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长征
4912800000061

第61章 建(宁)黎(川)泰(宁)战役

乐宜战役取得胜利后,下一步如何行动?苏区中央局在前方和在后方的成员之间发生了严重分歧。在前方指挥作战的周、毛、朱、王从实际情况出发,没有按照苏区中央局原定计划向国民党军队重兵集结的地区推进——西取吉安或北攻抚州,而是挥师东进,攻打南城,准备打开赣东局面。当红一方面军主力进抵南城近郊时,发现国民党军队已在这里集中三个师准备固守,并有援军赶来,当地地形也不利于红军作战。周、毛、朱、王立刻当机立断地改变攻打南城的计划,将红军主力退却到根据地内的东韶、洛口,随后又撤至宁都以北的青塘一带休整,寻求战机。可是,在后方主持苏区中央局工作的领导人不同意前方的布置,批评他们在撤围南城后,“不迅速向西求得在宜黄以西打击陈(诚)吴(奇伟)则是缺点”,“撤退东(韶)洛(口)”,“再撤退宁都青塘待敌前进,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决定”,“这给群众以十二分不好影响”。他们一再催促红一方面军继续北上,威胁南昌,以减轻“围剿”军对鄂豫皖、湘鄂西等苏区的压力。在前方的周、毛、朱、王在九月二十三日复电苏区中央局,明确指出:“出击必须有把握的胜利与消灭敌人一部,以便各个击破敌人,才是正确策略;否则,急于求战而遭不利,将造成更严重错误。”相隔一天,苏区中央局再电周、毛、朱、王,说:“我们不同意你们分散兵力,先****南丰、乐安,逼近几个城市来变换敌情,求得有利群众条件来消灭敌军”,“这在实际上将要延缓作战时间一个月以上”,“可以演成严重错误”。同日,周、毛、朱、王致电苏区中央局,坚持原定作战计划,并强调指出:“现在如能马上求得战争,的确对于鄂豫皖、湘鄂西是直接援助,并开展向北发展的局面,我们对此已考虑再四。但在目前敌情与方面军现有力量条件下,攻城打援部队是无把握的。若因求战心切,鲁莽从事,结果反会费时无功,徒劳兵力,欲速反慢,而造成更不利局面。”

******、朱德根据前方最高军事会议的决定,在二十六日发出红一方面军向北工作一个时期的训令:在目前敌军坚守据点、向中央苏区游击进扰与迅速布置大举进攻的情况下,“决心在宜(黄)、乐(安)、南丰之间以战备姿势布置目前的战场”。这是一个符合前线实际情况的正确决策。

苏区中央局对红一方面军这个训令十分生气,又收到临时中央七月二十一日长信和九月下旬要求在敌军合围前“击破一面”的指示电,就致电周、毛、朱、王:“九月沿(廿六)训令收到,我们认为这完全是离开了原则,极危险的布置。中央局决定暂时停止行动,立即在前方开中局全体会议。”

十月三日至八日间,苏区中央局全体会议在宁都小源召开,史称宁都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在后方的任弼时、项英、顾作霖、邓发,有在前方的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列席的有刘伯承。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会议没有留下记录,用《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经过简报》上的话来说:是“开展了中央局从未有过的反倾向的斗争”。争论的焦点是前线的作战方针问题。******坚持九月二十六日训令的观点,不同意红军无条件地离开苏区出击强敌。中央局一些成员,根据临时中央历次指示,批评前方“表现对革命胜利与红军力量估量不足”,“有以准备为中心的观念,泽东表现最多”。会上指责******对“夺取中心城市”方针的“消极怠工”,是“上山主义”、“东北路线”,把他提出的“诱敌深入”方针,指责为“守株待兔”、“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把他五月三日复电中对临时中央的反批评斥为“不尊重党领导机关与组织观念的错误”。会上有人提出把******召回后方,专负中央政府工作责任,由周恩来负战争领导的总责。周恩来承认前方确有以准备为中心的观念,有等待倾向,但指出后方对******的批评过分,不同意把******调回后方,认为“泽东积年的经验多偏于作战,他的兴趣亦在主持战争”,“如在前方则可吸引他供献不少意见,对战争有帮助”。他提出可供选择的两种方案:“一种是由我负主持战争全责,泽东仍留前方助理;另一种是泽东负指挥战争全责,我负监督行动方针的执行。”朱德、王稼祥也不同意******离开红军领导岗位。但多数与会者认为******“承认与了解错误不够,如他主持战争,在政治与行动上容易发生错误”。******因既然不能取得中央局的全权信任,坚决不赞成由他“负指挥战争全责”。会议最后通过周恩来提议中的******“仍留前方助理”的意见,同时批准******“暂时请病假,必要时到前方”。会后,******准备到长汀福音医院疗养。他对王稼祥说:算了吧,我们是少数,还是服从多数吧!对向他送别的周恩来表示:前方军事急需,何时电召便何时来。

