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级上将胡链
4894400000134

第134章 12兵团之登步岛战役

建国前后我军在解放东南沿海诸岛屿时有两个影响较大、伤亡较多的失利作战,一是致使我军8个团9000余人全军覆没的金门登陆战,此战现在已是广为人知,另一个就是后来的登步岛登陆作战,在这次战斗中,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一军六十一师登陆部队与岛上优势之敌浴血奋战两昼夜,付出了伤亡1400余人的沉重代价,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得不撤出该岛,此战至今还鲜为人知。

发生在解放战争后期的登步岛和金门岛之战,曾被国囧民党大肆宣扬,以“北有登步,南有金门”并提,认为是这两次“大捷”,保证了台湾不致落入我解放军之手。

关于“南有金门”,近年来,海峡两岸出版了许多关于金门战斗的专著,报刊上也报道了不少有关这次战斗的“内幕”和“揭密”。把双方的材料对照,关于金门之战的情况,应该说已经清楚了。然而,关于“北有登步”的情况,却鲜为人知。国囧民党方面,虽极力捧为“大捷”,但仅笔者所见不多的材料看,于事实出入较大,“水分”较多,而大陆方面,似乎很少有关于这次战斗的研究和报道。这主要是对这次战斗缺乏准确的定位。在有关的战史记载中,写到登步岛时都比较简单,一般都说成是“失利”或“受挫”。语焉不祥,加之其中还有诸多顾忌,因此难以详细地去探讨。

仓促上阵

1949年夏渡江战役结束后,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挟胜利之威,继续向浙东和浙南大陆挺进,一路所向披靡,捷报频传。

6月中旬到11月初,第七兵团又以二十二军全部、二十一军六十一师共4师约4万人,向有4个军13个师约6万人防守的舟山群岛发起逐岛攻击作战。被打怵了的国民党军斗志丧失,望风而逃;解放军节节胜利,势如破竹。8月19日起,解放军接连夺取大榭、梅山、金塘、六横、虾峙、桃花、大小双山和悬鹁鸪等岛屿,逐步形成了对国民党军在浙江沿海主要巢穴舟山本岛的战役包围。

三野第七兵团基于这一系列胜利,为尽早解放舟山本岛,决定以第二十一军六十一师于11月3日攻打登步岛。

登步岛是舟山本岛东南的一座小岛,面积仅14平方公里。它南邻桃花岛,北望全国最大的渔港沈家门(现为舟山市普陀区)。在整个舟山战役中,登步岛战斗打得最激烈、最残酷、我军伤亡最大、歼敌数量也最多,但由于我军最后未能占领该岛而主动撤出战斗,不仅国囧民党当局把它当作重大“胜利”加以吹嘘,在我们内部,对登步岛战斗的意义和影响,也有不同的看法,一般看作是我军的重大失利,以至对这样一次战斗,很少宣传,很少研究。除了当地人民为之树立了高大的丰碑(沈家门一处、登步岛一处),外界知之甚少。把“北有登步,南有金门”并提,是因为它们间确有极其相似之处:

--战斗几乎在同时打响。金门战斗于1949年10月25日发起,27日结束,登步战斗是11月3日发起6日结束,发起时间前后间隔仅八天;

--两处均为仅仅依靠木帆船,对具有海空绝对优势的敌人进行渡海登陆作战;

--两处战斗均是战役(战略方面)指挥员,麻痹轻敌,不顾主客观条件和一线指挥员的意见,强行仓促发起的;

--两处均是对敌情判断失误,造成敌我力量悬殊,对气象海情规律的无知,后援不济,导致战斗未能取得歼敌占岛的预期效果。

但两处战斗的结果却大不相同。金门之战,我登岛部队全军覆没,造成“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最大者”(毛囧泽东语);登步之战,我军虽也遭受重大伤亡,但在大量杀伤敌人之后,却建制完好地撤出战斗,退回攻击出发地--桃花岛。登步岛位于舟山本岛东南3,5海里,虽然只是一个仅有约14平方公里的小岛,但却是屏障舟山国民党军老巢的重要据点。守军为第八十七军二二一师,师部率六六一团全部和六六二团两个营,在该岛修筑了大量工事和障碍,决心固守。

