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社会警言
49078100000014

第14章 仁政

真理的精神和自由的精神是社会的两根支柱。

〔挪〕易卜生:《社会支柱》

没有人喜欢苛政而嫌恶仁政,也没有人不愿本国富强而甘受外国欺侮。这是人之常情。

〔日〕福泽谕吉:《劝学篇》

唯仁政能使君王名垂千古,无仁德之主只能名噪一时。

〔印〕瓦鲁瓦尔:《古拉尔箴言·政事篇》

明君以仁政治国,必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印〕瓦鲁瓦尔:《古拉尔箴言·政事篇》

广施仁政,博爱乐民。精心治国,天下归心。

〔印〕瓦鲁瓦尔:《古拉尔箴言·正大事篇》

世界万物靠雨露而生长,天下黎民视仁政为保障。

〔印〕瓦鲁瓦尔:《古拉尔箴言·政事篇》

致胜不靠兵甲之坚,全凭君王仁德之政。

〔印〕瓦鲁瓦尔:《古拉尔箴言·政事篇》

唯仁德才能永远屹立不摇。

〔古希腊〕索福克勒斯:《断片》

为君者,当施仁政,慎用苛罚。

〔古罗马〕奥维德:《黑海书》

一个社会,只有当他把真理公之于众时,才会强而有力。

〔法〕左拉:《左拉中短篇小说选》

社会和自然的区别就在于,社会具有一定道德目标的。

〔英〕赫胥黎,引自《伟大科学家的生活传记》

普遍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普遍的良心是法律的基础。

〔法〕雨果:《九三年》

我们应用更高尚的社会准则来取代那种视金钱为至高无上的社会准则……

〔美〕罗斯福,引自惠特尼《美国总统列传》

我们国家的政策将建筑在纯正不移的个人道德原则基础上,这个自由政府将以它能博得公民的热爱与全世界的尊重等特点而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美〕华盛顿:《1789年向国会发表的就职演说》

应该以建设富有互相关怀之心和文明礼仪精神的更高尚的社会为目标。

〔日〕中曾根康弘:《中曾根首相的思想与行动》

在政治上,应当摒弃至上主义的权术。讲究方法手段的合理性和道德性。只有这样,政治才能取信于民,得助于民。这才是真正的王道。

〔日〕中曾根康弘:《中曾根首相的思想与行动》

君王有诚信公正的统治,他的政权就能持续。

《旧约全书·箴言》

要以公共利益为前提……牺牲自己的所得,以成全别人的所得,这就尽到了博爱人类同情人类的义务。

〔英〕莫尔:《乌托邦》

用鼓励和说服的言语来造就一个人的道德,显然是比用法律和约束更能成功。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引自《古希腊罗马哲学》

除非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由共同道德精神相缔结,否则任何国家都是建立在沙滩上。

〔瑞典〕奥·威尔森:《190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我们将力求建立起信仰、希望和博爱的庙堂,去取代特权的宫殿。

〔美〕罗斯福:《罗斯福选集》

不讲道义的政权从来就是短命的。

〔古罗马〕塞内加:《美狄亚》

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法〕拿破仑,引自尼克松《真正的战争》

在真正的伟人的领导下,笔会比剑更有力量。

〔英〕布尔沃·利顿

笔比剑更能伤人。

〔美〕威廉·金:《鹰与知更鸟》

笔给人带来的创伤是最深的。

〔英〕约·泰勒:《一条上等绒毛裤》

钢笔比利剑更锋利。

〔美〕阿·奥斯本:《创造性想象》

许多腰佩长剑的顾客都惧怕批评家鹅毛管的威力。

〔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若不是笔帮助了剑,恺撒大帝可能早已被世人遗忘。

〔英〕亨·沃恩:《论托马斯·博德利爵士的图书馆》

用你的笔去继续干你曾经用剑干过的工作吧。

〔美〕托·杰弗逊:《给托马斯·潘恩的信》

在现今世界上正在进行的这场斗争中,最终决定性因素不是核弹和火箭,而是意志和思想的较量。

〔美〕里根:《在英国议会的演说》

不仰仗刀剑,而仰仗人民的信赖。

〔德〕蒙森:《罗马史》

最坚强的统治是属于能左右国民之心的统治者。

〔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靠武力夺来的领地不能持久;感恩戴德才是永存的。

〔古罗马〕昆图斯:《亚历山大大帝的丰功伟绩》

最终决定人类历史的不是武力,而是理想。

〔美〕尼克松:《1999年:不战而胜》

最巧妙的境界就是不使用暴力来统治。

〔法〕沃夫纳格:《省察和格言》

一个人可以用刺刀搭起自己的宝座,但他自己却无法坐在上面。

〔英〕马钱特:《威廉·英奇教长的〈聪明与才智〉》

一个社会建立在强权之上,建立在连野蛮人都想象不出的残酷之上,建立在罪恶和疯狂的放荡之上是不能够持久的。

〔波〕显克微支:《你往何处去》

一时之强在于力,千古之胜在于理。

〔日〕谚语

用暴力证明自己强的人,实际上愚蠢而虚弱。

〔朝〕谚语

只有用宽大与高超来支持自己的力量,才是争取胜利的最好方法。

〔古罗马〕恺撒:《给友人欧皮乌斯和巴尔布斯的信》

任何大人物的彰饰,无论是国王的冠冕、摄政的宝剑。大将的权标,或者法官的礼服,都比不上仁慈那样更能衬托出他们的庄严高贵。

〔英〕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

你应对那弱小的百姓仁慈。如果这样,虽有强敌,不足为患。

〔波斯〕萨迪:《蔷薇园》

帝王的仁慈建立在公正和力量之上。

〔美〕爱默生:《美的透视——爱默生散文选》

仁慈能征服一切。

〔英〕理·谢里登:《皮萨罗》

仁慈必须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之上,而决不能取代正义。

〔美〕亨·乔治:《劳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