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冰雕概述
1.冰清玉洁的艺术——冰雕
冰雕,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冰为主要材料的雕刻艺术。与使用其他材料的雕塑一样,冰雕也有圆雕、浮雕和透雕之分。由于冰的可变性和挥发性,给冰雕增加了不少难度,所以选择适合冰雕的冰对于冰雕很重要。一般而言,纯净的水制成的冰是理想的冰雕材料,因为这样的冰透明度比较高,而且包含气泡比较少。一般人们为了避免雕刻过程中冰的融化,雕刻时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的温度和雕刻的速度。通常来说,除了在严寒地带,冰雕需要到大型冰库里去完成。
所以,因为冰雕材料的特性,一般在热带地区很少能见到冰雕。
与其他材质的雕塑一样,冰雕塑也讲究工具使用、表面处理、刀痕刻迹。由于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对光线的折射作用表现得比较强,因而冰雕的立体感不是很强,形象性也不够鲜明,所以,为了弥补冰雕的这一缺陷,雕刻家在造型时采用石雕和木雕手法,在雕刻过程中强调体面关系,突出形体基本特征,力求轮廓鲜明。有时仅仅这些也还不够,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充分利用了冰的晶莹剔透,在雕刻时讲究精雕细刻,或者实行两面雕刻,使线条互相交接,雕痕纵横交错,从而使得这样雕成的艺术品在光线反射作用下,尤显玲珑剔透,无论远视,还是近观,观赏效果俱佳。
2.形形色色——冰雕的分类
冰雕虽然从材质上与其他雕塑不同,不过,其在雕刻的分类上是与其他材质没有区别的,也可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
(1)圆雕,又称立体造像,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圆雕通常是指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这种圆雕技术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同时,它的手法与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写实性的,也有装饰性的;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等;雕塑内容与题材也丰富多彩,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甚至于静物。现实生活中,圆雕的冰雕手法比较常见,一般它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并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欣赏、观摩。
(2)浮雕,即浅雕凸雕。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相结合的产物,通常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同时,运用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一般这种浮雕作品,只提供一面或两面观看。其实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的浮雕是指那些在实体的表面上雕刻出具有背景的形象,也就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由于它压缩的特性,故所占空间较小。
(3)透雕,通常透雕介于圆雕与浮雕之间,其空间感比浮雕强。透雕一般是指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
它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浮雕的基础上,一般镂空它的背景部分,有的是单面雕,有的则是双面雕。另一种则是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雕塑形式,也称凹雕、镂空雕,或者浮雕。
第二节冰雕在世界各地
1.冰城风采——哈尔滨冰雕节
