第13章 绿色的海洋——草原生物篇(3)

第二节草原植物

1.天然的储水罐——猴面包树

在非洲干旱的热带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形状奇特的大树,名字叫波巴布树。由于猴子和阿拉伯狗面狒狒都喜欢吃它的果实,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猴面包树”、“猢狲木”。

“猴面包树”的果实呈长椭圆形,灰白色颜色,长30~35厘米。

它主要分布在非洲、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各岛、澳大利亚北部。

不管哪里的“猴面包树”,都外强中干,表硬里软,树干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这种木质利于储水,因此“猴面包树”有独特的“脱衣术”和“吸水法”。

在旱季,为了减少水分蒸发,“猴面包树”会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在雨季,它就如同海绵一样,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大量吸收并储存水分,等到干旱季节时再慢慢享用。

一棵“猴面包树”是一座荒原的储水塔,能储几千千克甚至更多的水。

对于沙漠旅行的人来说,“猴面包树”等同于生命。因为在沙漠旅行时,如果感到口渴,不必动用“储备”,只需在随处可见的“猴面包树”的肚子上用小刀挖一个洞,清泉便会喷涌而出。

“猴面包树”浑身都是宝。它的鲜嫩的树叶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为当地人喜爱,能做汤或者可以喂马;果肉可以食用或制成饮料;种子能炒食。另外,“猴面包树”的果实、叶子以及树皮有养胃利胆、清热消肿、止血止泻的功效,可以入药。它还起退热作用,曾被用来治疗疟疾。当地人常用它的树叶和果实的浆液作为消炎的药物。

“猴面包树”还是有名的长寿树,最高寿命可达5000年左右,热带草原那种干旱的恶劣环境对它的健康与寿命毫无影响。在非洲,18世纪法国着名的植物学家阿当松见到一些“猴面包树”,其中一棵已活了5500年。当地民间传说“猴面包树”是“圣树”,因此当地人们特别注意加以保护。

2.苦苣菜真的苦吗?

苦苣菜又叫苦菜、滇苦菜、田苦卖菜、尖叶苦菜,原产于欧洲,分布于世界各国。在我国,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只有气候和土壤条件极端严酷的高寒草原、草甸、盐漠、荒漠戈壁等地区没有苦苣菜生长。在国外,朝鲜、日本、蒙古、西伯利亚、高加索、中亚及远东地区和东南亚、南亚各国都有分布。

苦苣菜高50~100厘米,含有白色乳汁。茎直立,中间是空心,单一或上部有分枝,无毛或中上部有稀疏的腺毛。叶片很大,柔软,没有毛,呈椭圆状披针形,长15~20厘米,宽3~8厘米,叶片边缘有不整齐的短刺状尖齿,下部的叶柄有刺,柄根抱茎,中上部叶无柄,根部呈戟状耳形。在茎端,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花犹如舌头,黄色,长约1.3厘米。

苦苣菜是一种中生阳性植物,不耐干旱,喜水、嗜肥,喜潮湿、肥沃而疏松的土壤。苦苣菜耐寒,在温带地区,它的地下部分能够顺利越冬,在亚热带以南地区,苗株以绿色叶丛越冬。

苦苣菜稍微有些苦味,人们不喜欢食用,但猪、鹅、兔、鸭、山羊、绵羊都喜欢吃,是一种良好的青绿饲料,马、牛一般在饥饿的情况下也会少量地采食。

3.身如“纤鹤”——草原老鹳草

草原老鹳草在国内分布在内蒙古、东北、西藏、山西、西北、四川等地,国外分布在欧洲、蒙古、西伯利亚、中亚山地等地。它生长在海拔390~40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地草甸或亚高山草甸。

草原老鹳草是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直立,略有白柔毛,向上分枝,枝上有开展的密腺毛;叶肾状圆形,直径2.5~6厘米,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有长柄,3~4倍于叶片;聚伞花序顶生,柄长2~5(或10)厘米,生两花,花柄长1~3厘米,花瓣蓝紫色,长过萼片1.5倍;蒴果长约8厘米。

草原老鹳草是一种很好的药材,加工后可作为止泻药等。

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4.草原龙胆

草原龙胆又称洋桔梗,分布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它不耐湿,但喜欢温暖湿润环境。

草原龙胆的茎直立,灰绿色,株高30~60厘米;叶呈卵形至长椭圆形,对生,灰绿色;花成圆锥花序排列,花冠是淡红、淡紫、白等色,有高型晚花、高型早花和矮型早花等品种;15℃~28℃为它的适宜的生长温度,冬季可耐短期0℃低温,高温、长日照可促进花芽分化;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每年的夏季开花。

