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48933300000021

第21章 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3)

功德转让的思想是怎样进入小乘上座部的呢?Gombrich 认为,这是小乘思想内在发展的结果,它只是亡灵祭这种想法的继续和发展,但是更有可能的是,这是由巴利语佛教内部早期大乘教义的发展所决定的。在巴利语佛典最后形成以前,大乘的一些思想就已经渗入早期的小乘上座部。比如,巴利语三藏经藏的第5部(Nik ya)叫做《短部》(Khuddaka Nik ya),《短部》的第13种经叫做pad na,汉译《长阿含经》卷三译为《证喻经》。《证喻经》第一部分叫做《佛证喻经》(Buddh pad na)。这一部经是后来归入巴利藏的,里面有明显的大乘思想。在这里面,如来佛自己说,当他还是菩萨的时候,他在一个“佛国土”(巴利文uddhakkhetta,梵文uddhaksetra)里建造了一座宫殿。菩萨还在那里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切佛,连同他们的声闻弟子。这部佛典还说,在天地十方有无数的“佛国土”。“佛国土”的思想是大乘专有的,然而在这一部号称小乘经典的书中竟有大乘思想。这书不但有“佛国土”的思想,而且也有功德转让的思想。使读者感到,与其说它是一部小乘经典,毋宁说它是一部发展完全的大乘经典。此外,还有公认的大乘经典输入到锡兰来的。《大史》(Mah vamsa)讲到在Sil k la 王(公元522至535年)在位时期,有一部叫做《法界》(Dhammadh tu)的书传入锡兰。

S.Paranavitana相信,这一部书就是《妙法莲华经》。

锡兰(僧伽罗国)佛教的情况是这个样子,印度境内四个奉行“大乘上座部”的地方又该怎样来解释呢?

先谈一谈摩揭陀国。这里流行的是大乘法教。《大唐西域记》卷八说:“崇重志学,尊敬佛法。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万有余人,并多宗习大乘法教。”这一个“多”字说明,这里还不是完完全全都遵行大乘教义。讲到迦布德迦伽蓝,《大唐西域记》说:“僧徒二百余人,学说一切有部。”可见在摩揭陀国还有少数和尚学习小乘。但是,大乘在这里似乎是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关于龙树的大弟子提婆摧破外道的传说、马鸣摧破婆罗门的传说,都可以为证。《大唐西域记》记鞮罗释迦伽蓝说:“僧徒千数,并学大乘。”记德慧伽蓝说:“僧徒五十余人,并习大乘法教。”讲到戒贤伽蓝,讲的也是信奉大乘的戒贤论师在辩论中挫败外道的故事。

让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下面一段记载:菩提树北门外摩诃菩提僧伽蓝,其先僧伽罗国王之所建也……僧徒减千人,习学大乘上座部法,律仪清肃,戒行贞明。昔者,南海僧伽罗国,其王淳信佛法,发自天然。有族弟出家,想佛圣迹,远游印度,寓诸伽蓝,咸轻边鄙。

于是这位族弟转回本国,请求王兄在印度修建伽蓝,让僧伽罗国来的和尚在这里居住。王兄就以重宝献印度王,终于建成了这一座摩诃菩提僧伽蓝。

这一段记载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北方摩揭陀国所崇奉的大乘上座部法教是从南方的僧伽罗国传过来的,或者倒流过来的。这里需要加一个解释:这个故事里面的“印度王”是指的印度笈多王朝的三牟陀罗王(Samudragupta),这件事情发生在他在位的时期(公元326至375年)。

印度的其他三个国怎样呢?羯伽国属于南印度,跋禄羯 婆国也属于南印度。这两个国都距锡兰很近。锡兰的大乘上座部影响到这里的佛教信仰,完全是有可能的。至于苏剌侘国,虽然属于西印度;但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国当西海之路,人皆资海之利,兴贩为业,贸迁有无。”这个国同外国往来,其中当然也包括僧伽罗国在内,在交通方面有有利的条件。所以它受到锡兰“大乘上座部”的影响,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归纳起来,我们可以这样说,印度境内的四个国崇信大乘上座部,是从锡兰倒流过来的。

为什么说是倒流呢?因为大乘教义是在印度兴起来的。后来逐渐传到了锡兰,影响到那里原来流行的小乘上座部。这个影响的过程,时间很长,头绪很多。在大乘初期,我名之为原始大乘,或者也可以叫作“半大乘”,大乘的一些教义已经传入锡兰,渗入小乘上座部的教义中。随着大乘教义的发展,一直发展到我称之为古典大乘的时期,大乘教义还一直在影响着锡兰的小乘上座部。

在玄奘时期,究竟是什么大乘教义影响着锡兰的佛教呢?

