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育儿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49091800000030

第30章 宝宝的生活宝典(1)

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潜在能力达到十成。只要充分发挥出这种潜在能力,便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节宝宝的喂养方案

喂哺婴儿所需的物品

大奶瓶4~6只,宝宝喝奶时用。

小奶瓶2只,其中一只喂糖水,另一只喂果汁。

奶嘴2~4个,选择时留心大小适中。

奶瓶消毒锅/器1个。想节约时间的妈妈可选蒸汽式的,选铝质锅在消毒时不要加热过头。

奶瓶奶嘴刷1个。

奶瓶夹1个,奶瓶消毒后用奶瓶夹既卫生又安全。

保温奶瓶1个,便于夜间或外出时使用。

温奶器1个,选择免水式并能自动调温37℃的为宜。

外出奶粉携带盒1个,选有四层结构的适宜。

吸奶器或吸喂乳两用瓶1个,以备喂母奶时用。

果汁压榨器1个。

食物研磨器1个。

母乳冷冻机1—2个,适合喂母乳的上班族妈妈用。

食物箱1个,放置所有的哺喂用品,不仅卫生且使用时方便易找。

婴儿所需的衣物

小和服2~4件,根据季节搭配薄厚。

带肚兜2~4件。

方包巾2—4块,包裹宝宝时用。

毛巾被2条,春秋季节宝宝睡觉时用来盖身体。

睡袋衣1件,冬天时给宝宝用。

小帽子1个,根据出生季节选择厚薄。

围兜4~6个,宝宝喝奶和喂水时用。

兔宝宝衣2~4件,宝宝2个月时可穿。

外出服2套。

内衣2~4件,根据季节搭配厚薄,宝宝2个月大时用。

斗篷外套1件。

棉长裤2~4件,宝宝2个月大时用。

棉鞋2~4双,冬季或外出时用。

软枕1个。

枕头套1个。

婴儿毛毯1~2条,触感要柔软,可用浴巾替代。

小棉被、小棉褥各1条,宝宝冬天睡觉时用。

纸尿裤、棉布尿片多多益善。

婴儿洗浴所需的物品

婴儿专用沐浴液1瓶。

婴儿专用洗发精1瓶。

婴儿专用乳液1瓶,在洗澡后使用。

婴儿爽身粉1罐。

婴儿浴盆1个,稍大一点的浴盆能在夏天充当婴儿游泳池,让婴儿大热天泡泡水。婴儿洗澡防滑垫1个,以防宝宝在洗澡时滑落。

小脸盆1个,用来婴儿便后清洗。

皂盒1个。

沐浴温度计1个。

洗澡用毛巾2~4条。

棉签或脱脂棉球1-2盒,用来给新生的宝宝擦拭眼睛分泌物、脐部、便后臀部涂润肤露以及做乳房或手指消毒。

婴儿发梳/刷1个。

安全剪刀1个,选择有避免剪得过多设计的剪刀。

肛温计1个。

大浴巾2~4条,宝宝洗澡时用,或有时包裹宝宝。

吸涕器1个。

其他相关的物品

婴儿床1张,应该选择能睡到5岁为宜。

海绵垫1个,在上面再铺一层吸汗性强的棉垫。

床单2条。

婴儿床护圈1个,可防宝宝撞到床沿。

婴儿凉席1~2个,夏日使用。

婴儿摇篮1个,根据需要使用。

婴儿推车1辆。

婴儿学步车1辆。

婴儿音乐铃1个,训练视觉和听觉。

婴儿安全软质玩具若干件,有声响者为宜。

婴儿衣橱1个。

婴儿提篮1个,适合经常驾车外出的家庭。

妈妈背包1个,当带婴儿外出能容纳许多婴儿用品。

哺乳准备——乳房护理

母乳是人类繁衍的根本条件之一,母乳喂养历史悠久,现代母乳喂养总结出很多科学的新方法,需要妈妈们不断学习以促使母乳喂养的成功。

有些女性认为哺乳、乳房护理是孩子出生后的事,其实人的生乳过程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分娩前12周起初;

第二阶段在产后2~3天起初。新妈妈乳房护理要在孕期起初。乳房护理分为三个阶段:产前乳房护理、待产、分娩期及产褥期乳房护理。

产前检查应留心乳房的大小、形状、包块、是否有手术史。尤其要留心乳头是否正常,发现乳头凹陷应及时纠正。

孕妇妊娠7个月时起初做乳房按摩,促进乳腺血液循环及乳腺发育。用手掌外侧轻按乳房壁,露出乳头,并围绕乳房均匀按摩,每日一次。

为避免乳房下垂,孕妇应带合适的乳军。不要用肥皂水洗乳房或乳头,因乳房蒙氏腺分泌的物质对乳房有保护作用。肥皂会破坏其作用。

孕妇待产过程应按常规将乳房擦洗干净,以便孩子出生后进行“三早”,即“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新生儿断脐后医护人员协助将婴儿趴在母亲胸部实行皮肤早接触。约10~15分钟,婴儿会自发地起初吸吮奶头,这叫“早吸吮”,半小时后再次喂奶称“早开奶”。实行“三早”对刺激泌乳起到重要作用,很多产妇还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做,甚至紧张、害怕,这是不利于母乳喂养的。

