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
(北京李大钊故居,北京,100031)
摘要:博物馆应具有收藏、研究、展示其藏品的功能。当今信息时代,数字博物馆、博物馆的数字化及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展览陈列、宣传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深入地、全方位地传递文物、文化、历史、教育、研究等信息。
为了更好地实现当代数字博物馆及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进程,博物馆亟待提高认识,加强应用数字多媒体技术,让触摸屏、语音导览机、虚拟博物馆网站等充分为参观、休闲、研究服务,达到寓教于乐、科学研究、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本文根据北京李大钊故居开展数字化工作的实践介绍了相关的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数字博物馆发展实践
一、引言
博物馆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宣扬爱国主义、凝聚民族向心力的场所,具备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
数字博物馆是指把各类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娱乐、展示教育等功能用数字化方式进行陈列的博物馆,它代表传统博物馆的电脑化,主要包括多媒体资源库和虚拟博物馆。
在2001年国际博协的会议章程给出的博物馆定义补充说明里,首次把保存生活风俗遗产(living heritage)和数字创造行为(digital creative activity)等有形或无形遗产资源的文化中心和实体纳入了博物馆范畴内。这一补充内容正说明了数字化技术已变得日趋重要,并逐渐在博物馆领域得到研究和应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数字博物馆及博物馆数字化的概念普及,如何举办成功的展览、开展教育活动,宣传博物馆的内涵和对外展示形象,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基地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化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一样,同样具有对文化遗产的保管、研究和陈列功能,其实质内容就在于如何尽可能地保存与发掘文化遗产的信息,使之成为数字化数据,用多媒体手段加以展示。数字博物馆使任何人都能打破时空的限制,获取所需的文物信息。
北京李大钊故居作为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主要展示的并非科技手段本身,因此多媒体展陈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就必须考虑所运用的技术手段、设备和所要表现的历史文化内容、总体展览形式与环境之间的吻合,使观众通过多媒体展陈装置接受到历史文化的信息。
二、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数字博物馆以数字化的手段实现和扩展博物馆的职能,它离不开藏品的保藏、研究和展示这三大要素,是博物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创新。
对于博物馆来说,数字化可以建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藏品档案,实现档案数据的高效检索和馆际交流,建立更广阔、开放的研究平台,以虚拟修复等具体的数字技术手段提高文物保护能力,赋予展陈更多的表现手段,更新人的观念和习惯,从而提高博物馆管理的水平。
数字博物馆是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在信息时代的再现、延伸和扩展,是从传统博物馆的文物征集、编目、登账、建档,到数字博物馆的信息数据采集;从传统博物馆的文物库房保管,到数字博物馆的数据库管理;从传统博物馆的藏品、档案查询,到数字博物馆的信息检索;从传统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宣传教育,到数字博物馆的虚拟展览、网络课堂。
为此,博物馆在数字化建设中,可做到藏品信息管理的数字化。藏品信息管理建立在数字化管理基础之上,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条件。数字化一方面促进了藏品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藏品实体利用的频率,从而保护了藏品实体,解决了传统博物馆藏品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北京李大钊故居于2008年征集了《燕京大学近代文编》、《史学要论》(1923年版)、《中国大学学术讲演集》和《少年中国第二卷上册》4件珍贵文献资料。在文物定级的基础上,我们做了数字化的藏品信息的自动编目、自动全文检索、藏品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藏品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平台等。藏品信息只有在传递过程中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当数字化藏品信息系统建立后,网络成为主要的传输平台,实现了文物信息的快速传播,完成了数字化的藏品信息共享。
三、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实现博物馆信息化
博物馆信息化,是指博物馆各个部门和各项职能都能够利用计算机作为日常工具,构成一个以藏品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支撑、以业务应用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它涵盖博物馆藏品的保管、研究、陈列、教育和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有效地提高了管理和服务水平。
