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奇效冬病夏治
48801000000001

第1章 冬病夏治基础知识(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防病意识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身体健康与自我保健。近年来,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方法、手段日益受到青睐,绿色食疗盛行天下,保健推拿流行世界,足底按摩风靡全球,这些都足以说明人们对于自我健康的重视,而“冬病夏治”则是近年来一种更为重要、更为神奇、也更为古老的中医治疗或保健方式。

提起“冬病夏治”,一部分人已有尝试,一部分人似曾听说,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就是一头雾水。其实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具有很多的自身特点及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我们还是先通过近年来流行于全国各地的这种治疗方法说起吧。

冬天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高发性季节,风寒的侵袭常使患者反复喘咳不止,而这种病症很顽固,不容易根治,也没有特效的方法。但这些患者却由衷地欢迎夏季三伏天的到来,因为他们的病在冬天治不好,夏天却有对付的办法。中医工作者为了找到开启难症的钥匙,翻阅了大量的医学文献,终于在《张氏医通》这部古医书里找到了一张药方,仅有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几味简单的药物,专门在夏季三伏天贴敷背部穴位。于是着手炮制药剂,在一些患者身上找穴位贴敷,果然第二年冬天许多人未再受病害之苦。中医工作者又继续深入研究,连续贴敷几个夏天,支气管哮喘再也不来折磨这些患者了。这种方法正式运用于临床后,很快在全国普及,几乎人人皆知。现在每年三伏天一到,全国各地都争相开展这一疗法。很多患者反映,这种方法简单实用,把药膏贴上去几小时就拿下来,没痛苦,又方便,就等着过一个安稳的冬天了。

那么反过来,有没有“夏病冬治”,也就是夏天的病却要在冬天治疗才有效呢?当然会有。南方的人常说,“冬天才是与脚气病决战的好时机”。脚气是一种霉菌寄生于皮肤而得的病,在整个夏天尤其是梅雨季节里,这种霉菌繁殖得很快,得脚气病的人也非常多。但是一到冬天,不管多么严重的脚气,也会因瘙痒暂时消失而好转。此时霉菌暂且停止了繁殖,它寄生在皮肤内部,只等夏天一到再重新繁殖为害。如果脚气病在夏天来治,患处因炎症而糜烂,药物的效力难以发挥,甚至还会发生接触性皮炎。而冬天霉菌处于潜伏期,人又不出汗,两脚干燥,正是治疗的最好时机,若在此时用药,收效最大。

正是由于有些疾病在一个特定的季节里发作或加重,而在其他时间减轻,因此,按照疾病的发生和变化规律,治疗上也要顺应天时,即在疾病减轻的季节里予以施治,打破原有的病理循环,使它朝着健康的良性生理循环方面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目前对许多疾病采用择时治疗,“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等一些神奇的医疗方法,则成为中医顺应天时、根据四季变化应用于疾病治疗的最好典范。

作为一个患者,若能了解和掌握季节与疾病的关系,可以对自己所患的病症择时而治,防患于未然,杜绝复发。作为一名医生在诊断治疗时,若能了解和掌握季节与疾病的关系,对制订最佳方案,提高临床疗效,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冬病夏治的基本概念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许多冬季高发的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心脑血管病、风湿病等经过治疗,都会在夏季得到缓解,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夏季可从根本上治疗这些疾病,这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

简单地说,“冬病夏治”就是在夏天的时候治疗冬天的疾病。所谓的“冬病”,是指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症状容易加重的疾病,如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等疾病;“夏治”则是指选择在炎热的夏季之时,主要通过若干疗法如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刺激穴位及药物的渗透吸收,起到疏通经络、健脾益肺、温阳补肾的作用,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扶正固本,从而减少和减轻“冬病”。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根据气血在不同节气的运行变化,并依此制订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如果选取穴位敷贴的方法,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在缓解期服药治疗,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一般说来,“三伏”并不是什么大节气,它属于“杂节”,但我国老百姓极为重视这个不是大节气的节气,民间流传“三伏进补”、“冬病夏治”、“夏练三伏”等谚语和风俗。从入伏第一天起,就意味着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登场。人们常说“热在三伏”,因为进入伏天后,地表温度变高,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热量积累达到最高峰,天气也就最热了。

