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生态环境与新农村建设280问
49337000000033

第33章 农村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6)

③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含县级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④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⑤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效,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⑥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未对区域(或流域)内其他市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生态市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共28项。

问题269:什么叫生态乡镇?如何申报生态乡镇?

答:生态乡镇是生态县(市)建设的基础,是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小城镇环境建设,提升其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组织形式。生态镇(乡)的基本条件是所辖区域内每年有20%的行政村按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要求,全面开展整治工作,其中有20%的行政村完成县级生态村创建。

生态乡镇考核验收管理方法是:各县(市、区)生态办根据生态县(市、区)建设进度和各生态乡镇建设完成情况,对基本符合建设标准和条件的乡镇组织预验收,并将结果和通过预验收的乡镇的有关材料(规划文本或实施方案及批复文件、有关会议纪要或记录、印发的有关文件、各类技术资料、工作总结、影像材料、预验收意见等)报市生态办,提出核验申请。市生态办对材料进行复核和现场随机抽查,对符合标准的镇(乡)命名为市级生态镇(乡),并颁发证书和标牌。命名的生态乡镇实行动态管理,每3年组织一次复查,并在此期间进行抽查。复查不合格的,撤销命名。

抽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

问题270:生态乡镇的标准是什么?

答:根据有关政府部门的文件,浙江省生态乡镇标准包括基本条件和考核验收指标。考核的基本条件:(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配备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或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2)已编制生态镇(乡)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并认真实施;(3)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乡镇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4)城镇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城镇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5)所辖行政村按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要求,全面开展整治工作,其中有30%的行政村完成县级以上生态村创建,列入各级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的行政村要达到生态村标准;(6)镇(乡)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对环境状态满意。

问题271:什么叫生态村?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村建设?

答:生态村就是在一个较小的行政区域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方法,对全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妥善处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讲,就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四畜兴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人寿年丰。

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主要有以下目的。第一,生态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原因,农村发展和建设相对滞后,与城市的差距在逐步拉大。农民不仅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远不如城市居民,而且在上学、就业、治病等方面存在不平等,这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有悖于社会和谐。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正是为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和谐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第二,生态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益探索。生态村建设立足于群众生产生活的迫切需要,致力于实现和发展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一场改变传统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将当今的科学技术结合实际运用到农村,使之享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第三,生态村建设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生态建设,可以使农村变得更加美丽,农业变得更加发达,农民生活变得更加富裕,可以让人民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美。

问题272:生态村有哪些标准?如何验收?

答:为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2006年12月5日颁布了《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环发(2006)192号]。标准分为基本条件和考核指标两部分。

国家级生态村的基本条件:1)制定了符合区域环境规划总体要求的生态村建设规划,规划科学,合理、村容整洁,宅边路旁绿化,水清气洁;2)村民能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近三年内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3)经济发展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4)有村规民约和环保宣传设施,倡导生态文明。

生态村验收工作程序:1)由创建村提出验收申请并上报相关资料;2)县(市)生态办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验收基本条件的,组织相关部门组成验收组进行验收。

3)验收工作分资料验收和实地考察。听取创建村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对创建村提供的文字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对代表当地生态建设水平和特色的项目、工程、基地进行实地考察;4)验收组对生态村各项创建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核查;5)对符合验收要求,符合标准的生态村报生态县(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核准后,下文公布并授牌。

问题273:什么是生态工业园?

答:生态工业园是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和系统工程理论指导下,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多种具有不同生产目的的产业,按照物质循环、生物和产业共生原理组织起来,构成一个从摇篮到坟墓利用资源的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产业链和产业网,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求得多产业综合发展的产业园区。该园区内的各种产业,不受产业生产方式和行政边界的限制,在原料供应、产品分配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共同享有同等权力,以获得共同发展的机会。生态工业园主要有三种类型:①全新规划型。该类园区在良好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地进行建设,主要吸引那些具有“绿色制造技术”的企业入园,并创建一些基础设施,使得这些企业间可以进行废水、废热等的交换。这一类生态工业园投资大,对其成员的要求较高。②现有改造型。对现在已经存在的大量的工业企业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在区域内建立废物和能量的交换。③虚拟生态工业园。虚拟生态工业园不严格要求其成员在同一地区,它通过建立计算机模型和数据库,在计算机上建立起成员间的物料或能量联系。虚拟生态工业园可以省去一般建园所需的昂贵的购地费用,避免进行难度较大的工厂迁址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缺点是可能要承担较高的运输费用。

问题274:如何进行生态工业链设计?

答:食物链原理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学原理,一种生物产品可以通过食物链环节的转化变为另一种类型的生物产品;可以使低能量的生物产品通过食物链的浓集作用变成为高能量的产品,可以通过食物链的作用使一些低价值的产品变成为高价值的产品,也可以通过食物链某些环节的增大与减少,使得其中的另一个环节增加或减少。在人类模仿自然生态系统而构建的工业系统中,各企业通过产品或服务而相互关联,这种关联叫生态链,也叫生态产业链。生态工业园规划的核心就是设计合理高效的生态产业链。生态座链可在以下区域实行:①已具有较好产业链雏形的区域。其生态产业链设计要在不断充实、完善生态工业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稳固的生态工业网,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和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将各条生态链做大、做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提高生态工业网的经济实力。同时结合园区招商引资过程,拓展各参与企业的所有权关系,形成部分自主实体共生的产业链,以进一步提高生态工业网中各环节的质量。

②产业门类较多但彼此之间没有形成产业链的区域。其产业链设计的重点是在工业代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产业链的重构,园区的工业代谢是对区内现存的企业进行能流、水流、物质流、废物流以及信息流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园区物流、能流的重新集成方案,尤其是能流和水流的梯级利用,企业之间建立起物质流动和循环利用的渠道和机制,这样形成不同的产业链。在这样的区域以产业链的增补为主,主要提供还原者(分解者)。③全新规划产业链的区域。生态产业链设计的重点是应抓好园区的整体规划工作。根据当地的区位条件与生态适宜性分析,设计出主要的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和提出最初的入园项目(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