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眸邯郸历史上的今天
4940000000066

第66章 4月1日

1926年4月1日,上级党组织派杨介人参加磁县特支会议,决定将磁县特支改建为党团执行委员会。选出执委会书记王子清、组织委员李巨川、宣传委员吕良弼、团书记牛子温。执委会直属中共北方区委领导,约有党员30余人。

1927年4月1日,中共大名县委地方执委会成立。北方区委派李若素到大名任特支书记,李大山任组织委员,赵纪彬任宣传委员,决定执行统战政策,所有党员要跨党,在国民党里起核心作用。七师的谢台臣、晁哲甫、王振华等领导人加入共产党。学生中裴志耕、解蕴山、李亚光、曾则西、李尊荣等多人也入党。会议决定分别成立党团大名地方执行委员会,工作范围为大名、南乐、清丰、濮阳等县。

1928年4月1日,冯玉祥部队赶走奉军势力,占领邯郸、磁县等地,这一带的共产党组织瘫痪,彭城国民党县党部公开活动。国民党在邯郸设立党员登记处,训练国民党员,先后设各区分部,并成立国民党邯郸县党部。

1929年4月1日,中共中央特派员陈潭秋、省委农民部部长郝清玉来邢台召开会议,决定正式成立邢台中心县委,冯温任书记兼宣传部长,刘大风为组织部长。中心县委负责领导大名、永年、濮阳、清丰、南乐、肥乡、巨鹿、任县等10余县党的工作。

1933年4月1日,特委军委书记兼大名中心县委书记高克林由于所谓富农路线错误,被调回省委另行安排。同时特委认为刘大风右倾,也被处理,将其调到观台做矿工工作。

1936年4月1日,冀南暴动失败后,参加暴动的华北人民抗日讨蒋救国军第一师师长刘子厚潜入武安康二城煤矿躲避追捕。

1937年4月1日,直鲁豫特委纪德贵、陈少敏去延安参加中共白区代表会议,会议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白区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抗日统一战线实行后,党在白区工作的方针和斗争策略。7月,纪德贵回到磁县,特委召开所属中心县委书记会议,由纪德贵传达会议精神,并决定分头到各地向党内传达贯彻。

1942年4月1日,中共太行区党委发出指示,指出武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随后,派刘建勋带领干部到武安检查帮助工作。同时八路军总部抽调一批营连级干部组成工作队进驻武安,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游击斗争。

1942年4月1日,军区召开锄奸工作会议,确定了1942年对敌斗争的方针:一、认真把正规军锄奸工作推向新阶段:二、建立游击队锄奸工作的规模;三、发挥锄奸工作的威力,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

1943年4月1日,由于敌人连年扫荡破坏,冀南农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入春以来干旱严重,大部分小麦被旱死。播种期已过,全区仍有854万亩耕地未能播种。饥荒和旱灾的延续给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困难。灾民普遍以糠菜树叶为食,几乎所有树叶树皮被采光,大批灾民饿死或逃亡。冀南一分区从2月以来,大名、元城每天每村都有饿死和逃亡者;四分区灾荒从3、4月开始,以邱县、企之、广曲等县最为严重。以上4县到4月上旬饿死人数已经达4941人,逃亡人数继续增加,邱县一个县就逃荒3647人。三分区最早从馆陶北部、曲周东部开始,逐步发展到永年、邯郸、肥乡、广平等县,馆陶北辛头村400户人家,有400人饿死。全区死亡约20万至30万人,逃亡达100多万人。冀南党政军机关以救灾为中心,各级均成立救灾委员会。一、二、三、四专署各种救济贷款20余万元,急赈粮89万斤,急赈棉49万斤,代用食品57万斤。行署还有计划地安置灾民,组织移民。例如一专署将大名、元城灾民迁到成安。

冀南行署印发布告,明确借粮救灾的政策,各地纷纷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借粮。据17个县统计,借粮村共达835个,借粮人数达11.2万人,共借粮327万斤,借款11.5万元,借棉49万斤,代用食品4.6万斤,有效地解决了灾民一时的吃粮问题,到1944年夏天,生产救灾成了冀南区的中心任务。

