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侯赢在市场里找到朱亥,两人相互寒暄时,信陵君就站在一旁默默等候。过了很长时间,信陵君脚都站麻了,侯赢却仍和朱亥聊个没完。信陵君的随从实在忍不住了,纷纷小声抱怨侯赢倚老卖老,太不识抬举了。信陵君听到后连忙厉声予以喝止。见当朝的贵公子信陵君竟然不声不响地站在市场里,看热闹的人越集越多,等弄清情况后,都众口一词地指责侯赢。侯赢一边和朱亥聊天,一边偷眼观察。发现信陵君等得越久,脸上的神情反而越加谦恭。他这才辞别朱亥,上车跟信陵君前去赴宴。
信陵君家里请来的陪客早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可谁也不敢离开。望着宴席上空着的首席,众人窃窃私语,猜不透信陵君请的是何方贵客,难道是魏王要亲自驾临吗?大家心里忐忑不安地想着。当信陵君毕恭毕敬地陪着侯赢步入宴席时,侯赢毫不谦让地坐在首席上,心安理得地接过信陵君斟满的酒一饮而尽。众人抬头一看,信陵君请的贵客居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糟老头子,不觉大失所望。可碍于信陵君的面子,大家不好说什么,便都坐下来闷头喝酒。
酒宴散后,侯赢这才悄悄对信陵君说:“老夫本是个看守城门的无名小卒,承蒙公子错爱,亲自登门拜访,又设宴款待,不胜荣幸之至。老夫让公子在市场里等了那么久,围观的人都觉得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老夫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都是因为公子厚待老夫,老夫无以报答,所以才用这种方式成全公子的名声啊!老夫让公子降尊纡贵地站在市场里等着,那么多人骂老夫不识抬举。别人越骂老夫,越替公子抱不平,就越敬佩公子礼贤下士的风范。老夫赴宴故意来晚,让公子邀来的达官显贵们等得心焦,又毫不客气地坐了首席,也是同一道理。在座的达官显贵们哪一位不从心里钦佩公子的容人之量呢?公子天生睿智,路人皆知。如今公子礼贤下士的名声再传扬开去,必然天下归心,公子的前程将不可限量啊。”信陵君听了这番话,恍然大悟,从心里感激侯赢,越发相信自己没有看错人。从此,侯赢做了信陵君的贵宾。
信陵君能够招揽到侯赢,当然获益匪浅。首先,在大庭广众之下,信陵君亲自驾驶马车迎接侯赢,并在闹市站了很久,让市人围观,实际上成就了自己礼贤下士的美名;其次,侯赢后来还向信陵君举荐了朋友朱亥,并和朱亥一起帮助信陵君完成了击退秦军的壮举,成就了信陵君的事业和一世的英名。
人际交往中,一个人道德品质和修养的好坏是决定其与他人相处得好与坏的重要因素。道德品质高尚、个人修养好就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敬;如果不注重个人道德品质修养就难以与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连真心的朋友都交不到。我们身边就不乏这样的人:有的人看自己一枝花,看别人豆腐渣,自我感觉良好,盛气凌人;还有的人一事当前往往从一己私利出发,见到好处就争抢,遇到问题就推诿,甚至给别人拆台。这些人生活中之所以难有朋友,归根到底就是在自身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方面出了问题。
也许有人觉得,有些人道德品质不好,个人修养难以恭维,身边不是照样有许多朋友吗?其实这种所谓“朋友”只不过是势利朋友罢了,谈不上真正的朋友,别人与他交往不是冲着他的人品人格去的,而可能是奔着他的权势去的,是为了相互利用以达到个人目的。一旦他丧失了势力地位,没有了利用价值后,那些所谓的“挚友”就会离他而去。而真正的朋友恰与之相反,不会锦上添花,只会雪中送炭。所以说,要想收获真正的友谊,拥有真正的朋友,最终要靠良好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只有用高尚的道德修养赢得的友谊和感情才是真诚的,才会历久弥坚。
天下最让人崇敬的人就是有德之人。他们总是按照良心法则去做人做事,从而能赢得人心。一个人能够赢得人心,就会有很多朋友,就会事有所成。
【原典】
为人君,止于仁。
4身为国君就要做到仁政
【译文】
作为国君,他的言行要做到仁政。
以仁治国广收人心
为人君者或者领导者只有赢得人心的支持,才能顺利地展开工作,达到“国治而天下平”的目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仁”作为自己的行事做人准则。
