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育儿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49091800000061

第61章 宝宝的生活宝典(32)

视力检查可发现两眼视力是否相等。倘若因斜视或两眼屈光度数差别太大,两只眼的成像不可融合,大脑只好选用一眼成像,久之不常用的一侧视力减弱而成弱视。或因先天性一侧白内障。上睑下垂挡住瞳孔,或由于治疗不当,挡住一眼所致。检查时发现异常,可及时治疗。

异物入眼、耳、鼻、气管的处理

异物入眼异物进入眼里,可引起刺痛、流泪,较大较硬的异物还有可能伤害眼结膜。

异物进了眼里,叫孩子不要乱揉,应该提起眼皮轻轻动,让眼泪把异物冲出来。

可往眼里滴1~2滴眼药,既可预防发炎,又可冲出异物。

家长可把手洗净,让孩子向上看,用手按住下眼皮往下拉,可看下眼睑内是否有异物。

用拇指和食指提起上眼皮,食指轻轻一拉,拇指将眼睑往上翻,可看上眼皮内是否有异物。如有异物,可用棉棒蘸水将异物沾出。

异物入耳宝宝常会把小的物件塞在耳内,也可能有小虫爬进耳内,如不处理,可发生感染。

让孩子把头歪向一侧,患耳向下,让异物滚出来。

倘若是小虫入耳,可向耳内滴几滴温水,使小虫浮出来。

倘若在家里无法排除异物,要尽快去医院检查,千万不要自己试着用镊子或耳勺挖取。

异物入鼻宝宝有时把纸团、豆子、小球等塞入鼻孔,如家长不发现,会引起感染、出血。

豆粒、纸团等如未泡胀,可用擤鼻涕的方法将其擤出。如已泡胀,则需去医院找医生处理。

倘若是小虫子进鼻腔,可用纸捻刺激鼻腔,使孩子打喷嚏,将虫子喷出。

不要自己胡乱给孩子掏,不然进入咽喉部、气管,易引起窒息。

异物入气管气管是吸人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通道,一旦进入固体或液体物质,便会发生堵塞,影响气体交换。引起孩子发生气管异物的主要原因有:儿童好奇,把小物件含在口中,不小心滑入;儿童大哭、大笑时将口中物体滑入气管;儿童牙齿未长全,因咀嚼能力差,使食物进入气管;儿童咳嗽反射不健全,咳嗽时呛入气管;蹦跳、跌倒时把口里的糖等食物呛人气管。有的家长一边喂孩子一边逗孩子,也易将食物呛入气管。

异物掉人气管后,引起的症状非常明显,但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异物的大小、性质和掉人气管的部位有关。矿物性异物非常少引起炎症反应;动物性异物,如鱼刺、骨等对气管黏膜刺激较大;有些植物性异物,如花生米、豆类等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急性炎症,甚至发生支气管堵塞;光滑细小的金属异物对气管黏膜刺激非常小;尖锐的异物,可能刺破附近的组织,引起其他并发症;表面生锈的异物对黏膜刺激较大。异物在气管内存留的时间愈长,对身体的危害愈大。

异物掉入呼吸道后,首先引起剧烈的咳嗽,甚至咳出血,并有气喘、呼吸困难、呼吸声音不正常等一系列表现。.较大异物堵塞总气管时,可引起窒息而死亡。随后咳嗽表现为阵发性。过一段时间后,异物可引起炎症反应,患儿出现体温升高、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如异物堵塞支气管,则可引起下端的肺气肿或肺不张,患儿感到胸闷,此时的情况更严重了。

总之,气管异物是危险的急症,应分秒必争地送孩子去医院抢救,绝无法耽误。在医院,医生可根据异物的部位,在直接喉镜或气管镜检查下,把异物取出。

异物吞咽、卡于咽部的处理

异物吞咽孩子有时玩耍时喜欢把玩具放在嘴里,不小心可滑入咽喉,吞咽下去。异物可卡在食管中,被卡的食管发生疼痛,吞咽时疼痛显著,尤其是咽下困难,甚至滴水不进。大的异物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异物在食管内存留时间过长,可引起局部水肿和炎症。尖锐的异物容易刺破食管黏膜,引起周围器官发炎。

孩子发生食管异物后,必须马上送医院治疗,医生会通过食管镜检查,取出异物。倘若异物已滑入胃,医生会在X线观察下,促使异物排出。

例如发现别针不见了,可带孩子做x线检查,以明确别针是否被吞进,在什么位置。倘若别针停留在食管中,医生可用专用设备取出。倘若到了胃里,需要2~7天才能通过肠道,不会有什么损害。可每日仔细地检查大便,倘若没有检查到别针,一周时应再次透视。别针在胃中停留几个星期的情况非常少见,倘若在胃中久不排出,医生可用胃镜将其取出。