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实现馆藏展示、新闻信息、历史资料、教育活动、讲座报告等的多媒体内容发布,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文件、音频、视频、Flash等,为观众上网参观提供平台,将博物馆的服务从现实世界延伸至虚拟世界。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很多博物馆重现历史,以三维成像技术建立的虚拟展厅各有应用。
我们追求展品独特、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形式新颖、互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展览及教育活动。实践中,我们感到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中多媒体展陈的成功实现是必须建立在科学、文化、技术、艺术等基础上的完美融合。展览和观众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改变传统展览“实物、图片加说明牌”的方式,大量博物馆的实践证明了多媒体技术在展陈中的应用能满足观众对展览的体验与需求,提升了参观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李大钊故居在专题展厅中设置了一段极为珍贵的视频,让观众一睹李大钊代表中国代表团,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发表慷慨激昂的讲演时的风采。
博物馆展览要能够贴近现实、贴近观众,需要应用多媒体辅助展览,将科技手段、展览内容和环境因素等密切结合起来。
1.触摸屏在博物馆陈列工作中的应用
常年以来,博物馆传统的展览过于静态,形式单一,难以吸引众多观众的注意力。
近年来,触摸屏成为博物馆陈列展示的重要辅助手段,它通过把博物馆基本情况、展览内容以及展品信息等多种与博物馆相关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使这些信息在观众需要的时候,通过对触摸屏触摸或点击以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让观众了解和掌握更多信息,如展品的背景知识、使用方法和作用等知识的阐述和动态演示等,使博物馆展览的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满足了各个层次观众的参观、娱乐和研究等方面的需求。
触摸屏直观、动态、画面性强,博物馆藏品信息、展览内容及教育活动等用Flash动画的形式展示,增强了观众的兴趣,使观众易于理解和接受,自己去发掘和体验展品和博物馆所带来的文化知识和文化魅力,是博物馆陈列展示形式的有益补充。
北京李大钊故居将四台触摸屏设置在堂屋、东厢房和专题展厅。分别概述了北京李大钊故居,李大钊生平活动简介,其主要著作目录、突出贡献以及缅怀李大钊。这些触摸屏操作简单,观众参与性强,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架起了良好的互动平台。
2.随e游C200语音导览机
语音导览器可以方便快捷地提供专业的电子讲解服务。
北京李大钊故居在随e游C200语音导览机内设置背景音乐,伴随5种语言(英、法、德、日、汉语)播放。在故居各个展厅适宜的位置,安装了各个讲解点的“标识牌”。语音导览器的充电一体消毒柜具有一次同时为30台语音导览机充电的能力,也可以实现单独为数台语音导览机充电。在C200语音导览机出现升级版软件后,可随时升级新版软件,可谓与时俱进,为中外宾朋参观博物馆,提供讲解服务。
3.博物馆网站建设
北京李大钊故居建立了数字网站,包括首页、故居简介、故居动态、光辉典范、著作文集、研究动态、游览指南、咨询留言、联系我们等栏目板块。
仅以“故居简介”栏目板块为例,通过数字网络,向观众展示了故居的原状陈列展及李大钊在1920—1924年的专题展览。点击该栏目按钮,可以了解1920年春天,李大钊租下石驸马后宅35号(今文华胡同24号),暑假后家人在这个院子里长住,开始有稳定的家庭居住地的情况。可以看到恢复了的1920年春至1924年1月间,李大钊一家在此居住时的原貌,突出反映了李大钊的家庭生活和革命活动。“李大钊在1920—1924”专题展览,选取李大钊工作、生活片段,重点介绍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等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再现伟人当年的风采,展现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最有趣味的是,通过该数字网站,我们可以随时上传故居丰富多彩的活动,如:
(1)“清明时节缅怀名人走进故居”——清明节系列主题活动;(2)“奋斗成就理想”主题活动;(3)“缅怀先烈宣誓明志”主题活动;(4)故居“5.18国际博物馆日——骑自行车探求博物馆珍宝比赛”活动;(5)2008年6月,组织大型报告会,由北京行政学院研究生部主任侯且岸教授作“李大钊与中国先进文化”专题报告;(6)2008年9~12月,与区教委联合举办“李大钊与志成精神”征文活动。故居成为35中学生的德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义务讲解员到故居服务,并进行教学实践和少年团校青年党校活动。配合市纪委“做群众贴心人当人民公仆”的主题活动,配合区直机关工委开展“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投身奥运保障工作”主题实践活动,接待两千余人参观故居。2008年接待七批德国汉堡大学留学生参观。培训北京师范大学的英语志愿者,请他们作为德国学生的志愿讲解员,搭起中德文化交流的平台。
为了达到最佳的宣传教育效果,我们在数字网站上推出了与时俱进的展览,如2008年1-3月,展出的以“光辉的历程——回顾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为主题的展览。策划、组织在各个居委会展出的故居及李大钊个人生平简介专题巡回展览。2008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8家名人故居在王府井地铁站的文化长廊内推出的“文化名人与世界文化”主题展览。包括李大钊故居在内的8家名人故居在月坛公园具服殿推出“文化名人与北京”的主题展览。奥运期间,在故居举办的《中华名人》展览。改革开放30周年,在故居推出的展览——“影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总之,数字博物馆必将在现实博物馆信息化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升华,承担起历史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利用功能,真正成为文博系统的网上宣传平台、教育平台和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