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育儿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49091800000022

第22章 宝宝的饮食保健(6)

三十七、小儿饮食与糖尿病

引起糖尿病的病因至目前为止尚未完全弄清,所掌握的有以下几种。

遗传因素。小儿患糖尿病约40%有家族糖尿病史,其父母中患糖尿病者可达15%~25%左右,因而能够认为它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但是有了遗传因子,只提供发生糖尿病的可能,不一定全部发病。

长期过食糖类食物,使摄入能量超过身体营养需要时。会引发肥胖病。由于长期营养过剩,体内多余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最后都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后使血糖偏高,胰岛β细胞因疲劳过度而功能受损,从而诱发糖尿病。

严重感染或激烈的情绪波动也成为糖尿病发病的诱因。

糖尿病不仅会合并较严重的营养不良,并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胰岛细胞一旦受损非常难恢复,多数要延续到成人期,最后导致心、肾、肝、脑、眼多器官并发症。预防糖尿病应从儿童时期起初。我国近年来儿童糖尿病患病率在1.4%左右,其中10~14岁儿童占50%以上,这说明该病与青春前期生长激素、性激素分泌增多有关。专家提醒家长们,对孩子的伙食平时要有节制,逢年过节时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胰岛负担;定期测量身高体重。对体重超标的,要留心控制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限制甜食,留心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尤其要留心预防。

三十八、病儿饮食留心事项

年轻的家长每当小孩患病时,往往苦于不知该给小孩吃什么。而不宜给小孩吃什么。下面就几种小孩常见病症,介绍一些患儿的饮食宜忌,供家长们参考:

1.感冒的饮食

宜吃稀饭、米汤、面条、新鲜蔬菜,以及苹果、桔子之类的水果,高热者应多饮水。忌吃油腻、粘滞、酸腥的食物。

2.咳嗽的饮食

宜吃蔬菜、萝卜和新鲜水果。如梨、枇杷等。忌食过咸、过酸和油腻荤腥香燥的食物。

3.腹泻的饮食

宜吃藕粉、山药糊等,待大便次数减少后,可进食面条、麦片粥等。减少食量,多喝开水,但宜少量多次饮用,婴儿忌乳食或减量。忌食脂肪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4.痢疾的饮食

痢疾初起宜用清淡流质饮食,待大便次数减少、腹痛缓解后,可进半流质。忌食瓜果和油腻荤腥、生冷于硬的食物。

5.便秘的饮食

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麻油、蜂蜜等润滑的食物,忌食葱、蒜、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6.呕吐的饮食

宜吃富有营养的流质饮食(可加入适量生姜汁),适当减少进食量。热吐忌食辛辣,如葱、蒜、辣椒等物;寒吐忌食生冷水果、肥腻和不易消化食物。

7.麻疹的饮食

宜清淡饮食,发热或出疹期间宜吃稀粥、藕粉,亦可取鲜茅根、荸荠煮水代茶多饮。热退后可逐渐进食容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牛奶、猪肝、瘦猪肉和蔬菜等。应少吃脂肪油腻过多和香甘粘滞的食物。

8.水痘的饮食

饮食宜清淡,可多食蔬菜,忌吃姜、椒、辣物及海鲜发物。

9.痄腮的饮食

宜吃稀粥、面条、牛奶及新鲜的蔬菜,忌食肥腻、辛辣和刺激性强的食物。

10.湿疹的饮食

宜食清淡,多食蔬菜、绿豆、藕粉和山药粉等。忌食肥甘辛辣及海鲜发物如虾、螃蟹、公鸡、竹笋和黄囟等。

11.疳积的饮食

宜食富有营养而易消化的食物,如番茄汤、藕粉、麦片等,亦可用牛肉、猪肝、瘦猪肉炖汤以增加营养,忌食生冷瓜果,油腻硬质食物。

12.遗尿的饮食

晚餐宜吃干饭,减少饮水量,宜多吃猪腰、猪肝和肉类食物,山药和莲子可常食用。

13.脱肛的饮食

宜食富有营养且易消化食物,可多吃莲子、母鸡和黄鳝等。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蒜等物。

三十九、病儿的食谱

疾病时的膳食能够分为四种基本膳食,即普通饭、软饭、半流质及流质。这四种膳食几乎是所有治疗膳食的基础,其他各种治疗膳食都是在这四种膳食的基础上衍化出来的,如高蛋白普通饭,即在普通饭基础上提高蛋白质的供给量。