异物卡于咽部孩子在玩耍时可将小玩物、纽扣、硬币等放在嘴里,一不小心,这些东西滑下去卡在咽部。另外,家长给孩子的饭里有小骨头或鱼刺没挑干净,也可卡在咽部。

发生咽部异物后,吞咽疼痛加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异物较大时,可压迫喉头和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倘若异物刺破咽壁,局部可发生感染。

孩子被异物卡住后,可让他张大嘴,将舌头压下,用镊子轻轻夹出。如果是鱼刺,可用威灵仙30克、米醋50毫升煮汤饮服。倘若上述办法没有效,可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鱼刺卡住后,不要给孩子吃馒头、饭团等,因为这样做有时不仅无法带走刺,反而会将刺压得扎入更深,更不易取出。倘若是硬而尖的异物,这样硬压危险更大。

四、2岁10-12个月

身心发育

生理发育状况

体重男孩12.55~13.13千克,女孩12.1-12.68千克。

身长男孩90.3~91.9厘米,女孩88.45~90.69厘米。

头围男孩47.7~48.8厘米,女孩47.44~48.5厘米。

胸围男孩49.15~50.2厘米,女孩48.65~49.8厘米。

牙齿18~20颗乳牙。

心理发育特点

3岁的孩子求知欲旺盛,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记忆力、思考能力及想象力也发展得非常快。

3岁时,孩子对什么事都爱问“为什么”。遇到此情况,切不可觉得厌烦而不予理睬,应该尽可能予以回答。对同一件事总是要问好几遍,于是有的爸爸妈妈就认为这个孩子智能低下。实际上,孩子的智能是通过很多次体会、经历以后才能形成的,因此对于儿童提出的一系列“为什么”的疑问,做父母的应该爽快地予以回答,而且要有耐心,不要不理不睬,这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所在。

3岁宝宝特点

大运动单足跳跃,自己扶栏下楼梯一步一阶,能跳过10~15厘米高的障碍物,可钻过高度为自己一半身高的洞穴,能举手过肩投球,能接住1~2米远投来的球,会骑脚踏三轮车,能够在10~15厘米平衡木上做简单动作,能登上3层的攀登架。

精细动作会画圆和正方形,会写2个以上数字和汉字,会画人的2~4个部位,能用指捏面塑,按针孔定形撕纸,拿剪子将纸剪开或剪纸条,将方形纸折成长方形及三角形,会用筷子夹枣(或花生米),按要求的颜色形状间隔穿珠子,能粘贴简单图画。

认知将物品按用途分类,认识不同职业,懂得反义词8~10种,能拼切开4~8块的拼图,认图中找出缺漏部分,认识4~6种几何图形,从地图上找出居住的城市,能够认本市地图中找出家庭位置,背数到20,点数到8,取5件玩具,复述4~5位数,倒数3~1或5~1,切分圆形为1/2或1/4,认识若干汉字,6~10个数字,会做数字、汉字配对,认识两种季节所穿衣服以及特有的食物,会玩包剪锤游戏,懂输赢。

艺术能力会唱5个音阶内的歌曲几首,随录音机或电视自学歌曲几首,按旋律敲击节拍,按节拍做律动,画人或物品轮廓图形,学习书法。

语言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和父母的姓名、单位或地址,背诵几首儿歌、唐诗、广告词及简单故事,会猜简单谜语、学习自编谜语,玩“过家家”时出现互相嘱咐的句子,能有表情朗诵儿歌、诗句或故事片段,会说若干英语单词。

社交行为会自己洗脚,能独立上厕所(用手纸不需帮助),穿鞋分左右,穿袜会拉后跟,穿上有扣的上衣和裤子,帮厨,剥摘蔬菜,帮助拿工具,收拾衣服,清洗茶具,扫地。

3岁综合能力特点

3岁,是宝宝期中最重要的时期。3岁的宝宝整天蹦蹦跳跳,活泼、灵巧、讲话流利。能和一两个小朋友互相配合,玩得非常协调。但会经常和大人对抗,接近4岁就能老老实实地听大人话了,这从宝宝的态度上就可看得出来。

智力和情感的成长速度非常惊人。在3岁儿童身上同时有着事事都要自己干的独立欲望和缠着妈妈撒娇的强烈依赖性。

这一时期,也正是宝宝自己能够形成各种习惯的时期。比如说,能独自上厕所、能自己脱衣穿衣,也能帮忙收拾收拾。大人也应该尽量让宝宝做做自己的事。

在这一年里,还应给宝宝作一次健康检查,以便早日发现身体和心理上的疾病,并及早治疗。同时向医生请教一下今后该怎么带宝宝等等。

饮食营养

春季儿童维生素不可少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一旦缺乏,就会影响肌体正常代谢而产生疾病。之所以强调春季儿童维生素无法少,原因主要是:儿童在春季生长发育较快,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有所增加;春季蔬菜数量少,品种少,水果的品种也非常单调,易使儿童出现吃菜吃腻了的感觉,出现挑食或偏食现象,结果影响了维生素的摄入量。