齐国曾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且与秦国对峙到最后。田氏(田桓子)在齐国的得宠也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早在春秋初年,陈国发生内乱,陈国的公子完逃奔到齐国,此为陈氏(陈即田,古音陈、田不分)在齐国最早出现的记载。齐桓公很赏识他,要他做卿官,他只接受了做管理工匠的职务。后来在反对权臣庆封的斗争中,田桓子积极地站在国君这边,在反对齐惠公的后代——栾氏、高氏的斗争中,田氏也站在国君这一边。这些斗争逐渐使田氏在齐国站稳了脚跟,而且政治、经济势力也越来越强大。
首先,田桓子用大斗出、小斗进的手段广为笼络人心。齐国原有的量具分两种进制,田桓子自己改用了统一的进制量具,比公家的量制明显增大。在往外借粮时,田桓子使用自己的家量,往里收回粮食时使用公量,虽然自己吃了亏,却赢得了广大百姓的好评。据说当时的民众大量逃往田氏门下,“归之如流水”,而田氏则把这些人藏起来,并不上报户数,称之为“隐民”。
凭借争取民心奠定的政治基础,又经过两次较大的斗争取得的胜利,公元前386年,周安王仿照当初“三晋”的例子,正式封田和为齐侯,即田太公。田氏在齐国的发迹,据《左传》记载,曾有“五世其昌”,“八世之后莫之与京”的卦辞。从公子完逃到齐国,到田桓子娶齐侯之女为妻,奠定田氏在齐的地位,恰好五代;至田襄子成为实际上的国君,恰好是八代。其实,这卦辞的“应验”很可能是后人根据历史事实造出来的。
纵观春秋战国时代三次以臣代君的重大历史事件,极有意味深长之感。三次卿大夫夺权虽各有不同,但其共同之处却还是存在的,那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老话。鲁国的季孙氏致力于笼络人心,晋国的赵氏倡行“仁政”,齐国的田氏煞费苦心地在百姓中树立威望就更不待言了。尤其是田氏,其八代奋斗历史值得后人好好地研究。
以臣代君说是阴谋也好,说是篡权也罢,若能符合民意、顺于民心也就有了成功的可能。至于如何评价它则见仁见智。我们在这里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想阐明《大学》的观点:有了人心的支持,便没有做不成的事。帝王也好,平头百姓也好,如果你是一个察人所想、急人所需的人,那你做起事来一定处处有贵人相助,顺风顺水。
【原典】
为人臣,止于敬。
5身为人臣就要做到恭敬
【译文】
作为属臣,他的言行要做到恭敬。为上级分忧就是最大的“敬”
身为人臣首先要做到恭敬。《大学》中的真正意思是恭敬不是恭维,不是想费尽心机在言行上阿谀奉承,而是想方设法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替君王(上级)分忧,这就是最大的“敬”。
战国时期,赵惠王得到一个稀世珍宝——和氏璧。秦昭王听说后,派人给赵惠王送信,要求用十五个城邑换这块璧。赵王把大臣和将领们召来商量,大家都觉得很为难。秦国依仗自己国强兵盛,名为交换,实则强取。赵国若是同意交换,秦国得到璧必定不肯交城;赵国若是不同意,秦国就会借口向赵国出兵。最终,赵国决定派一个人去回复秦国。赵惠王左思右想,找不到合适的人。这时,缪贤推荐蔺相如。惠王想考察蔺相如能否当此重任,便把他召来问道:“秦国要用十五个城换我这块璧,你看能换吗?”相如说:“秦强赵弱,大王不能不换。”惠王又问:“秦国拿了我的璧,又不给我城,怎么办?”相如说:“臣下愿意为大王出使秦国。秦若将十五城划入赵国版图,臣下把璧留在秦国,秦若背信弃义,臣下一定将璧完好归还赵国。”惠王见相如果然有勇有谋,就同意他带璧出使秦国。
秦昭王在章台接见相如,他接过和氏璧,乐得眉开眼笑,拿给身边的大臣和美人们欣赏。相如见秦王绝口不提交城的事,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璧中不足,有一块斑点,让臣下指给您看。”昭王把璧还给相如,相如快步走到一根大柱子前,怒发冲冠,厉声说道:“大王答应我国君主以城换璧,我国大臣认为秦国贪婪无信,不同意把璧送来。臣下以为平民百姓尚且不相欺骗,更何况堂堂大国呢?今臣见大王根本无意交城,所以把璧拿回来。大王若是逼臣,臣就将头和璧一起在这柱上撞碎。”说罢,握璧对着柱子。秦昭王怕撞碎了和氏璧,慌忙下座对相如好言道歉,又让人拿来地图,指划出给赵国的十五个城。相如看出昭王毫无诚意就说:“和氏璧是天下至宝,赵王让臣下送璧时,曾经斋戒五天以示恭敬。现在大王接受此宝,也要斋戒五天,还请备下九宾的礼仪,这样臣下才能交出璧。”秦昭王无奈,只得应允。相如乘此机会派人偷偷把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设九宾之礼,请相如交璧。相如从容不迫地说:“臣下怕大王欺骗赵国,已经将璧送回国了。秦国是强国,只需派一个信使,赵国就马上把璧送来了,现在若是交给赵国十五个城,赵王又怎敢欺骗大王不把璧献上呢?”昭王一听,气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左右的人要把相如拉出去打死,昭王阻止说:“算了吧,杀死他也得不到璧了,又何必为此事断绝两国的关系呢!”把相如放了。相如回到赵国,赵王称赞他说,因为他的勇敢才使赵国在强国面前维护了尊严,并封他为上大夫。