产褥期应强调旱开奶及按需哺乳。生后就让婴儿吃奶,每当小宝宝哭闹、不安时都要喂奶。不要受时间限制。夜间不要停止哺乳。目前仍有人认为刚刚分娩后没有奶,先喂些牛奶或糖水,这样做同样不利于母乳喂养,只有早吸吮、勤吸吮才能使乳汁分泌。刚分娩后的乳汁称为“初乳”,量少而稀,但却营养价值高,能够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产妇喂奶时应选择舒适的姿势,肌肉放松。母、婴的胸、腹应贴紧,婴儿的下巴贴紧乳房。婴儿要将乳晕全部含接,不要只吸吮乳头。喂奶时应先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每次喂奶都应将剩余的乳汁挤出来,彻底排空乳房能够有效地刺激泌乳。

在挤奶时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乳晕上下方,用大拇指、食指的内侧向胸壁处挤压。挤压时要有节奏,并在乳晕周围反复转动手指位置。

产妇每次喂奶后将一滴乳汁涂在乳头上,晾干后带上乳罩。

乳房不正常的护理

乳房主要依靠自我护理,作为母亲学习有关护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乳头凹陷是产妇常见的乳房缺陷,通过孕期检查及早发现是能够矫正的。乳头伸展练习是矫正乳头凹陷的好方法。能够拉开并断离与内陷乳头“绑”在一起的纤维,练习时将两拇指平行放在乳头两侧,慢慢地向内侧外方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重复多次。然后,将两拇指分别放在乳头上下方,同样向上下外方牵拉。乳头伸展练习又为“十字操”,应每日练习两次,每次6分钟。因刺激乳头有时会诱发宫缩,若有早产史或本次妊娠有早产危险的产妇要推迟到怀孕36周后再做乳头伸展练习。

乳胀是产后常见的征状,产妇可伴有发烧,通常体温不超过38℃。乳胀时可行乳房按摩操。先湿热敷乳房5分钟,随后按摩、拍打、抖动乳房。减轻乳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婴儿早吸吮、勤吸吮。

乳头皲裂是影响母乳喂养的常见原因。乳头皲裂导致乳腺炎而终止母乳喂养的情况非常多,预防皲裂发生是重要的。孕期应做好乳房护理,喂奶的姿势要正确,尤其是婴儿的含接姿势尤其重要。婴儿的嘴要含接成“鱼唇样”,既要含接乳头,又要含接乳晕。喂前先按摩乳房,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易于婴儿正确含接是预防皲裂的有效方法。

倘若发生皲裂也不要停止哺乳。除留心上述问题,还需留心喂奶的先后顺序,先喂没有发生皲裂的乳房,再喂患侧的乳房。喂奶后在乳头上尤其是皲裂部位涂上乳汁,风干,再戴上乳罩。经过精心护理,皲裂会非常快好转的。

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病,应以预防为主。正确的哺乳,尤其是留心排空乳汁,避免皲裂对于预防乳腺炎是重要的。过去认为得了乳腺炎就要停止哺乳,担心乳汁里的细菌及所用药物对婴儿有不良影响。现代观则认为患乳腺炎能够继续哺乳。因为母、儿间感染的细菌是相同的,继续喂奶,婴儿能够从母亲乳汁中获得抗体。母亲接受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对婴儿没有不良影响。但应避免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或磺胺类药物。倘若发生乳腺炎,喂奶时要先喂患病侧乳房,婴儿起初吃奶时因饥饿而吸吮有力,先吸患侧有利于疏通乳腺导管,控制炎症发展。

母乳喂养不但是母亲的天职,而且还是一门科学,需要认真学习才能将婴儿养育好。

给婴儿喂奶的最佳时间

以往人们认为,产妇生下宝宝后身体过度疲劳和虚弱要和宝宝分开,正常情况下,在出生6小时后起初给婴儿喂5%的糖水和温开水,12小时后才起初喂母奶。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母乳喂养做了新规定:产后半小时抱奶,且抱奶愈早愈好,同时要实行母婴同室同床,以对婴儿按需喂养,不定时、不定量为哺乳原则,应为:

(1)婴儿能够得到最珍贵的初乳。产后1天的初乳中,有免疫能力的iga、igg、igm的含量较高,尤其具有抵抗消化道、呼吸道感染的iga含量最高,婴儿因此增强了抗病力。

(2)妈妈与新生宝宝同室同床,宝宝可随需要随时得到母亲哺喂,这样多次不定时的吸吮能够刺激母亲大脑分泌释放催乳素和催产素,从而使乳汁分泌增加,并可预防奶胀和乳汁瘀积。

