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全鉴(第2版)
48906700000007

第7章 求学问道:专心领悟妙理,步入学用境界(1)

求学问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想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必须持之以恒,长期耕耘。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并不是为了装点门面,附庸风雅。心平气和地去读书,书中自有人生道理,为虚名去读书,到头来一场空,求名不成反误其身。

【原典】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要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译释】

把绳索当锯子摩擦久了可锯断木头,水滴落在石头上时间一久就可穿透坚石,同理,做学问的人也要努力用功才能有所成就;各方细水汇集在一起自然能形成一股细流,瓜果成熟之后自然会脱离枝蔓而掉落,而修行学道的人也要听任自然才能获得正果。

水滴石穿,瓜熟蒂落

绳锯木可断,水滴石能穿

无论学道,还是习艺,坚持始终如一,认准了就干下去,不改初衷,自然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正如俗语所说,皇天不负有心人,百炼成钢,功成圆满。求学问道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思想,要勤于积累,不断充实自己。积累就得勤学。历史上勤学苦练的事例太多了,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代代相传。

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些警言都是在勉励人做事要有恒心毅力,只要锲而不舍,拥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定有成功的一天。另外,上面一段话的后部分也劝世人不要急功近利,要静得住心,耐得住性,勤于积累,不断充实自己。

凡事不可强求,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而只有顺应自然,等机会成熟了才能水到渠成,获得正果。

“绳锯木断”,即绳子能把木头锯断。是说力量虽小,只要坚持就能成功。“水滴石穿”,即水滴能把石头穿透。常比喻力量虽小,但坚持就能出现奇迹。“水到渠成”,指水流到的地方会自然形成沟渠,比喻做事要顺其自然,条件成熟就会成功。“天机”,指天赋的灵机,即天意的意思。

荀子《劝学篇》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果在学习中知难而退,浅尝辄止,那必定学无所成。“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寓含着的就是一种坚毅的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勇气,一种坚定必胜的信念。它包含着对意志品质的磨炼和考验。能够经受住生活中的磨炼与考验,在学习中也就不会畏惧任何障碍了。

宋濂,字景濂,明朝初年浦江人。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主修《元史》,参加了明初许多重大文化活动,参与了明初制定典章制度的工作,颇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被人认为是明朝开国大臣之中的佼佼者。

宋濂年幼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寒,但他苦学不辍。有一次天气特别寒冷,冰天雪地,北风狂吼,以至于砚台里的墨都结成了冰,但宋濂仍然苦学,不敢有所松懈,借来的书坚持要抄好送回去。抄完了书,天色已晚,仍然冒着严寒,一路跑着去还书给人家,从不超过约定的还书日期。因为他守信,许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他看。他因此能够博览群书,增加见识,为他以后成才奠定了基础。

面对贫困、饥饿和寒冷,宋濂不以为意,不以为苦,努力向学。到了20岁,他成年了,就更加渴慕圣贤之道,但是也知道自己所在的穷乡僻壤缺乏名士大师,于是不顾疲劳常常跑到几百里以外的地方,寻找自己同乡中那些已有成就的前辈学习。有一位同乡位尊名旺,到他那里的名人也很多,有不少人赶来他那里学习。但他的言辞和语气很不客气,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宋濂就侍立在旁边,手里拿着儒家经典向他请教,俯下身子,侧耳细听,唯恐落下什么没有听明白。有时候这位名气很大的同乡,对他提出的问题不耐烦了,就大声斥责他,他则脸色更加恭敬,礼节愈加周到,连一句话也不敢说。看到老师高兴的时候,就又去向他虚心请教。

后来宋濂觉得这样学习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就到学馆里拜师学习。他一个人背着书箱,拖着鞋子,从家里走了出来。寒冬的大风,吹得他东倒西歪,数尺深的大雪,把脚下的皮肤都冻裂了,鲜血直流。等到了学馆,人几乎冻死,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学馆中的仆人拿着热水把他全身慢慢地擦热,用被子盖好,很长时间以后,他才有了知觉,缓了过来。

为了求学,宋濂住在旅馆之中,一天只吃两顿饭,什么新鲜的菜,美味的鱼、肉都没有,生活十分艰辛。但他根本没有把吃得不如人,住得不如人,穿得不如人这种表面上的苦当回事。

