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大洋洲——澳大利亚
48759300000021

第21章 飘散千年的香气——生活百态篇(5)

有些比其邻居生长得快,以便遮掩邻居抢夺阳光。有些会用含毒的触须,或向水里释放致命化学物质,清除其领域内的对手。

此外还有吃珊瑚的动物,例如能吃珊瑚的鹦嘴鱼和刺冠海星。这种海星往往把腹腔吐出来贴在珊瑚礁上把它消化掉。刺冠海星的数量会周期性地剧增,可以把整片珊瑚礁吃得一干二净。海洋风暴和旋风也不断破坏和侵蚀珊瑚礁。

珊瑚礁不断生长,新珊瑚礁露出水面,很快就盖上一层白沙,上面长起植物。这些最先在珊瑚礁上生长的植物,繁殖速度十分惊人。它们结出的耐盐果实可以在水上漂浮数月,漂到适合的地方,发芽生根,为其他植物的生长铺平道路。鸟类为珊瑚礁上植物的生长作出重要贡献,它们把植物的种子散布在礁上,其粪便则使礁石上的土壤肥沃。海鸥喜欢吃龙葵属的浆果,把其种子散布在岛上。黑燕鸥常在腺果藤树上筑巢,其黏性种子往往附在黑燕鸥的翅膀上传播。

大堡礁有数量庞大的热带鱼,还有斑斓奇异的活珊瑚,颜色斑斓、形状百怪:有的像生物,原地浮动不停;有的像植物摇曳滋长。珊瑚的颜色比陆地上植物的色彩还丰富绚丽。加之游弋穿行其间的热带鱼群,你会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活的艺术宫殿,心旷神怡之际,便想打破这种只可视不可触的神秘感,能否入水也身历其境呢?

你会得到一付斯诺克令潜水呼吸换气管,穿上漂浮上衣,戴上潜水镜,纵身入海。只要保持换气管浮出水面,你就可在海中前行,在水下仙境尽情欣赏。如果你想潜水看深水海底风光,便可租一套专业潜水服。专业人员会给你上一堂快速的训练课,然后由当地向导陪伴你在水下参观。当你与有着四种颜色的海葵鱼擦肩而过之时,竟会产生逊色与自卑感,因为那些闻所未闻华丽而高傲的鱼民们,并没有对你这个外来巨物有丝毫好奇与畏惧感,依然行踪如常、目不斜视。这是海洋生物的王国,一个绝色神奇的自由世界。它让你痴迷陶醉,让你不思离去。欣赏之际会萌生了爱与保护它的意识:人类千万不要打破污染这天然完美的净“土”。由于澳大利亚人环保意识较强,且人口较少,海洋资源原始状态还未被破坏,使我们现在还能享受观赏到大量罕见的珊瑚和美妙的热带鱼,当然还能得到足够的海洋特产,像珍珠、珍贝、海参、鲍鱼的施惠。

5.鸟鸣百啭

澳大利亚的树多,花多。暂且不说花草,仅观察澳大利亚的树,就多得很,举目望去有七八棵,或是一片树林。有高大的桉树、柞树、各种杉树,还有棕榈、槟榔、芭蕉等,单是桉树就有30余种。树多,鸟儿自然就多。鸟多,首先是听到的。清晨,东方泛白,即有鸟鸣,初次两三声,渐有回应,五六声,当东方变红时,群鸟啼鸣,声调百转。

在百鸟群声的合唱中,有几种鸟虽然算不上鸟中的歌星,但是它们的鸣叫声使你记忆犹新。

中国人历来把乌鸦看做是不祥之鸟,“乌鸦叫,祸事到”这句警语一直在中国人的心中挥之不去。可是澳洲人却不是这么看待乌鸦。

澳洲乌鸦每天叫得很早,清晨五六点钟,它们就开始出巢鸣叫,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从房后飞到房前,四五成群,呼朋引类,叫个不停,“啊O!啊O!啊-!”前两句高平调,有1/4休止符,后一句降调下滑音,犹如对前两句话语的十分肯定的应答,或是大彻大悟的感叹。

这叫声,听起来也还总有点滑稽。北半球的乌鸦就很少鸣叫,澳洲乌鸦体型较大,鸣叫声也大,在众多的鸟鸣声中,与众不同,自成腔调。

澳大利亚人并不把乌鸦看做是不吉祥的鸟,不然,乌鸦整日里这样“啊O”、“啊O”的叫声,该有多么恼人啊!

澳洲的鹦鹉很多,有50余种,单从羽毛的色彩上分,就有五六个大类。

最常见的是红颏绿鹦鹉和黄颏绿鹦鹉。这两种鹦鹉尾羽均为墨绿色。不论坐在车里还是走在人行道上,鹦鹉的鸣叫声总是不绝于耳,“叽叽嘎嘎”。叫声洪亮清脆,尤其是尾音颇有刚性。有时你感到叫声就在头顶的树上、身后很近的地方,可是突然又会从前面传来那欢快的叫声。仰首望去,“寻它千百度,原来竟在树叶茂密处”。桉树的树叶只长在枝条的末端,一丛丛,一团团,犹如水墨画点染上去的一般,原来鹦鹉就在树叶丛中吃桉树花蜜。当你发现它们时,它们又会欢快地边鸣叫边飞向另一棵树去。鹦鹉鸣叫声的句式变化较多,总有兴高采烈的劲头,还有点顽皮的味道。这鸣叫声与北半球笼中养的牡丹鹦鹉的鸣叫声很相似,大概是鹦鹉的“甲方言与乙方言”的关系吧。

