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流纪事》百团大战
48858700000017

第17章 百团大战的是非评价

(一)关于百团大战评价的历史阶段

百团大战在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战役。70年来,对于百团大战的评说,一般认为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当时取得了巨大胜利,这个阶段是完全肯定,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都赞扬这样的破袭战,主张应该再来几次。第二阶段是1943年到1945年中共七大。因为1941年发生皖南事变,新四军损失惨重。根据地遭受空前困难。这时有人就把皖南事变和根据地困难与百团大战联系起来。但是这阶段对百团大战的评价客观肯定。延安整风中进行了充分探讨和科学分析,到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对“百团大战”作出了全面的评价。1943年2月,罗瑞卿在太行分局的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客观地评价指出:“就在今天检讨起来,“百团大战”也是正确的。虽然百团大战有它的消极面,这就是过分暴露了自己,刺激了敌人(包括国内敌人在内)。但百团大战的军事收获,尤其是政治上的收获,如振奋人心,打击了当时国内的投降妥协倾向,打击了东方慕尼黑的阴谋,破坏了敌寇军事进攻与政治诱降双管齐下的计划,以及我党我军在国际、国内政治地位的更大提高,等等,这一切的伟大意义,是不容抹煞的。因此,百团大战的积极方面是主要的,而消极方面是部分的。”“七大”之前,华北座谈会,一些人就对百团大战是否犯错误提出疑问,并对彭德怀进行抨击。在“七大”时朱德同志着重指出:不能因为百团大战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便不去找出其中的严重原则错误的一面;更不能因为有上述的原则错误因而根本否认百团大战的成就。第三阶段,1959年7月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为发动百团大战的主角彭德怀被错误批判犯了右倾错误,因此对于百团大战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批评随之而来。当时各种党史和现代史书上,各地的纪念馆、展览会上,百团大战也被清理出了党史和军史。甚至有人指责“这次百团大战从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到组织路线都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这是彭德怀违背毛主席人民战争伟大战略思想,坚持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典型表现,是形‘左’实右的资产阶级反动军事路线的活标本,是他背着毛主席党中央搞独立王国的罪恶产物。这次战役给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恶果”。说“彭德怀用大量牺牲我军实力来保卫蒋介石的投降主义路线”。百团大战是否过早暴露了目标,招致日军的报复,导致根据地的困难和损失,甚至导致了蒋介石的积极反共,等等。总之是对百团大战全面否定。当然,这些批评是经不起推敲的。第四阶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78年12月4日,中央给彭德怀平反,虽然也指出,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不顾客观条件实行攻坚战,给根据地和八路军带来巨大损失。百团大战的评价又开始以肯定为主,对百团大战的评价又客观起来。

(二)解答当前关于百团大战存在的几点不同看法

一是关于在造成根据地困难的原因之中,百团大战应该只是造成困难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确实在百团大战结束后的1941年和1942年进入最困难的时期。人们很自然地把它同百团大战联系在一起,归罪于百团大战。表面上看也好像是那么回事。但是仔细分析,百团大战只不过是个引子而已。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敌人把军事打击的重点转向我敌后抗日根据地,对蒋介石以政治谈判诱降为主。到1939年底,华北日军的兵力已由年初的13个半师团30万人,增加到22个师团44万人,兵力增加近50%。因此解放区严重困难始于日本侵略军的残酷扫荡。但是,日军把作战重点转向解放区,并不是百团大战后才确定的。

1939年9月,华北日军总司令多田骏实施“囚笼政策”,导致华北各个根据地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所以“百团大战”前,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就已经很激烈而频繁了。据《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书中的统计“:抗战第二、第三两年敌人对华北千人以上“扫荡”有109次之多,使用兵力在50万左右。其中1万人到2万人的大“扫荡”有7次,3万人以上的大“扫荡”有两次,还有一次6万人以上的大“扫荡”。配合这些“扫荡”,敌人大肆修筑铁路、公路、据点碉堡。1939年到1940年两年中,改在华北修复的路有1870公里,公路有15600公里,新建碉堡据点2749个,1940年的碉堡据点比1939年增加4倍。”华北还有多达14万人的伪军,被用来对付抗日根据地。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了准备南进,日本就一定要加紧进攻解放区以巩固华北。同时,蒋介石国民党在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以来加紧反共,包围封锁根据地,也是造成解放区困难的一个因素。蒋介石不断发动反共高潮,制造摩擦,杀害八路军、新四军,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了自卫,与国民党军发生了战斗,造成了根据地困难,因此日军和国民党军对根据地的进攻也造成了根据地的困难。

连年灾荒也是解放区出现严重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1940年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在复何应钦、白崇禧的佳电中指出:“华北地区,水旱风虫敌五灾并重,树叶成粮,道殣相望,该地军民已甚感维持之困难……”

百团大战造成的困难是因为百团大战过早地暴露了八路军在华北敌后的强大力量,日军极为恐慌,为了巩固他们的后方,日军加紧实行其对根据地的军事打击。百团大战后,日军更换了华北派遣军的司令官,以“常胜将军”冈村宁茨代替多田骏,改变了战略战术,增派军队,进行“报复扫荡”,并多次实行“治安强化运动”,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夺,给根据地军民造成大量损失。据统计,从1941年初到1943年底,敌人对华北根据地进行千人以上“扫荡”174次,较前两年增加2/3,使用兵力83万多人。在敌人的疯狂进攻下,华北根据地缩小,晋察冀根据地缩小1/3,晋东南缩小1/3,冀中、冀东大部分地区变为游击区。同时,蒋介石通过百团大战发现八路军发展之大之快,人数之多,极为不快,心中嫉恨,所以给予八路军给养供应更少,八路军只能自力更生,也加剧了根据地困难。

