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48936000000037

第37章 开创新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新疆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始终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前进,同样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使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西域草原游牧文明、绿洲农业文明,有效地得到了现代化提升。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经济发展概况

(一)古代西域有素称发达的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

古代西域有素称发达的畜牧业。孔雀河下游古墓沟遗址表明,早在3000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罗布人以畜牧业为主,饲养的牲畜有牛、山羊、绵羊等。在汉代新疆境内约有85万人,其中60余万人为畜牧业人口。这种以畜牧业为主的生产格局,一直到隋唐时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饲养的牲畜有马、牛、羊、驴、骆驼等。古代匈奴、乌孙以及突厥等游牧部族的马匹最为精良,马驴杂交的骡,在育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人们称为奇畜。在饲料方面,汉、晋时期苜蓿已在新疆广泛种植,当时喂马匹主要用碾细了的麦粟面粉加三叶苜蓿和紫苜蓿。唐代于阗出现专门治疗牛、马病的兽医。畜产品是新疆与中原地区经济交往的主要产品,历史上大规模的“绢马贸易”和“茶马贸易”一直不断。畜牧业仍然是高昌回鹘王国的主导产业,北宋王延德在高昌回鹘王国待了一年,他在《西州使程记》中作了如下记述:“地多马,王及王后、太子各养马,放牧平川中,弥亘百余里,以毛色分别为群,莫知其数。”

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情景!当时在今吉木萨尔一带,是广袤的水草肥美的牧场,高昌回鹘王国牧业的发展可见一斑。

古代西域在天山南麓(南疆)和东疆有较发达的绿洲农业。距今3800年的孔雀河古墓沟遗址,已发现碳化小麦的遗迹,墓主头侧的草编小篓中往往有小麦随葬,10多粒至100多粒不等。在距今2800年东疆巴里坤石人子第遗址中也有碳化小麦出土。在距今2400年的吐鲁番胜金口古墓葬群,发现了一批小麦实物,这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老小麦实物,小麦的新鲜程度就像刚刚收获的一样。随着汉朝在西域屯田的开展,中原地区牛耕、开渠、筑堤、建立灌溉系统的技术,也传到西域,促进了西域农业的发展。新疆地区的古代农业民族,至迟在东汉时已掌握种植和纺织棉花的技术。新疆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大麦、小麦、粟、糜、高粱、水稻等;园艺作物有葡萄、瓜、梨、杏、枣、桑葚、酸梅等;油料作物有胡麻、芝麻;蔬菜有菔、蔓菁、韭菜、芫荽、葱、蒜、菠菜、白菜等。唐朝统治西域一个半世纪,经过大规模的屯田,不仅南疆许多地区得到开垦,而且北疆的金满、轮台一带由于屯田也成了农业区。唐朝在高昌地区建设了比较完备的引天山雪水灌溉系统,这套灌溉系统在高昌回鹘王国时还在利用。但经过元朝西北番王叛乱,高昌回鹘人迁往甘肃永昌,到东察合台汗国时,农业生产技术有很大退步。据伊斯兰教百科全书记载:“在歪思汗(Vais-Khan)统治时代(1418-1428),吐鲁番农业是用很原始的与很费力的方法进行的,‘可汗’开了一个很深的井,他自己和他的奴隶们,用陶器从井中取水灌溉田地。”吐鲁番是高温、特别干旱的地区,用这种落后的灌溉方法,能种多少地?看来唐代系统的引水灌溉工程已不存在,农业经济有很大的衰退。北疆不少地区唐朝开垦的农田又变成牧场。

古代西域有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先秦时期的文献就有中原用玉取自于阗、昆仑的记载。到汉代,于阗盛产玉器,为最名贵。新疆的毛纺织业历史悠久,1979年在孔雀河古墓沟发掘40余座古墓,出土大批毛布,考其时代在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1200年之间,这是迄今新疆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毛布。毛布是用羊毛和羊绒织成的,织法为平纹组织,幅宽有的达1.8米。新疆地毯久负盛名,在2000多年前,就有于阗地毯的记载。1959年在和田民丰县汉代精绝国故址的墓葬中,出土一块地毯残片,经考证为东汉时的物品。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历史最早的地毯实物,其工艺水平和图案色彩已与现代普通地毯接近。