正当宁都会议期间,临时中央常委会在十月六日开会讨论苏区中央局的问题。博古批评道:“分散工作的观点,我是坚决反对的。在这里泽东又表现他一贯的观念,同时伍豪不能将自己正确路线与自己的权威与之作坚决斗争,而表示没有办法,又暴露一次调和以至投降的弱点。泽东的观点是保守、退却。”同时还强调:“我以为应该做坚决的斗争,但不一定指出泽东名字,而与他的倾向在党内作积极的斗争,这因为要估计到泽东在苏区红军中的威信。”张闻天表示:“泽东可调回后方做苏维埃工作。”会议决定,立即去电苏区中央局。

苏区中央局接到临时中央这个指示电时,宁都会议已经结束,******已离开前线回后方。留在宁都的中央局委员继续开会,根据临时中央来电,决定******回后方主持临时中央政府工作,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一职由周恩来代理。十月二十六日,临时中央又正式任命周恩来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就在宁都会议前后,湘鄂西和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相继失败。红三军离开洪湖根据地,先后向大洪山地区和湘鄂边境转移。红四方面军主力也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向平汉路以西转移,后来到达川陕边地区。这样,国民党当局便将主力调往江西,把“围剿”重点转到中央根据地,但大举进攻中央苏区的部署一时尚未就绪。

10月14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下达战役计划,号召全军乘国民党军新的“围剿”部署尚未完成之际,消灭建宁、黎川、泰宁3地的国民党军。

红22军肖克部为右纵队,从广昌向泰宁进发;红1军团****部为中央纵队,向建宁前进;红3军团彭德怀部为左纵队,向黎川进攻。红5军团为战役预备队,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10月16日,红一方面军各纵队依照既定部署,从各自集结地出发东进。

10月18日,中央纵队红1军团轻取建宁;当天,左纵队红3军团在彭德怀的率领下,也很快就守城的国民党军第24师1个团击溃,占领黎川县城。10月19日,右纵队红22军在肖克的指挥下,击溃泰宁国民党守军新编第4旅主力,歼其1个团,占领泰宁县城。红军战役预备队红5军团也于这一天进抵泰宁以西大田地区。至此,红一方面军的作战计划,已完成实现。

红军在建宁、黎川、泰宁3县的胜利,让国民党军十分震惊。10月21日,何应钦指挥第8师2个旅、第23师1个旅和第24师1个旅,分头从南丰、南城向黎川反扑,妄图首先收复黎川。

当天,红3军团撤离黎川县城,转移到县城以南的团村、横村一带集结待命。

10月23日,国民党军第24师不费吹灰之力占领黎川县城。

10月24日,国民党军第8、第23师两师主力推进到南丰东南部地区。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决定集中红军主力,歼灭国民党军第8、第23师。命令:红3军团和红1军团第4军为右翼队,分由梅源、坪上圩向石沟圩方向攻击,并攻击石沟圩以东退逃南丰之敌,准备打击南丰来援之敌;红1军团第3军和第31师为左翼队,主力由杭山圩、童坊经董家山攻击沧浪之敌,以1个师由康都佯攻荷田岗,监视并阻止南丰之敌增援,掩护红军左翼侧的安全;红5军团第13军为预备队。

11月1日,天还未亮,红1军团、红3军团、红5军团第13师,在各军团总指挥的命令下,扑向敌阵。战斗在南丰县城以东的沧浪、大洋源一带打响。国民党军仓促应战,节节败退。战斗进行到上午8点半,右翼队红3军团第5军第1师推进到乾昌桥附近,向沧浪东北高地的敌军发起进攻;左翼队第31师稳打稳扎,步步为营,推进到凤翔峰,攻击沧浪西南周家堡一带高地的敌军。经过3个小时激战,国民党军终于抵挡不住,放弃有利地势,溃退到沧浪以西云下山主阵地,收缩战线,集中兵力,继续凭险顽抗。

红军左、右翼队占领制高点后,于中午12点半拿下云下山。丢失主阵地的国民党军,退守到云下山山下及其南北一带。又经过3个小时激烈的战斗,红军右翼队红3军团和红1军团第4军困难地推进到老石岭以东,从东北、东南两个方向冲击敌阵。红军左翼队则向敌军右翼攻击,使国民党军首尾难顾。战至傍晚,国民党官兵放弃阵地,退守石沟圩。

11月2日,红军向石沟圩国民党军发起攻击,遭到敌军的顽强抗击和敌机猛烈轰炸,几经攻击,未能取胜,为避免过多伤亡,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命令部队撤出战斗,转向东进。

11月3日,红军集中兵力,再取黎川县城。黎川、石沟圩国民党军分别退回南城和南丰。经过半个月的奋战,建黎泰战役宣告结束。

建黎泰战役,红一方面军在国民党军继续采取守势情况下,运用集中优势兵力,择敌弱点各个击破的战法,以较小的代价占领建宁、黎川、泰宁等广大地区,打开赣东、闽北局面,对以后反‘围剿‘作战是有利的。但在沧浪、石沟圩地区的作战中,未能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自己消耗甚大,略显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