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点掌握
眼球壁的构成,理解其功能;视神经盘;黄斑;中央凹;屈光装置的组成和房水循环途径,理解晶状体的调节;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和上、下斜肌的位置及肌束的方向;结膜及分部;泪器和泪道,鼻泪管开口。
实习项目二、前庭蜗器
一、目的要求
1.观察耳的组成,理解其功能。
2.观察外耳道分部及弯曲,鼓膜的位置及形态,小儿外耳道的特点。
3.观察鼓室的位置、形态及6壁的毗邻,查看岬、前庭窗、蜗窗、面神经管凸,乳突窦、乳突小房、咽鼓管的位置及开口,听小骨的位置及其连结。
4.观察内耳在颞骨中的位置及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的相互位置关系,根据方位辨认前、后、外3个半规管及其位置关系。
5.观察骨迷路与膜迷路的关系、膜迷路的分部及各部的相互关系;查看骨壶腹、膜壶腹和椭圆囊、球囊及其连通;辨认蜗轴、骨螺旋管、骨螺旋板、前庭阶、鼓阶和蜗管。
6.辨认膜迷路上感受器的名称及位置,理解声波的传导途径。
二、教具准备
(一)标本
1.耳(示鼓室内侧壁、前庭窗、蜗窗、面神经管凸、乳突窦、乳突小房、咽鼓管和鼓膜)。
2.听小骨(封装)。
3.内耳雕刻(封装,示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4.颞骨纵切面。
(二)模型
耳(全貌),内耳放大,听小骨放大,颞骨放大。
三、实习内容
观察步骤及方法:在完整标本上明确前庭蜗器(耳)主要位于颞骨岩部内,而颞骨岩部由后外伸向前内构成颅底;在耳模型上查看耳的分部(外耳、中耳和内耳)及毗邻结构;在鼓室、听小骨、骨迷路等放大模型上观察其外形及主要结构。前庭蜗器的实验应以声波的空气传导为主线,结合各部的形态、功能进行观察学习。
(一)外耳
1.耳廓
观察活体耳廓的形态及其主要结构;用手捏扁耳廓使之变形,观察:耳廓是否会恢复原状?在标本上将耳廓切开,结合组织学观察其软骨的类型(由弹性软骨构成),理解耳廓变形后能够恢复的原因。注意观察耳屏后方的外耳门,理解耳屏和耳垂的临床意义。
2.外耳道
在耳模型上,外耳道由外侧1/3软骨部和内侧2/3骨性部构成;探查其弯曲情况,软骨部向前上,骨性部向前下倾斜。模拟观察鼓膜的动作,观察:应向何处牵拉耳廓可使外耳道呈近似于直线的管道?观察活体验证:是否向后上方牵拉效果最佳?婴幼儿外耳道几乎全为软骨,考虑:应向何方向牵拉耳廓为好?
3.鼓膜
(1)在标本或模型上观察鼓膜的位置,尤其是其倾斜情况。如成人向前下外倾斜,与头部的矢状面及水平面各成45°角。
(2)在游离的鼓膜模型上,观察鼓膜的形态,呈碟状,凸面对向中耳鼓室,与锤骨柄末端相连,中心凹陷为鼓膜脐,活体上有锤骨柄附着。鼓膜上部有锤骨前、后襞,两者之间较小的薄而松弛的三角形区域为松弛部,下部为紧张部,理解紧张部的作用(鼓膜振动的主要部分)。
(3)在活体通过外耳道观察鼓膜松弛部与紧张部的颜色差别,松弛部呈淡红色,紧张部为灰白色,且在紧张部的前下方有一个三角形的反光区即光锥。
在游离标本上则寻找不到光锥,此为一物理现象,并非解剖学结构,理解光锥存在的临床意义。
(二)中耳
观察方法及内容:在耳模型或锯开的颞骨标本上,首先摆正耳的位置,由前内向后外持拿,注意参照整颅或骨架标本确定耳的解剖位置。观察中耳的位置(大部分位于颞骨岩部内)及形态(为含气的不规则小腔隙,上下径和前后径长,内外侧径短),查看中耳的组成(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1.鼓室