二是百团大战已经上报过中央和毛泽东,不是无组织无纪律。关于百团大战的发动中共中央是否知道。当时凡是八路军总部下达各军区、师的电报都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军委,各军区、师给八路军总部的重要报告也同时上报中央军委,百团大战的战前的部署、计划、作战命令也都向中央军委报告。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野战总司令部 就给中央军委送过一个关于发动百团大战的报告。战役发起后总部每天编发的《百团大战要报》,也是呈报中央军委。有“彭德怀背着毛主席发动百团大战”、“中央事前不知道”的说法,成了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的一条重要“罪状”,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才得以澄清;军史资料公布了7月22日这份上报(中央)军委、下达各军区(师)领导同志的《战役预备命令》;接着又在档案馆里查到了《战役预备命令》通过无线电波发到延安后的收文原件,证明它当天就被抄送毛泽东、王稼祥、朱德、洛甫、王明、康生、陈云、邓子恢、任弼时、谭启龙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有关领导。并且党中央和毛泽东对于百团大战是知道的,而且是公开表示支持的。党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和评论,对百团大战表示热烈赞扬和支持外,党中央还几次在正式文件中肯定了“百团大战”。1940年9月10日《中央关于时局趋向的指示》中说,“我党50万大军积极行动于敌后(尤其是此次华北百团战役),则给了日寇以沉重打击,给了全国人民以无穷的希望”。还有前边提到的党中央关于“击敌和友”的指示,把百团大战作为一个范例,要山东、华中等地也仿照执行。在延安时期,党中央机关人数很少,经常主持中央工作的就是毛泽东同志。中央正式发文件,毛泽东同志当然是知道的。前边说过,延安各界召开庆祝百团大战胜利的群众大会,毛泽东同志是参加了的,而且身列大会主席团的第一名。不仅如此,毛泽东同志当时还亲自给彭德怀同志打过电报,祝贺百团大战的胜利。据彭德怀同志回忆:“毛泽东同志在那次战役胜利时还来电嘉奖说,百团大战实在振奋人心,可否再组织一两次那样的战役。”还有1940年12月22日,毛泽东还和朱德、王稼祥联名给彭德怀发了一份电报,针对蒋介石正在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的形势,要求八路军总部对外不要宣告百团大战已经结束,而要“利用百团大战的声势去反对他”。这些都有史料可查,所以不能说百团大战没有通知党中央、违反党中央的意志。

三是百团大战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民心较量的重要转折点之一。百团大战暴露了共产党军事实力,招致了国民党强硬派的担心,所以决心遏制共产党军事力量的发展。1940年10月9日,就在蒋介石禁止宣传百团大战同一天,国民党发出皓电向新四军准备下杀手,要求新四军一个月内全部撤到黄河以北。百团大战是1月24日结束的。就在百团大战胜利结束30天之后,蒋介石一伙就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围剿”新四军。有人也因此指责彭德怀,似乎不搞百团大战,蒋介石就不敢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抗日救国是当时最大的政治。国共双方谁积极抗战,谁就会得到拥护,百团大战,共产党尽管暴露了实力,遭到日军和国民党报复,但是赢得了民心,一定程度上也反衬了国民党的抗战无能。不久,皖南事变发生,共产党揭露了国民党反共的本质,舆论还是站在坚持抗日、积极抗日的共产党一方。这就不得不提到百团大战的功劳,是百团大战使国内外认识到了是共产党在积极抗战,国民党在妥协退让,因此对于皖南事变的解决,百团大战无疑发挥了重大作用。从九一八抗战以来,国民党开始丧失民心,此后组织几次会战,坚持抗战赢回了一些,但是国民党节节败退有目共睹。而百团大战使中国共产党影响日盛。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地位的降低和共产党地位的提高,形成了国共力量对比发生某种变化的关键”。这其中,百团大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文化大革命”期间,深受迫害的彭德怀面对百团大战的种种非难和否定,还说:“从总的方面看,百团大战对粉碎国民党当时对我党‘游而不击’的诬蔑,对争取中间层、动摇派,对团结整个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挽救国家危亡,奋力反抗日本侵略者,对全世界认识我党领导下的民众威力,都是有力有利有功的!”“没有百团大战,就没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就没有后来我们的百万正规军和几百万民兵,就没有后来的广阔的解放区和解放战争的战场!”“那些诬蔑百团大战的人,你们不仅替日本侵略中国作了辩护,也为蒋介石长期以来对我们党抗日丰功的诬蔑当了义务宣传员!你们呀,是什么人呢?是无知,是无耻?还是其他用心?我很怀疑。”总之,百团大战功大于过,无可厚非。

当然,到目前为止,百团大战的历史并不是什么都搞清楚了,由于资料还没有完全公开,有些历史问题还是缺乏了解。比如从公开的资料看,毛泽东给百团大战的指示很少,所以毛泽东在百团大战期间的思考和认识及发挥的作用等问题,由于史料所限就没搞清楚。还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这就是历史,只能尽可能恢复本来面目,而不可能一清二楚,这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