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流纪事:二五年的五月三十号
48837100000018

第18章 工会活动的坚持和各地总工会的恢复与建立(2)

会后,组织了盛大的群众游行。以此为开端,天津的革命运动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国民军进驻天津后,天津总工会即恢复公开工作,在大东旅社挂牌办公。1926年元旦下午,天津国民大会结束后,天津总工会在新会所举行隆重的升旗典礼。总工会负责人安幸生主持了典礼并作报告,他说:总工会被军阀李景林封闭后,“表面上虽似无形消散,——而内部的进行,未尝一日停止”,今天这样盛大的升旗典礼,“表明军阀只能摧残我们工会的形势,不能消灭我们工会的精神”。他希望全体工友“加倍努力,以期得到最广大最坚固之团结”。1月9日,天津总工会发表宣言,强调“工会是保护工人利益的纲织。有了强大的工会,资本家才不敢无故打骂、开除工人。有了坚固的工会,军阀才不敢任意压迫、逮捕、枪杀工人。加入工会,工人生活才有依靠,才没人敢欺侮工人”,号召工人团结起来,迅速恢复和拥护工会。1月25日,天津总工会创办了《工人小报》。中共天津地委主办的工运刊物《工人生活》也由秘密出版改为公开发行。

在中共天津地委的指导下,天津总工会领导各业工会的恢复和创立,在短时间中就取得很大的成绩,纺织、海员、码头、印刷、油漆、地毯、雕刻及京奉铁路、津浦铁路等工会先后恢复,新建了人力车、烟草、电车、邮务等职业工会和一批工厂工会。总工会还设立了3个区工会办事处。

1925年底,全市工会会员为17900多人,到1926年增加到32200多人,与工会有联系的工人更达10多万。

国民军进驻唐山以后,在建立赵各庄煤矿工会中被捕工人全部获释,京春路唐山制造厂工会率先恢复。1926年1月17日,开滦五矿工人代表大会在唐山召开,成立了开滦五矿总工会筹备处。1月18日上午,开滦五矿工会代表将奉军掠到天津的赵各庄煤矿工会牌匾,用红绸包裹送到赵各庄工会,4000多名矿工列队迎接。下午,召开工人大会,8000余人到会,当袁达石宣布赵各庄煤矿工会正式恢复时,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大会发表了欢迎国民军宣言,提出开滦五矿工人愿与国民军共同作战,打倒奉系军阀和与奉系勾结的日本军国主义,建立纯正的为人民的政府。宣言同时也表示:“我们希望国民军的将士们要了解,只有与人民自始至终的合作,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同时更要了解,军士来自人民,所以军士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大会还通过了致全国总工会的报告,表示开滦工人“愿在全国总工会的指导之下,与各地工友一致努力,打倒帝国主义及媚外军阀,达到国民革命之目的”。1月28日,开滦五矿总工会在马家沟马路街正式成立,负责人为左智、衰筱岚。大会通过了决议案和《告工人同志书》。《告工人同志书》指出工会是工人的司令部,是为工人的利益而工作的,工人应当参加工会,保护工会,服从工会的领导,“倘若我们不参加工会,保护它,驱除工贼并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我们将永远被资本家压迫”。

五卅运动中,北京总工会就已秘密成立,1925年11月22日,总工会在北京大学三院举行升旗礼,到会500余人,中共党团、全国铁路总工会和广东外交代表团的工人代表出席并发表了演说。中共党团代表演说时,“工人群众大鼓掌,最后且呼我们的党团万岁,工人非常信仰工会”。到同年底,建立140多个工会小组,3个工厂委员会,工会会员达到1400余人。

1926年1月1日,北京总工会召开成立大会,开滦五矿总工会、京汉铁路总工会等40余团体1000余人出席。大会通过了章程,选举了执行委员会。成立宣言提出了北京工人的基本要求:增加工资,减少工作时间,反对带活制,减少学徒年限,发放学徒工资,星期日休息,放假不得扣薪,不得任意开除工友,规定劳动保护法,颁布工会条例,废除治安警察法,承认工人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自由。它的成立,是北京地区工运发展的重要标志,《向导》载文评价了它的功绩:“半年来北京的民众运动,所以革命化,北京总工会实在是一个主要的动力。”