东汉时期新疆就种植棉花并有棉纺手工业,高昌的白叠布誉满中原。新疆的冶炼铸造业起步很早,早在2500年前,伊犁地区的居民就对位于哈什河畔的铜矿进行开采,他们不仅掌握了采掘和冶炼铜矿的技术,而且在选矿、鉴矿方面也达到一定水平。到汉代,冶炼的记载就更多了,如《汉书·西域传》云:若羌国“山有铁”,难兜国“有银铜铁”,姑墨国“出铜铁雌黄”,龟兹国“能铸冶,有铅”,山国“山出铁”。到唐代,手工业工匠已专业化,当时手工工匠的工种有缝匠、韦匠、纸匠、皮匠、木匠、画匠、油匠、杀猪匠、支匠、景匠、铜匠、弓匠、铁匠、泥匠、连甲匠、石匠等。高昌回鹘王国时期,雕版印刷相当发达,能用6种文字雕印。高昌回鹘文经济文书中有淘井匠的记载。古代西域的手工业绝大多数集中在南疆和东疆绿洲农业区,北疆牧区的手工业很少。

古代西域作为丝绸之路的要冲,商业贸易兴旺。到唐代,西州已出现按商品种类而分工经营的“行”,如谷麦行、米面行、果子行、帛练行、布行、彩帛行、凡器行、镗釜行、菜子行等。交易货物在千余种以上,琳琅满目地陈列在市场上。货物来自各地,有来自益州、梓州、常州、河南府的丝、麻织品,来自古波斯、古印度、古罗马的毛织品、香料、奇禽异兽等。

然而,西域绿洲农业文明多次遭到游牧部族的侵扰,发展缓慢。特别是元代西北蕃王半个多世纪的叛乱,以及东察合台汗国时期分裂为许多大大小小的“地面”,战乱不已,破坏巨大,西域经济不仅没有发展,而且在衰退。

(二)清代新疆的开发和经济发展

清朝统一新疆后,进行大规模屯田,先是兵屯,新疆屯兵总数达1.2万余人,其中乌鲁木齐屯区最大,屯兵3195人;伊犁次之,2500余人;绥来再次之,1400人。哈密、巴里坤、乌鲁木齐、塔尔巴哈台、伊犁,以及南疆的辟展、哈喇和卓、托克三、喀喇沙尔、乌什、阿克苏总共屯田288378亩。

回屯。为了解决伊犁地区八旗兵及其眷属的粮食供应问题,伊犁将军借鉴准噶尔的经验设立回屯。准噶尔统治时征调南疆维吾尔族农民到伊犁开荒种地,供给游牧民粮食,这些人称为“塔兰其”(意为种地人),平准战争中这些农民大都逃走,在得到乾隆皇帝批准后,1760年起,从阿克苏、乌什、赛里木、拜城、库车、沙雅尔、库尔勒、喀喇沙尔、吐鲁番等地,由伯克带队,迁移维吾尔族农民到伊犁原塔兰其种地的地区屯田,史称“回屯”。由国家发给农具、籽种和口粮,秋收后向国家交纳粮食。到1768年,回屯共有6004户,20356口,垦田20万亩。至1840年,回屯户增至1.19余万户,垦田35万亩。

遣屯(犯屯)。自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开始,把原来罪犯流放地改发为新疆巴里坤、乌鲁木齐等地,罪犯可减轻刑期,服刑屯田时期可携带家属,刑满后编入民屯,成为平民。这一时期,新疆的犯屯包括家属约有1万人。

民屯。乾隆二十六年,清政府开始招募外省移民来新疆屯垦。新疆的移民事务由陕甘总督负责,首先从甘肃安西、肃州、甘州、凉州所属州县招募贫民携带家属前往新疆。政府提供车辆、粮食、衣服、帐篷,甚至建房以候移民。新疆欢迎各省资送移民,并给予六年或三年后起科的优惠条件。由于朝廷的支持和鼓励,各省资送移民十分踊跃。甘肃在乾隆四十一年迁往新疆为624户,三年后武威等县迁往乌鲁木齐一地的就有1887户,成千上万的移民从甘肃、陕西、四川等省奔向新疆。乾隆四十八年仅乌鲁木齐地区,屯田农民(包括绿营兵家属)已达“共男妇大小一十二万二千有奇”。到嘉庆十一年(1806年)时,乌鲁木齐地区人口增加到十九万二千余人。

大规模的屯田使北疆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乌鲁木齐东至巴里坤,西至精河一带,原本是蒙古准噶尔部的牧场,成了重要的农业区,伊犁很大一部分地区也成了农业区。新疆的人口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乾隆四十一年所修《西域图志》卷三三记载:回民户口为66871户,262078口,再加上清朝统一新疆后,进疆的八旗官兵及其眷属、绿营官兵及其眷属、民屯户、商屯户、遣屯户,新疆总人口近60万人。

