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所在研究组发现,HIV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中最常见的HIV1靶抗原是Nef,Gag和Pol,约占73%。研究对象呈现出强烈的针对这些抗原的反应,T细胞免疫反应的综合强度与其宽度密切相关,但是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Gag 和Pol 特异性T 细胞免疫反应,对控制病毒载量有帮助,但是与Nef的免疫反应无关。这一结果证明,并非所有的HIV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均对控制病毒载量有帮助。锁定能够诱导T细胞免疫反应,抑制病毒载量的靶抗原(表位),将是今后疫苗研究的发展方向。
第八节HIV与STI的混合感染
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估计现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约65万人,部分感染者会进入发病高峰期,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明显增多,全国艾滋病病人报告数和死亡病例报告数大幅增加。我国自2003年以来开展的大规模免费治疗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与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改进艾滋病病人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但是,由于HIV感染治疗疗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HIV与其他重大传染病(如乙肝、丙肝、结核以及原虫病等)的病原体的混合感染,HIV感染者出现的这些混合感染,使其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增加了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混合感染检测诊断、治疗的难度,甚至出现抗肝炎病毒治疗药物引起抗艾滋病病毒的耐药性毒株的出现。这些都有可能加速HIV感染者进展为艾滋病,加重其发病率与死亡率。
同时,某些原虫、细菌或者病毒的混合感染,对HIV的病毒复制具有抑制作用。有学者报告,一种在普通人群中常见的良性病毒(GBV‐C)可能延缓艾滋病毒对人体的攻击,该病毒可一直留在人体内数年,它能与艾滋病毒一样,感染人体中同一类型的细胞。
感染了艾滋病毒的人如果5~6年后不再感染GBV‐C病毒的话,他们死亡的速度就要比一直感染GBV‐C病毒的人快3倍。
GBV‐C病毒并不能阻止人们感染艾滋病毒,所以它不能用来制作疫苗,但是可以考虑筛选其有效的抗HIV病毒的成分,作为新型抗艾滋病药物的候选。此外,还有报道认为疟疾的某个蛋白成分也可以在组织细胞培养中抑制HIV病毒的复制。
最新的艾滋病疫情评估报告显示,2005年新发生的感染者中,经性传播的占49.8%。这些通过性途径传播的HIV感染的髙危人群和感染者体内常存在着通过其他性途径传播的感染,如STIs,尤其当STIs 造成溃疡存在时,破坏了上皮和黏膜屏障,更容易促进性途径的HIV感染与传播。在MSM人群中,最常见的混合感染是经性途径传播的。不同的研究者对MSM人群进行调查时发现,MSM人群的性传播感染报告率均很高。2000年,张北川等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2.60%的人报告曾被医生确诊患有性病,患病次数1~6次,其中在近1年内患性病的报告率为11.45%。淋病最多见,占性病的34.40%;其次是尖锐湿疣,占25.58%;非淋菌性尿道炎占24.4%;梅毒占10.85%。国家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开展的调查发现,2005-2006年,北京市朝阳区VCT 门诊的来访MSM中,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梅毒、丙型肝炎以及弓形虫的人群感染率占13%以上,其中HIV+感染者合并性病和HCV 等感染者占93.75%以上,合并的性病感染中最常见的为梅毒(35.29%~50%)。2007年初,卫生部公布了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梅毒的发病数、死亡数均较2005年大幅上升,分别上升了31.59%和15.79%。这一情况应该引起卫生管理部门和艾滋病防治工作者的注意。
我国对于混合感染的研究如HIV混合感染的确切发生率、HIV合并其他感染对宿主体内的免疫防御反应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对疾病进程影响的机制、混合感染的适宜诊断标准,以及混合治疗的有效方案与评价指标等,才刚刚起步。但是,开展HIV与其他重大传染病的病原体的混合感染研究已迫在眉睫。目前,对于合并性病感染对经过性途径获取的HIV感染与传播的影响研究得较为深入的为梅毒,有报道称HIV感染者合并梅毒感染后CD4+T淋巴细胞数下降,病毒载量水平上升,而梅毒治愈后,上述两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另外一个较为常见的STI 为淋病。流行病学和临床数据证明,淋球菌感染可以促进H IV 1感染,但是机制不明。笔者所在的研究组亦发现,HIV+MSM感染者合并HCV 或者梅毒感染时,其宿主的CD4+、CD8+T 淋巴细胞数都明显降低,病毒载量明显提高。上述结果提示,MSM人群的HIV感染防治工作不容忽视,预防HIV感染者合并性病感染应该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张晓燕)
参考文献:
1.Anna Maria Geretti .HIV1subtypes :epidemiology and significancefor HIVmanagement .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2006,19:17
2.Choi KH,Liu H,Guo YQ,et al .Emerging HIV1epidemic in Chinain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Lancet,2003,361∶ 21252126
3.Dobbs T,et 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munoglobulinG‐capture BED‐enzyme immunoassay,an assay to detect recent 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 type 1seroconversio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04,42:26232628
4.Eshleman SH,Husnik M,Hudelson S,et al .Analysis of antiretroviraldrug resistance and HIV1subtype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recently infected with HIV1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explore study .AntivirTher,2006,11:S1222
5.Gonzalo Bello,et al .Demographic history of HIV1subtypes B andF in Brazil .Infection,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7,7:263270
6.Kanki PJ,Travers KU,Mboup S,et al .Slower heterosexual spreadof HIV2than HIV1.Lancet,1994,343(8903):943946
7.Pando MA,Eyzaguirre LM,Segura M,Bautista CT,Marone R,CeballosA,et al .First report of an HIV1triple recombinant of subtypes B,C and F in Buenos Aires,Argentina .Retrovirology,2006,3:59
8.Parekh BS,McDougal JS . Application of laboratory methods forestimation of HIV1incidence .Indi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2005,121:510518
9.The 2006AIDS epidemic update from the 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on HIV/AIDS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ttp ://www .unaids .org
10.Xiaoyan Zhang, et al .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Immunode ?ciency Virus Type 1(HIV1)in a High Risk Homosexual Population inBeijing,China .In submit .
11.Xiaoyan Zhang et al .HIV‐specific T cell immunity across the entireHIVgenome in Chinese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 Chin Med J,2006,119(23):19581965.
12.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 .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13.刘惠等.北京市部分男男性接触者STD/AIDS知识、态度、信念、行为调查.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2005,11(4):268270
14.曲书泉等.东北某地男同性恋者性行为及HIV感染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 145147
15.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全国艾滋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数据库的建立”项目总结.20040530,http ://shgy .jhgl .org/index .asp
16.司雪峰等.我国HIV1感染者耐药突变的流行性研究.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4,4:308311
17.王哲等.河南省部分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耐药性研究.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9):13
18.姚均等.北京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同性恋个体中病毒亚型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159
19.张北川等.对中国男同/ 双性爱者人口数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的初步估测.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4):197199
20.张晓燕等.北京市MSM人群HIV感染者合并HCV 与梅毒感染的状况及相应免疫指标与病毒载量的变化.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2006,12(4):294296
21.钟柳青,吕繁.我国男男性接触人群的特征及艾滋病流行状况.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2006,12(5):48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