现代流行病学表明,人类疾病的70%与环境有关。《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就有“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记载。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的生物受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变化的影响,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物候演化规律。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样影响着人类,在人体也表现出生、长、收、藏的生命活动规律。自然界反复无常的变化、太过或不及,人都会受到影响。如阳虚体质患者,易在秋冬季节感受寒邪,则可于春夏两季助阳气生发,给予适当的养阳之品,药物之阳借助机体升发之阳而起到抑阴补阳的作用,从而使阳虚体质得到纠正。夏季三月,从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大暑,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之时,人体阳气发泄,新陈代谢旺盛。天阳下济,地热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会,华实繁茂。

冬病夏治的时间往往选择在三伏天,因为三伏天的“初伏”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是第四个庚日,“末伏”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庚日在五行中属金,肺也属金,所以肺部疾病在庚日治疗效果最好。

“冬病”的产生多为寒湿阻滞经脉、气血不通所致。《灵枢·经脉》说:“经络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集点,而“三伏”又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体皮肤温度、湿度最大,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最为开放,此时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所贴药物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发挥药物的“归经”作用,对相应的脏腑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冬天发病次数,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的方法源远流长,其临床应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了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民间则有常在夏季喝雄黄酒治疗疾病的方法。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当时应用的方法主要是针灸法、砭刺法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等疾患;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与调和剂外敷;南北朝的《刘涓子鬼遗方》用猪胆汁外敷治疗痈肿;唐代的《食疗本草》用胡桃研泥外敷治疗白发;宋代的《太平惠民方》以地龙粪研饼敷在小儿囟门,治疗小儿头热、鼻塞不通;明代的《普济方》用生附子和葱研为泥敷涌泉穴治疗鼻渊,等等,说明贴敷疗法相沿习用甚久;清代的《理瀹骈文》一书集贴敷疗法之大成,标志着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相当完善的水准。

将中药做成膏药进行穴位贴敷,最早是清代的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提出来的,他用白芥子等四味药,磨成细沫,用姜汁调糊后贴敷局部穴位,来防治呼吸道疾患。现在所谓的中药贴敷疗法,就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对药物进行了研究、加工以后,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面,这样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经络,调整阴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由于穴位敷贴法在三伏天的流行,许多患者将冬病夏治和敷贴等同起来,一听冬病夏治就认为是贴膏药。其实敷贴仅仅是冬病夏治诸多治疗方式中的一种。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单纯的穴位敷贴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还需配合中药内服、针灸等综合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应该说冬病夏治是一种系统疗法,方法很多,如中药外敷的即为“三伏贴”,中药内服的即为“三伏补”,采用针灸治疗方法的即为“三伏针”或“三伏灸”。此外,还有中药热敷、中药洗浴、中药熏蒸、药液浸泡、药酒涂擦、饮食调养、按摩推拿等多种方法。只有抓住夏季这个时间段,在疾病相对稳定的时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不可只依靠穴位敷贴。

总的来说,“冬病夏治”融合了中医学、时间医学、免疫医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它的推广是气象与医疗联姻的成果。冬病夏治疗法可以协调人体阴阳达到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作概率,确实是一种以预防养生为理念,具有简、便、廉、验等优点的特色疗法。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冬病夏治的深入认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冬病夏治对于治疗一些与气候有关的疾病,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

冬天的时候,不少人手、足上长冻疮,等到春天就慢慢地自然痊愈。有的医生会建议您在夏天的时候以生姜或者辣椒用力摩擦手足,到了来年冬天,冻疮就不会复发了,这就是典型的“冬病夏治”。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原理又是如何呢?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与自然相关。因此,人体若顺应自然则健康长寿,若逆于自然则往往变生疾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人体阴阳和自然界阴阳变化是相一致的,人应在春夏时节保护体内阳气的生长,以顺应自然阳气的生长;在秋冬之时保养人体的阴气,使体内阴气得以收藏。如易患冻疮之人,多为体内阳气不足,入冬以后,体内阴寒之气渐盛,血液循环就受到阻碍,肌肤失于濡养,冻疮则生。如果在春夏阳气旺盛之际,用生姜等摩擦手足,一方面借助夏季阳气生发,人体阳气随之旺盛,体内凝寒之气易解,可以扶阳祛寒;另一方面可以为秋冬储备阳气,到冬天体内就有足够的阳气去对抗阴寒之气,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清初著名医家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则概括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因此,春夏养阳即顺应自然,“养其内虚之阳”以助生长之能,达到扶正祛邪、促进病愈之目的,这是冬病夏治的基本原理。

前面提到过,“冬病”一般是指易于在冬季发病或者在冬季病情容易加重的疾病。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是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加重或发作的疾病,常见的“冬病”有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过敏性鼻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的疾病。这些疾病发作或加重呈明显的季节性,并且在秋冬季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有些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着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