正是宋濂能忍受穷苦,具有持之以恒、勤而不辍的精神,才得以成就一番事业的。他的那些同学一个个生活得很富足,可又有几人名留青史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经得住艰难困苦的考验,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人生一定会谱写出精彩。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是经年修行的积累所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就是刻苦修习的结果。

【原典】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译释】

做学问就要集中精神,一心一意致力于研究。如果在修养道德的时候仍不忘记成败与名誉,必定不会有真正的造诣;如果读书的时候只喜欢附庸风雅,吟诗咏文,必定难以深入内心,有所收获。

修德忘名,读书深心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与思是求取学问,敲开奥秘之门的宝贵所在。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句中的“收拾精神”,指收拢散漫的意念,即聚精会神的意思。“并归一路”,指会在一处,也就是专心研究学问。“事功”,事业功名之意。“实诣”,即实际造诣。“深心”,指有所成就的意思。这段话总的是告诉人们,要想学有所成,必须静心专注,刻苦攻读,不能流于浮浅,故弄风雅,意念杂乱、三心二意的人是学不成东西的。

古今中外,凡有真才实学的学者,必须下真工夫才能求真学问。但是也有一些人只知道吟风弄月,讲求风雅而不务实,只学到一些皮毛。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对学习、事业都不会有帮助。我们读书应该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三株药业集团总裁吴炳新,出身贫寒。面对残酷的人生,吴炳新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下地捡粪、除草、灭虫、挖地、挑水等体力活一年干到头,从不空闲。直到11岁时,大哥决定,再穷也要让炳新上学读书。苦难的生活使炳新朦胧地懂得,穷人的孩子要有出头之日,自古以来就是要靠读书。这样才能自己养活自己,才能有立足之地。

吴炳新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拼命地学习,争分夺秒地往前赶课程。没有书,就用手抄;没有纸,用石板代替;没有笔,用石块划。夏天的晚上,别人乘凉神侃的时候,他趴在油灯下苦读;冬天双手冻得通红僵硬,他照旧写字做算术。放学后,他跟大哥去干农活也随身带上一本书,休息时,不是大声朗读课文就是用树枝写写画画。这样,悟性很高的吴炳新仅用4年时间就学完了6年的高小课程。这时,贫穷中断了他的学校生活。不能在学校学习,吴炳新就开始借书读,只要谁家有书,他就去借,别人不肯借,他就硬“赖”在别人家里看。

每个人的道路不同。有的人是在干中学习的,也获得了成功;而对于吴炳新来说,由于年龄已大,起步晚,就必须更早地做好准备,等机遇出现时,才可能及时抓住。

1954年,全国普遍成立了初级社,16岁的吴炳新自告奋勇当了村初级社会计。由于他的运算能力过人,加之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乡亲们就给他取了两个绰号“铁算子”和“铜嘴子”,后来他又成了11个高级社的总会计。1958年,吴炳新被乡亲们推选去支援包钢建设,包头矿务局把他招收为国家正式职工。由于他忠实可靠,工作出色,不久就担任了主管会计,后来又被提升为销售科长。面对这些,吴炳新并不满足,他感觉到自己的能量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与老同志比,与知识分子比,与矿上一些有文化的人比,差距很大,尽管自己努力工作,可总是赶不上人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发现自己最大的弱点是知识不够,理论功底不坚实。为此,他发誓要补上这一课。

他夜夜攻读,对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广泛涉猎。他成了一个学习狂,什么都学,没有目的,没有边际。要不是改革开放年代到来,他会这么一直学下去。

当吴炳新在学习的汪洋大海中载沉载浮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了。吴炳新凭着自己的学识经历,强烈地意识到,党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这意味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对于个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吴炳新在一次又一次的反省、剖析自己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中要有所作为,特别是要有大的作为,非要进一步充实自己的经济理论不可。在吴炳新的知识结构中,经济理论比较薄弱,尤其是商品经济理论更为薄弱。于是他又一次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以求能大展宏图。