严重的敌情并不限于登步岛本身,而是舟山本岛的情况有了很大变化。自解放军连续攻占大榭、金塘、六横等岛屿后,蒋介石深为震惊,为确保舟山这个**前哨基地,他于10月11日带着蒋经国以及桂永清等陆海空将领飞赴定海,策划防务措施。决定成立东南军政长官公署舟山指挥所,以郭忏为主任,石觉、丁治磐为副主任,石觉兼任舟山防卫司令官,将海军主力第一、第二舰队调往舟山本岛和长涂岛,加紧扩建岱山机场,保障重型轰炸机起降将登步岛作为防守重点,并准备反攻金塘、六横等岛;同时急调驻汕头的胡琏兵团(第十二兵团)第六十七军增援舟山,(胡琏带12兵团主力18军和19军增援金门)这就使舟山群岛的守军由5万余人增加到8万人,超过了解放军第七兵团攻岛部队4万人的一倍。

受命攻打登步岛的第二十一军六十一师,是一支久经战火考验、能征善战的老部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经屡建战功。但因指战员多是内地人,不适应海岛的地理环境,自10月上旬进行逐岛攻击作战以来非战斗减员较多,全师能够投入战斗的才7000来人,加之还要防守已经夺取的几个岛屿,不可能全部用于登步岛登陆战:而航渡必需的船只也严重欠缺,在刚刚进行的桃花岛战斗中损失了一部分船只,连日来敌机又日夜进行轰炸扫射,继续摧毁解放军船只,断我供应。在这样的情况下,迅速发起对登步岛的攻击,确有很大困难。为此。六十一师领导将情况如实作了上报。

这时还需要引起注意和警惕的是,南线第十兵团一部10月下旬在金门岛登陆战中遭到严重挫折,8个团9000余人全军覆没,这是解放战争以来规模最大、损失最严重的一个战役。为使浙东前线部队引以为戒,第三野战军司令部曾于10月27日专门就登步岛作战问题指示第七兵团:夺取登步岛必须集中足够兵力,要有保障第一梯队同时起渡、第二梯队连续航渡的足够船只,要确实掌握敌情、水情、风向、气候的变化,要严格检查参战部队的作战部署和各项准备工作,以防止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和指挥上的粗枝大叶。可惜的是,战役指挥员未能很好地落实这一重要指示。

在上级未改变决心的情况下,六十一师想方设法克服诸多困难,坚决执行了攻岛作战命令,决定以一八二团全部、一八三团一营为第一梯队,一八三团三营及二营4个连为预备队,担负攻岛歼敌任务:一八一团控制虾峙岛、桃花岛等已占领的岛屿,并准备在夺取朱家尖岛时担任主攻任务。

攻击登步岛的作战部署是,一八二团登陆后,除以一个连向火烧湾方向发展外,主力迅速沿炮台山、张网湾山一线攻击,而后攻占鸡冠礁,断敌退路,阻敌增援;一八三团一营迅速夺取流水岩山、大山,协同一八二团攻占鸡冠礁,并控制渡口附近要点,阻敌增援和围歼岛上残敌。

战斗在深夜打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一个月后。11月3日,在舟山前线桃花岛蛏子港边的一个山嘴上,站立着一个人。下起了雨的深秋显得更黑了。海风吹来,寒意袭人,不禁使他打了个寒噤。在他脚下的海滩上,人影晃动。这是攻击登步岛的部队正在登船准备起渡。他看了看表,原定的攻击出发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半小时,可隐蔽于磨盘沙、小黄沙和其他隐蔽点的船至今未到。这虽有些在他意料之中,但仍然引起他十分的焦急和不安。这个人就是中国人民解囧放军第21军第61师师长胡炜。他虽然刚入而立之年,却已有十余年军旅生涯。他未满二十,就担任了团一级的指挥员,既当过团长,又当过政委,有“军政全优”的美称。现在,他看着泛着白光的海峡和黑黝黝隐约可见的登步岛。心里却在回想着渡江作战以来的一连串情况。4月21日夜胡炜随一梯队团渡过长江,接着连续l3天的奔袭,占领了杭州。当该师全面展开警备杭州的任务时,突然接到命令,立即撤出杭州继续向南挺进。在解放绍兴、嵊县、新昌之后,又根据最高统帅部的要求,挥戈向东径取蒋介石老家奉化溪口,部队急行军130里,于5月25日解放溪口。接着,部队在宁波附近的雅应镇一带休整。

6月10日,接七兵团令要61师回归21军建制。该师于18日西返天台,正欲南下,忽又接兵团命令,要该师再归22军指挥,61师即与22军联系请示下一步任务,一直未获答复。直至30日,才接到22军作战命令,参加宁(海)象(山)战役。61师仓促展开,北方来的战士,在酷暑中和不熟悉的河网海汊地区追堵围截,艰苦作战10多天,消灭敌军千余人。61师对这样的战果十分不满足。他们认为此前有12天的时间,不明前进方向和任务。如果早做准备,可能就不会让主要敌人逃掉。宁象战役结束后,61师在宁海、象山地区剿匪、建政、休整近一个月。8月30日,兵团命令6l师归22军指挥,担负从南侧攻击舟山群岛之敌。要求部队火速赶回象山港南北侧,于一个月内投入战斗。多年后,胡炜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真不理解上级是怎么考虑的,象山半岛作战后,61师在宁、象休整一个多月,要部队参加渡海作战为什么不早点预告任务,使部队有较多的时间准备?任务下达后,要求部队一个月后即投入战斗,一无渡海工具,二无渡海作战经验,能完成渡海作战的准备工作吗?为什么总干这样火烧屁股的事呢?”

