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全鉴(第2版)
48906700000024

第24章 言辞有度:话要恰到好处,把握分寸尺度(2)

阴险之人,每个地方都有,这种人常常是一个团体纷扰之所在,他们的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很令人讨厌,所以有些人对这种人不但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不合时宜地仇视小人固然能表现出你的正义,但这并不是保身之道,反而凸显了你的正义的不切实际。

【原典】

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

【译释】

为人处世既不要同流合污陷于庸俗,也不故做清高、标新立异;做事情不应该使人产生厌恶,也不应该故意迎合讨人欢心。

处世不偏,行事适宜

行事得当,不偏不过

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分子,也是社会舞台上的一个角色。要使自身的角色能演绎得好,能较好地融注于这个舞台之上,就必须掌握一定的为人处世之准则。那么,这个为人处世的准则到底是什么呢?也就是《菜根谭》中所言“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即既不能盲目追随他人,同流合污,也不能故意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既不能过分清高惹人讨厌,也不能媚态十足取悦他人。这实际上就是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尺度问题。

那么,在与人交往中,就需要注意言行,做到分寸有度、举止得体。尤其在他人眼皮之下,切不可为讨好某些权势之人而过于溜须拍马。因为有时过分的媚态和殷勤往往会让旁边的人下不了台,由此,在你得到宠幸的同时,也会在别人的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当情形发生一定变化时,很可能就是你厄运降临的时候了。

李斯在历史上似乎一直是正面人物。一是他在辅助秦始皇建立千古第一大帝国方面起了巨大作用,对秦王朝和整个历史而言,他是有功的;二是后来他一家人死于赵高之手,人们总是同情弱者的。但在大秦帝国的掘墓人中,赵高固然是始作俑者,李斯却也难逃干系。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托关系在郡里从事抄抄写写的工作。有一天,李斯蹲在厕所里方便,发现生活在厕所里的老鼠们只能吃粪便,而一旦有人来或狗进来,就吓得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一次他到官仓办事,发现生活在官仓里的老鼠一个个悠然自在地吃着上等的粮食,既没有狗来咬它们,人来了也无动于衷。李斯因而感慨万分:大家都同为老鼠,只是由于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命运真是有天壤之别呀。一个人成为别人羡慕的成功人士或是被人讥笑的失败者,也和老鼠们的境遇是一个道理。

这位年轻的后生决定要做一只官仓里的成功老鼠。他当即向长官辞职,因为他深知,在这种科员的位置上哪怕干上八辈子也是没有前途的。

李斯辞职后,投奔了当时全国最有名气的大学者荀子,向他学习帝王治国之术。学成之后,李斯审时度势地看到,楚国虽是自己的父母之邦,却早已江河日下,其他几个国家也不足与之为谋,唯有西边的秦国正如日中天,于是打起背包就投到了秦相吕不韦门下。

在秦国,李斯果然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就从吕不韦门下混饭的舍人,混到了最高法院大法官(廷尉)。随着东方六国一个个烟消云散,李斯也升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首相(丞相)。

秦始皇在旅途中突然去世,这是帝国最大的变故和最重要的机密。李斯以行政第一长官的身份认为,现在车驾还在回咸阳的途中,皇上已去世,太子却没有即位,如果一旦将这个消息散发出去必然会引起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的骚动。于是,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只限于包括李斯、赵高和胡亥等五六个人知道的范围内。

秦始皇的尸体被放置在他一直乘坐的温凉车上,为了掩盖尸体可能发出的臭味,秦始皇的坐驾后面紧跟了一辆装满咸带鱼和鲍鱼之类水产的车。秦始皇每天要吃的饭,也照常由侍者送入车内,再由胡亥等人趁人不注意时拿出来倒掉。文武百官要上奏的,照例由李斯在一旁代为处理。

赵高在说动了胡亥动手政变后,下一个必须说服的人就是李斯。没有李斯的援手,一切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赵高真不愧是一流的鼓动家,天生就具有煽动性。他对李斯说:“您知道,皇上去世了,写了一封遗书给长子扶苏,要他回咸阳主持丧事,继位为君。但这封信还没有送走,皇上就去世了,除了我以外,还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情。现在,这封信和皇上的印章都在我手里,让谁当太子继承皇位,也就是你我二人的事了。您觉得我们该怎么办呢?”

李斯政治觉悟还是有一些的,不然也不可能爬到那么高的位置。他当即正色道:“你哪里来的这种亡国之言?这种事是我们当臣子的人可以讨论的吗?”

