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级上将胡链
4894400000071

第71章 内战急先锋 ;十八军整编为十一师

一九四五年五月,日军集中六个师团十余万人的兵力向湘西雪峰山地区发动进攻。第七十四军和第十八军(下辖杨伯涛十一师、覃道善十八师、高魁元一一八师)统归王耀武的第四方面军指挥,新六军由沾益运至湖南芷江,剩下的第五十师仍与新一军配合作战。三大主力军首次联手,直捣雪峰山,将大部分日军分割包围,歼灭大量日军,从而再显神威。这次会战是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组织的最後一次会战,也是日军侵华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其伤亡约5、6万人,日军的精锐部队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战争胜利结束。第十八师负责岳阳受降,余部到长沙受降,受降之后第十八军调到武汉驻防。

第十八军军长胡琏、副军长张世光

第一十一师师长杨伯涛、副师长王元直

第三十一团团长尹钟岳

第三十二团团长张涤瑕

第三十三团团长李树兰

第一十八师师长覃道善

第五十二团团长李熙文

第五十三团团长尹俊

第五十四团团长李维勋

第一一八师师长戴朴

第三五二团团长杨国杰

第三五三团团长余坤

第三五四团团长黄建三

1946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全国整军会议,决定汰弱留强,裁减军队,第十八军原辖三师九团缩编为整编第十一师辖三旅六团。原军长胡琏任整编第十一师长。

原第十一师缩编为整编第十一旅,旅长杨伯涛,原第十八师缩编为整编第十八旅,旅长覃道善,原第一一八师缩编为整编第一一八旅,旅长高魁元。同年7月国共内战爆发。

整编第十一师师长胡琏副师长覃道善参谋长王靖之

整编第十一旅旅长杨伯涛副旅长王元直参谋长吴廷玺

整编第十八旅旅长萧锐副旅长夏建勋参谋长孟锐

整编第一一八旅旅长高魁元副旅长尹钟岳参谋长路羽飞

1946年5月,国民政府开始对所属各军师实行整编,其方式为:将军整编为师,军长改任师长;将师整编为旅,师长改任旅长。同时所整编之师由原来的三团制缩编为两团制。第十八军军整编为十一师,师长胡琏。十八军系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总兵力4万多人,武汉整编后3万多人,兵力数量和素质比第五军还强。全部美式装备,大炮数量比第五军还多一个山炮营、一个化学迫击炮连。

改编后保留了战斗力最强的原十一师三个主力团,三十一团和三十二团继续留在整编第十一旅,而三十三团调入一一八师序列(改为整编第一一八旅),以裁撤原一一八师两个团的方式完成十八军的整编。十八师编成十八旅,调出五十四团给一一四师。此时十一旅、十八旅、一一八旅兵力均为8000余人。

整编第十一旅的序列为:

旅长杨伯涛、副旅长王元直、参谋长吴廷玺

第三十一团团长黄健三

第三十二团团长张慕贤

后组建三五二团,团长韩正礼。

整编第十八旅的序列为:

旅长覃道善、副旅长汤国成、尹俊、参谋长孟锐

五十二团团长夏建勋

五十三团团长尹俊

后建三五四团团长廖汉庭

整编第一一八旅的序列为:

旅长高魁元、副旅长王靖之

三十三团团长李树兰

五十四团团长尹钟岳

后建三五三团团长陆秀山

胡琏日後在《泛述古宁头之战》一文检讨此役成败关键,特别提到「军贵选锋」:「古宁头之战,我以英勇干练、屡立殊勋之高魁元军长,率其一一八师,首先投入敌阵,更以素与之协同作战的战车营为之前导,故能所向无敌,迅奏肤功。一则一一八师向有威名屡使匪共丧胆,该师之三五二团曾被命名为英雄团,三五三团亦曾被选为威武团,三五四团则以青年团着称。

1946年5月,国民党第十八军军整编为第十一师,胡琏任师长。在解放战争中,率该师参加进攻苏北鲁南解放区,参加围攻中原解放军。他率领的整编第十一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的任务,哪里有难便被投入哪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