随着驻军和屯田的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北疆兴起了许多城镇。乌鲁木齐,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原本是蒙古一小部落所在地,由于地当孔道和移民大量集中的关系,乌鲁木齐不但筑城较早而且发展最快。乾隆二十六年,清廷因移住提督,筑城于乌鲁木齐红山之南,城名迪化。乾隆三十一年乌鲁木齐“商民云集,与内地无异”,迪化旧城过于狭小,在原址改建。乾隆三十六年因移驻满洲八旗兵及其眷属,离旧城八里处另建新城,名巩宁,驻都统,故又称满城,而以迪化为汉城。乾隆时的协办大学士纪昀(字晓岚),乾隆三十二年因“漏言”罪发遣乌鲁木齐,在乌鲁木齐谪戍两载,他写了有关乌鲁木齐的诗160首,命名为《乌鲁木齐杂诗》,他在自序中说:“夫乌鲁木齐,初西番一小部耳。神武耆定以来,休养生聚,仅十余年。而民物之蕃衍丰腴,至于如此,此实一统之极盛。”他的诗就是反映一统后乌鲁木齐的巨大变化,例如,“秋禾春麦陇相连,绿到晶河路几千。三十四屯如绣错,何劳转粟上青天。”“到处歌楼到处花,塞垣此地擅繁华。军邮岁岁飞官牒,只为游人不忆家。”

在乌鲁木齐地区,在迪化、巩宁筑城的前后,周围还筑了一些城堡,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筑奇台堡;乾隆二十七年筑宁边城(今昌吉市);乾隆二十八年修建阜康城、绥来堡(今玛纳斯);乾隆二十九年筑景化城(今呼图壁);乾隆三十七年筑恺安城(今吉木萨尔);乾隆四十年筑靖远城(今老奇台);此外,还有惠徕堡、屡丰堡、宣仁堡、怀义堡、乐全堡、育昌堡、古城堡、三台堡、木垒堡等20多个城堡。

伊犁地区,乾隆二十六年在塔尔奇河畔筑塔尔奇城(今霍城西),乾隆二十七年至三十年修筑绥定(今霍城县城)、宁远(今伊宁市)、惠远(今霍城县境内)、惠宁(今巴彦岱)四城,与塔尔奇并列为五城。以宁远安置回户,绥定、惠远、惠宁驻扎满洲官兵。乾隆四十五年再增建广仁(今霍城县城北)、瞻德(今霍城之清水河)、拱宸(原名霍尔果斯,霍城县西)、熙春(今伊宁市西北)四城分别驻绿营官兵,形成“伊犁九城”的格局。九城中,惠远为将军驻治所在,规模最大。

由于清代对北疆的开发,使新疆生产力布局开始发生变化,新疆经济的重心逐渐由南疆向北疆转移。

由于社会长时期较为安定,南疆维吾尔族地区也得到较大发展。南疆原有喀什噶尔、叶尔羌(莎车)、阿克苏、和阗、乌什、英吉沙尔、库车、辟展八城,其中喀什噶尔发展较快。喀什噶尔原有周三里许的一座旧城,乾隆二十七年在旧城西北另筑新城,命名徕宁城(或曰汉城),驻扎参赞大臣及满汉官兵,总理八城事务,而以旧城为回城,供维吾尔人户居住。道光六年(1826年),徕宁城毁于张格尔之乱,次年移地再筑恢武城。乾隆中喀什噶尔拥有城乡人口14000余户,6万多人,道光中增至13万人左右。

至十九世纪末,新疆全省人口为201.79万人,耕地面积1174.07万亩,人均耕地5.82亩。由于耕地较多,因此,南疆维吾尔族地区耕作比较粗放。

林则徐在《回疆竹枝词》中作了这样的描述:“不解芸锄不粪田,一经撒种便由天。幸多旷土凭人择,歇两年来种一年。”粮食亩产量在60斤左右。据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成书的《疏勒府乡土志》载:喀什噶尔地区共有人口123245人,粮食生产是“包谷每年产十一万余石,小麦每年产十三四万石,稻谷每年产二三万石”,共约27万石,人均占有粮食仅约2.2石。1石以120斤计算,人均占有粮食仅264斤。应该说此时农业生产力是比较低的。

清末搞“新政”,奖励办实业,使新疆出现近代化事物。长庚创办了伊犁制革有限公司,原定官商合办,旋因官款支绌,改为商办,由维吾尔族富商玉山巴依经营。从德国进口旧机器,聘请外国技术人员指导,有工人100多人,大都是维吾尔族,年产量最高达一万张大皮。1903年巡抚潘效苏复建“宝新公司”,先后创办石油、石蜡、肥皂、强碱、电灯等企业。喀什道袁鸿佑创办“喀什噶尔金矿公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