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眸邯郸历史上的今天
4940000000124

第124章 6月12日、13日

1961年6月12日,天气酷热。峰峰矿区13人中暑,9人死亡。

1964年6月12日,大名、魏县、临漳、邱县的30个公社、330个大队遭受风雹灾,风力10级左右,雹粒大如核桃,小如豆,时间持续1个小时左右。受灾小麦达65707亩。损失662万多斤,砸坏青苗10万多亩,刮折电杆30根,伤225人,死3人,刮倒房屋1万多间,损坏农具7512件。

1975年6月12日,中共邯郸地委决定,建立地、市委钢铁生产指挥部。地委第一书记张承先任主任,市委第一书记力矢任第一副主任。

1994年6月12日,永年县、涉县、成安县、肥乡县、广平县、魏县、邯郸县28个乡(镇)303个村相继遭到暴风及冰雹袭击。降雨量最大为150毫米,风力6-8级,雹粒直径在0.5至2厘米左右。受灾面积41.95万亩,成灾面积28.75万亩。

2009年6月12日,河北省政协副主席赵文鹤带领部分省政协委员,到邯郸市就新民居建设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院校的影响,邯郸市文化局在邯郸学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邯郸学院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举办了接牌仪式。

6月13日

1927年6月13日,成安、肥乡、邯郸三县的天门会、黄沙会、红枪会六七千人一举攻占邯郸县城,将奉军和县长赶跑,杀死土豪劣绅和奉军军官多人。炸毁了铁路,焚烧了奉军的弹药库。鸡泽、曲周的红枪会、六离会也先后攻占了县城,赶跑了县长。

1940年6月13日,一二九师新四旅一部在大名唐家寨设下埋伏,击毁日军汽车8辆。

1963年6月13日至14日,毛泽东主席由河南省到邯郸,作暂短停留。

2004年6月13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到邯郸考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干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经过磁县、马头工业城、邯郸县、复兴区、永年县的17个乡镇86个村庄,在邯郸境内总长80公里。工程建成后,每年分配邯郸市水量3.88亿立方米,可极大缓解邯郸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状况。副省长宋恩华等陪同考察。

2010年6月13日,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曲俊义为组长的省三年大变样调研组一行来邯,调研城市发展与三年大变样工作。市委常委、副市长冯连生陪同调研。调研组对邯郸市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011年6月13日,河北省副省长沈小平在邯郸市馆陶县、肥乡县检查指导“三夏”生产工作时强调,要把“三夏”生产工作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千方百计加快麦收进度,切实组织好夏种、夏管工作,努力夺取“三夏”生产工作全面胜利,为粮食增产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