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48868600000027

第27章 政务舆情年度大回顾(1)

从14次政治局会议、11次集体学习看中央领导关注什么

至2013年年底,新一届政府工作已近一年。据IUD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监测,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2013年12月上旬,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会议14次,其中11次中央政治局会议,2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1次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开展集体学习共11次,其中有5次是请相关领域专家作为讲解人,有3次是由部级官员作为主讲人,有1次是由6位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作为主讲人,还有1次是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将“课堂”搬出中南海的“现场”学习。

“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政府要保基本兜底线”……盘点历次会议和集体学习,不难看出,新一届政府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攻坚克难,出手不凡。“促改革”快马加鞭、“稳增长”长短兼顾、“惠民生”一举多得……新一届政府的施政思路正逐渐呈现。

中央政治局会议聚焦六大关键词

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2013年12月上旬,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共召开11次中央政治局会议,2次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和1次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

盘点这14次中央政治局相关会议的主题内容,党的建设是始终放在首要位置的议题,占了全部会议的一半。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2013年6月22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处理好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的会议,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还连续召开了六个半天的专门会议。此外,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判断和关键部署也是政治局会议一个重要的议题,这一主题集中体现在2013年4月25日和2013年7月30日的两次会议当中。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会议〕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会议(第一次)

〔时间〕2012年11月16日

〔主要议题〕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

〔主要内容〕会议指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八项规定

〔会议〕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会议(第二次)

〔时间〕2012年12月4日

〔主要议题〕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主要内容〕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改进调查研究。要切实改进会风。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要规范出访活动。要改进警卫工作。要改进新闻报道。要严格文稿发表。要厉行勤俭节约的规定。

〔媒体评论〕新华社2012年12月12日发表题为《将“八项规定”落到实处》的评论员文章。文章说,不封路、不清场、不铺地毯,没有安排群众迎送、没有出现欢迎标语和横幅,开会不要求提交发言稿……十八大后第一次赴外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严格执行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文章说,将“八项规定”落到实处,关键是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解决实际问题。

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文章最后指出,将“八项规定”落到实处,绝非一时一日之功,必须长期坚持不懈。

反对“四风”

〔会议〕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

〔时间〕2013年6月19日

〔主要议题〕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

〔主要内容〕会议指出,作风问题是腐败的温床。解决好党员干部作风问题要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紧密结合起来。要深刻剖析产生“四风”的思想根源,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媒体评论〕2013年8月1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狠刹奢靡之风》。文章指出,近年来,一些地方举办的豪华文艺晚会和高成本节庆活动,群众反映强烈,中央高度关注。中宣部等5部门发出通知,强调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和节庆演出,明确提出严控党政机关举办文艺晚会等具体要求和监督检查职责。这是落实中央关于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重要举措,是宣传文化系统边学边查边改、以实际行动反对“四风”的一次亮剑。

那些豪华铺张的晚会和节庆演出,往往由财政出资或摊派资金,增加了企业和群众的负担,浪费严重,容易助长不正之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文章强调,直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边学边查边改,是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题中之意。中央一再强调,反对“四风”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一掷千金的豪华晚会,铺张浪费的节庆演出,就是奢靡之风的突出表现。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和节庆演出,是宣传文化领域反对“四风”的重要突破口,有利于破除文化领域的浮躁之气、奢华之风,形成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导向,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会议〕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会议(第六次)

〔时间〕2013年4月19日

〔主要议题〕研究部署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

〔主要内容〕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经济形势

〔会议〕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第八次)

〔时间〕2013年7月30日

〔主要议题〕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主要内容〕会议认为,2013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开局是好的。会议提出的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是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在当前经济增速逐季回落的背景下,会议提出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这意味着为中国经济明确了预定发展目标,绝不能让经济大起大落,务必确保完成全年任务,实现良好开局。

防腐反腐

〔会议〕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会议(第十一次)

〔时间〕2013年8月27日

〔主要议题〕研究部署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等工作

〔主要内容〕会议决定2013年11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并审议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这为今后5年党的反腐败工作明确了方向,确定了准则。

会议强调,必须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注重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会议还听取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筹备工作汇报。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前沿课题

2012年11月17日,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开启了新的集体学习之旅,IUD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整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进行的10次集体学习,涉及内容广泛又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包括了政策、理论、党史、国史、治国方略等,充分展现了党中央治国安邦之信心,同时也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题,习近平亲自讲课,新华社全文发表习近平的讲话,这是以往所没有的。

与以往相比,新一轮集体学习较为罕见地出现由部级官员授课。在2013年1月28日和2013年2月23日两次集体学习中的“授课者”中,包括外交部部长杨洁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国务院法制办主任宋大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以及“两高”的负责人(以上各部门负责人为当时任职)进行讲座,这种现象“很少见”。这些官员都是各自领域内专家型官员,他们对所管辖的领域颇有研究。

另外,由六名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作为主讲的集体学习也是新一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一个创新。在2013年6月25日的第七次集体学习中,马凯、刘奇葆、范长龙、孟建柱、赵乐际、胡春华做了重点发言。

6人都是2012年首次入局的新委员。从年龄、背景、所任职位都颇具代表性,并非随意之选。

从学习的内容看,生态文明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一个亮点。

2013年5月24日上午,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从学习形式上看,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中关村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33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破解“改革红利”

2013年,截至12月底共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39次。其中,全国两会后产生的新一届中央政府履职以来,李克强总理先后主持召开33次国务院常务会,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转型。

“简政放权”“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政府要保基本兜底线”……盘点历次会议,不难看出,新一届政府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都有实质性动作,33次会议共涉及49个重要议题。

新一届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改革红利”展开,其中涉及简政放权的会议有3次,先后取消和下放165项行政审批事项。

此外,还有涉及“营改增”的财税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的金融改革,以及农业改革、铁路投融资改革、养老服务改革的会议等。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关注的10个问题

问题1: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新一届国务院第1、2、6、10、18、20、24次国务院常务会议:

2013年3月18日、3月27日、4月24日、5月31日、7月31日、8月21日、9月25日及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

会议重点及核心观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问题2: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第3、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2013年4月3日、5月8日

会议重点及核心观点:贯彻落实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行综合配套改革,推动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收入。会议确定,选择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要整合优化使用存量支农资金,有效应对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同时要注重研究长效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政策和资金都要往这一方向倾斜,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问题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7次国务院常务会议:2013年5月6日

会议重点及核心观点:会议确定2013年在行政体制、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民生、统筹城乡、农业农村、科技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并强调,对各项改革重点任务都要按照明确的时间节点抓紧抓好,对已部署并正在推进的国有企业、深化开放、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及其他领域的改革,要继续按照职能分工抓好落实。会议要求,在推进改革中,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各项改革顺利有效推进。

问题4:金融助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第13次国务院常务会议:2013年6月19日

会议重点及核心观点:金融和实体经济密不可分。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金融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逐步有序不停地推进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扩大内需,更扎实地做好金融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