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眸邯郸历史上的今天
4940000000139

第139章 7月1日

1928年7月1日,河北省委巡视员朱林森在肥乡建立党支部,冯温为书记,后来任县委书记。

1932年7月1日,河北省教育厅拨款,在大名创办金滩镇乡村师范学校,第一任校长是郭景禹。学制3年,每年招收一个班,1937年大名沦陷后停办。五年中,毕业学生100余名,肄业100余名。这些人大部分从事教育工作,有的参加了抗日战争,成为革命干部。

1935年7月1日,魏县蔡小庄农民暴动,王从吾是这次运动的领导人。是日,西代固党支部收回了本村由全村出钱购买、存放在地主富农家中的三支护庄公枪。

7月2日,王从吾、谷俊华与崔野冲支部书记连守先商定:采取“里应外合”的方法,收取崔野冲地主枪支。蔡小庄派游击队员潜入崔野冲,崔野冲派党员带领游击队员摸进地主家中收枪,同时商定了口令,结果失利。

王从吾早就考虑到游击队缺少枪支,请内黄县太平村铁匠打了16支撅把子,估计已经打好。王从吾亲自骑车去取。6日,王学林不听招呼擅自把抗日游击队的旗帜插到村东三教堂。王从吾回来后召开党的会议,批评了王学林。王学林作了检讨。

7日,蔡小庄党支部党员王学林、杜树森、杜钧、杜营等人带着枪,从村西头到村东头收枪。共收长短枪、撅把子30多支。接着打开曹子贵、杜金荣等几家地主的粮仓,没收20余石粮食分给缺粮群众。下午,双庙、西代固、野胡拐、砖井等村党支部带领游击队员来到蔡小庄三教堂集合。共集合起游击队员100多名,步枪、短枪44支,其余是撅把子、矛子、大刀等,县委书记谷俊华宣布成立“工农北上抗日游击队”,任命王学林为工农抗日游击队队长,郭海宽、谷湖为副队长,杜钧为指导员。

暴动后,为保存革命力量,最后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边界地方转移。当游击队转移路过双庙东地的时候,突然遭到大名国民党骑兵四师和双庙大地主汤老跃纠集的地主武装以及靳百华的双庙巡警队的伏击,暴动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1935年7月1日,国民党大名地方法院成立。大名地方法院院长、首席检察官均由河北省高院二分院的院长、检察官兼任。1937年5月,又将大名看守所改为河北省第五监狱,增加监狱设施,监禁包括成安、濮阳、东明、长垣等10多县的犯人。

1936年7月1日,北平冀察政委会委员长宋哲元积极推行蒋介石的反共政策,拨专款修通北平至大名的公路。该路4月开工,7月完成,全线长490公里。

1937年7月1日,大名七师校长王振华和教务主任晁哲甫等为已故革命教育家谢台臣先生建立纪念碑一座,碑文详细地介绍了谢台臣先生生前的教育主张。

谢台臣(1884—1936),名丕阁,直隶省濮阳县(现属河南省)鹿斗村人。1902年应科举,中秀才。1905年考入直隶省保定高等师范学校接受系统的本科教育,毕业后在大名、保定、天津等地中学任教。1921年当选为直隶省参议员。1923年7月,受直隶省教育厅派遣,到大名创办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并被委任为首任校长。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全力配合党组织开展活动,把一个学校办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1936年逝世,终年53岁,著有《中国通史》等。

1938年7月1日,邯郸县抗日政府在东扶仁村成立,马功岑任县长。县政府成立后,相继成立了战地动员委员会、农救会、青救会和妇救会等抗日救国组织,并且成立了县游击大队,大队长马功岑,政委李著前。

1939年7月1日,冀南抗战学院成立。该学院以原冀南政治干部学校改建而成,杨秀峰兼任院长,孟夫唐任副院长,张华南任教育长,王杰任教务主任,为冀南根据地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

1939年7月1日,平汉抗日游击总队成立。张锡珩奉晋冀豫边区纵队司令部的命令带先遣支队二大队一个连,从沙河回磁县、武安扩军,组建了平汉抗日游击总队,队伍800多人,张锡珩任总队长。后来整编为太行军区二团,张锡珩任团长。