赵高这位演说家和鼓动家,最善于干的事就是捏住别人的软肋做思想工作。他不慌不忙地向李斯说:“丞相啊,你还是自我掂量一下吧。论才能,你能与蒙恬相提并论吗?论功劳,你能与蒙恬不分高下吗?论谋略,你能与蒙恬一比高低吗?论人心,你能与蒙恬并驾齐驱吗?论和即将继位的扶苏的关系,你能赶得上蒙恬吗?”

这几个问题也是李斯经常为之苦恼的,蒙恬作为名将和皇长子扶苏的心腹,一直是他心中难以抹掉的阴影。李斯回答:“这五者我都不如蒙恬。”

赵高进一步说:“我在内宫之中管事二十多年了,从没见到过有哪位丞相级别的高级官员得到过善终,一朝天子一朝臣,都没有能经历过两代的。皇上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扶苏为人刚毅正直,深得人心,一旦他真的成为天子,肯定会启用和他私交甚好关系很铁的蒙恬代替你。你只能告老还乡,郁郁而终罢了。而皇上幼子胡亥是我的学生,此人礼贤下士,轻财重义,完全有人君的风范,要是你肯在关键时刻帮他一把,他难道不知恩图报?”

李斯虽然内心有着太多的担忧,但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背弃秦始皇遗诏另立新君。他引述历史,想反过来说服赵高:“我听说晋国因废立太子之故,造成国家三代不得安宁;齐桓公兄弟争夺继承权,闹得祸起萧墙;商纣王杀兄屠叔,弄得国破家亡。这三者都是前车之鉴,我李某如何敢违背先帝的旨意,参与这种非人臣所为之事呢?”

赵高可不吃这一套以古喻今的说法,他厉声道:“当今的大权即将操作在胡亥手里,你如果识时务的话,自然免不了继续荣华富贵,泽及子孙;反之,完全可能落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李斯知道赵高的这番话可不是威胁,呆了,“仰天而叹,垂泪太息”,说:“天啊,我李斯生逢乱世,既然不能以死来报答先帝,我的命运又将托付到哪里呢?”

其实,在李斯这声愧对先帝的叹息中,他已经与赵高和幕后的胡亥同流合污,一同结成了秦帝国的掘墓同盟。而大秦帝国的朗朗乾坤,也蒙上了越积越重的阴霾。

把握处世行事的尺度是很难的,因为这既需要良好的道德水准,还要有丰富的人生历练经验作为基础。不同流合污是对的,但还要尽量避免小人的打击排挤和威逼利诱。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就像是浪和水的关系,同是一个性质,但表现形态不同,在相容的情况下,保持各自的样子。

【原典】

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蹊。

【译释】

口是心灵的大门,假如大门防守不严,内中机密就会全部泄露;意志是心的双脚,意志不坚定,就可能会像跛脚一般走入邪路。

守口应密,防意当严

信口闲话不宜多

人际交往中不仅需要有守口如瓶的戒意,而且更要注意语言的艺术美。

人们要善于“守口”,而“守口”也是需要意志来磨炼的。所谓守口如瓶,就体现出一个人的控制能力。能够做到善于“守口”,想必也就能够做到该言则言,不该言的则绝不会乱说。

“把门带上!”总经理指了指门,又指了指椅子:“你坐!”

小葛的心开始狂跳,没有任何迹象,自己又做得很好,不会有什么不幸的事要发生吧。

可是,总经理为什么这么严肃呢?想起刚才离开办公室的时候,秘书王小姐也用很奇怪的眼神盯着自己。

小葛想,如果不是有什么大事,总经理怎么会突然叫我上来呢?

正想着,总经理转过身,清了清喉咙,问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公司十楼,正在重新装修?”

“是的!是的!”

“因为公司要成立一个新的研究发展部门,表面看,跟你现在负责的部门平行,实际要高一层,甚至可以说,在未来可能成为决策单位。”

“是的!是的!”

“也可以说这个部门要直接对我负责,也直接由我管。”总经理站起身,看着窗外:“我一直没有对外说,连董事长都没讲。”突然转身,眼睛射出两道光:“我觉得你不错,信得过,打算把你调过去负责。也可以说,以后你就是我的耳目,你要把公司的一切状况汇集了,向我报告。我想,你了解我的意思,在我下达人事命令之前,不能对任何人说,连我的秘书,都不知道。更甭说我妻子了,她如果告诉董事长,就轮不到你了。”

“是的!是的!”

