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49102800000053

第53章 身体保健(16)

1.防止血液变得“黏稠”

血液变得黏稠,血就会流动的缓慢,有形成血栓之忧,最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与中风。饮食的预防措施是平时应养成定时规律的喝水习惯,特别是睡前与晨起的饮水,显得更为重要。对于有血液黏稠倾向的人,还能够每天吃5~10克的黑木耳,相当于一斤黑木耳可吃50~100天,做汤做菜都能够。也能够每天吃北山楂鲜果100克,分次食用,熬汤生吃均可,如无鲜果,干品也可,但剂量是一样的。黑木耳与北山楂都有明显的活血散瘀作用,可有效地防止血液变得黏滞。更要做到戒抽烟,因为香烟中的有毒成分也会使血液变得黏滞。

2.防止血液变“酸”

人的血液中即有碱性成分又有酸性成分,正常情况下两类成分处于相对平衡而略呈偏碱性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人体各项生理活动正常进行,身体也处于平衡健康状态。

倘若吃得食物结构不合理,吃人的酸性食物多而碱性食物少,那么便会使血液中酸性成分增多,使人形成酸性体质。酸性体质可诱发多种疾病,据临床医生统计,约有70%的疾病是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尤其是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其实判断食物的酸碱性,并不是根据其味道的酸甜而定的,而是根据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后的最终物质对血液、淋巴液等体液所起的作用而确定。

如鸡肉、鱼肉、鸡蛋、面粉、玉米、花生、大米、牡蛎等,机体吸收后经氧化分解后会使血液呈酸性反应,所以这些食品是酸性食品。

而蔬菜水果中有很多品种味道是酸的,如杨梅、樱桃、苹果、酸菜等,进入血液后呈碱性反应,所以这些食品是碱性食品。蔬菜、水果、豆类、奶类、海带、茶、咖啡等也都是碱性食品。

经测定:弱碱性的食物有豆腐、碗豆、大豆、绿豆、油菜、芹菜、番薯、莲藕、洋葱、茄子、南瓜、黄瓜、蘑菇、白萝卜、牛奶等。

而呈碱性的食物有菠菜、白菜、卷心菜、生菜、胡萝卜、竹笋、马铃薯、海带、柑类、西瓜、葡萄.、香蕉、草莓、板栗、咖啡、葡萄酒等。

因此,在生活中倘若能做到平衡膳食,即酸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一般是不会出现酸碱失调的现象,血液也不会变“酸”的。

3.防止血液变“脏”

血液为何会变“脏”呢?除吸人外界的污染物外,最主要的一条污染途径就是一日三餐后食物在体内代谢后发生的废物,如肠道中的硫化氢、吲哚、粪臭素等,这些毒素如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便会让血液再吸收,使血液变“脏”,导致自身中毒,诱发多种疾病。

防止血液变脏,除了预防吸人有害物质外,能够从调理饮食方面做起。

1.饮食中要有一些定比例的粗杂粮、蔬菜水果以增进植物纤维的摄入量、促进肠的蠕动,使大便通畅,以排出机体肠道中的“宿便”(一般成人体内平均约有3公斤“宿便”)。蔬菜水果中所含的各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大肠内有毒物质的能力;青绿色蔬菜富含的碱性成分,可使沉积于细胞中的毒素重新溶解,随尿液排出,是体内最好的“清洁剂”,但生吃或榨汁饮用效果最好;并可适量吃些海带,海带富含胶质,可促使浸入血液中的放射性物质从尿中排出。

2.适量地多喝水特别是早晨醒来,不做任何活动,就立即喝一杯凉开水或温开水,可起到清洗肠部绒毛毒素的效果,以防血液再吸收。如果等到活动后再喝水,体内的脏器组织都运作起来了,这时所喝下去的水会很快被胃与其他组织所吸收,便不能收到清洗大肠绒毛的效果了。

3.多吃天然的食品,少吃人工合成的食物,更要少吃肉因为人工合成的食品与肉类添加了很多使血液变“脏”的成分,这些食品吃多了不仅会使血液变成“酸性”更会使血液变“脏”。