1943年7月1日,由于环境艰苦,为增加冀南抗日斗争的回旋余地,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集总决定将冀鲁豫三分区所辖堂邑、莘县、冠县、清平划归冀南,建立冀南七分区。冀南22团在七分区活动。组建了地委专署,肖永智任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赵建民任分区司令员,周持衡任专员。

1958年7月1日,我国规模最大的侧吹性转炉炼钢铁厂(邯钢前身)举行开工典礼,第一期建设工程(包括255立方米高炉两座、炼焦炉两座及机修车间等)正式破土动工。中央、省、专、市领导机关和邯郸市各单位企业都派人参加了开工典礼。

1961年7月1日,张兆丰烈士迁葬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邯郸市各界代表2000余人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举行了公祭大会。张兆丰烈士系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顺直省委委员兼军委书记。出席大会有的:薄一波的代表—国家经济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张鲁泉;王维纲、安子文的代表—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主任徐迈;中共河北省委常委李子光,河北省民政厅厅长林润田,中共邯郸地委书记处书记兼专员逢志明,中共邯郸市委书记处书记赵玉清,邯郸市市长刘晓波。

1962年7月1日至2日,毛泽东主席就人民公社体制等问题在邯郸调查研究。

1963年7月1日至2日,毛泽东主席路经邯郸,作短暂停留。

1982年7月1日,全长244公里的邯(郸)———长(治)铁路通车。

1993年7月1日,邯郸地市行政机构正式合并。上午,在市工人剧院召开了邯郸地市党政负责干部会议。地市直属单位和各县(市、区)的党政负责人及地市的地级干部1200多人参加会议。省地市合并工作组组长宋淑华宣布了国务院的批复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地市合并的实施方案,副组长徐纯性宣布了新的邯郸市级领导机构人员名单。合并后的中共邯郸市委书记吴野渡,邯郸市人民政府政府负责人唐若昕分别作了重要报告。

2003年7月1日至4日,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刘健生率领省政协调研组到永年、广平、临漳、磁县实地考察职业教育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情况,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进行座谈。刘健生要求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大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市领导张力、聂辰席、李石、陈会新、王光龙、辛宝山、彭学增、冯连生、丁英辉、武解放、董永寿、杨仲信、陈海鱼分别陪同调研。

2008年7月1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一行来邯郸调研,他指出,要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科学发展。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少谦、市长赵国岭、副市长武卫东陪同。

2008年7月1日,邯郸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国岭在邯郸宾馆会见了河北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周杰,以及刚组建的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他表示要一如既往地支持邯钢新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2008年7月1日,邯郸市国资委召开专题会议,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表彰国资委系统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在今年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

2009年7月1日,由河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臧胜业,副省长张和带队,来邯参加全省新农村建设观摩交流暨新民居千村示范工作调度会的省内兄弟市代表,观摩了邯郸市新民居建设,崔江水致欢迎辞,郭大建等陪同观摩。

2009年7月1日,冀中能源集团庆祝组建一周年,邯郸市委书记崔江水到会祝贺,向全体干部职工表示慰问,希望加强企地合作,齐心协力共创辉煌。

2009年7月1日,邯郸市长郭大建在省部属企业调研时提出希望,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携手建设美好家园。

2010年7月1日,邯郸市委召开纪念建党89周年暨深入开展创新争优活动座谈会。邯郸市委书记崔江水在座谈会上指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务必做到氛围再浓厚,工作再深入,效果再扩大,把创先争优成效转化为富民强市丰硕成果。

2010年7月1日,邯郸市对口支援新疆和静县的第一个项目———河北新村隆重举行开工仪式。这标志着邯郸市对口援建工作正式启动。省长陈全国宣布项目开工,邯郸市长郭大建致辞。

2010年7月1日,邯郸市委书记崔江水会见了来邯郸市对接邯郸火车站站房改扩建、邯郸货运中心站(原南货场)建设、北货场搬迁相关事宜的北京铁路局总工程师闫平一行。市委副书记回建,市委常委、副市长冯连生,市委常委、秘书长王社群会见时在座。

2011年7月1日,曲周县通过省级园林县城专家的评审,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一致同意推荐曲周县为省级园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