秦昭王又派使者通知赵王说,秦国愿与赵国修好,请赵王到渑池相会。赵王畏惧秦国,打算不去。蔺相如和上卿廉颇将军商议说:“大王若不去赴会,就是向诸侯表示赵国弱小胆怯,这样做有损国威,应当去。”二人向赵王劝行,蔺相如自告奋勇为赵王保驾。
赵惠王和秦昭王各带随从到了渑池,见礼后,置酒宴会。饮到半酣时,秦王开口道:“寡人听说赵王擅长音乐,今有瑟在此,请赵王奏上一曲。”赵王不敢推辞,只得奏了一曲。秦王拍手叫好,并命御史将此事记下来。御史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令赵王鼓瑟。”蔺相如见赵王受辱,挺身而出,对秦王说:“我们赵王也听说秦王善于秦声,臣现奉上盆缶,请秦王击之,以相娱乐。”秦王怒容满面,没有吭声。相如立即取来盛酒的瓦器,跪请于秦王面前,秦王不肯击。蔺相如厉声说:“大王难道仗恃秦国强大吗?现在五步之内,我蔺相如要将颈血溅到大王身上!”秦王身边随从叫道:“相如不得无礼!”冲上前要杀蔺相如。相如怒目圆睁,大声叱责,把这些人都吓得退了回去,秦王惧怕相如,只得勉强击了一下。相如站起身,令赵国御史记上:“某年某月某日,赵王与秦王会于渑池,令秦王击缶。”
秦国群臣不肯罢休,纷纷站起来喊:“今日秦赵和好,请赵割十五城为秦王祝寿。”相如毫不退让,说:“那么,也请秦割咸阳为赵王祝寿。”咸阳是秦国都城,秦国岂能割让,直到宴会结束,秦国也没压倒赵国。
赵惠王回国后认为蔺相如不畏强暴,又一次使赵国不受辱于秦国,功劳最大,拜他为上卿。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蔺相如之所以能拿出这样的勇气和智慧,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他对赵王的“敬”,也正因为这个“敬”,历史上才有了蔺相如“渑池之会”这样的千古美谈。这也是后辈人臣、下属们最值得向蔺相如学习的地方。
【原典】
为人子,止于孝。
6身为儿女就要尽孝道
【译文】
作为儿女,他的言行要符合孝道。
世间百善孝为先
世上至亲至近者当非父母莫属,父母的生养之恩是一个人一辈子都报答不完的。一个人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反映出他的道德水准。古语说: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通俗地讲就是不孝之人最可耻。正是这个孝道让我们的文明在亲情的温馨中延续了几千年。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孝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春秋时,陈留有位少年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聪睿机智,尊敬长辈。可是他父亲却极不孝顺,恨不得孙元觉的爷爷早点过世。
一天,孙元觉的父亲忽然把病弱的老父亲装在筐里,要把他扔进深山,元觉跪着请求,父亲不理,推车进山。他将老人扔在地上,转身要走,元觉却拾起筐说:“我要带回家,到你老了,也要用它送你到这里。”
父亲大惊:“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元觉说:“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怎样做。”父亲悔悟了,忙把老人接回家,从此十分孝敬他。
汉文帝时,齐国太仓令(管理粮食仓库的职官)淳于意清正廉明,为人称道。他生有五女,常以无儿为憾。文帝十三年,淳于意因有失职守被处重刑。淳于意在被押解长安前抱怨只生女儿不生儿子,在遇到大事时实在没有什么好处!他的小女儿淳于缇萦对其父的遭遇不满。于是随父来到长安,给文帝上了一书:“我的父亲淳于意作为齐地太仓令,齐地人民都说他办事公允、廉洁,现在因为犯事而被处重刑,我以为人死不能复生,重刑之下即使侥幸活下来也不能再过平常生活,虽然想要改过自新但也没路可走。所以我愿意为父赎罪,身入官府,作为奴婢,使得父亲能有悔过自新的机会。”书达文帝之后,文帝为其精神所感动,下诏免去淳于意的刑罚,并下令免去全国肉体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