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级上将胡链
4894400000078

第78章 胡琏之18军 :会战总结

在“龙凤战役”之后,胡琏抽出时间,召集杨伯涛、覃道善、高魁元三个旅长及幕僚开会,检讨这次战役的经验和教训。大家见仁见智,议论纷纭,各有所指。最后胡琏综合大家意见,撷其重要者,作出了以上四点论据。以后胡即向国防部条陈意见,请求恢复整第十一师为战时编制,首先每旅增加一个团为三团制。经国防部默准。于是胡在各旅抽调干部赴武汉征募兵员,陆续补充各旅。至于武器装备,则向国防部联勤总司令郭忏求援,请给予补给。

1944年接换美械时,旧的国械武器一律收缴送军政部,有一部份未及上缴,由军保管。既有联勤总部的支援,又有库存一部份,成立三个团已无问题。到1947年底,整第十一师所辖三个旅才陆续恢复成为战时编制的三团制。战役检讨如下,

(一)平时编制不适应于实战。整编第十一师是缩编后的平时编制。在国家和平时期,国防上保持的基本军力,一旦发生战争,即以此为基于迅速加强或扩编成数个师,成为战时编制,可以迅速开上战场。整编第十一师缩编后即仓卒驱上战场,根本谈不上恢复战时编制。以此在战术上部署极为困难。如我旅只辖两个团,等于两根木联在一起,不能直立起来,必需要三根木才能稳固直立,所谓“鼎足之势,固若金汤”。在张凤集两个团摆成两块,手里没有控置的预备队,只得冒险抽调部队去解围,以此不能奏功。侧击解放军时,只得把警卫连用上去,如果是一个团,那么其战果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两团制只能挨打,不能驰骋战场。

(二)战术上墨守陈规,不适应解放军擅长的新战法。我们这两支部队和日本鬼子打了八年的仗,养成了一整套对付日本鬼子的战略战术。日本鬼子恃其武装优越于我,战场行动一般是慢腾腾的,我们可以从容对付;他们不采取夜间攻击,我们可以安心睡大觉或加强工事。他们什么时候开始炮击,什么时候开始冲锋,我们心中有数可以事先准备。他们更不会打埋伏或突然袭击,我们勿须小心翼翼,谨慎行动。以上这些规律,我们都习惯了。但是我们转过面来,一秉旧章地对付解放军,就不能不大触霉头,被动挨揍。

(三)对解放军战力估计过低,且妄自尊大,失于轻躁。如前所述,在整军会议时,国民军高级将领就侈言:“以我们的武器装备,打共产党不成问题”;“三个月可以敉平解放军”。

(四)侧重军事进剿,无视政治对垒。没有掀起宣传高潮,没有安抚人民。在政治领域里,共产党做到尽善尽美。因此使国民军陷入波涛汹涌的汪洋大海中,成为灭顶之灾。

至于对付解放军的战术问题,则一致认为必须彻底排除对日养成的习惯作风,认真研究对付解放军的新战术,防患未然,极力求取主动。经过这次检讨,我们的战术思想有所转变。在以后和刘伯承二野,陈毅三野的交锋中,谨慎以赴,减少失误,才较为活跃。所有国民党部队,和解放军作战,都犯有因循守旧的痼疾,在新的战争条件下,鲜有改进,当然不能幸免挫败,战场上呈现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