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激励一生的名人名言(中华阅读文库)
49052000000022

第22章 还自己一个真理(1)

有一句话是:谎话被人说了一万遍就成真的了。这里有首著名的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很多人都“知道”这首诗是泰戈尔的。据说有上百万的网友追捧这首诗。打开搜索网站GOOGLE,输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查询,让人大吃一惊:竟然出现了近20万个搜索结果,而输入“泰戈尔”只有2.49万个搜索结果。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的相关网页PAGEVIEW(页面浏览量)超过千万。随机将网页点开,发现这首诗及诗中句子以各种方式被引用着,有的将诗制作在个人主页上,有的给它配上音乐,有的村上精美贴圈,有的将诗设计成自已在S上发帖时的签名。个别网页还推出传递游戏,说将这首诗发给20个以上的网友,会心想事成,和自己相爱的人成为眷属……这首关于暗恋的哀婉诗歌感动的读者不下百万。

现在,这首诗也有了商业价值,唱片公司、广告公司、电视节目都开始引用。相关的电视剧也已经开拍。电视剧《似水年华》主创人员谈到创作这部电视剧的初衷时,就是为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这首诗。

但是《泰戈尔诗集》漂鸟集、新月集、采果集、颂歌集、园丁集、爱贻集、横渡集中均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一诗。

网上引用这首诗有署名的大部分署为豢戈尔,但也有人借用果戈理的小说大加讽刺。讲俄罗斯一名伪诗人伏西洛夫将这首诗当作自己的创作朗诵给大家听,当太太小姐们感动得啜泣流泪快要崇拜他时,一名真理的捍卫者走上讲台:“请允许我向亲爱的伏西洛夫道歉,我说他剽窃是不对的。昨天我翻阅了泰戈尔诗集,发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仍然还在那里……”可见网上有一股坚定的力量在保卫泰戈尔对这首诗的创作权。

许多人坚持泰戈尔对这首诗的所有权,依据是《读者》杂志2003年第14期上的引诗,署名是泰戈尔,摘自同年第5期《女子文学》(现改名《女子文摘》)。但据《女子文摘》一位编辑透露,这首诗是从网上弄来的。

一些研究印度文学和泰戈尔的学者表示,没有见过这首诗。

其实,香港女作家张小娴在她的小说《荷包里的单人床》最早发表了这首诗的雏形。原文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荷包里的单人床》在2000年版中,张小娴专门作了澄清。序中说,小说完成于1997年5月,讲的是一个暗恋的故事,封面那段话是借书中主人公苏盈之口说的。

张小娴在序中称:别人都以为我是抄泰戈尔的,只有我和我的出版社知道我没有抄,这真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这段文坛公案,也算是真理与谬误的一个典型例子吧。

理智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

王小波(中国自由主义作家)

理性分割一切,直觉连接一切。

菜文(英国思想家)

一个被感情支配的人永远见不到真理。要成功地寻得真理,就要完全从爱与憎、福与祸的双重包围中解脱出来。

甘地(印度政治家)

只见人之过而不知己之失,乃愚昧的天性。

西塞罗(古罗马哲学家)

理智是在愚昧的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

福勒(英国词典编辑家)

想要彻头彻尾地聪明,是极大的愚昧。

拉罗什富科(法国作家)

跟明智人同行,就有智慧;跟愚昧人做伴,必受连累。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

逃避愚昧,即理智之始。

华莱士(英国博物学家)

理智是一颗冷酷的太阳,它能放射光明,可是却教人眼花,看不见。在没有水分与阴影的光明底下,心灵会褪色,血会干枯。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

理智有它的偏见,感觉有它的不定性。

狄德罗(法国启蒙思想家)

理性美可以充分达到其自身。

爱因斯坦(美国物理学家)

冷静、质疑是理智的筋骨。

汉密尔顿(美国政治家)

一种未经审视的生活还不如没有的好。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最贤明的人就不那样信赖经验,而毋宁尽可能地去努力探求几分理由,以便判断在什么时候应该例外。

莱布尼茨(德国哲学家)

理智的作用仅在于认识这世界是如此,反之,意志的努力即在于使得这世界成为应如此。

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德国作家)

想像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杜威(美国哲学家)

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想像过程。

爱因斯坦(美国物理学家)

科学到了最后阶段,就遇上了想像。

雨果(法国作家)

假设始终先于知识。

洪堡(德国哲学家)

假说提供条理性和简易性,……假说使科学工作寻求真理的工作变得容易并使它正确。

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像。

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想像是一种极为出色的、真正具有魔力的品质,是真正的艺术的基础。

帕乌斯托夫斯基(俄国作家)

人类所有的才能之中与神最相近的就是想像力。

帕斯卡(法国物理学家)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美国物理学家)

想像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像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

雨果(法国作家)

缺乏幻想的学者只能是一个好的流动图书馆和活的参考书,他只掌握知识,但不会创造。

莱辛(德国文艺理论家)

对我来说,幻想的天赋比我的吸收积极知识的能力更有意义。

爱因斯坦(美国物理学家)

想像是真实的皇后。

夏尔·波特莱尔(法国诗人)

想像是灵魂的眼睛。

茹贝尔(法国作家)

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

帕乌斯托夫斯基(俄国作家)

许多科学家往往是靠极其丰富的想像力(卓越的新思想)来发现新的规律。

鲍林(美国化学家)

想像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美国物理学家)

好奇心和活跃的想像能力是科学家的宝贵财富。

鲍林(美国化学家)

