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大参考(2013-2014)
48867900000037

第37章 数据报告(3)

大数据具有激发社会变革的力量,但释放这种能量,需要严谨的数据治理、富有洞见的数据分析。在政策制定阶段,数据分析是决定政策质量高低的关键性因素。对历史数据的有效分析,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新计划的制订提供宝贵的借鉴;对当前及未来影响政府活动的可能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辅之以同期其他国家(地区)同类活动的运行比较,可以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更为直接、更加重要的参考。在政策实施阶段,数据分析能够有效监控政策实施情况。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监控,可以掌握政策是否按计划实施,哪些因素会影响政策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对于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失误,数据分析工作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给决策者,提出补救或修正措施。在政策评估阶段,数据分析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政策的实施有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产生了哪些其他方面的后果……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来解答,并且对未来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大数据正在帮助提高民主政府的透明度。一个建立在“开放数据”概念上的运动已经形成,其诉求超出了目前在发达民主国家已经十分常见的信息自由法。这一运动的支持者呼吁政府把手上浩如烟海的普通数据向公众开放。

与此同时,在政府推动使用大数据的同时,它们还需要保护公众免受不正当市场垄断的侵害。管理大数据的法规甚至可能成为国家间的角斗场。出于对反托拉斯和保护隐私的关切,欧洲各国政府已经在严查谷歌公司。脸谱网可能会成为世界各地类似行动的打击目标,因为它持有太多的个人数据。

大数据作为跨越式发展主导力量已成国家竞争前沿

在当今世界发展中,大数据研究至关重要,数据管理及应用对国家治理模式、组织决策、个人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它不仅是各国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基础,而且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力量。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作用前所未有地凸显,成为国家竞争的前沿、企业创新的来源。

哈佛大学定量社会学研究所主任盖瑞·金以“一场革命”来形容大数据技术给学术、商业和政府管理带来的变化,认为“大数据技术将触及任何一个领域”。不仅在商业方面,大数据在社会建设方面的作为同样令人惊叹,智能电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的蓬勃兴起,都与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息息相关。

对大数据技术的成功运用,将改变日常生活、企业决策和国家治理的面貌,带来惊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美国着名摄影师兼作家里克·斯莫兰便认为,大数据将成为人类的仪表盘,一个帮助人们对付贫困、犯罪和污染的智能工具。

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及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前列的美国,视大数据为“未来的新石油”,给发展大数据赋予了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并积极倡导和实践大数据的应用,已成为全球大数据领域的先行者2013年3月22日,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奥巴马政府将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并表示一个国家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及解释运用的能力将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甚至将成为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开展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通过高速率的通信网络搭建人们的信息交流网络,进而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该计划促使海量数据的产生,却未能实现对数据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海量数据的具有巨大价值被白白浪费。

目前,美国在大数据发展与应用方面已经形成较为普遍的共识,美国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商业企业、科研院校都在结合各自实际需求,推进大数据应用。

其一,以大数据应用支撑政务活动开展。美国积极运用大数据推动政府管理方式变革和管理能力提升,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依托数据及数据分析进行决策,将之用于公共政策、舆情监控、犯罪预测、反恐等活动。例如,作为美国警界最早的大数据预测分析试点单位,圣克鲁斯警察局通过分析城市数据源和社交网络数据,能够发现犯罪趋势和犯罪模式,对重点区域的犯罪概率等进行预测。作为大数据的强力倡导者,奥巴马及其团队创新性地将大数据应用到竞选活动中,通过对近两年搜集、存储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寻找和锁定潜在的己方选民,运用数字化策略定位拉拢中间派选民及筹集选举资金,成为将大数据价值与魅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典型。

其二,以大数据应用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美国的微博、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用户众多,积累了海量历史数据,并在不断产生新的数据。

美国的人口、交通、医疗等公共事业部门通过对这些新媒体数据的挖掘,实现了对人口流动、交通拥堵、传染病蔓延等情况的实时分析。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戴德县将数十种关键县政工作和迈阿密市紧密联系起来,帮助政府在制定治理水资源、减少交通拥堵和提升公共安全等方面决策时提供了更好的信息支撑。

其三,以大数据应用提高商业决策水平。美国商业企业运用大数据进行决策的案例不胜枚举。沃尔玛、可口可乐等消费企业借助数据分析掌握消费者习惯,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成为应用大数据的早期获益者。最为人乐道的案例之一就是沃尔玛通过分析挖掘销售数据,发现并实施了“啤酒+尿布”的营销策略。除上述行业外,医疗卫生、交通物流、金融等领域的机构和企业,都在逐步发现大数据的价值,加入应用大数据的行列。例如,西雅图儿童医院通过应用可视化数据分析技术,有效减少了医疗事故,帮助医院节省了300万美元的供应链成本。华尔街“德温特资本市场”公司通过分析3.4亿微博账户的留言,判断民众情绪,并依据人们高兴时买股票、焦虑时抛售股票的规律,决定公司买卖股票的时机,从而获取盈利。

大数据在美国之所以能被迅速、广泛应用,与美国高度重视大数据价值、积极推动数据开放和拥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信息技术企业分不开。

首先,美国政府将大数据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1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出的一份建议显示,大数据相关技术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但美国联邦政府对其研发投资却明显不足。而通过“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可以深度挖掘大数据的潜在巨大价值,带动产业的升级换代。联邦政府应当加大投资研发力度。作为对这一建议的回应,2012年3月29日,奥巴马政府宣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

此举标志着,美国把应对大数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形成了全体动员格局。《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提出,应当通过对海量和复杂的数字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从中获得真知灼见,以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能力。根据这一计划,美国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包括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国土安全、生物医药等。同时组建“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涉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研究院、能源部、国防部等6个联邦政府部门,宣布将启动2亿美元的投资计划,提高从大量数据中访问、组织、收集发现信息的工具和技术水平。这使得美国成为全球首个将大数据从商业行为上升到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的国家。《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一书称,美国将“大数据”上升至国家意志,将大数据发展战略从商业行为上升到国家意志的层面,这将对未来十年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在美国政府的实际运作中,大数据技术已经进入了应用阶段。不久前,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首席技术官格斯·汉特便在旧金山举行的一次讨论会上透露了大数据技术对追踪恐怖分子和监控社会情绪的作用。他以“阿拉伯之春”举例说,大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多少人和哪些人正在从温和立场变得更为激进,并“算出”谁可能会采取对某些人有害的行动。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倡议企业、科研院校和非营利机构一起集中资源,共同促进大数据发展。例如,伯克利加州大学、迪肯大学等专门开设了研究大数据的相关课程,培养下一代的“数据科学家”。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份报告说,美国需要150万精通数据的经理人员以及14万至19万深度数据分析方面的专家。目前,已有美国大学专门开设了研究大数据技术的课程,培养下一代的“数据科学家”,一些美国公司也在向大学提供研究资助,并赞助与大数据有关的比赛。目前美国正在握紧大数据这个人类科技领域的最新仪表盘,以求继续保持科技领先地位。

其次,数据开放为大数据应用提供创新“源头”。大量数据的可获得是大数据价值实现和最大化的前提。自20世纪以来,美国国会、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法规,对数据的收集、发布、使用和管理等环节出了具体的规定。经过几十年的修改完善,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框架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