4.厚味食物不可太过厚味食物是指油脂过多,五味太过的食物及油炸、烧烤、煎焖等食物。有报道说,常食厚味食物,身体会蓄积“上火”,血液也会“变脏”。

十八、饮食常识

1.吃点粗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的东西越来越精细。对机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咀嚼功能与肠胃的消化功能越来越弱,“自身中毒”所引发的疾病也越来越多。

粗粮是含有大量纤维和谷类粮食的统称,主要包括玉米、大麦、高粱、芥麦、全麦粉等。这些食物不仅富含纤维素,而且也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每天适量地吃一些,对机体的健康大有益处。

以玉米为例,它是粗粮的代表。据现代营养学测定,每100克干玉米含蛋白质8.7克,脂肪4.3克,碳水化合物72.2克,热量365千卡,钙22毫克,磷210毫克,铁1.6毫克,还含有镁、硒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更含有维生素A0.1毫克,维生素B10.34毫克,维生素B20.1毫克。玉米中所含的脂肪有50%以上是亚油酸,还含有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对于抗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都大有益处。

玉米中含有的各种氨基酸,能促进人体大脑细胞正常代谢,有利于排除脑组织中的废物——氨。玉米胚芽里所含的大量维生素E,可增强人的耐力和精力。

玉米中含有的纤维素比大米、白面高6~8倍,因而具有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可防治便秘、肠癌等。

2.什么都吃,什么都不多吃

对于健康的人来讲,什么都吃,什么都不多吃。人们每天进食的种类尽量多一些,也就是说,粮、果、莱、肉等都要适当地吃一些,但都不要贪图口福过多地吃,美国著名的科学家H·A·施罗德说:“任何食物在足够过量时都是有毒的。”

但有些人的饮食习惯是常挑肥拣瘦,吃这不吃那,专吃对口味的食品;或听说某些食品是营养食品就拼命多吃;或听说某些食品对健康不利,就一口不吃。这些顾此失彼的饮食习惯,其实是犯了饮食养生大忌。因为大自然赐给了人类各种粮食、蔬菜、水果、肉类,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营养,而且相互补充制约、协调,相互作用,以保证机体的五脏平衡、六腑协调。

中国古人对此早就有所认识,他们告诫人们说:“凡所好(喜欢吃的)之物,不可偏贪,贪则伤身生病;所恶(不喜欢吃的)之物,不可全弃,弃则脏气不均。”因此,什么都吃,什么都不多吃,是饮食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之一,只有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益于健康。

3.健康饮食几原则

1.三低一高即“低脂”、“低盐”、“低糖”、“高纤”。

(1)低脂:每天的油脂量不可进食大多,尽量少食油炸食物。

(2)低盐: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食盐量最好不要超过10克。

(3)低糖:每天每人所食用的糖不宜过多。

(4)高纤:成人每天需要30克左右的纤维,应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等纤维素多的食物。

2.饮足够量的水成人每天须饮用6~8杯水。

3.饮食规律尽量做到定时定量。

4.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并要有个好心情

5.饮食要有节制,不偏食,不饱食

6.做到戒烟少酒

4.饮食中的最佳温度

泡茶的最佳水温为70~80℃,泡出来的茶维生素损失小,且色香味俱佳。

热咖啡的温度在70℃左右时,咖啡才香甜可口。

热牛奶要在60~65℃寸味道最好。

冲蜂蜜时,以50~60℃的开水为最好,维生素不会被破坏,口感也好。煮粥下米时,待水的温度上升至50~60℃时最好,煮出的粥香甜可口。

凉开水在加盖凉至17℃左右时口感最好。

啤酒最好喝的温度,春秋为10℃,夏天为5~6℃,冬天是10~15℃。

平时饮水、饮食、漱口的最佳温度是35~38%,对口腔、牙齿刺激最小。

鲜牛奶冷藏的最佳温度为4℃。

冻肉冻蟹的最佳温度是-10~15℃。

汽水在5℃寸最好喝。

西瓜解暑以8℃左右为最佳。

5.观身体外部营养信号,及时调整饮食

1.口部信号若发现口角发红、长期干裂或患上口角炎,舌上长口疮很可能是缺乏维生素B2及维生素B6,此时就该有选择地多吃些含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的食物。如全粮食品、绿叶蔬菜、肉、蛋、奶、豆类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与维生素B6。

