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箜篌三谣:军师皇后好机智
49015300000004

第4章

应昔在包子摊上买了两个馒头,花了一文钱,她细心的把包子包起来放进背包里,“温襄,以后我们要过苦日子了。”不知道能捱多久。

“小姐,不论过什么日子,奴婢都跟着小姐!”温襄用力握了握应昔的手,像是安慰应昔,又是像给她打气。

“以后哪还有什么小姐啊,我们的一样的。”

应府没了,应八小姐自然也不复存在了。

“不论怎么样,小姐永远是温襄的小姐!”

应昔仔细看着这个圆脸的小丫鬟,只是比自己大一岁。

温馨四岁时就被父母卖到应府当丫鬟,五岁时就跟在自己身边照顾自己。要是说这世上谁对自己最好,那就只有温襄,六哥再好也没温襄的百般照顾来的无微不至。

“小姐,我一直想问,为什么小姐要装痴傻?”温襄盯着应昔的脸,她不明白为什么,她想问这个问题想了很久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她在应府那么多年,看了不少勾心斗角,她七岁时忽然明白,如果自己再这么锋芒毕露,迟早会死无全尸,不如当个不受宠的傻小姐,倒是能安安稳稳过一辈子。

“奴婢愚钝,不懂小姐说的什么。”温襄挠挠头。

“以后你就明白了,温襄,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要收敛自己的光芒,平凡方能保得安稳。”十二岁的应昔说话的口气像是个已经经历过许多的老人一样。

其实她懂什么?她只是看着府里的明争暗斗,看着书里故事里不懂韬光养晦的人的惨剧,自顾自的悟出了这个道理。

这道理是对是错,还有待考证。

“小姐,以后我们该住在哪里?”温襄似懂非懂话锋一转,又问起了以后的生活。

以后的生活,应昔也看不到未来在哪里.她只想着,走一步是一步吧。

“我们镇上的白玉簪子都是被那住淮水客栈的小公子收了去了吧?”

“可不是,那人不知哪来那么多钱,高价收白玉簪子,还不分好歹。”

“可惜我没那白玉簪子,不然我也能发一笔小财赌回本儿。”

“真不知道那有钱公子要白玉簪子有什么用。”

“人家有钱,乐意挥霍,关我们这些人什么事儿啊。”

坐在小巷角落里掰着馒头吃的应昔耳里忽然听到了几个地痞的对话,她想起了那个非要收她钗子的老板,原来他说白玉簪子值钱就是因为云起客栈有个人傻钱多的有钱的公子高价收白玉簪子。

温襄当然不会听不到,“小姐.原来那黑心的当铺老板.他不怕我们哪天去把簪子当回来啊!”

“他肯定是看得出我们不可能再回去赎簪子了。”就算要赎,当铺老板也肯定打定了主意不再归还簪子了。

应昔把吃剩下的馒头重新包了起来藏进包裹,转头间她瞥到了个衣衫破败却仍挡不住他身上与生俱来的贵胄之气的少年正站在巷口朝她们看来,应昔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迫感,那个少年虽然一身乞丐打扮,但是仅仅一个眼神就压得她抬不起头来。

“你们占了我的地盘,给我出去。”低柔沉稳的声音从空中飘散,却是一种毋庸置疑的语气。

应昔窘迫的站了起来,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们这就走。”转身想拉上温襄的手,却看到温襄站着两手叉腰一副生气的样子。

“凭什么赶我们走啊你,你以为你是谁啊?我家小姐可不是你欺负的,你要欺负她先打过我再说!”温襄细眉一挑,怒气冲冲的撩起了袖子,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谁知,却引来了少年的一声嗤笑,“不过就是两个穿的好些的小乞儿,还分什么小姐丫鬟。”少年慢慢朝着应昔走去,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应昔的心上,少年每走一步,应昔的心就跟着颤一颤。

少年慢慢走近应昔,他的脸在应昔的眼里也显得愈发清晰,一头乱发却盖不住那张脸原本的光华,高挺的鼻下嘴角噙着一丝不明的笑意,一双桃花眼魅惑诱人,修眉轻佻。应昔从没有见过那么好看的人,她的眼睛遇到到他的眼睛,眸光微微颤了一下,应昔就望到别处去了。

“看好你的——丫鬟。”少年那低柔沉稳的声音又飘到了应昔的耳里,语调转而讥讽。

少年不顾应昔的呆愣,自顾自的坐到了应昔原本坐着的地方,拿出了一个已经干硬了发黑的馒头往嘴里塞,应昔心里一颤,这么好看的人怎么吃这样的东西。应昔把手伸进包裹,拿出那个被她掰着吃了一半的馒头,“不然,不然你吃这个吧,你那个馒头都坏了。”

正啃着馒头的少年目光一凛,“不需要你可怜我。”

应昔被吓了一跳,拿着馒头的手哆哆嗦嗦,“不是,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我只是.”应昔从没有这么窘迫过,窘迫的她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那就把你的馒头收起来,我不需要女人的施舍。”

“嘿,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识好歹啊,我家小姐是不想你吃了坏馒头拉肚子!”温襄的火气上来了,指着少年的鼻子骂了起来。

“还真是小姐,一个乞丐,能填饱肚子就该谢天谢地,还管吃的好坏?”少年睨着应昔,看的应昔不敢说话。

“我,我也是乞儿,不是小姐。”应昔慌里慌张的往后退了两步。

静默,少年上下打量着应昔,远处的云飘过来遮住了他们头顶的天。

“你怕什么?”少年的眼里浮上了笑意,“怕我吃了你?”

应昔一惊,警惕的看向少年,抱紧了包裹,做出一副戒备的样子。

少年看到她这副样子笑着摇了摇头,“开个玩笑你还真信了。”

“我们先告辞了!”应昔拉着温襄头也不回的逃了,脚下扬起一地的尘埃。坐在墙边的少年盯着那个远去的背影,嘴角慢慢勾起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弧度,“居然会有人带着丫鬟当乞儿,真是闻所未闻。”

应昔跑累了,捂着肚子气喘吁吁的蹲了下去,一旁的温襄也是两手叉腰大口喘气。

“小姐,刚才那人真是太欺负人了,气死我了!恨不得打得他满地找牙!”温襄对着空气把拳头乱挥一气。

“天下之大,竟然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处。”应昔叹了口气,似是感叹。

已经是近暮的傍晚,天上的霞彩是盛开的红牡丹,偶尔飞过的归巢鸟儿,在橘红的天上掠了过去,都只是细小的黑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