随着吴佩孚再起后与张作霖联手对付冯玉祥国民军,国民军作战失利,其辖区工运形势再度逆转。1926年3月,直军占据河南,河南全省总工会与京汉、陇海两铁路工会均遭封闭,主要领导人被迫转移,机关瘫痪。京汉铁路郑州站开除工人30多人,陇海路开除工人50多人,豫丰纱厂工会被解散。5月,中共豫陕区委改组,由于干部或转移、或被捕,致使工人运动委员会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暂时停止办公。

3月22日,国民军撤出天津。天津总工会迁入英租界义庆里40号秘密办公,从此,天津总工会的旗号再没有打出。天津工运是在赵世炎的亲自领导下发展起来的,北伐期间未能再现雄姿,除了军阀褚玉璞比李景林更残暴外,可能与赵世炎南下上海,指导力量削弱也有关系。

1926年2月7日至16日,全国铁路工人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天津举行,出席会议的18条铁路代表58人,代表着全国有组织的铁路员工7万多人。在中共北方区委的直接指导下,大会开得非常成功。9日至16日,大会的正式会议在天津法租界国民饭店内举行。罗章龙代表铁总报告了一年来的工作。议程还有政治、劳动、工人与政党、路工与农民、全国总工会、上海总工会、本会中央局、各路总分工会等20余项报告,与会代表就组织、宣传、协作、救济、自卫等五大问题展开了讨论,提交了40多件提案,通过了《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报告决议案》等28项决议。大会对铁总简章作了部分修改,定会名为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规定总会执行委员会由正式执委13人、候补执委7人组成,执委会推选5人组成常委会,另推候补常委3人。常委会设书记1人,组织部主任、宣传部主任各1人,2月15日上午,选举罗章龙、吴雨铭、孙云鹏、康景星、王荷波、丁子明、史文彬、周振声、韩金波、刘文松、傅景阳、李连、邓培为执行委员,施衡清、杨纪六、潘玉华、沈干城、唐复星、李万春(缺1人)为候补执行委员,组成新一届领导机构。

这次大会对全国铁路工运作了新的部署。在工会组织建设方面,强调巩固与发展并重,使铁总真正成为群众性的组织。在发展工会数量的同时,通过普遍建立工会小组的办法,使工会形成严密有序的网络。

会后,铁总组织部制定了《铁路工会小组细则》。在教育和宣传工作方面,大会决议针对目前工人中存在的把工会只当作要求加薪的工具的倾向,提出要始终注意把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结合起来。在工会组织不成熟的地方,以经济斗争引起工人走上政治斗争的兴趣;政治斗争一旦发生,工会当领导工友勇猛参加。要区别宣传和鼓动,前者偏于长期工作,后者着重于当前工作,二者不能互相取代。要注意建立工人内部的统一战线。本次大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故大会毋忘目前赞助国民革命工作之外,更应本阶级斗争之精神,对于中国共产党予以最高之同情和援助”。对于有关工人经济利益的合作社问题,大会决议提出要从增强工人团结的角度,而不是单纯为了经济利益去办合作社,合作社必须在工会的指导和管理之下。与城市工厂工人相比,铁路工人易于与农民取得联系,尤其是工务处工人大多由本地农民组成,大会决议要求各工会酌量情形设立特种机关,发动所在地农民参加国民革命,使之发挥工人阶级同盟军的作用。

第三次大会规划了新形势下铁路工运的方略,把扫灭奉系军阀和直系,完成国民革命,列为首要任务,宣布“一切初衷,为工人自身利益与自由,民族之解放与独立,誓死奋斗”。大会闭幕后,铁路总工会机关设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