小葛临出门,总经理还用食指在嘴上比了个手势。

“这下子,我成红人了!”电梯往下降,小葛的心却往上升。想想总经理身边,全是他妻子娘家的人,现在开始有好戏看了。

“而这好戏的主角之一,竟是我!”小葛笑了起来。

不过进自己办公室时,小葛还是把脸板下。王秘书虽然追着问,小葛只摇摇头。

当天下班,他没走,清了清抽屉,把不用的东西全扔了。心想“在那个大办公室里,怎么能摆这样的小东西呢?”想到大办公室,小葛兴奋得再也坐不住。看办公室的人都走光了,溜进电梯,直按十楼。十楼灯光通明,几个工人正在油漆,总务室姜主任也在场。

“大兴土木,要做什么用啊?”小葛故意问。

“不知道!总经理交代的。”姜主任摊摊手,又一笑:“您该知道吧?听说今天他找您上去过?”

小葛心一惊,忙说:“没什么大事!”就匆匆下楼了。

第二天,小葛一早就把王秘书叫来训了一顿。

“是不是你说的?为什么连姜主任都知道总经理找我?”

“姜主任?”秘书愣了一下。

“总务室姜主任!”小葛沉声说,“昨天他在十楼问我。”

“十楼?”

“不要提了!”小葛把秘书赶出去,又叫了进来:“记住!什么人问,都不要说,就说你不知道。你如果想跟着我,就嘴紧一点,吃不了亏!”

大概为了表现,王秘书下班也没走,先帮小葛复印几份重要的文件,又收捡了自己的抽屉。

“你收拾东西干什么?”小葛经过时,笑嘻嘻地问。

“您不是也收拾东西吗?”王秘书歪着头笑笑。小葛第一次发觉,这个近四十的女人,居然还有点媚。

“要不要到十楼看看?”小葛指指上面。

“好哇!”王秘书高兴地跳了起来。

电梯在十楼停下,门打开,吓一跳,正碰见董事长,笑呵呵地进来,后面跟着总经理,还有总经理夫人。

又隔一个礼拜,小葛的“资料”已经准备齐全了,他知道这些报表,都是将来分析的利器,他要好好为总经理,争一片江山。

人事命令发布了——公司新成立研究发展部,由原业务部方经理接任。小葛为什么空喜一场?是谁破坏了他的“好事”?

当然是董事长!

董事长原来不是不知道吗?是谁走漏了风声?

小葛没说、王秘书没说,总经理更不会说,是谁说的呢?

世上的情形就这么奇妙,你会发现人们似乎有一种特殊的第六感,把那些蛛丝马迹设法联想在一起,开始猜、开始问,并且由对方的反应中归纳,最后得到结论。

所以,你再细看看前面的故事,就会发现,小葛确实什么都没说,但他用行动说了。他干吗收拾东西?又何必上十楼。就算董事长没由姜主任那里听说,而出面阻止,只怕总经理看到这种情形,也不会再用小葛的。

世上有许多事都隐含着机密,做不到守口如瓶,就难免招惹是非。即使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也不能在言谈或任何行动上表现出来。做事必须注意“隔墙有耳,守口如瓶”。守口是需要意志来磨炼的,因为用说话来表达思想、表现才能本是人的一种需求,由好说到守口如瓶,没有控制自己的坚强意志的能力很难做到。

【原典】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勿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反之,勿轻矫其所难。

【译释】

善于启迪人心的人,应当借助人心中已经证明了的地方渐渐地启发开导他,不要生硬地打开心中一时还想不通的地方;善于改变世风的人,应该先从容易改变的着手逐步使它改变,不要轻易地改变其中难以改变的陋习。

潜移默化,启迪人心

言语要委婉

说话的方式有多种,比如直言不讳、迂回曲折、正话反说、潜移默化、察言观色等等。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力求使自己表达的观点嵌入对方的心中,并为其接受。而在不同的情形下,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所取得的效果是绝对不一样的。为此,说话应根据不同的情形,该直接时直接,该婉转时婉转。如果一味地直言就不可取了,因为不适当的直言如同反面说话一样,是一种消极和否定的语言暗示,不是使人抵触反感,就是使人顾虑重重,增加心理压力。在很多情况下,潜移默化,婉转表达,不失为一种尊重中便于接受的良法,它回荡着春风宜人之感。

虽说是“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一般情况下人们大多是不喜欢听“逆耳”之言的,就是有理性认识的人,也往往会在“逆耳”中产生反感情绪。

可以说,就连再开明的领导在内心里也不会欢迎太直白的“逆耳”之言的。即使你的意见非常中肯,他对这样的进言方式也会不满。为此,潜移默化不失为一种良好启迪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