《大唐西域记》卷十一僧伽罗国条说:“佛教至后二百余年,各擅专门,分成二部:一曰摩诃毗诃罗住部,斥大乘,习小教。二曰阿跋耶只厘住部,学兼二乘,弘演三藏。”大寺住部崇奉的大概是纯粹的小乘上座部,而无畏山住部则是“学兼二乘”,也就是大乘和小乘都学。过去接受的大乘思想,我们上面已经谈到过。玄奘时期接受的大乘思想从《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可以看出:“闻海中有僧伽罗国,有明上座部三藏及解瑜伽论者。”

《传》又说:“三百余僧来投印度,到建志城。法师与相见讫,问彼僧曰:‘承彼国大德等解上座部三藏及瑜伽论者,今欲往彼岸学。’”

这里说得非常清楚,当时传入锡兰、影响小乘上座部的大乘思想是大乘瑜伽论。

写到这里,回头再看“大乘上座部”的含义,就可以看得更全面、更深刻了。我在上面曾经说过,所谓“大乘上座部”只能理解为“大乘的上座部”,换句话说,就是大乘一个乘的上座部。但是,现在看来,这说法不够确切、不够全面了。《传》里说:“有明上座部三藏及解瑜伽论者。”一个“者”字贯穿两种情况:一是“明上座部三藏”,一是“解瑜伽论”。可见是一个人具备两种本领。这完全可以同《大唐西域记》的“学兼二乘”相印证。我认为,这里指的就是“大乘上座部”,是“受大乘影响的小乘上座部”,是两乘而非一乘。Louis de La Vall e Poussin 说,这指的是遵守小乘上座部的律而又采用大乘某一些教义的寺庙,这比较接近于事实。

在这里,我想再参照一下《大唐西域记》的藏文译本。拉萨的同志在信中说:“藏文共分10卷,摩揭陀国为第7卷,其他(指下文中羯伽等国)编入第9卷。”又说:“此书共154页,手抄本,无译者姓名及成书年代。全名是Rgya-nag-skad-du tav-thang-si-yuvi-kiv bod-skaddu chen-po thang-gur-dus-kyi rgya-gar-zhing-bkod-gi-pavi-dkarchag,即‘汉语曰《大唐西域记》,藏语曰《大唐时期所着天竺国地方志》。’‘僧徒减千人’,与藏文不尽一致。藏文为‘僧徒一万余人’。另有一处为‘僧徒一千人,习学大乘中观’。由于手头无汉文,不知所指。另有西藏人根据《大唐西域记》着《唐僧西行记》,未能找到。”

我感兴趣的是“大乘中观”这个提法。我们上面只讲到瑜伽。可惜目前无法核对。我现在把藏文译文依次写在下面:

一、Ma-gha-dha

dge-vdun-grangs-sdom-khri-phrag-lhag-gnas-pas theg-chen-kho-nar-spyod-pa

(摩揭陀国:僧伽共万人住坐,只奉行大乘)

二、Ka-ling-ka

dge-vdun-lnga-brgya-lhag-par-gnas-brtan-sde-pa tshang-mas-theg-chen-spyod-pa-dag-go

(羯伽国:僧伽五百余众,均奉行上座部大乘[教法]也)

三、Sing-gha-la

dge-vdun-nyis-khri-lhag-zhing-gnas-brtan-sde-pa theg-chen-spyod-pa

(僧伽罗国:僧伽二万余,且奉行上座部大乘[法])

四、Bha-ur-ha-da-ba

dge-vdun-gsum-brgya-lhag-bzhugs-pa-ni-theg-chen-spyod-pavi-gnas-brtan-sde-pava

(跋禄羯呫婆国:僧三百余众住坐,为奉行大乘之上座部也)

五、Su-ra-tha

dge-vdun-sum-stong-lhag-pas-theg-chen-spyod-pavi-gnas-rtan-sde-bzhugs-pa

(苏剌侘国:僧伽三千余住坐,为奉行大乘之上座部也)

分析一下藏文译本,这五个地方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只有大乘,而没有上座部(一)。第二,上座部大乘(二,三)。第三,大乘上座部(四,五)。

我们不知道,只有大乘,而没有上座部,是否是所依据的汉文原文如此?至于上座部大乘和大乘上座部,看似有矛盾,实则颇有道理。玄奘的“大乘上座部”,实际上包括二乘,这一点我们在上面已经阐述清楚。藏译文的“上座部大乘”,是以上座部为主体,而“大乘上座部”则以大乘为主体,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我们甚至可以说,藏文译者是理解玄奘的原意的。这一点可惜连玄奘的弟子都不理解,所以才在大乘与上座部之间加上了一个“及”字,结果成了蛇足。

最后,我还要讲一讲日本学者水野弘元的意见,水野弘元说:“据《西域记》的记载,上座部当时也相当流行。上座部区分为大乘上座部和单纯被看成是上座部的(小乘上座部)这样两派。玄奘认为,所谓大乘上座部,指的是在锡兰的巴利语佛教三派中带自由主义色彩的无畏山寺派。他似乎把保守的大寺派看成是小乘上座部。”水野的意见,总的说是正确的。但是不够确切。他没有说明在锡兰小乘与大乘的关系究竟如何;没有说明“大乘上座部”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没有理解玄奘所说的“学兼二乘”;没有说明锡兰的大乘在玄奘时代指的是瑜伽。在他的论述中还有一些猜测,比如“作为大乘者的法显当然住在无畏山寺”,不知根据如何。水野关于“大乘上座部”的意见,同de La Vall e Poussin 有所不同。

后者的意见是上座部分为小乘派与大乘派,而前者的意见则是上座部分别隶属于小乘和大乘。

上面我根据在中国目前能够找到的资料,探讨了“大乘上座部”的含义。我觉得,玄奘对于当时锡兰和印度大乘与上座部的关系是非常清楚的。

但是,在他生时,已经有一些和尚对这种关系弄不清楚。到了近代,许多国家的学者,有的注意到这问题,有的没有注意到。有的也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但是全面论述这问题的文章还没有看到。我这篇论文只能算是一个尝试。

1981年月11日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