澳大利亚还有一种鸟的叫声,既不是“叽叽”也不是“嘎嘎”,而是“咕咕”,这种鸟就是鸪鸪鸟。鸪鸪鸟的共鸣腔一定很大,鸣叫声传得远。

南山鸪鸪鸟一叫,北山的鸪鸪鸟就会回应。一听见鸪鸪鸟鸣叫声,“咕咕咕——”总有一种走进深山老林的感觉,就仿佛是古人说的“深山闻鹧鸪,总惹离人泪”。鸪鸪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谁与谁呼应,谁不与谁呼应,大概只有鸪鸪鸟说得清。鸪鸪鸟体型小于鸽子,羽毛灰白相间,呈麻色,头上有冠羽直立,俗语称“鸪鸪头”即源于此。

另有一种叫声很像人们口哨声的鸟,听起来是“咕噜噜——吁”、“咕噜噜——吁”尾音上扬,圆滑流畅。如果你坐在树下,模仿吹口哨的声音,这种鸟就会循着口哨声飞来,落在你身旁的大树上,“咕噜噜-吁”地叫着,如果你用口哨回应它们,它们就会在“咕噜噜-吁”的后边加了一个长的颤音来与你对歌。

还有一种鸟的鸣叫声如壮汉大笑,“嘿嘿,哈哈哈!哈哈哈——”当地人俗称为“笑鸟”,嘴大腹白,身褐色鳞羽,头黑白相间,尾短红黑相间,如鸽子大小。

中国有一首笛子独奏曲,名叫《百鸟朝凤》。极尽用笛音之能,描摹百鸟鸣叫,听来欢快悦耳。澳洲树上的鸟,鸣唱起来,也是一首首田园曲、抒情歌。

6.和谐的家园

在澳大利亚,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荒漠,处处都能感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趣,澳洲人对动物的爱心常常会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澳大利亚各个城市、码头、广场,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鸽子目中无人地走来走去,争食人们抛掷的食物。在海边成群的海鸥毫无顾忌地在人们身边穿梭,海狮、海豹在海边尽情戏耍,或在岩石上晒太阳,懒洋洋地躺着,任人观赏。即使你坐在自己家后花园中,喜鹊、斑鸠、白颈鸟,还有成群结对的彩色鹦鹉,都会随时来做客。早晨,乳白色“笑鸟”,很早就会飞到树上来咯咯大笑,把你笑醒为止。在悉尼伍伦岗的海滩上,羽毛很漂亮的翠鸟经常会落在人们的头上或肩上,人们随时都可以拿出照相机与翠鸟来个合影。只要伸出手臂,就会有几只翠鸟落在你的手上,好像家养的一样,对人一点都不陌生。沿着沙滩走去,又会从灌木丛中跳出许多松鼠,跑到人们身边来游戏。孩子可以逗着它玩,一起拍照,人与动物之间气氛非常和谐。

在澳大利亚,公路旁经常可以看到“当心袋鼠!”这种提醒驾车者的警告牌。驾车穿行在澳洲草原的公路上,人们经常会发现前方有几只袋鼠横卧在公路上酣睡,此时,澳大利亚人会伸出食指放在唇边示意人们保持安静。在澳大利亚晚上暖烘烘的柏油路上,经常会有袋鼠前来栖息。这时,迎面驶来的车辆都会悄然停下,熄了车灯。任由这群可爱的袋鼠,旁若无人的酣睡。

1分钟、2分钟……10分钟过去了,没有一声喇叭声,看不见一盏亮着的车灯,也没有人下车驱赶袋鼠。经过十几分钟,领头的袋鼠似乎发现了“礼让”的车辆,才对其家族成员打招呼,于是这群袋鼠才一跳一跳地回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去了。

如果你在澳大利亚开车不慎,辗死一只乌鸦都得接受罚款。如果你敢捕鸟,邻居就会把你告上法庭。据说,有位前往澳大利亚探亲的中国老人在女儿家闲得无事可做,就从花鸟市场上买来一只带笼子的五彩鹦鹉。鹦鹉每天都放声鸣叫,甚得主人喜爱。谁知,没几天区政府就接到邻居的投诉,称鹦鹉每天发出类似呼喊“救命”的叫声,有迫害动物之嫌。区政府有关部门随即派员上门查看,指出鸟笼太小,鸟在里面很不舒服,必须立即改进。迫于无奈,这位老人只得忍痛割爱,将喜爱的鹦鹉放生了。谁知这一举动又遭到邻居的指责,说这头鹦鹉是人工繁殖喂养的,对人有依赖性,你将其放生了,它可能不会自己找食,就会饿死。

悉尼周边有好几个野生动物园,这些动物园展示动物的方式令也人十分惊奇,就是它们的居住区与贯穿其中的路径之间,并没有栅栏铁网,只以一些枯枝很随意地摆放着,以示隔绝标志。这样动物们会不会跑出来呢?当然会跑的。但是这样隔离的用意,是告诉人们绝不可以迈入禁区,但袋鼠和鸸鹋(类似鸵鸟,澳大利亚国徽上左边是袋鼠,右边就是这种鸟)却可以在它们高兴时跨出枯树枝干随意活动,那时候人们就可以零距离地亲近它们,但必须保证不致引起动物的恐慌和不快。澳大利亚之所以这样管理动物,是基于“人道原则”,就是一切以这些动物觉得自由舒服为前提,“人类绝对不能骚扰动物”,这一原则已在澳大利亚民众中形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