从以上61师来回奔波,其中先后两度共40多天时间任务方向不明,显示了战役指挥者的犹豫,也给一线的部队造成很大的困难,埋伏了渡海作战准备不足的祸机。另一方面看,自1949年元月,蒋介石把李宗仁推到一线后,即把军事指挥中心挪到溪口,继续指挥顽抗。我军渡江后,蒋介石除命顾祝同在上囧海组织顽抗,以攫走上囧海的重要物资并企图乞求美英干涉外,其他沿海地区采取退守海岛以其海空优势与我顽抗战斗。杭州解放后,蒋氏父子逃离溪口经象山半岛登舰赴舟山视察部署,并将部队向海岛收缩。宁象战役中,尽管我军行动迅速,但歼敌不多,也是由于敌已有准备地向舟山撤退的缘故。l0月3日,共和国诞生的第三天,北路的部队,一举解放金塘岛。负责南线的6l师积极行动配合北线作战,并于8日和9日占领了六横岛和虾崎岛。l0月l8日,61师四个营的突击部队,趁着雾海暗夜,斩波劈浪,向桃花岛守敌发动猛烈攻击。部队登陆后,奋勇争先,大胆穿插,至凌晨4时,全歼守敌l300余人。桃花岛宣告解放。用没有动力的小木船,与拥有军舰、飞机的敌人在海上作战并取得这样的胜利,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战后,第七兵团发来电报,指出:桃花岛战斗,是“抓紧战机、大胆突击,以迅速果断的动作,实行穿插,获得胜利的典范”。

上级的表扬,给广大指战员极大的鼓舞。作为指挥员的胡炜,并没有感到十分的高兴。他清楚地看到,随着战线的向前推移,海上供应线拉长,粮食和作战物资均感不足。一个师,从桃花岛、虾崎岛、六横岛,经过穿山半岛,的的答答一直拉到宁海。该师既要巩固已占岛屿,又要攻击前进,兵力分散,很难形成集中优势兵力。特别感到棘手的是船只问题。尽管群众积极献船支前,但仍难满足作战、后勤的需要。现有的船只,在敌机、敌舰的猖狂袭扰下,几乎每天都有损失;桃花岛战斗中损失了40余条船,又被调走30条船和水手参加金塘岛战斗,就更使这一矛盾突出。同时他也有一种预感,愈接近舟山本岛,敌人的反抗会愈加强,敌人的海空优势也愈明显。因此,短期内发起对登步岛的攻击确有困难,把握很小。师领导研究后,将情况如实上报,并委婉地提出给部队一段休整的时间,再发动攻击的建议,但均未得到22军的答复。l0月底,22军派作战参谋邢帮定赶到桃花岛检查备战工作,传达22军的《关于攻击舟山群岛的作战方案》,实际上是来督战。胡炜见了面一看,原来是老熟人。当年胡炜当团政治处主任时,邢是团长的警卫员。老熟人见面,可以无话不说。他悄悄地告诉胡炜:军首长对你们(要求推迟进攻)的电报很有“感觉”。师领导据此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归属兄弟军指挥时,不能让人家感到6l师叫苦不好指挥。决定按军要求在l1月初发起攻击。决心一下,全师紧张地进行准备,看地形、敌前练兵、抢修船只、运输物资,桃花岛上备战工作热火朝天。

攻击按预定日期进行。此刻,胡炜站在这起渡场,尽管看不清什么,但只要听到夹杂在海涛声中压低嗓门的口令声,就可以判定是某营在登船了。他十分熟悉和信任这支部队,尽管有许多的不利条件,但他仍不怀疑部队能够完成预定的战斗任务。为了防止敌机破坏,船只分散隐蔽在各港叉,加上风向潮水的影响,预定20时起航,但船未到齐。直到22时,才把船只集中完毕。根据海岛作战的经验,为了限制敌海空优势的发挥,战斗必须在天黑发起、在天亮前结束。现在,离天亮的时间只剩六个小时了。这不能不在这位指挥员的心里抹上一层乌云。

攻击的船队,静静地出发了。站在岸上的人,都屏住气。

“哐!”掩护登陆的炮火袭击开始了。刹那间,对岸响起了爆豆般的枪炮声,照明弹、曳光弹交织成一片火网。几发红色信号弹,报知登陆成功,正向纵深发展。

登陆部队,在船尚未停稳时,便纷纷跳下海,“逢陆必登,勇往直前”,“宁愿前进一步死,不愿退后半步生!”战士们正在把誓言变成行动。“占领炮台山!”

