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级上将胡链
4894400000068

第68章 雪峰山战役

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为雪峰山东麓的洞口县的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基本简介

湘西会战

时间

1945年4月-1945年6月

地点

湖南省西部地区

结果

日本军队败退

参战双方

中国国民革命军/日本侵华日军

指挥官

王耀武/坂西一郎

双方兵力:

两个方面军及若干集团军,美国空军/7个师团约7-8万官兵过程概述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4月至6月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4、第3方面军及第10集团军在湖南省西部对日军第6方面军所部进行的转守为攻的战役。

日军为了占领湖南芷江飞机场,维护湘桂(长沙至南宁)、粤汉(广州至武昌)两铁路的交通,于4月初集结7个师团约七八万人的兵力,在第20军司令官板西一良中将统一指挥下,采取分进合击的战略,向湖南西部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统一指挥下,以第4方面军一部守备新宁、益阳、邵阳之线,以主力在新宁、武冈间与日军决战;以第3方面军第27集团军第26军守备龙胜、城步各要点,另以第27集团军第94军向武冈以东、第10集团军向新化以东地区进击;以新编第6军空运芷江为预备队。

4月初,日军第47、第116师团分4路向第4方面军进攻。9日,第1路由黑田铺发动攻击,遭第73军逐次阻击,29日抵洋溪桥;12日第2路向邵阳西北石马江攻击,第100军一部逐次抵抗,28日进至上查坪,30日该部日军向现江等地攻击,遭第74军阻击,其攻势受挫;11日,第3路由邵阳向小塘攻击,受第100军主力阻击,16日,向白马山攻击时,又遭第74军一部阻击,17日进至放洞,第100军一部奋力阻击,其攻势受挫,第100军主力到达后将其击退;13日,第4路由九公桥强渡资水,攻占岩山铺、桃花坪,26日进抵洞口,经守军阻击与打击,其攻势受挫。4月14日,日军第68、第64师团分路进攻益阳、大成桥,为第18军所阻,成对峙状态。上旬,日军第34师团主力及第68师团、第58旅团分由东安、全县进攻。16日,两路日军陷新宁,22日攻占其良,尔后一部向梅江、长铺子进攻,主力向水东、关峡进攻,经第74军广部阻击,29日陷武阳、白家坊后,进攻瓦屋塘、水口。此时第74军主力在空军配合下向日军反击,给其以重创。日军第58师团一部于4月19日向小麦田、峡口进攻,27日进抵武冈城郊,为第74军一部所阻。此时第4方面军命令第8军由常德南下;第27集团军命令第94军主力由湘黔边境向武阳地区急进,准备夹击进攻的日军。进犯洞口、现江和江口的日军分别向守军发动进攻,经过激烈战斗,到5月6日,日军伤亡重大。

8日,第4方面军主力在中美空军配合下,向日军举行全线反攻。10日,第74军主力向半江峰以东一线出击,日军3000余人向金龙砦附近地区撤退,遭第18、第74、第73军和第13师合力截击,日军伤亡惨重,其残部1000余人向东边突围,被第73、第18军各一部截击于龙潭铺附近地区。20日,日军继续向东溃退,被第18军一部尾追及截击,死伤众多。到6月7日,邵阳方面恢复战前态势。第100军主力在放洞地区包围攻击,日军伤亡甚重,到5月8日,其残部700余人向东南突围至白马山附近,被守军围歼一部,残部400余人继续向东边突围,到16日全部被歼。4月30日,第94军由长子向东北攻击,克武阳后,与日军增援部队激战,日军不支,向武冈、花园市撤退,被守军分别在武冈北侧、高沙市、瓦屋塘、茶铺子等地追击、截击和围歼,到5月16日,该路日军全部被歼。第26军一部击破强渡巫水的日军后,于4月29日,分两路向武冈、新宁追击,5月6日克复新宁。16日,全县日军3000余人向新宁进攻,被守军所阻。向武冈进击的第26军一部,与守城部队夹击日军,日军付出重大伤亡后向东北溃退,遂解武冈之围。5月9日,守军集中全力向东追击。此役,中国军队转守为攻,毙、俘日军2万余人。双方兵力日军方面以第二十军板西一郎中将司令官为战役总指挥,计划战役共投入五个师团的兵力,总计约10万人。

