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和信息资源管理也是相互作用的。信息资源管理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同时,信息不对称环境也会对信息资源管理产生一些阻碍作用。这些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信息不对称会产生时滞现象。信息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不良干扰与影响,有时就会出现信息过剩、信息阻塞或者信息过时现象。
这样就增加了信息获取的难度。
其次,是激励制度,由于直接交流的影响和信息制度的不完善,会让很多个人信息得不到共享,造成大量信息资源的浪费。
最后,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限制现象。信息受消耗成本的制约,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人们需要大量地搜寻、过度地检索。这样会使信息本身的成本加大,从而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受到约束。
5.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途径
(1)提高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信息资源的认识
企业经营的基础在管理、重心在经营、经营的核心在决策。企业的管理层是决策的主体。所以,要实现信息资源管理,首先就要提高企业各管理层对信息资源的认识。一个公司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正确的决策是建立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之上的,而准确的预测又是建立在及时把握信息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控制信息就是控制企业的命运,失去信息就失去一切”。
我国企业各级人员,特别是作为企业决策的主体-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管理层的核心,高层领导就需要从战略高度来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进而加大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力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
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决定了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力度,首要的就是要重视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任用。信息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人才很重要。这就需要在企业内培养、任用具有经营头脑、有信息素养、专业技术能力过硬、创新能力强、具有市场运作及应变能力的综合性高级管理人才。
(3)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一,要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就是要建立一套标准、规范的企业信息资源库。这样就可以使企业信息资源的获取、传递、处理、储存、控制建立在全面、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从而保证信息的完整、准确与及时。
第二,要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企业应当采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规范管理手段和方法,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力图在企业中构建一个高效益的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
(4)建立健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机构
为适应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必须调整旧的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代之以新的健全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机构。
首先,企业应当以信息化和现代化企业管理要求为标准,设置信息管理机构、建立信息中心、确定信息主管,统一管理和协调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收集和使用。其中,信息中心是企业的独立机构,它直接受最高层领导并为企业最高管理者服务。信息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处理信息,确定信息处理的方向,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建立业务部门期望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并预测未来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培养信息资源的管理人员等。
其次,加快推行科学的管理体制。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的管理活动,信息资源管理需要贯彻科学合理的原则。为此,我国政府应在体制和激励机制上下工夫,而企业和个人则应分别在管理制度上和在能力及素质培养上下工夫。
(5)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
集成管理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集成管理正在逐渐渗透和应用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行业和领域。集成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是以对企业历史上形成的企业信息功能的集成为前提的。集成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内外信息流的集成。它得以实施的基础是各种信息手段的集成。通过集成管理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可以使信息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强大的协同作用,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放大企业信息的功能,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第五节信息组织
1.信息组织的概念
信息组织也称信息有序化或信息整序,是根据信息资源检索的需要,利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规则,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分析、选择、标引、处理,使其有序化,从而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实现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信息组织的目的是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组织以类聚性、动态性、多重性、系统性、综合性为特征。
信息组织的过程大概分6个步骤:信息采集、信息描述、信息揭示、信息存储、信息分析、信息服务。信息采集是信息组织的前提;信息描述是对信息的初级组织;
信息揭示是核心,是信息的中级组织;信息分析是信息组织的深化;
信息存储是对信息及其他信息组织的成果的空间组织;而信息服务则是宗旨,也是信息组织这个微观信息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的目标。
2.信息组织的研究对象