1.普通饭

(1)特点

本膳食接近正常儿童的膳食,由于儿童的消化系统尚处在发育完善阶段,故每餐容量不宜过大,每日除早、午、晚三餐主餐外,可在两餐之间增加1~2次副餐。

(2)适应范围

适应于6岁以上,没有发烧、没有咀嚼障碍、消化功能正常的患儿。

(3)膳食原则

①蛋白质和各种营养素的供给量符合儿童生长发育需要的平衡膳食。

②每日蛋白质55~75克,热能6720~9660千焦耳(1600~2300千卡)。

③每次主餐的膳食至少应包含有三类不同的食物,如粮谷类、鱼肉蛋类、蔬菜水果类,要求动植物食品合理搭配。

④每日应有奶类150毫升以上,无法耐受牛奶者,可给予豆奶或其他营养接近的食物。

⑤忌用辛辣和强刺激性调味品、油炸和过硬食物,免用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

(4)食谱举例

早餐粥肉松面包

午餐肉镶鸡蛋青菜米饭

晚餐香菇黄瓜鸡片面条

加餐①苹果1份

加餐②牛奶1杯

2.软饭

(1)特点

食物细软,少量多餐,每日供应5~6餐。

(2)适应范围

适应于2~5岁宝宝:有口腔疾患及咀嚼困难、消化机能障碍、低热、溃疡病等及手术后恢复期的5岁以上患儿。

(3)膳食原则

①本膳食为宝宝饭,亦是5岁以上患儿从半流质到普通饭的过渡膳食。

②所有食物均切成碎末制软。以适应宝宝消化功能。

③选用没有刺激性、易消化、不带骨刺及不易引起意外的食物。

④每日蛋白质45~75克,热能5460~9600千焦耳(1300~2300千卡)。

⑤每餐的容量无法太多,应视患儿年龄安排。通常在150~250毫升之间。

(4)食谱举例:

早餐牛奶鸡蛋片夹面包

午餐虾仁豆腐

菜末粥花卷

晚餐菜肉馄饨

加餐①蒸蛋羹1小碗咸饼干2片

加餐②酸奶1小杯清蛋糕1小块

3.半流质

(1)特点

本膳食为半固体食物,是流质至软饭的过渡膳食,或作为幼小儿童的正常膳食。本膳食热能较低,较大儿童只能短期使用。

(2)适应范围

适应于2岁以下儿童:有发热、消化道疾患或手术后的患儿;咀嚼不便的2岁以上患儿。

(3)膳食原则

①采用没有刺激性的半固体食物。

②各种食物皆应易咀嚼、易吞咽。

③少量多餐,少粗纤维。

④每日供应6餐,每餐容量在150~250毫升左右。

(4)食谱举例:

早餐蛋花粥

午餐碎菜肉圆面片

晚餐芙蓉鸡末粥

加餐①牛奶150毫升饼干2片

加餐②红豆沙羹150毫升

加餐③牛奶清蛋糕1小块

4.流质

(1)特点

膳食为液体状,热能低,所供热能和营养素不足,只能短期使用(1~2天)。如需较长期进食流质,则应改用匀浆膳或配方膳。

(2)适应范围

发高热、手术后、急性消化道炎症、咀嚼吞咽困难的患儿及重危病人。

(3)膳食原则

①所有食物皆需制成液体或进口即能溶化成液体。

②食物中无法有残渣、块、粒等固形物。

③避免过咸、过甜的食物。

④留心食物的酸碱平衡。

⑤根据病情不同调整流质的内容。如腹部手术后应少用产气食物,忌用牛奶;喉部手术后应用冷流质等。

⑥每日供应6~7餐,每餐容量在150~250毫升。

(4)食谱举例:

上午7时酪蛋白米汤

9时牛奶

11时蒸嫩蛋羹

下午2时藕粉

5时土豆、胡萝卜、泥奶汤

7时牛奶

9时米汤或菜汤

四十、好营养与聪明宝贝

所有研究一致表明:在脑发育的关键期及以前,营养缺乏对大脑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日后即使营养再好,也无法恢复;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之后如有营养缺乏,还是会对小儿的神经、心理功能造成损害。总之,在小儿的成长过程中,营养素的缺乏将影响脑的发育,也必将影响到以大脑发育为生物学基础的神经、心理的正常发育。