1946年4月1日,根据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决定,邯郸市与邯郸县正式分开办公。邯郸市隶属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陈荣任中共邯郸市委书记,王悦尘任市长,冯于九任副市长。市委委员有陈荣、王悦尘、程式兰。此时,邯郸市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管辖32个村庄,14个街道,下设车站区、南城区、北城区、南关区、张庄桥区(农民)5个区,人口39212人。

1958年4月1日,邯郸钢铁厂开始动工兴建。

1966年4月1日至5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邯郸。周总理在河北省委书记刘子厚和刘鹏飞、曲健、谢辉、郝田役及邯郸地委书记庞均等陪同下,视察了大名、魏县、临漳、磁县、岳城水库、峰峰、武安、涉县等地,调查了解了生产救灾、抗旱打井和水利工程建设等情况,并作了重要指示。周总理说:“抓住生产救灾发展生产。”“我们提倡生产自救,革命自觉。”“强调自力更生”,“教育广大干部,团结广大干部,有错就改,有好就学。”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周总理说:“毛主席最近批示,农业机械化必须根据实际可能,要农民能够买得起,国家能够生产。”对于打井等水利建设问题,周总理说:打井“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并说:“打井必须打好,但必须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坚持自愿原则。”在讲到海河工程时,周总理说:“太紧了,不要那么急”,“从现在的气候看,没有那么大的暴雨,搞这么急干什么?把生产队的排子车都拿走了。”“对具体事物要进行具体分析,我们搞事情不能加重人民负担”,“不能光考虑海河而不考虑全面生产。”周总理在视察岳城水库时指示:“水库运用必须同农业灌溉很好结合起来考虑”,“水库应该是第一防洪,第二灌溉,第三水土保持。要综合利用,综合经营,一切工程都要这样做”。对最近的地震灾害,周总理说:“我们对地震不但要救灾,要帮助地方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而且要设法探索其规律。地震预报世界上还没有解决,我们一定要解决它。”

1969年4月1日,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此时,邯郸市绝大多数党员还没有恢复组织生活,各级党委还没有建立,邯郸市出席大会的4名代表是,刘相友、陈树清、李淑芳、张庆兰。

1985年4月1日,邯郸大学举行校舍建设开工典礼。邯郸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人李永进、白录堂、田志杰、郭庆余、唐述章、孙国栋等参加了典礼仪式并挖土奠基。

2002年4月1日,为进一步深化邯郸市殡葬改革,破除丧葬陋习,推行科学、文明、卫生、节俭的丧葬方式,促进“两个文明”建设,邯郸市人民政府颁发《关于移风易俗改革丧葬习俗的通告》(邯政告〔2002〕2号),通告指出:火葬区内,除按国家规定可以实行土葬的少数民族外,一律实行火葬,严禁土葬;禁止火化后将骨灰装入棺木再行土葬;推行文明、健康的丧葬礼仪,禁止大操大办和在殡仪活动中进行封建迷信活动。

2009年4月1日至4日,邯郸市长郭大建率领邯郸市相关部门、县(市、区)及企业负责人组成邯郸市经贸代表团,参加了“2009年河北省(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港期间,邯郸市代表团举行了一系列客户拜访、宣传推介、对接洽谈、项目签约等活动,加强与香港各界的联系和沟通,实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2010年4月1日,中央纪委六室副主任钟伊平来邯郸市就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调研。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黄恩婵陪同。

2010年4月1日,河北省编办主任赵继春和省商务厅厅长王志欣带队来邯,就开发区机构编制及其发展情况进行调研。邯郸市长郭大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英辉,市委常委、秘书长王社群会见调研组一行。

2011年4月1日,中央文明办在邯郸召开部分省(市,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经验交流座谈会。中央文明办调研组组长杨新贵出席讲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白石致欢迎词。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推广邯郸市开展“欢乐乡村”文化工程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全国各地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

2011年4月1日,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分公司与长城汽车有股份有限公司再度“牵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邯钢优质汽车用钢系列产品,打造国内精品汽车。

2011年4月1日,河北省省长助理、金融办主任江波,来邯郸调研。