5.草原石头花

草原石头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北丝石竹(东北资源植物手册)、草原霞草(拉汉种子植物名称),国内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国外在蒙古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有分布。它生长在海拔200~8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草原、固定沙丘、丘陵、及石砾质干山坡。

草原石头花的根是圆柱形或圆锥形,茎高50~70厘米,上部常多分枝,紫色,有毛;单叶对生,叶片披针形或线披针形,主脉3条;聚伞花序顶生,花小,淡紫色,花萼短钟形,花瓣5,长椭圆形;蒴果球形,花期8~9月。

草原石头花的根含皂甙,用于纺织、染料、香料、食品等工业,还可以药用,治疗水肿胀满、胸胁满闷、小便不利等症,也可以作为肥皂代用品,用以洗濯羊毛、毛料等毛织品。它的幼苗可作猪饲料。

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6.草原糙苏

草原糙苏分布在新疆维整形尔族自治区,哈萨克斯坦也有少量分布,生长在海拔2000~2300米的山坡草地。

草原糙苏的茎有的单一,有的分枝,背部有毛;根生叶和下部的茎生叶有长柄10~17厘米,呈心状卵圆形,上部的茎生叶有1~3厘米的柄,叶片边缘有少许锯齿,叶较小;花冠紫红色,不整齐的锯齿布满上唇边缘,内部有髯毛。

7.生命顽强的女蒿

女蒿又名“三裂艾菊”、宝日一塔嘎日(蒙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宁夏地区,在国外,蒙古国有分布。

女蒿高5~25厘米,根粗壮,暗褐色,属于木质;茎短,黑褐色,有些扭曲,呈不规则条状剥裂或劈裂;老枝木质,灰色或褐色,由老枝上生出短缩的营养枝和细长的生殖枝,生殖枝细长,常弯曲,斜着往上长,银白色绢毛密布生殖枝。女蒿的生命从4月持续到11月。

在每年4月,女蒿开始返青,7月孕蕾,8~9月开花、结实,10月为果后营养期,11月开始枯黄。

女蒿是山羊、绵羊和骆驼喜欢的牧草之一,它耐旱、耐寒、耐土壤贫瘠。

8.风沙阻击手——中国沙棘

中国沙棘又叫醋柳、酸刺、黑刺, 高1~5米,国内分布在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陕西、青海、宁夏、四川,国外的俄罗斯、蒙古、欧洲等地有分布。中国沙棘生长在海拔800~3600米的森林草原和草原地带的沙地、干涸河床、河谷山地的阳坡。

沙棘单叶,呈针形或条形;主枝干顶部和侧面长有许多粗壮的棘刺,灰黑色;雌雄开的花都是淡黄色,但花形不一样;果实为圆球形。沙棘为旱中生植物,抗寒、耐旱、抗风沙。

中国沙棘是乔木树种,原来高达10米以上,由于环境的影响或者受到人畜破坏,现多为灌林丛状,高1~2米。

一般生长4~5年之后开始开花结实,是羊、马、鹿喜欢吃的植物。

中国沙棘除了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外,它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也相当高,因而获得“铁杆牧草”的称号。

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土着居民很早就用沙棘果(其他亚种)制作各种美味食品。后来,蒙古国也用沙棘果制作果子羹、软果糖、果酱、果泥、果冻、果脯及露汁等多种食品。

沙棘有活血化淤、祛痰止咳、助消化、健脾胃、滋补肝肾及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肺结核、气管炎等功效。

9.其貌不扬的针茅

针茅又叫锥子草,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外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阿尔泰地区、高加索,中亚地区以及蒙古。一般生长在草原石坡、干旱草原、荒漠石坡、荒漠草甸、沙地、山谷、亚高山草甸、阳坡。

针茅高40~80厘米,枯萎叶鞘包裹根部,叶片卷折成细条形。

针茅适宜生长的土壤是中性和微碱性的黑钙土、栗钙土。

针茅耐旱,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能忍受长期的大气和土壤的干旱。但是它对水分条件也很敏感,水分条件好,产量也高。地上绿色部分产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在生长季节里降水量的多少。

针茅在工业上是上等的造纸原料,还可作编织品。

结了果实的针茅落在羊身上,带尖的果实很快刺破羊皮进入体内,危害羊群,所以,在针茅抽穗前,当地人以其用作羊群的饲料,在抽穗之后禁止羊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