(1)鼓室壁:①在耳模型上,辨认鼓室的6壁及毗邻结构。鼓室上壁隔骨板与颅中窝相邻,故称盖壁;下壁隔骨板与蓝颜色的颈内静脉相邻,又称颈静脉壁;前壁隔骨板与红颜色的颈内动脉相邻,也称颈动脉壁;后壁通过乳突窦口、乳突窦到乳突小房,故又称乳突壁;外侧壁主要是鼓膜,也称鼓膜壁;内侧壁与内耳相邻,因内耳称迷路,故此壁又称迷路壁。②在颞骨放大模型上,摆正位置后切开颞骨,重点观察鼓室内侧壁(迷路壁)和后壁(乳突壁)上的主要结构。
内侧壁中部隆起为鼓岬,由耳蜗第1圈起始部隆起形成,可在耳模型上打开颞骨岩部的盖子,取出里面的内耳模型以验证。岬的后下方的圆形孔为蜗窗,在活体上有膜性结构封闭又称第二鼓膜;后上方的卵圆形孔为前庭窗,此孔为镫骨底封闭。再向后上方的弓形隆起是面神经管凸,内有面神经通过。注意模型上面神经管凸已打开,显露出面神经管及管内的面神经,理解这些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后壁的乳突窦口下方有锥隆起,内有红颜色的镫骨肌,经窦口进入较大的腔隙即乳突窦,再向后通入蜂窝样的乳突小房,理解中耳炎引起的面瘫与经乳突入路手术时引起面瘫的原因。
(2)听小骨:在封装的听小骨标本上,观察3块听小骨的大小、形状。听小骨以形态命名,即锤骨、砧骨和镫骨,在听小骨放大模型上观察其主要结构及连结,理解锤骨柄与鼓膜脐(锤骨最靠外侧,锤骨柄末端附着于鼓膜脐)和镫骨底与前庭窗的关系(镫骨底覆盖于前庭窗)、听小骨链的杠杆放大作用及临床意义。
(3)运动听小骨的肌:在耳模型上,位居鼓室前壁咽鼓管上方的肌即鼓膜张肌,拉锤骨柄向内侧,使鼓膜内陷而紧张;鼓室后壁乳突窦口下方的肌为镫骨肌,牵拉镫骨使其离开前庭窗而减少压力,此两肌为增强和减弱声波的拮抗肌。
2.咽鼓管
在标本或模型上观察鼓室前壁下部的咽鼓管构成及倾斜度,咽鼓管后外侧为骨部,前内侧是较长的软骨部,两侧分别通鼓室和鼻咽的咽鼓管咽口。结合咽鼓管的关闭,理解其作用及小儿常易引起中耳炎的原因。
3.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在颞骨放大模型上,观察鼓膜上隐窝后方的乳突窦和颞骨乳突深方的蜂窝样腔隙即乳突小房,此处常为中耳手术的入路部位。在锯开的颞骨标本上观察,可见这些小腔互相交通,向前借乳突窦与鼓室相通。鼓室壁覆有黏膜,此黏膜与咽鼓管及乳突窦、乳突小房内的黏膜相延续,理解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的生理功能。
(三)内耳
1.观察方法及内容
(1)在耳模型上观察位于鼓室与内耳道底之间、全部埋藏于颞骨岩部骨质内的内耳,然后将内耳取下,按正常位置在内耳放大模型上观察其构成(骨迷路和膜迷路)及形态。注意真实的内耳骨迷路是颞骨岩部内曲折的骨性隧道,似深山里的山洞,是不可能取出来的,但通过外形雕刻和内腔铸型来显示的膜迷路模型是可以取出来的。
(2)内耳模型的位置摆放对观察来说非常重要,耳蜗顶伸向前外侧,底朝后内侧。卵圆形的前庭窗朝向前外侧。单独的“C”字形半规管水平位向后伸。
据此摆正位置后再观察。
2.骨迷路
在内耳放大模型上,骨迷路自前内向后外由耳蜗、前庭和骨半规管三部分组成。
(1)骨半规管:鉴别3个呈“C”字形半规管的名称。3个半规管相互垂直排列:呈水平位后伸的是外骨半规管,有单骨脚和膨大的骨壶腹连于前庭;与颞骨岩部垂直的是前骨半规管;与颞骨岩部长轴平行的是后骨半规管。后两者都有膨大的骨壶腹,但单骨脚合成一个总骨脚连于前庭。
(2)前庭:为骨迷路中部膨大的椭圆形腔隙,后部有5个小孔连于3个半规管,前方有1个孔通耳蜗,前外侧壁上有卵圆形的前庭窗。
(3)耳蜗:前部的耳蜗似蜗牛壳,从耳蜗顶至底做纵剖面,查看由松质骨构成的蜗轴呈锥形,向两侧伸出骨螺旋板;骨螺旋管由密质骨构成,绕蜗轴旋转约2.5圈至蜗顶。骨螺旋板伸向骨螺旋管,但未到达骨螺旋管的外侧壁,再由两层膜性结构继续向外侧分割而形成3个管道,近蜗顶的是前庭阶,中间为膜蜗管,近蜗底的是鼓阶,前庭阶与鼓阶通过蜗顶的蜗孔相通,鼓阶在骨螺旋管起始部有圆形的蜗窗,被第二鼓膜封闭。理解:骨半规管内是否有液体存在?液体来源于何处?怎样循环?