在我国,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东北是我国冰雕艺术发展最好的地区,而其中又以哈尔滨的冰雕展最负盛名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饭穿衣,而是对美有了更高的追求。所以,冰雕节的规模也呈逐年增大的趋势。现在的冰雕节,不仅参展的艺术家变多了,而且冰雕的题材也越来越丰富。同时当中还有一些冰雕采用现代科技雷射来装饰,当然最传统的冰灯也毫不逊色。我们知道,冰雕的完成与展示都需要在低温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而我国的东北气候严寒,冰随手可得,所以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冰雕艺术发展的好地方。目前,我国东北的冰雕形状丰富多彩,体积也越来越大,可以说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冰雕世界,如城墙、溜梯等,在哈尔滨举办的国际冰雕比赛,每年都会引来无数的冰雕艺术家和游客。
2.如梦如幻——札幌冰雪节
国外的冰雕节中,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市政府举办的札幌冰雪节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每到节日,雕塑家队伍会在这里展示自己认为最好的冰雕作品,这些作品中,有的如多层建筑物那般高大。
札幌冰雪节是日本北海道札幌市的传统节日,始于1950年,在每年最冷、雪最多的2月的第一个星期举行,到星期日为止,为期5天。
所谓冰雪节就是用雪堆积、雕刻成人物、动物及建筑物等各种各样的塑像,供人欣赏。虽然是雪像,但却能反映出当时的时代气息,即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海道人期望能够愉快地度过寒冷的冬天。
通常,每到冰雪节,札幌市的大通公园、真驹内公园、薄野都有巨大雪雕和冰雕展出,场面十分壮观。大大小小的雪雕会占满3个会场,每年前来欣赏冰雪艺术的游客(包括外国游客在内)都有200万人。大通公园作为主会场位于市中心,1.5千米长的区域内俨然变成一座白雪的博物馆。其中,国际广场位于大通西11丁目,是国际雪雕比赛的会场。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0余个团体参加这里的国际冰雪比赛。由于会场设在公园中,所以参观不受时间的限制,无论何时都可以自由参观。当夜幕降临,雪雕在华灯的映衬下显得晶莹而夺目。在3个会场中“薄野会场”是一个尤以夜景而闻名的会场。其所展示的冰雕会给人带来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在这里,冰雕作品充满了奇思妙想,冰雪雕塑师有时将螃蟹、墨鱼、鲑鱼等北海道特产镶嵌于冰雕中,给参观者意想不到的收获。
3.巧夺天工——瑞典冰旅馆
瑞典冰旅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建筑。尽管现在许多严寒国家也都陆续建造冰旅馆,但瑞典基鲁那市的冰旅馆是最早、最大的,也是最着名的。瑞典冰旅馆自1989年成立以来,就一直作为旅游节目,成为报刊、新闻关注的焦点。整个旅馆全部由冰块打造而成,除了床之外,都由冰块制成,就连旅馆内的酒杯都是用冰雕做成的。可以说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冰世界。瑞典冰旅馆的冰是用托尔尼奥河中的水冷冻制作而成的。宾馆的室内总面积有5000多平方米,每晚可容纳150位游客居住。
在过去几年中,每年12月宾馆都会被修缮一次,其面积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瑞典冰旅馆以冰雕、电影院、桑拿浴和冰吧为特色。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冰做的祈祷室也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这家旅馆仅存在于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5月,如果你选择其他月份去参观是没有收获的。因为其他月份,这座旅馆根本不存在。
4.冰国之旅——魁北克冰雕节
加拿大向来就有“冰国”的称号。冬季,冰雪皑皑、银装素裹的景致尤其令人神往。和我国的哈尔滨一样,魁北克市的冰雕雪雕在世界上也是极负盛名的。每年的冬季,这里都要举办“魁北克冰雕节”,冰雕节持续3周左右。
魁北克的冰雕节冰雕品种之多,造型之美,参观人数之多也堪称世界之最。据说,每一次冰雕节都会有由几千几万个冰雕参展,有些冰雕还要参加国际性比赛。现在,魁北克冰雕是加拿大的一大美丽景观,同时也是冬季游览的圣地。
第三节冰灯
冰灯,是我国北方冬季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地关联着。
1.追忆往昔——冰灯的来历