(3)纯母乳喂养不需另外喂水,倘若是夏季则应酌情加喂一定的水。

(4)刚出生的宝宝吸吮能力弱,往往刚吃几口就睡着了。妈妈可用乳头刺激宝宝的嘴唇,或用手捏捏鼻子,提提小耳朵,以使宝宝多吸吮。

给婴儿喂奶的正确方法

准备工作

(1)妈妈先洗净双手。

(2)应该选择舒适、放松的姿势。

(3)准备一个坐垫放在妈妈的大腿上,调整喂奶高度,避免使妈妈的手臂产生酸痛。

(4)在宝宝的胸口前垫一块手巾,以免弄脏宝宝的身体并可擦拭宝宝的嘴。

(5)婴儿的头靠在妈妈手臂上非常容易流汗,妈妈能够在手上垫一块毛巾,发挥吸汗作用。

正确的喂奶姿势

(1)先用消毒棉擦洗乳头及周围皮肤。

(2)采用坐喂或躺着喂都能够,通常以坐在低凳上比较好。若座位较高,可把一只脚踏在另一脚上。

(3)把婴儿放在腿上,让婴儿头枕着妈妈胳膊的内侧,用手腕托着后背。

(4)妈妈用手托起乳房,先挤去几滴宿乳。

(5)妈妈用乳头刺激婴儿口周皮肤,待婴儿张开嘴时,把乳头和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

(6)让婴儿充分含住乳头,用手指按压乳房,既容易吸吮,又不会压迫婴儿鼻子。

(7)当婴儿吸得差很少时,妈妈可用拇指和中指轻轻挟一下两侧脸蛋。

给婴儿喂完奶,把婴儿身体直立,头靠在妈妈的肩上,轻拍和抚摩后背,以排出吞入的空气。

(8)若选择躺在床上喂奶,妈妈身体侧躺在床上,膝盖稍弯曲,放几个枕头在自己的头下、大腿及背部,然后用下方的那只手放在婴儿的头下,并支撑他的背部。先喂躺下那一侧乳房,后喂另一侧。喂另一侧乳房时,将另一侧乳房靠近婴儿的嘴,或是抱着婴儿一起翻身。

【提示】

(1)妈妈喂奶时,婴儿的头与身体应在一条直线上,颈部不要扭曲。

(2)婴儿的脸应面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3)妈妈应抱紧婴儿,让婴儿身体紧贴着妈妈,婴儿下颌贴着乳房。

(4)若婴儿刚出生很快,喂奶时,妈妈不要只托着他的头、肩膀,还应托着他的臀部。

(5)要让婴儿先吸吮完一侧乳房的乳汁。再吸另一侧。若婴儿吸完一侧就不吸了也没关系,下次哺奶时,就从另一侧先吸吮。

(6)婴儿吃足后,若还含着乳头不放,不要强行拉出,妈妈不妨用手指轻轻放在婴儿嘴边试一下,婴儿自然会离开乳头。

【提示】

(1)确认婴儿已吃饱但乳房内还有余奶时,可将余奶吸出,这样会使下一次奶量更多。

(2)长期躺着喂奶会影响婴儿下颌发育,日后易产生畸形。

(3)母乳喂养时应避免用奶瓶来补喂一些奶类。奶瓶上的奶嘴开口大,婴儿吃起来非常痛快,不费力气就能吸到奶,若再吸吮妈妈乳头时,当一旦吸不到那么多奶时,婴儿就会烦躁,不愿吸吮,从而减少对乳头的刺激,影响乳汁分泌,从而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掌握喂奶次数

满月前这一段对于给婴儿喂奶的次数和时间间隔不要硬性规定,只要小宝宝饿了就要给喂,哪怕夜里也是如此,小宝宝能吃多少就喂多少。通常婴儿饿了的表现为哭声较大,同时有找奶的动作。

满月后,慢慢要让哺乳时间形成规律,通常2.5~3个小时喂一次母奶,但必须自然慢慢地形成。比如宝宝不到喂奶时间饿了,妈妈没有必要非坚持到点喂,让宝宝饿着,这样不利于宝宝的情绪和心理发育,能够适量地减少夜间喂奶次数。

乳房胀痛的防治

产妇分娩后2~3天,乳房会逐渐起初发胀,正常情况下奶胀1~2天即可消失,很多新妈妈由于未能正确喂奶会产生较长时间的胀痛,有时还伴有高热,此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奶胀,不然能引起乳腺炎而不利于喂宝宝。

(1)乳汁分泌过多没能及时排除引起的奶胀,可用手或吸奶器将奶排出。乳房排空后即可感到轻松。

(2)倘若伴有高热的胀痛大多因乳腺管不通畅所致,请教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服药几小时后即可使乳腺腺管通畅,乳汁从乳头流出。乳汁流出时可用手挤压乳房,把乳汁尽量排空。

(3)乳房按摩也是通畅乳腺腺管的有效方法。每次哺乳前,把湿毛巾盖在乳房上,用手掌心按住乳头及乳晕,按顺或逆时针方向轻轻抚揉15~20分钟即可减轻乳房胀痛,同时也促使乳汁排出通畅。当乳胀消退后,用不用继续按摩则要看宝宝吮吸能力的强弱。若能力较弱,可在每次喂奶前进行乳房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