有鉴于此,春季给儿童适量补充维生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

多吃组氨酸食物

临床研究证明,组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对宝宝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原因是:组氨酸能促进宝宝的免疫系统功能尽早完善,强化生理性代谢机能,稳定体内蛋白质的利用节奏,促进宝宝肌体发育。

然而,由于宝宝肌体可塑性较大,代谢速度快,这就势必大量消耗组氨酸。为此,宝宝每日所需组氨酸摄取量要高于成人几倍。但因人体缺乏自身合成组氨酸的整套酶系统,所以,组氨酸必须严格依赖食物蛋白质或氨基酸食品来供给,若其来源不足,将导致幼儿抗病能力低下,产生贫血、乏力、头晕、畏寒等不良征兆。经科学测定,黄豆及豆制品、鸭蛋、带皮鸡肉、牛肉、皮蛋、玉米、标准面粉、土豆、粉丝等食物富含组氨酸,宝宝可多食之。

选择饮料的方法

儿童不宜饮用的饮料有很多饮料孩子是不宜经常饮用的,如可乐类饮料中均含有可可碱和咖啡因,有的还含有中草药,孩子经常饮用这类饮料,对健康不利。此外,一些低劣饮料充斥市场,尤其是那些“三精水”(包括橘味水),由色素、香精和糖精混合而成,儿童经常食用,对健康也会带来危害。

适合儿童饮用的饮料

1.乳酸奶饮料:乳酸奶饮料含有少量牛奶,经乳酸菌发酵使绝绝大数乳糖分解,故易于消化吸收,味道又非常符合儿童的爱好,是一种饮料佳品。但它毕竟是以解渴为主要目的的饮料,无法与牛奶等同视之。从营养价值上来看,两者相差悬殊。

牛奶中营养素的含量比乳酸奶饮料高得多,其中蛋白质、脂肪、铁、钙和维生素的含量均是乳酸奶饮料的3倍以上,倘若乳酸奶饮料含牛奶量不足30%,其营养素含量往往只有牛奶的10%~20%,哪怕喝10~12瓶的乳酸奶饮料还不一定能抵得上一瓶牛奶,因此,不要让孩子光喝乳酸奶饮料而代替喝牛奶。

2.矿泉水:矿泉水是天然物质,含有儿童需要的某些必需微量元素,是一种良好的饮料。但必须指出,粗制滥造的不合格矿泉饮料,如有些人工矿化水,其中常带有有害物质,如铅、砷、汞、镉等,也无法让儿童饮用。

3.果汁、蔬菜汁等饮料:如橘子汁、番茄汁、山楂汁、粒粒橙、椰子汁等。这类饮料含有大量维生素C,且含有丰富的钠、钾等,还有利尿作用。

4.夏季消暑饮料:用金银花、红枣皮、绿豆衣、扁豆衣、乌梅等煮成汤,略加热,是夏季消暑解毒的好饮料。还可以治疗小儿暑热证和减轻气喘。

5.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并有吸附细菌和毒素的作用。胡萝卜汤的做法是:先将胡萝卜洗净,切后煮烂,再将熟泥放在箩筛中压成细泥,最后把细泥与原来煮胡萝卜的汤水一起倒人大碗中,每500克胡萝卜可制成1000毫升胡萝卜汤,加2平匙蔗糖,这对有轻度腹泻的宝宝是一种好饮料。

6.口服补液饮料:配制方法是食盐一茶匙(3.5克),蔗糖2平汤匙(30克),加水至1000毫升。少量多次口服。

这里要尤其指出的是,喝饮料无法代替喝开水。有的儿童在整个夏天不喝或非常少喝开水,口渴了就光喝饮料。有的家长认为,这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喝饮料总比喝白开水强。其实,市场上出售的饮料多数含糖量较高,这类饮料喝起来口腻,只能一时解渴,时间长了,反而增加口渴感,长期如此,对孩子健康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增加营养的误区

1.宝宝贫血吃含铁食物。贫血是我国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少年宝宝中有20%患不同程度的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专家经过调查发现,并不是宝宝吃含铁食物少,实际上有些人还摄入过量。那么为什么宝宝还会贫血呢?这主要是人们不了解铁的吸收特点。

铁的消化吸收与其他营养素不同,当身体需要铁时才会吸收,不需要时就不吸收。而且铁在吸收前需将原来剩余的铁消耗掉,新的铁才能补充进来。没有消耗,吃进去的铁也吸收不了,因此身体里还是缺铁。如何将铁消耗掉呢?那就是适量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