2.唇部信号倘若嘴唇部皮肤干燥、脱皮、唇线模糊,这很有可能是缺乏维生素B2及维生素C。此时就该有选择地多吃些含维生素B2与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3.舌部信号若发现舌头过于平滑、味蕾突起,舌尖两侧发黄发白,这很有可能是机体欠缺叶酸及铁质。肉类、豆类、绿叶菜、水果等含叶酸多,菠菜、肉类、豆类、香菇等含铁多。

4.鼻部信号倘若鼻子两边发红、油腻光亮,常脱皮,可能是缺锌。小麦、豆类、肉类、蛋类、鱼类等都含有丰富的锌,可适当选用。

5.指甲信号指甲有点,壤示缺锌;指甲容易断裂,表示缺铁;指甲内凹没有血色,表示缺铁与维生素D。这时就该有选择地吃些含铁、锌与维生素D的食物。

6.头发信号容易脱发,拢头发时没有疼痛感,头发易缠卷,可能是缺乏维生素C和矿物质铁,可有选择地多食用些含维生素C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十九、饮水常识

水是人赖以生存和维持生命的最基础物质,人体生命对于水的需求仅次于对空气中的氧的需求。

水是人体六大营养素之一,人体体重的65%是水,血液中含水约80%。人体缺水或失水过多,将使体内环境紊乱而引发多种疾病,并可加速衰老过程,倘若失水超过20%,生命将难以维持。相反,人体摄入过多的水,也就是喝水过多,又会发生水中毒,也将引发多种疾病,损害机体的健康。因此,科学地饮用水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研究测定,除了日常所吃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分外,成人每人每天所需的饮水量为2000~2500克。一天所需的水应分散在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不需要一次饮用太多。

中国古代养生家们在饮水保健方面告诉人们:“先喝而饮,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意思是说喝水应该在不感到口渴时就适量喝些,不要等到口渴得厉害时再去饮水,而且每次饮用水的量也不宜过多,这些都是养生保健的经验之谈,能做到这样的饮水原则,机体就不会造成缺水的危害,更不会形成饮水过量的弊端。

对于老年人来讲,因为生理上的变化,往往体内缺水而不感到口渴,也不愿多喝水,这对于健康十分不利。因此,老年人必须养成每天几次的定期喝水的习惯,不渴也要喝些水,这对于营养保健、防病抗衰老都大有益处。

就现阶段而言还是喝白开水好,白开水是自然饮料,而且不含任何人为的添加剂、色素,任何饮料、茶水、咖啡、果汁、汽水等通常而言都有其偏弊,并不适合于任何人饮用,因此说,白开水是每个人都适宜的饮用水。

不过这里所讲的白开水是合格的硬水。

水有软硬之分,凡不含矿物质或矿物质很少的水是软水。蒸馏水、纯净水是绝对的软水;雨水、雨水汇集而成的河水,含矿物质很少,也属于软水。经常饮用软水,最不利人体健康。

含矿物质多的水是硬水。我国测定水硬度是将水中的全部矿物质换算成碳酸钙,以每升水中碳酸钙含量为计算单位。当水中碳酸钙的含量低于150毫克/升时为软水;收到150~450毫克/升时为硬水;收到450~714毫克/升时为高硬水;高于714毫克/升时为特硬水。我国生活饮用卫生标准规定,硬水中含碳酸钙不高于450毫克/升的水,可均称为适度硬水。饮用适度硬水,有益健康。

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认为,硬水中的钙能够称作为机体的保护性元素,它能够阻止机体对有害元素的吸收,特别是可减少铅在肠道内的吸收。铅是一种有害元素,在机体内铅与胆固醇结合,可使血压增强,并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发作机会;硬水中的钙和镁,在肠道中可将食物中的脂肪分解,形成无害的化合物并迅速排出体外,从而减少脂肪的吸收,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硬水中的钙也是人体对钙营养需求的来源。研究显示,饮用水中的钙呈离子状态,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吸收率为60%,而食物中的钙吸收率仅为30%。

从地下涌出的水是矿泉水,矿泉水因含矿物质多,属硬水。但矿泉水有优劣之分,优质的矿泉水即为合格的饮用水,饮后对人体十分有益。而劣质的矿泉水即为不合格的饮用水,人们饮用后,非但对人体无益,还会对机体造成损伤或毒害。因此,人们选用矿泉水一定要谨慎小心,一定要选用合格的优质矿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