日军战斗序列

主攻部队为第116师团和第47师团

第116师团,师团长为菱田元四郎,下辖步兵第109联队,第120联队,第133联队,骑兵第120大队,野战炮兵第166连队,还有辎重第116联队;

第47师团,师团长为渡边洋,下辖步兵第131联队,第91联队,第105联队,骑兵第47联队,山炮第47联队,工兵第47联队,辎重兵第47联队。第116师团、第47师团一部战前集结于邵阳县以南地区;而第47师团主力(重广支队)集结于黑田铺地区;

除了二个主攻师团中央突破以外,第64师团,第68师团和第十一军的第34师团,负责协助主攻部队完成对芷江的合围。

第64师团,师团长船引正之,下辖步兵第69旅团的4个步兵大队(二个旅团编制)。该师团1943年5月在华中以独立混成第12旅团为基干组建。

第68师团,师团长堤三树男,该师团1942年2月在华中以独立混成第14旅团为基干组建。本次参战的主要是其主力第58旅团和其他部队编成的第关根支队,支队长关根久太郎,下辖独立步兵第65,第115,第116,117四个大队。关根支队战役开始前集结于湖南东安;

第34师团,师团长伴健雄,下辖第34步兵团,骑兵第34联队,野炮兵第34联队,野战工兵第34联队,辎重兵第34联队。

****战斗序列

****方面是以何应钦上将亲自指挥的9个军26个师为主的强大部队。会战主力为国民革命军第4方面军,总司令为王耀武将军,下辖四个军它的作战目的是主力于武冈和新华一线于日军主力决战。

抗日铁军第74军,军长施中诚中将(包括第57师,师长李琰少将(黄埔五期),第58师蔡仁杰少将(黄埔五期),第191师,师长萧重光少将。暂6师,师长赵季平少将(黄埔四期)。第196师,师长曹玉珩少将(黄埔四期)。)

第18军,军长胡琏中将(包括第11师,师长杨伯涛上校(黄埔七期)。第18师,师长覃道善少将(黄埔四期),

第118师,师长戴朴少将(黄埔四期)。)第18军为****五大主力之一,

第73军,军长韩璇(包括第15师,师长梁祗六少将。第77师,师长唐生海少将(黄埔三期)。

第100军,军长李天霞中将(包括第19师,师长杨荫少将(黄埔四期)。第51师,师长周志道少将(黄埔四期)。第36师,师长徐志勗少将(步校一期)。

新6军,军长廖耀湘少将(包括第14师,师长龙天武少将(黄埔四期)。新22师,师长李涛少将(军校六期))。该军也是****五大主力之一,

其他

除了第四方面军以外,为保证对日军的绝对优势,****还有二个集团军参战。分别是:

汤恩伯中将指挥的第27集团军和王敬久将军的第10集团军。

第27集团军下辖第20军,第26军,第94军(该军军长为牟廷芳少将,包括第5师,第44师,第121师)。它在四方面军右翼,作战目的主要是出动第94军协助武冈一带的四方面军作战。

第10集团军下辖第92军,军长候镜如。它在四方面军的左翼,作战目的主要是以一部协助四方面军在新化一带作战。地理位置芷江地处湖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东缘,东接怀化县,西至贵州省万山、新晃,南与会同、贵州天柱相连,北抵麻阳,距省会长沙市498公里(铁路)。全境东西宽61。5公里,南北长63公里,总面积2098。89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1%。整个地貌以丘陵为主,地势由北向东南方向倾斜,四周高,中部低,形成盆地。县境山地分南、北干支,北干支为米公山、西晃山,平均海拔1000米,南干支为天南山。最低点海拔208米,最高处海拔1045米。舞水是境内最大河流。

芷江与川黔桂鄂等省接壤,夹在湘、资、沅三大水系中间,东临长沙、衡阳,南瞰桂林、柳州,西枕芷江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