探索

要意志坚强,要勤奋,要探索,要发现,并且永不屈服,珍惜在我们前进道路上降临的痒,忍受我们之中和周围的恶,并下决心消除它。

赫胥黎(英国博物学家)

为一生工作而进行探索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无须再探索其他的幸福了。

卡莱尔(英国作家)

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真正的科学不知道同情,也不知道厌恶,它的唯一目的就是真理。

格罗夫(英国物理学家)

为人类进步做出如此沉重的贡献一向是勇敢的人们、新世纪的开拓者的命运。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挡人类的前进。

密特朗(法国政治家)

只要不失目标地继续努力,终将有成。

歌德(德国诗人)

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居里夫人(波兰科学家)

无论任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是失去了灵魂。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

科学家大多是“疯子”,因为他有超越常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在他眼里,科学就是一切,科学就是人生!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

无知是一个养活人的现实,科学是一个饿肚子的现实。想做学者就要饿得精瘦,想吃草就要变成驴子。

雨果(法国作家)

科学不是可以不劳而获的,诚然,在科学上除了汗流满面是没有其他收获的方法的;热情也罢,幻想也罢,以整个身心渴望也罢,都不能代替劳动。

赫尔岑(俄国哲学家)

搞发明,也像洗沙淘金,不把沙子洗干净,就休想淘得出纯金来。

爱迪生(美国发明家)

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由于战胜了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取得的。

卓别林(美国电影艺术家)

我碰到了无数的障碍,跌倒了,然而我一次次坚强地爬起来,迈步上去。每前进一步,我的勇气就增加一分;每爬得高一点,我的眼界就开阔一些。

海伦·凯勒(美国诗人)

在一个崇高的目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爱因斯坦(美国物理学家)

世界显贵的王冠,全是用荆棘织成。

卡莱尔(英国作家)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有耐心的人才能达到他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

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

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我不能容忍这样的科学家,他拿出一块木板来,寻找最薄的地方,然后在容易钻透的地方钻许多孔。

爱因斯坦(美国物理学家)

你们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首先应当研究科学的初步知识。如果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就决不要动手搞后面的东西。

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

希望是隐藏在群山后的星星,探索是人生道路上执著的旅人。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家)

我从事科学研究是出于一种不可遏止的想要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别无其他动机。

爱因斯坦(美国物理学家)

不存弃念,坚持工作,决不徒仗空言,应当耐心地探索神圣而科学的真理。

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

不应该描写现象,而是应该揭示这些现象发展的规律。没有任何一种科学只是描写一些现象就能成功的。

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

要走向理论的建立,当然不存在什么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构造性的尝试去摸索。

爱因斯坦(美国物理学家)

思维活动中最困难的是重新编排整理一组熟悉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着眼看待它,并且摆脱当时流行的理论。

巴特菲尔德(英国历史学家)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就是有一批献身科学、探索科学的优秀人才,这是真正的国家和民族的栋梁。

玻恩(德国物理学家)

科学只把最好的恩典赐给专心致志地献身于科学的人。

费尔巴哈(德国哲学家)

向还没有开辟的领域进军,才能创造新天地。

李政道(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实践

谚语很少出错,因为它们出自一切学问的根源经验。

塞万提斯(西班牙小说家)

灰色的理论到处都有,我的朋友,只有生活之树四季常青,郁郁葱葱。

歌德(德国诗人)

人是一个试验。

尼采(德国哲学家)

旅人没有常识,如同飞鸟没有羽翼;理论家没有实践,如同树林没有果实。

萨迪(波斯诗人)

没有行动,思想决不能成熟为真理。

爱默生(美国哲学家、文学家)

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绝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

歌德(德国诗人)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没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他试过以后才知道。

歌德(德国诗人)

在一个小房间里,如果坐着不动,就意识不到墙。有所动作,碰壁了,才意识到墙。

士光敏夫(日本学者

行动吧,因为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说明你是什么。

萨特(法国哲学家)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恩格斯(德国思想家)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相信生活,它给人的效益比任何一本书籍都好。

歌德(德国诗人)

行动是他的论证中的珍珠和红宝石。苦役、灾祸、焦虑、贫困是培养他的雄辩与智慧的严师。

爱默生(美国哲学家、文学家)

最聪明的人最容易受骗他们可能有许多不同寻常的知识。但他们却不知道生活中最普通的需要。

葛拉西安(西班牙思想家)

我的庇护神是狄迪莫斯盲人,他坚持对每一件东西都要亲手摸过。

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

一克的经验抵得上一吨的理论。

R.G.塞西尔(英国哲学家)

生活中最有用的东西是自己的经验。

司各特(英国小说家)

经验才是真正的教师。

达·芬奇(意大利画家)

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学问虽然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

除了经验方法之外,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达到真正的知识;经验之外或经验之上的思想领域是不存在的。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

没有一个人的知识能胜过经验。

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

经验是学费最贵的学校,但它是唯一可以学到东西的学校。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

生活,这是一切书籍中第一本重要的书。一个有经验的人比一个有学问的人看问题更正确。

大仲马(法国作家)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

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真理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

对于真理我们必须经常反复地宣传,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个别的人而是大批的人在宣传。

歌德(德国诗人)

快乐是在寻找真理,而不是在发现真理。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真理是人生的向导与光辉。

狄更斯(英国作家)

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

布莱克(英国诗人)

真理是一个必须成熟以后才能摘下来的果实。

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

真理是在漫长的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

黑格尔(德国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