3.膜迷路
在内耳放大模型上,将骨半规管和前庭处的骨迷路去掉。
(1)观察套在骨半规管内的膜半规管,其与骨半规管形态一致,也有3个膨大的膜壶腹,膜壶腹内有隆起的壶腹嵴,是头部旋转变速运动时的感受器。
(2)前庭内有椭圆形的椭圆囊和球形的球囊,椭圆囊后壁上有膜半规管的5个开口,前壁通过椭圆球囊管连于球囊,球囊向前下借连合管与耳蜗内的膜蜗管相连。椭圆囊和球囊内有低平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它们是头部静止和直线变速运动时的感受器。
(3)膜蜗管断面呈三角形,上壁为前庭膜,下壁是螺旋膜,在螺旋膜上有螺旋器(Corti器),它是听觉感受器。理解:膜迷路内液体的来源、循环途径及其与骨迷路内液体是否可以相通?
(四)声波传导
在模型上演示空气传导的路径: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链→前庭窗→前庭阶内的外淋巴→蜗孔→鼓阶内的外淋巴→蜗窗的第二鼓膜→膜蜗管内的内淋巴→基底膜上的螺旋器→蜗神经→听觉传导通路→大脑颞叶听觉中枢。理解声波作为力传导形式的变化,注意分析传导性耳聋与神经性耳聋的发生部位及鉴别要点。
(五)耳的血管和内耳道
内耳血管来自基底动脉的迷路动脉,经内耳门后分支分布于内耳,缺血后易导致眩晕,理解美尼尔氏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位置觉和听觉感受器通过前庭蜗神经,经内耳道、内耳门连于脑桥(详见脑神经实验)。从颞骨岩部后面内耳门向深方长1cm的管道即内耳道,其内有前庭蜗神经、面神经和迷路血管通过。
四、复习思考题
1.填空题
(1)鼓室的6个壁中,上壁为____、下壁为____、前壁为____、后壁为____、内侧壁为____、外侧壁为____。
(2)骨迷路由后外向前内可分为____、____和____三部分。
2.问答题
(1)为什么检查成人鼓膜时要把耳廓拉向后上方,而检查儿童鼓膜时却要拉向后下方?
(2)中耳鼓室6个壁上各有哪些结构,中耳炎化脓可引起哪些后果?
(3)声波是怎样传导的,哪些结构受到损害会影响听觉功能?
(4)接受听觉、位置感觉的结构有哪些,各位于何处?
(5)中耳通过什么途径与外界相通?小儿为什么易患中耳炎?
(6)试述中耳鼓室各壁的名称及毗邻。
(7)声波被耳廓收集后经何途径传给螺旋器(Corti器)的毛细胞?
五、重点掌握
耳的组成;鼓室的位置、形态及6个壁;乳突窦、乳突小房、咽鼓管的开口;听小骨的位置及其连结和听小骨肌;内耳的位置及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骨迷路;膜迷路;前庭器及作用。
(云南中医学院武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