对于信息组织的对象,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划分与理解。
而且对不同层面的对象采用的组织方法也各不相同。
首先,从信息内容层次的组织来看,信息内容层面包括叙述层、含义层、效用层3个层面,它们分别和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相对应。
其次,从信息加工层次的组织来看,依照其产生的先后与组织加工的深度,信息可分为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再次,从信息载体的组织来看,信息组织大致可分为:动态信息组织(包括对口语、体语、实物等信息的组织)、文献信息组织、数据组织、网络信息组织。信息的存在必然要依赖于一定的载体,潜在信息以大脑为载体,现实信息则以口语、体语、文献、实物为载体表现出来。
最后,按信息内容区分,信息组织又可分为政务信息、军事信息、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等不同领域的信息组织。这些信息多成为行业性的信息资源建设或行业性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部分,从而形成各自信息系统、行业网络或网络站点的数据库等。
第六节信息经济
1.信息经济的概念
信息经济又称资讯经济,或者IT经济。所谓信息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信息经济是信息革命在经济领域的伟大成果。它是通过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两个相互联系和彼此促进不断发展而来的。
如果说,在工业经济中,钢铁、汽车、石油化工、轻纺工业、能源、交通运输、电话通信等传统产业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在信息经济中,居重要地位的则是芯片、集成电路、电脑的硬件和软件、光纤光缆、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数据传输、信息网络与信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环境保护、航天与海洋等新兴产业部门。同时,在新经济中,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部门通过产业化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从信息经济和其他经济的关系上来看,它们是相互促进的。信息经济的发展,不仅不会否定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的存在,反而会促进这3种经济的素质通过信息化后大为提升。信息经济对其他经济的影响还表现在:它通过对其他经济的促进,导致不可触摸的信息型经济取代可以触摸的物质型经济,从而在整个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信息经济”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马克卢普教授最早提出的。
在信息经济的经典论着《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中,马克卢普教授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它包括了教育、科学研究与开发、通信媒介、信息设施和信息活动等5个方面。在论着中,他以大胆而富有创新精神的工作测算出“知识产业”(即信息产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马克卢普教授估计,在1958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信息产业的比例占29%。而整个劳动者的投入32%以上来自信息生产和活动。当然这些数据已经成为了历史,在当今的社会中,信息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要远远大于这个比例,而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2.独到之处——信息经济的特点
由于信息经济以信息科学为依托,所以它的特点也是由信息科技决定的。信息革命是在科技一体化和科技非线性发展新形势下掀起的一种高科技革命。尽管信息科技只是诸多高科技种类中的一种,但信息科技和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等其他高科技相比是最成熟、发展最迅速的。与其他高科技相比,它有两个显着特点:
首先,信息科技有极强的渗透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广泛的应用性,人们给它一个比喻,就是“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可见信息革命的影响之深、应用之广。
其次,信息科技能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从而会全面扩展和加强人类的信息功能,尤其是管理和决策功能。可以说,信息革命既是科技革命,又是产业革命。它正在以它独有的影响力,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
由此可见,信息经济无论在影响之深、应用之广上,还是在对人们生活的改变程度上,都是其他经济形式所望尘莫及的。
3.覆盖面——信息经济的范畴
到了1973年,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美国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对“信息经济”这一概念进行了发展。
在书中贝尔指出,当时的发达国家已经从前工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最终到达后工业社会阶段。在这个新的社会阶段,经济活动的基本战略资源、工具、劳动环境、文化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1977年,在美国商务部资助下,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马克·波拉特完成了9卷巨着《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在书中,波拉特以马克卢普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信息经济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把经济划分为两个领域:
一是涉及物质与能源从一种形态转换到另一种形态的领域;
二是涉及信息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形式的领域。
此外,他给信息、信息资源、信息劳动、信息活动等一系列概念下了既有经济含义又能计量的定义。波拉特、马克卢普等人承袭了贝尔区分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之说。并用具体的经济分析与数值计算,说明了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式已先后由工业化经济过渡到信息化经济。这一过渡的主要标志是这些国家的经济活动有一半以上与信息活动有关。也就是说,信息经济所带来的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半数以上。
据专家测算,美国196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有46%与信息活动有关;与信息职业有关的劳动力大概占一半左右,就业者的收入有53%来自信息行业。根据波拉特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信息产业在不断增长。同时,波拉特的研究也进一步完善了信息经济的概念、方法及测算体系,使宏观经济指标与微观信息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因为马克卢普-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概念和测定,使信息经济在理论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在实践中也充分显示了它的可用性。从此,他们的概念和方法得到了世界广泛认可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