1.蛋白质与大脑发育

蛋白质是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脑细胞的主体结构,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最主要的物质。小儿脑中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的速率要比正常成年人快得多。有资料表明,脑功能越是复杂的部位,蛋白质的含量越高,如在大脑皮层,若以重量计,蛋白质含量占脑总重的二分之一;而在周围神经中,蛋白质的含量仅占四分之一。在胎儿期蛋白质缺乏的人中,有近半数在其学龄期被发现有智力不正常或反应迟钝。在传递神经兴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在体内合成的原料均有赖于氨基酸的代谢,而氨基酸则来自于从食物中摄入的蛋白质。所以,小儿从食物中摄入蛋白质的多寡,不但影响到小儿体格的正常发育,而且还影响小儿神经、心理功能的发展。

2.脂防与大脑发育

脑中的脂肪含量在身体的所有组织中是最高的。经测算,每100克湿重的脑组织中,脂肪约占100毫克,其中尤其是在传导神经冲动过程中起到绝缘作用的神经髓鞘中,脂肪的比例占到了80%。神经系统中的脂肪成分主要是类脂。在体内合成类脂依靠脂肪酸的代谢,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和亚麻油酸,我们称之为必需脂肪酸。它们在人体内无法合成,必须从外界食物中摄入,因此如没有适量脂肪的供应,则可能会推迟脑细胞的分裂增殖。有学者观察发现,如孕妇脂肪吸收不良,其所生子女的智力可能偏低。此外,某些对人体有重要作用的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有赖于脂肪的存在。脂肪供给不足,也容易造成这类维生素的缺乏。

3.糖类与大脑发育

小儿脑细胞的代谢非常旺盛,持续不断,一刻也不停,而脑细胞本身又不贮存能量,必须依靠血中的葡萄糖不间断地供给,如停止供血10秒钟,即可引起昏迷。所以,热能供应不足,是影响脑功能的最常见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此情况,进食过少或持续较长时间不进食,会引起血糖过低,造成大脑细胞能量不足,这时就会感到疲劳、抑郁、留心力不能集中等。此外,血糖进入脑中,不仅作为能源。而且还提供碳元素,使脑组织用来合成其他的各种有重要功能的化合物。因此,在幼年早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将严重影响小儿认知功能的正常发育。

4.维生素与大脑发育

很多维生素与神经系统本身结构完整、功能成熟有关。这些维生素的缺乏,将在不同程度上在各个方面影响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维持。维生紊B1缺乏可发生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如疲乏没有力、烦躁、焦虑、反应迟钝、思维不敏捷、记忆力减退、留心力不集中等。若维生素B12在食物中显著缺乏或肠道对维生素B12吸收不良时,可引起大脑白质、视神经、脊髓及末梢神经的亚急性变性,最终可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维生索D缺乏,可通过影响钙磷代谢而造成小儿发育迟缓、精神呆滞,甚至抽搐等,从而影响脑功能的正常发育。此外,维生紊B6的缺乏,若在孕期发生,可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在早产儿中发生,可降低小儿的惊厥“阈值”。极易引发抽搐。

5.微量元素与大脑发育

铁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长期慢性的缺铁性贫血,可致全身各器官供氧不足,小儿感到疲乏、倦怠,影响生长发育。另外,大脑基底神经节含有较多的铁,因此缺铁可影响神经递质的功能,使小儿认知功能下降,留心力难以集中,动作过多,情绪不稳定。有研究指出,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比没有贫血儿童低。

锌在大脑皮层中的含量也非常高,是与脑功能关系比较密切的元素之一。在锌缺乏时,脑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影响脑组织中神经髓鞘的形成。脑中的脂肪组成和必需脂肪酸的浓度也可因锌缺乏而发生改变。此外,锌对维持下丘脑——垂体功能也有一定的作用。在临床上,常可看到因缺锌而致的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及智力不佳。国外有专家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儿童。其锌摄人量比较高,认为多吃含锌食物对智力发育有帮助。也有人发现。多动症儿童体内的锌含量较正常儿童为低,且补锌治疗有效。

碘为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它主要通过甲状腺素发挥生理作用,其中包括蛋白质的合成、实现有效的能量转换、激活多种酶、加速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精神状态等。如严重缺碘,可致生长发育停滞,脑新陈代谢活动降低,智力低下。

总之,小儿营养的好坏,与大脑的正常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胎儿期至宝宝期这一阶段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