相传,在松嫩平原上喂马的农夫和松花江沿岸捕鱼的渔民们,为了坚持生产,在冬季的夜间用自制的冰灯来照明。那个时候的冰灯,十分简陋,制作方法也很简单。他们把水倒入桶中冻成冰,趁水还没有冻实之前再把桶拿到屋中稍稍加热。这样,使得桶与冰坨就自然分离了,接下来拔出冰坨,凿开顶心,倒出中间没有结冰的水,于是,中空的冰罩就制作成功了,然后,人们就可以把灯盏放进去就成了冰灯。通常,由于外面有一个冰做的灯罩,灯就不会被寒风吹灭,这就为夜里仍然辛勤劳作的人提供了光明。
后来,在新春佳节和元宵夜,买不起灯笼又不甘寂寞的穷苦人家,也做个冰灯摆在门前,也有的将冰灯烫孔穿绳给孩子们夜间提着玩,从而大大地增加了节日的气氛。由于古代的冰灯是穷苦人制作的,只有穷人使用,所以冰灯又叫穷棒子灯。由于它太过简陋,一般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到了清朝末年,繁华的北京城里也出现了冰灯。清人夏仁虎曾在《旧京琐记》记载道:那个时候每到正月,北京城里就要举办各种灯会。当此之时,六部衙门里也张灯结彩,热闹异常,六部衙门的灯被称为“六部灯”。六部灯中“有冰灯,镂冰为之,飞走百态,穷工极巧”,由此看来,这时候的冰灯已经登上了大雅之堂了。以后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什刹海冰窖的工人就会用什刹海天然冰制成中空的冰造型。通常这个冰造型比酒坛稍大,呈立体的椭圆状,他们在里面点上蜡烛,摆在什刹海东沿义溜胡同西口的街头上,以供路人观赏。
清末,在我国东北的吉林和黑龙江的冰灯也毫不逊色。据《吉林纪事诗》记载:吉林的沈钧平曾言及士大夫之家冬天“善作冰灯”。
同时,有一首诗是专门为冰灯而写的:“玲珑剔透放光明,一片心同彻底清。仙佛镂空谁得似,美人狮像雪雕成。”
“七月飞霜,三冬雪骤”的黑龙江地区是最适合做冰灯的。清代有学者西清曾在《黑龙江外记》中对嘉庆年间齐齐哈尔冰灯的展出情况有过这样的描述:“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此为难得。”
2.冰灯探秘——制作过程
虽然一开始,冰灯的制作很是简单,但是当冰灯作为一种艺术品供人们观赏的时候,它的制作也就开始变得讲究技巧了。冰灯制作所用的原料,有冰,也有雪。为了延长它的展出寿命,有的还“以矾入冰”或“以矾水淋雪成冰”,也就是说要在结冰之前的水里加入矾以延长冰灯的寿命。通常,这样做出的冰灯可以展出两三个月。
至于制作出的灯形状,则是千姿百态,各显魅力了。《国朝金陵诗征》中记载了新疆巴里坤的冰灯:“广长十余丈,其内山原、楼阁、玉屏、石壁、几案、人物悉搏冰为之,照以烛。”《吉林纪事记》书中,有一段关于当地冰灯这样的描述:“镂八仙、观音等象于薄片,裁以作灯,夜燃烛放光,几如刻楮之乱真,其巧诚为不可思议。”
可以说,冰灯的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通常我们可以把它的工艺流程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零下20多度的冬季,先造出可塑性强、抗压强度不强的坚冰。
第二阶段,根据绘好的设计图纸的要求,把造出的坚冰用电锯锯成不同规格的冰料。第三阶段也是关键阶段,用刨子、扁铲等把锯开的冰块加工成冰砖或冰配件,再以水为黏合剂,制造各种工艺品造型。这样,晶莹剔透的冰灯就诞生了。
由于气候上的优势,哈尔滨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国冰雪艺术的摇篮。特别是哈尔滨的冰雕和冰灯更是驰名中外,享誉华夏。从20世纪60年代起,哈尔滨就开始了大规模有组织地冰灯制作和展出。
1963年,哈尔滨人民以盆、桶等为模具自然冷冻了千余盏冰灯和数十个冰花,在元宵佳节把它们在兆麟公园展出,结果轰动了全城,出现了万人空巷看冰灯的壮观场面。如今回忆起来,当时看灯的老人们仍感慨万千。可以说,这在当时,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冰灯游园会。当时就有人作词道:“灯节,灯节,玉树冰灯明月。人山人海兴浓,园北园南烛红。红烛,红烛,普照万民同乐。”
这足以证明那是一次“万人空巷,盛极一时”的壮观景象。有人曾说“冰灯是黑土地的特产,是龙江人的骄傲”,这显示了冰灯在黑龙江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而今哈尔滨的冰灯展已经从盆制冰景到一年一度大规模的冰灯游园会,无论是从其发展规模,还是冰灯艺术来看,都日渐成熟,现在它的影响和辐射早已驰名世界,享誉全球,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的游客慕名前来,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