吴炳新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在包头搜集他能搜集到的一切经济学著作。他白天工作,晚上经常学习到深夜。这样,他系统地学习了欧洲的工业史,尤其是对资本以及由资本所带来的一切社会变迁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研究。然后他又研读了大量的经济学理论,从英国大卫·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到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经济理论,吴炳新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他最不能忘记的是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日子。一天晚上,他和一位教师,后来在三株辉煌时期担任过三株公司下属的研究所所长的王龙卿讨论积累趋势,情急之处,两个人开始大声地辩论,老伴还误认为吴炳新和王龙卿在吵架,马上赶来劝阻他们。一直讨论到下半夜,两个人饥肠辘辘,吴炳新才找来一碟花生米和半瓶散装老白干。三杯酒下肚后,两人又进入激烈的讨论状态。

吴炳新在这段时间里,不仅研读了大量的经济学著作,而且还写下了数十万字的经济学论文。这些颇有独到见解的论文,虽然是十多年之后才得以面世,但它仍在经济学界、社会学界、文化界、金融界、新闻界、政界和商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历来做学问讲究个勤字,勤中苦,苦中乐,本来就没捷径可寻。所谓“读书之乐无窍门,不在聪明只在勤”。课堂上所学只是师傅领进了门,要想有高深造诣全靠自己下苦功。读书只知道吟风弄月讲求风雅,寻章摘句不务实学,不求甚解也不深思,这种人永远不可能求到真才实学。

【原典】

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赍盗粮矣。

【译释】

心中有一方净土,能够做到纯洁无瑕的人,才能够研读诗书,学习圣贤的美德。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看见一个好的行为就偷偷地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听到一句好的话就借以掩盖自己的缺点,这种行为便成了向敌人资助武器和向盗贼赠送粮食了。

心地干净,方可读学

心地纯洁,方可读圣贤之书

一个心地纯洁、品德高尚的人精于学问,更注重志向。只有志向远大之士,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读书修学,在于心地安宁。美文佳作,却是人间真情。心地无瑕,犹如璞玉,不用雕琢,而性情如水,不用矫饰,却馥郁芬芳。读书寂寞,文章贫寒,不用人家夸赞溢美,却尽得天机妙味,体理自然。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大文人,他满腹才学,却无心功名八股,安心做个靠教书评书养家糊口的“六等秀才”。他在独尊儒术、崇尚理学的时风中,偏偏钟爱为正统文人所不齿的稗官野史,被人称为“狂士”“怪杰”。他对此全不在意,终日纵酒著书,我行我素,不求闻达,不修边幅。当时人记载,说他常常饮酒谐谑,谈禅说道,能三四昼夜不醉,仙仙然有出尘之致。

清代顺治年间的学者五蝉曾言:“文章者,人之枝叶也;道德者,人之根本也;必根本立而枝叶繁焉。中鲜道德,外饰文章,虽有枝叶,其本立主亡。”鲜明地道出了“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的始然。一个有学问的人,未必就是利于社会,益于大众的人,还要看其品德好坏。持有纯洁的品德而求得学问,才能使自身发出美丽之光,从而造福于人,对社会作出贡献。句子中“心地干净”,指心灵纯美、洁白无瑕之意。“窃以济私”,意为偷偷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假以覆短”,借佳句名言掩饰自己的过失。“赍”,付与之意。

道德是人立身的根本。假如个人品行败坏,心术不端,那么有了学术不但不会去施德行善,反而会做出更多的坏事来。因为,这些人会将所掌握的学术作为武器而无恶不作。比如社会上有些人利用所学的技能,盗制淫秽光盘,偷制假钞,在网络上行骗,等等,皆属如此。所以说,如果一个人缺德太深,其才越高,则祸害越大。

李斯作为荀卿门下的一名弟子,妒能害贤,不讲正道,阴险之极,正可谓是“藉寇兵而赍盗粮矣”。所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德才兼备才具意义。学问只有掌握在有德之人手中才能发挥出良好的作用,也才能对人和社会有益。

孔子说过:“禀受才智于自然,回复灵性以全身。”如今发出的声音合于乐律,说出的话语合于法度。如果将利与义同时陈列于人们的面前,进而分辨好恶与是非,这仅仅只能使人口服罢了。要使人们能够内心诚服,而且不敢有丝毫违逆,还得确立天下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