“占领野猪塘山!”

“占领流水岩山!”

按预定作战计划,在控制上述制高点后,各路部队就要把攻击的箭头指向鸡冠礁港口。如果能在天亮前控制港口,就阻断了敌人后撤或增援的可能。殊死的搏斗

部队虽已打到了鸡冠礁村,一艘因退潮陷在泥涂里的敌舰艇已在我火力控制下挂起了白旗。可惜的是,我兵力太薄弱,加上一线指挥员的犹豫,未能控制码头。此时,天色已明,开始涨潮。不仅陷入泥涂的敌舰得以逃脱,且大量的敌援军在敌机的掩护下,蜂涌而至。一场空前激烈和残酷的争夺战展开了。

原来,当第一梯队的部队起航后,风向潮流突然变化,后面的船只开不出去。原定一次投入五个营的兵力,实际登陆的只有七个半连。兵力少而分散。所以打到港口,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反之,由于登步岛是舟山本岛南面的最后一个屏障。如果登步岛落入我手,沈家门就会直接暴露在我军面前。因此,敌不仅在这弹丸小岛上驻守了22l师师部、661团全部和662团两个营,构筑了大量的工事和障碍。并在沈家门、朱家尖集结了具有海空机动能力的强大预备队。4日6时30分,敌75师224团与67师200团,在飞机的掩护下,由沈家门乘军舰驰援登步岛。敌援军在鸡冠礁登陆后,即在空中、海上火力支援下,向流水岩等我军阵地发动猛烈进攻。攻击我炮台山阵地的敌人,先以海、空炮火向我阵地持续轰击一小时之久,继而又以多批多架次B47、P5l飞机从高空和低空对阵地轮番轰炸扫射。顿时,阵地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弹坑遍地,碎石纷飞。不少战士被炸伤亡或被震昏。接着,敌人开始了集团冲锋,成营成连的敌人潮水般地向立足未稳的l82团3营扑来。该营7、8连的勇士们,从敌人的轰炸中挺过来,带着满身的血、泥,在临时工事被毁无所依托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从清晨直到下午,抗击了敌人十数次连续集团进攻。由于力量过于悬殊,7连在遭受重大伤亡后,炮台山制高点被敌人夺回,态势对我十分不利。

当晚21时,师指、183团3营、2营一个连、师侦察连、警卫连、92步兵炮连、182团1营、2营一个半连,在师长胡炜亲自率领下,渡到登步岛,投入战斗。当时决定,183团全力沿大山向鸡冠礁攻击,182团主力沿炮台山、张岗湾山猛攻鸡冠礁,3营1个加强连沿野猪塘山以北谷地直插鸡冠礁。67师200团白天进攻流水岩山连遭打击后,夜间仍以2个营的兵力,迂回到流水岩山侧后,配合正面攻击。183团3营在攻击前进中,与其遭遇,展开激战。至5日3时,敌大部被歼,部队追击逃敌展开向大山攻击时天已亮,且大山敌人较多,双方形成对峙。4时许,182团1营攻占了张岗湾山,继续向陆家岙发展,天亮后占领陆家岙一带山地,以火力封锁码头和敌山炮阵地。221师迅速调用224团1营实施反击。182团2营与敌224团2个营在炮台山东面南面及周围的3个高地展开反复争夺的拉锯战,并以一支奇兵沿山沟死角直插224团通信中心,缴获电台一部。萧宏毅闻讯亲率警卫连追赶争夺这唯一的对外联络工具,于近战中被一颗手榴弹炸成重伤。直到天亮,2营未能攻占炮台山,而183团3营直插鸡冠礁的1个连也未能插进去。造成182团1营三面受敌,被迫于9时撤出张岗湾山。224团激战方酣之际正在清扫战场,救护伤员,放松彻夜生死相拼的紧张情绪,观看流水岩方向的战斗,却因为联络不畅(电话线被炸断,抢回的电台也已损坏),被军、师误认为阵地已经失守,结果遭到鸡冠礁山炮阵地一阵乱轰。244团摇旗语、摆布板、奏号音均不见效,对方还是一炮接一炮的照打不误。直至派人前去联系,方才解除误会。这次误击给本已损失较大的224团又造成了不少伤亡,团长萧宏毅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